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文景之治背后看,汉景帝真的是个好皇帝吗?

从文景之治背后看,汉景帝真的是个好皇帝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25 更新时间:2024/2/13 5:58:2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汉景帝的故事。

秦朝末年,风起云涌。刘邦斩白蛇而起义,数年间南征北战,逼得西楚霸王乌江自刎,终于赢得了西汉的一片锦绣山河。

此后,西汉江山先后历经惠帝、吕后、文帝的治理,到景帝时期,已是政通人和,物阜民丰,呈现一片盛世之景,史称“文景之治”。

然而,文景之治的背后,却隐藏着汉景帝的无数槽点,以致即便有这份盛世之功护身,还是让人们产生了汉景帝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的疑惑。

一、白玉微瑕

早在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便是一位不拘礼法的熊孩子。有一次,吴王遣子入京朝见,汉景帝听说后,便来找这位堂兄弟下棋解闷。谁知两人下着下着,竟突然产生了争执,结果熊孩子汉景帝当场抓起棋盘砸过去,一下子打死了吴王之子。七国之乱的大坑,就这么让汉景帝亲手挖下了。

等到七国之乱爆发后,已经登基的汉景帝依旧槽点满满。他看到叛军打出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脑子一热就化身为猪队友,不等叛军动手自己先杀了忠心耿耿的晁错,算是给叛军来了个神助攻。

晁错死后,七国军队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好在有名将周亚夫率军抵抗,一番筹谋大破吴楚联军,为景帝赢得威望人心,这才最终平定了七国之乱。

谁知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却又玩起了“飞鸟尽,良弓藏”的套路。他借口周亚夫家里藏了五百副甲盾意图谋反,直接把周亚夫下了大狱,根本不理会那些甲盾不过是用来做陪葬品的事实。

可怜一代名将周亚夫,就这么冤死狱中,弄得太史公都忍不住用春秋笔法狠狠地吐槽了一番汉景帝。

不过说来也奇怪,汉景帝做了这么多让人无力吐槽的事,但西汉的江山却在他的治下走向巅峰,而他本人更是与文帝并称,成为载誉青史的英明君王,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改革先锋

其实,汉景帝虽然错事不少,但他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政绩。比如他在经济与军事方面的改革,便是西汉王朝的一大亮眼工程。

文帝时期,西汉政府基本处于无为而治的模式,等到景帝开改革的新征程后,西汉政府才踏上了一条富国强兵的康庄大道。

首先是经济上,西汉政府通过改革加强经济干预,从而增加了国库收入。

汉文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施政方针上采用藏富于民的政策。这种政策的确可以缓解农民的压力,但更多的则是让大地主和大商人受惠,而西汉国库的收入却因此收入大减,国家财政由此遭受巨大打击。

鉴于经济政策上的弊端,景帝上台后,便走上了法家的耕战强国之路。他重新开征了文帝时期已经停止的田税,既抑制了大地主和大商人的扩张,又增加了国库收入。

不过,征收田税或多或少也会增加平民百姓的负担,为了减轻这种影响,景帝规定"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通过让农民自由流动开垦良田,达到百姓与国家的双赢。

农业经济改革成功推广的同时,工商业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汉景帝继位后不久,便一改文帝时期的放任态度,接连下发了"复置诸关"、”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等等一系列改革政策,成功为西汉国库增加了一条财源,还收回了国家铸币权,西汉的国家财政,就这么逐渐地走向了丰盈。

除了经济上的改革,景帝在吏治上的改革同样精彩。

文帝时期,在黄老思想的影响下,基层官员办事懈怠,“吏或不奉法令"已成为社会常态。为此,景帝多次颁布严诏加强吏治,严惩贪赃枉法的官员。

比如元年七月,景帝加重了官吏"受财物,贱买贵卖"之罪,后二年又下令"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全方位展开对吏治的大整顿。

汉军的军事实力也在不断加强。汉景帝通过改革马政、招降匈奴部众等方式积极备战,积累了丰厚的战争储备。可以说,汉朝之所以能够在武帝时期展开一次次与匈奴的大战,靠的正是景帝一朝奠定的强大基础。

三、千古明君

汉景帝的种种改革措施,不但从经济、吏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还带领西汉王朝一步步走上了强国路,从而让“文景之治”的美誉流芳百代,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而槽点满满的汉景帝本人,也在这场改革中充分体现了一位英明君王的战略眼光。从这点来看,汉景帝不愧是享誉千秋的好皇帝。

毕竟,槽点再多也是私人品德,一个把握住大方向的领导者,怎能不是优秀的领导者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勇当了20年的太子 杨勇最后为什么被废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勇被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杨勇是杨坚的嫡长子,早在北周时,杨勇就是世子了,581年,杨坚篡位称帝,建立隋朝,同年,杨勇被立为太子。那为什么当了20年太子的杨勇,最终还是被废了?北周末年杨坚准备篡权的时候就任命杨勇为东京小冢宰,替他爸爸镇守洛阳,后来在他篡权之前,

  • 自己退位当太上皇的乾隆为何不放权给嘉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乾隆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到太上皇,历史上最有名的有两位,一个唐太祖李渊,另一个就是乾隆皇帝。而李渊当太上皇,是因为当时的李世明已经大权在握,在加上玄武门事变,最后登基已经是重中之重了,所以最后李渊只能无奈的选择退位,但是乾隆不一样,他是自己退位的。而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乾隆自己

  • 吕布手下头号猛将高顺,为何会被爱才的曹操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高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说起吕布,不少读者往往会想起他作为武将的身份。《曹瞒传》说“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便是赞扬吕布武艺的高超。除了武将这个身份以外,吕布还是汉末诸侯之一。在群雄割据的汉末时代,吕布的存在也对中原地区的局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吕布的实力并不弱,他手下有着部分西凉铁骑,还有着并

  • 李渊当初没有退位的话 李世民又会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退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这父子二人的性格,大概李世民是大家熟悉的,文韬武略,有勇无谋,我们主要讲讲李渊(566—635),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618—626)。许多人认为李渊的皇位是由李世民继承下来的,而李渊的儿子们却是

  • 平阳公主身为女儿身 她打仗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唐朝平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那里不光是男人们施展才华的地方,人也能够在那里找到一席之地。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甚至连军事,都有女子在里面大展拳脚,半点不逊色于男人,甚至可以说半个大唐锦绣,是由女人们撑起来的,如果少了她们,大唐的光彩

  • 道光皇帝一生勤俭治国,为什么越节俭贪官越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道光皇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老话常说:节俭是福。大清朝历代帝王里,最认这句“老话”的,就是道光皇帝旻宁。这位皇帝在做皇子时,就以刻苦勤俭著称。待到登基即位,却发现这大清江山,早已是一片烂摊,财政边防民生全是毛病,最严重的是吏治腐败。从京官到地方官,

  • 张顺、张贵:南宋抗蒙将领,出身草根顽强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我爱历史网小编,说起张顺、张贵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南宋王朝的覆亡过程,十分扎心的一幕,就是诸多南宋“精英”们的人设崩塌。比如在元朝大军凶残南下时,平日满嘴忠君报国的他们,就常见撒腿开溜。宰相留梦炎更是拍拍屁股,厚着脸皮投降了元军。临安的文武百官,到了元朝兵临城下时,更几乎全数

  • 从进士到著名将领,如何评价王越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我爱历史网小编,说起王越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一:有人冒充岳飞?身为一位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岳飞却也有一桩曾惹争论的“闲事”:后人耳熟能详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到底是不是他写的?比起 “威名战功暴于南北”的沙场辉煌来,岳飞的文采也毫不逊色。凝聚了他满腔热血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 盘点历史上那些装逼失败的人,你知道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我爱历史网小编,说起宋康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一、“怼天怼地”宋康王这类“装逼失败”的尴尬事,得先拿一位战国牛逼人物开场:宋康王。战国“明主”荟萃,“装逼失败”的糟心事也不少。就连雄视天下的大秦帝国,都出了个举鼎送命的秦武王。但这装逼到吐血的秦武王,比起宋康王来,却还得连呼不如。

  • 北宋著名军事家族:杨家将的创始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我爱历史网小编,说起杨家将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评书《杨家将》伴随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杨家一门忠烈、七郎八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慷慨悲壮,在我们童蒙时代,即刻下了浓烈的家国情怀,《杨家将》系列评书,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初的爱国教育。当然,现在也有不少“专家”,洋洋洒洒列出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