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的一个决定曾挽救明朝,到底是什么决定?

朱棣的一个决定曾挽救明朝,到底是什么决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91 更新时间:2024/2/4 21:55:0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虽然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的名声没有唐朝李世民那样响亮。对比二人,其实都是“夺位”而来。但因为唐太宗有贞观之治,结果淡化了他的夺位。而明成祖朱棣虽然业绩不凡,但因为过于血腥,所以,历史上的名声还是不如唐太宗李世民。

不过我们不能就此否定他的伟大,明成祖朱棣的业绩在历史上是有目共睹的,不然也不会号称“永乐大帝”了。其他的业绩不说,就说一个举动,他就名垂千古,那就是他“迁都北京”这个决定。

正是因为他迁都北京才让大明王朝化解了两次危机,两次挽救了大明王朝。

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

朱棣本来就是燕王,当年他被朱元璋安排在北京就是为了抵御北方残余势力的威胁。

首先,政治军事因素,他不得不迁都北京。北京本来就是他的“龙兴之地”,大本营,他迁都回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虽然大明王朝建立几十年了,但北方的威胁一直都存在。

到朱棣当皇帝后,他依然多次发动了对北方游牧军事威胁的进攻。他每次都从金陵出发,战线着实过长。不但消耗巨大,而且指挥吃力。如果迁都北方,就会好很多,这些促使他迁都的打算。

正所谓“天子守国门”,迁都北京有利于维护明朝北疆安全。

其次是阶级因素。

众所周知,朱元璋从安徽崛起,而他的旧臣和幕僚基本都是江淮和南方人士。

但朱棣就不一样了,朱棣的统治集团多是朱棣在北平做燕王的时候的幕僚。他们的根据地是在北平。

这就是为什么朱棣入主南京后,南方旧臣根本不满他的统治,尤其是朱棣诛杀了南方士人代表方孝孺后,南方世家大族对他很是敌对,这让朱棣很难在南方站稳脚跟。

朱棣迁都北京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次统治阶层的换血,由南到北便可以彻底清洗以前的旧臣,巩固其自身统治。

当然,还有些其它因素,比如像什么朱棣在南方睡不着,迁都北京有利于提高北方的政治地位跟南方的经济地位抗衡,做到南北平衡发展等等之类。

这些也都可以算作原因,总的来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出于综合考虑的,目的是践行“天子戍边”的传统,巩固其统治,更有利于震慑那些对明朝想入非非的北方游牧势力。

镇守北方大门,预防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是帝国的首要任务。因为明成祖迁都没过多少年,北方游牧就蠢蠢欲动了。

两次军事危机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来到了北京。没过多少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就发生了。

当时蒙古有一个部族叫瓦剌,它的领袖叫也先。也先这个人有点本事,他自觉自己的能力很强,于是对大明王朝发起了攻击。

当时明朝的皇帝是明英宗,明英宗这个人对于军事完全没什么概念,他只能听信他的亲信王振。

王振因为曾经打过仗,所以,有些军事才华。他极力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

明英宗听信了王振的建议,带着五十万大军杀向了也先,结果吃了败仗,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这是明朝历史上最不光彩、最丢人的一次战争。

明英宗被俘之后,也先大军随之打到了北京。此时的北京只剩下了老弱残兵,情况很危急。

贪生怕死的官员们主张南迁到南京,但有一个人坚决主张镇守北京,这个人就是于谦

他认为如果迁都到南京去的话,北方没有一个政治中心,那么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便都完了。

于谦的主张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也得到了明英宗的兄弟朱祁钰的支持。

最后,明军在于谦的带领下击退了也先的进攻,还任命了新的皇帝——朱祁钰。

结果也先俘虏的明英宗成了一个负担,没过多少年就被放了回去。

这一次军事危机差不多一百年后,即1550年,蒙古的另外一个军事领袖俺答又率兵包围了北京。

此时明朝的皇帝是嘉靖皇帝,在嘉靖皇帝的带领下,再一次成功抵御了北方游牧的威胁。此次俺答入侵,在明史上被称为“庚戌之变”。

无论是之前的也先围攻北京还是一百年后的俺答汗进攻北京,北京成功抵御了北方游牧的进攻。

我们不得不佩服当年朱棣的高瞻远瞩,如果当年他不是主张迁都北京,那么1449年也先军队的进攻是很难抵抗的。

北京在明朝历史上经受住了这样两次考验。由此可见明成祖迁都北京是必要的和正确的。

说实话,如果大明王朝不镇守住北京,没有北京这个重镇,游牧民族会深入华北大平原,就会重蹈当年“幽云十六州”的覆辙。

所以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不但抵抗了北方游牧的南下,两次化解危机,挽救大明王朝。同时也为北京附近地区生产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都市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当然,也为后来清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赢疾叫做樗里疾的原因是什么 这名字背后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国赢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赢疾,又叫做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的弟弟,因为足智多谋被后世堪舆家尊之巍为樗里先师,关于赢疾叫樗里疾这个名字,里面其实有很大的来头,特别是封建社会阶级制度很严格的社会,要是乱叫可是会被杀头的,赢疾为什么叫樗里疾?最后又是怎

  • 王世充庆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世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武德四年,李世民押解着中原两大枭雄凯旋,百姓纷纷涌上长安街头观看,坐在囚笼中的王世充和窦建德已经失去往日的风采,他们即将像贡品一样被李渊父子押入太庙,以告慰祖先在天之灵。此时此刻,令窦建德二人在意不是游行带来的屈辱,而是即将面临的审判,

  • 唐初名将秦琼的爵位为什么不能世袭?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琼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这确实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同时期的开国功臣,只要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其子孙都能袭爵,但是秦琼却是一个例外,他的爵位并没有被传下去。而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在两唐书中并没有记载秦琼有没有后人。按理说,秦琼这样的大功臣,不可能没有娶妻

  • 没有任何功绩的糜竺,他靠什么得到刘备的重视和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糜竺没有任何功绩,还能得到刘备的重视和信任?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到三国朋友们都不目生了,三国鼎峙曹操、孙权、刘备。而要说其余们的差别,很迷惑人的不妨曹操,而很不辛苦气的应当孙权,但很励志的应当即是刘备了。这是无须置疑的。 刘备是汉代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

  • 明初第一猛将朱亮祖,为什么会被朱元璋鞭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朱亮祖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谁是明初第一虎将,是个有争议的疑问。非常多人觉得是大明鄂国公常遇春,也有人觉得是陈友谅悍将张定边。这两人难分手足,但如果光从临阵战绩上说,朱亮祖大概才是元末明初第一虎将,由于他曾力阻徐达,并在阵上击伤常遇春。朱亮祖从前尽忠的是元代,在元末他

  • 张绣夜袭曹营时,与曹操有染的邹氏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邹氏。曹操,尽管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但这些头衔或者说高帽,都是后人给其戴上去的。其实,曹操就是个男人,有着男人的喜怒哀乐,特别喜好美色,而且好别人家的媳妇。所以每每攻城略地,总不免搜罗他人漂亮的媳妇,以至于铜雀台内都姬妾成堆了。挟天子以令

  • 前半生一世英名的孙权,在晚年为什么会弊端频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前半生一世英明,为何后期却弊端频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作为《三国志》中,早期连续被歌颂的人物,他从哥哥孙策手中秉承江东大权时,全部江东是堕入内忧外祸的地势;不过,这个期间的孙权,却非常明白知人善用。他用张昭为江东政权的开展做铺垫,他招聘周瑜为后来

  • 温宪公主是什么身份?雍正唯一的妹妹,被追封为固伦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温宪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天子的母亲孝恭仁皇后平生为康熙生养六个后代,此中就有三个女儿,即皇七女、皇九女与皇十二女,这三个皇女惟有一人活到了成年,她即是皇九女,即咱们要讲的固伦温宪公主。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温宪公主诞生于紫禁城,生母为德妃乌雅氏。

  • 只做了27天皇帝的刘贺为什么会被废?真的是因为荒淫无度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只做了27天皇帝的刘贺为什么会被废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史书记载刘贺是因为荒淫无度被霍光废除的,其实是得罪了霍光,才被废除的。说起刘贺,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2015年出土的海昏侯墓,那金碧辉煌的陪葬品简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为啥海昏侯刘贺在死后就能拥有这么多的金器呢?主要还是因为刘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女人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何最后死在一个女人手上?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其中成吉思汗铁木真更是被誉为上帝之鞭,他创立的蒙古帝国横跨欧亚大陆,拥有世界上最精锐的军队,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从亚洲一直到中东,没有国家能够抗衡,成吉思汗一生灭亡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