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朱元璋后代朱高煦是史上作死第一高手

为什么说朱元璋后代朱高煦是史上作死第一高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5 更新时间:2024/2/11 3:29:44

古代帝作死也是花样百出,但是今天讲的这一位真是作死界的第一名,汉朱高煦他就没不作死的时候!

朱高煦是明朝永乐帝朱棣的次子。封他为汉王的时候,矫情的的朱高煦嫌原本的封地云南太偏僻,把封地换到青州,他又嫌穷。最后朱棣问他到底想去哪,朱高煦表示哪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着,然后他就在南京赖了下去。

网络配图

朱高煦在南京期间,主要干了两件事:

1.盯着那些跟太子朱高炽走得近的大臣,进谗言陷害他们,不少人入狱甚至冤死;

2.私下招募三千兵士,四处横行不法。其中有几个士兵抢劫财物时被兵马指挥野驴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锤把徐野驴的脑袋开了瓢。

朱棣北伐后回到南京,听说了朱高煦的所作所为以后是一头的火,差点废掉朱高煦的王位。几年后, 朱棣驾崩,长子朱高炽身登大宝,但仅十个月后就因病去世。

网络配图

当时太子朱瞻基还在南京,朱高煦就打好了算盘,只要派兵截住北上奔丧的朱瞻基,干掉他,自己就趁乱进京登基。可惜这个计谋早就被朱瞻基知道,直接绕路去北京登基了。朱高煦就决定直接造反,结果反没造成,人还被朱瞻基软禁起来。

被抓以后,朱瞻基去探望朱高煦,不厚道的朱高煦作居然故意绊了朱瞻基一个跟头。朱瞻基这还受得了,他吩咐侍卫搬一口铜缸来把朱高煦扣在里面。结果朱高煦顶起了三百来斤的大铜缸,在屋里摇摇晃晃地横冲直撞。

网络配图

朱瞻基就下令在缸上堆满了柴草木炭,点起火来,朱高煦就在铜缸里被烤成了焦炭,死后连个肖像画都没留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惊!咸丰皇帝曾经也上演过宋徽宗李师师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历史上有一个敢于跟皇帝争女人的朝廷官员叫做周邦彦,他原是北宋开封府的监税官。这个被人称之为最幸运的风流客和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同时喜欢上了一个青楼歌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师师。于是,周邦彦为了李师师竟然写了题为《少年游》的一首词来讽刺宋徽宗。这首词传到了宫廷,宋徽宗不禁勃然大怒,周邦彦眼看就要

  • 揭秘中国史上唯一一个被制成木乃伊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此人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47年,45岁的耶律德光在撤离中原途中染上一种热疾,太医让他远离女色,他却不听劝告,过度纵欲,最终一命呜呼。京都太后传来懿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但正值炎夏,于是文臣们接受御厨的意见,将皇帝制成了“帝羓”也就是木乃伊了。网络配图辽太宗把劫掠来的金银财宝满满当当地装满,

  • 乾隆怎样利用和珅?和珅又怎样上演“自作自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1750——1799),字致斋,满州正红旗人。少年时贫穷而无所依靠,他的父亲是个不知名的副都统,但他的高祖尼雅哈有军功,因此和珅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不久被授为三等侍卫,当上了清乾隆皇帝的警卫。和珅巧言令色,非常聪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很快青云直上,十几年时间内升至兵部尚书,

  • 惜命李世民为何因一颗金丸提早结束了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牙痛一粒丸在哪买多少钱,真正牛黄丸多少钱一颗,李世民为啥选择李治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来自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是康熙王朝的主题曲,每一个皇帝都想延长自己的寿命,尤其是有能力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亦是如此。网络配图唐太宗这位皇帝是风风雨雨中走出来的,经历了隋朝的灭亡,经历了李渊故去,当上了唐朝的第二位皇上,小编就不过多说李世民这个皇位是如何得来的。李世民在位时

  • 史可法血战扬州带来了怎样惨重的伤亡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清军南下,并把主力部队全部集中于江南一带,其阵势势如破竹,有一举拿下扬州城的预兆,果然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三路一同进攻,从陕西出发,向东直取洛阳,直逼扬州。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这万分焦急的情况下,史可法却惊慌失措,没有展现出一名大将该有的基本素质,军中将领乱作一团,对于是否驻守扬州城也产生了一系列分歧,其

  • 隋文帝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惩治不法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结束了中国四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他善于治理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使国家逐渐走向强盛。然而,这位治国有方的帝王却治家无术,他的儿子们先后触犯法律,受到惩治,尤以第三个儿子秦王杨俊为甚。杨俊年轻时,跟随隋文帝转战中原,立下赫赫战功。击败南陈后,他被任

  • 这位皇帝自己吃烧饼 皇后过生竟然只吃白菜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当皇帝当到道光皇帝这份上,也是叫人佩服。一国之君,天下都是自己的,荣华富贵,奇珍异宝,要啥有啥。这位哥们到好,不愿享受这些东西,各种抠。历史上有名的扣皇帝。网络配图说起来也怪他老爹,但是呢?他老爹也挺冤的。还是黄子的道光跟老爹嘉庆去了趟沈阳,老爹想着带儿子去瞻仰一下先辈努尔哈赤。这位哥们到好,没好好

  • 唐宣宗是个“高考”狂 常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能幸运地冲过科举考试独木桥的举子,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对科举中第者推重艳羡至极。《唐摭言》就这样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

  • 梁武帝萧衍“四十年不近女色”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网络配图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你相信吗?如果是,他“禁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

  • 梁武帝通过考试录取寒门子弟改变贵族把政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东晋六朝时代,是贵族门阀把握话事权的时代,实行了二百余年的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而贵族因为富贵而堕落、无能,他们居然没有亲自见过庄稼是怎么栽种和收割的,“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而读书这事也都让书童代劳。社会人才机制出现壅塞的现象。网络配图梁武帝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决定从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