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老八老九死得有多惨?雍正下手狠毒

历史上的老八老九死得有多惨?雍正下手狠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0 更新时间:2024/1/20 13:14:44

自古权力斗争,一是翻云覆雨,波诡云谲,父子相残,兄弟相争,历史上是屡见不鲜。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但有换位之患,搞不好还有性命之忧。

话说雍正即位后,原为“八党”的人可就倒霉了。最开始,雍正欲擒故纵,他先封八阿哥允禩为廉亲王,成为四大总理事务大臣之一,看似要委以重任的样子。但没多久,雍正就开始到处找茬,欲置昔日的老对手于死地。雍正元年九月,雍正去遵化东陵将康熙和四位皇后的神牌升附太庙时,其指责允禩负责监造的列祖神牌“漆流金驳”、“皇上乘舆法物,以断钉薄板为之;更衣幄次,以污油恶漆涂之”。最后,雍正宣布责罚允禩与工部侍郎、郎中等人跪太庙前一昼夜。在那个夜色如水的晚上,允禩跪在太庙前,腿都已经麻木了。

网络配图

当时他的心里,又是何等的滋味呢?或许他的心也在流血罢。王权,就是那可以让人生、也可以让人死的东西啊。不仅如此,雍正还动不动就当众指责允禩,给他难堪。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斥责允禩“凡事欲激朕怒以治其罪,加朕以不令之名。”雍正三年(1724年)二月,又说允禩“怀挟私心,遇事播弄,希动摇众志,搅扰朕之心思,阻挠朕之政事。”

雍正还无端指责说:“先帝的梓宫运往山陵,常例是用夫役二万名。而胤禩说要减省一半,又说上驷院养的马太多,要加以裁减。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就是为暗讽先帝糜费,标榜自己节约吗?此外,他又以破纸写奏章,祭祀时也用破损桌案奉祝版。允禩并不是才力不及或者智虑不到的人,而是要存心这样做,真不明白他到底想干什么?”雍正三年(1724)三月,雍正召集群臣讨论总结四位总理事务王大臣的功过时,允禩被评为“无功有罪”,不但白忙乎一场,反而惹祸上身,终究逃不过一个死字。现在看来,雍正在这期间对允禩的指责颇有不公之处。其实说白了,允禩在负责工部事宜时,其目的不过是想节省支出、讲求实效,这本是出于公心,但却被雍正骂为“存心阴险”,“不忠不敬”,实在是“动辄得罪”、无可奈何之事。最先倒霉的是老九允禟,其被远远的发配到青海,后又被抓回监禁在保定。这时,他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监禁期间,允禟的日用饮食不搞特殊化,全部和普通犯人一样对待,再也不是那个养尊处优的“九王爷”了。

过惯了好日子的允禟哪里吃得了这苦?他被关押在保定时又正是酷暑季节,可怜的允禟很快便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据说,胡什里把允禟押到保定时,直隶总督李绂接到人犯后便说:“等塞思黑(即老九)一到,我即便宜行事。”后来,李绂“便宜行事”的结果便是将允禟囚禁在这个暗无天日、手足难伸的小屋之内,“铁索在身,手足拘挛”,“屋小墙高,暑气酷烈”。有几次,允禟中暑晕死过去,李绂便命用冷水浇醒。

雍正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允禟因为腹泻虚脱(可能是痢疾),几次不省人事,当时也没有医生来给他看治。在八月底的酷暑中,在这闷热难当的黑屋子里,可怜的允禟就这样凄凄惨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时年四十三岁。允禟病危之时,李绂曾向雍正奏报,后者说:“朕不料其即如此,盖罪恶多端,难逃冥诛之所致。如有至塞思黑灵前门首哭泣叹息者,即便拿问,审究其来历,密以奏闻。”允禟死后,李绂上奏说:“今已逾七日,不但无有哭泣叹息之人,亦绝无一人至塞思黑门前。”允禟身后如此凄凉,恐怕也是和雍正的“即便拿问”之令有关罢。

网络配图

允禟死后,钦差大臣法海将允禟的妻子和家属从西宁带到保定,雍正跟李绂说:“此事你莫管,任法海为之。”雍正的话不知何意,可能是嫌李绂的手段过于毒辣也很难说。就连押送允禟的人也被连累,都统楚宗和侍卫胡什里等将允禟从西宁押送到保定后,雍正以楚宗、胡什礼先未请旨,却擅用三条锁链将允禟锁拿,然后又故意将锁宽松,任其脱卸,明显是有意欺罔;另外,有人向允禟投书及允禟与穆经远来往等事均未奏闻等,最后将楚宗和胡什里发往阿尔泰等处军前效力。看来,押解王爷这种事情,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使。

允禟到底怎么死的,恐怕又是一桩无头公案。后来民间有谣言说雍正指使李绂害死允禟,雍正得知后,召集群臣当面斥责李绂说:“奸邪党羽及庸愚无知之人,以为朕授意于李绂而戕害塞思黑。今李绂在此,试问朕曾有示意之处否乎?在塞思黑之罪,原无可赦之理,……而李绂并不将塞思黑自伏冥诛之处,明白于众,以致匪党之疑议,则李绂能辞其过乎?”本来当时李绂已经奏称并无“便宜行事”一语,但民间依旧议论纷纷,雍正也只好把这事推到李绂头上了。

当时刑部还一本正经地对李绂进行审讯,但最后雍正还是将之从宽了结。最后,李绂在乾隆时以内阁学士身份退休,这说明他在允禟问题上并不负主要责任。当年九月初,允禩也在监所中患病,似乎是呕吐之症。九月初五后,便饮食不进,生命垂危。雍正在得知允禟死后,又听说允禩快不行了,似乎也心有不忍。其后,雍正召集了群臣讨论,想从宽曲宥允禩,并令人“用心调养”。可惜的是,允禩大势已去,没过几天便也跟随允禟魂归西天了。老八允禩和老九允禟这对难兄难弟,平时关系就很铁,连死法都很像,一个上吐,一个下泄,就连死亡时间也相距不过十天。当然,还有一点未必是巧合,那就是两人的监禁环境想必也都是极为恶劣的。

天潢贵胄,寿年不永,雍正说自己在里面一点责任也没有,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对此,清史专家孟森在《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里说:“屠弟一款,尤为世宗(雍正)所自称不辩亦不受者。夫不辩是否即受,论者可自得之。”有何可辩?是是非非,观者自有结论。是的,雍正并没有亲自命令将允禩和允禟处死,是他们自己病死的,正如雍正所说,“自伏冥诛”!允禩和允禟不过是命不好罢了,谁让你生在帝王之家,又屈居人下?

网络配图

年轻时的雍正,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名字叫《七夕》:

“万里碧空净,仙桥鹊驾成。

天孙犹有约,人世那无情?

弦月穿针节,花阴滴漏声。

夜凉徒倚处,河汉正盈盈。”

可惜的是,人间虽有情,权力却无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平心而论,雍正和允禩都是有抱负、有能力的人才,他们谁做皇帝都是够格的。但是,皇位只有一个,康熙在时,允禩不能和父皇去争;康熙死了,又怎能和皇兄去争呢?所谓动辄得咎,慨难身免。允禩这辈子,可谓是“一生是才无处用,只恨生在帝王家”。他的德才兼备,群臣爱戴,诸多阿哥爱护,反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而这,也是一种历史和命运的反讽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很少打仗的赵子龙却被称为常胜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字子龙,是《三国演义》蜀汉五虎将之一,素有“虎威将军”及“一身是胆”的美誉。其实赵云最令人后人称颂的不只是他的骁勇善战,而是他有不同凡响的优秀人格。赵子龙择主的标准是“从仁政所在”,目标是“解民于倒悬”,这使他大大超出一般的赳赳武夫。他原是袁绍身边的一员猛将,因见袁绍私心过重且无救国之念,于是

  • 帝王家也“隔辈亲” 康熙传位雍正多是因为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愈感身体欠佳。就在这年谕令皇四子胤?到天坛代行冬季的祭天大礼。然而大典后不久,康熙便在十一月十三日晚上戌刻驾崩了。康熙驾崩后7天,皇帝的遗诏公之于世。遗诏宣谕“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恭,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几天后,胤?在太和殿继位登基,改

  • 明朝崇祯皇帝唯一因藏私房钱而丢性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十七岁受遗命继承皇位。即位初年,崇祯帝为了减省国库的开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带领着臣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勤俭节约大运动。作为倡导人和带领人,崇祯皇帝起到了很好地带头作用,衣服破了舍不得换新的,让宫女缝补一下接着穿。皇帝一般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琼浆玉液,崇祯皇

  • 南宋文学家范成大:作得一手好诗当得一位好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范成大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文学家、大诗人。他出生于南宋年间,面对着当时混乱的朝政能够保持本心,不屈从于权贵,品德高尚,再加上文采出众,所以在当时文坛有着很高的声望,对于之后的诗文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图片来源于网络范成大是宋钦宗的时候出生的,他年少聪慧,十来岁的时候就饱读诗书,能够自己创作了,在1142

  • 明初土豪沈万三:他是如何拥有如此多的财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何以富甲天下?民间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清代著名文人褚人获《坚瓠集聚宝盆》载:沈万山年轻的时候,家里贫穷,有一天,梦见一百多个身穿青衣的人求他救命。第二天早上,他见一渔翁捉了一百多只青蛙,准备剥剐了拿到市场上去卖。万三联想到昨夜的梦,动了恻隐之心,就拿钱买下,放生于池中。当天晚上,青蛙们呱呱地叫了

  • 左丞相李善长死因:明朝功臣李善长退休也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李善长,早年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四方,功劳颇多。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封其为左丞相,荣光无比。那么明朝功臣李善长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明朝功臣李善长退休也不得善终吗?李善长,这个活泼在明初政坛上的超重量级人物,有着惹人注目的多重身份:朱元璋的淮西老乡;赞助朱元璋牟取世界的重要军师和后勤补给官;明朝开

  • 解析:刘邦为什么能够成就自己的千古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末最先挑事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是项氏之类的将门缙绅,继之以被秦灭亡的战国诸侯宗亲,最后才能算得上刘邦这号纯属趁火打劫、原本不名一文的草寇。如果把这出逐鹿中原的大戏当做一场万米长跑的赛事,任谁也不会想到,江山权杖会意外落到了一个无名小卒手里,最终登上冠军领奖台的,竟然是最初一致不被大家看好的酒色之徒

  • 安禄山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 安禄山的马屁功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十多万大军长驱直入,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携杨贵妃及朝中大员逃往四川。行至马嵬时,禁军将士哗变,诛杀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网络配图 这场叛乱,整整持续了八年时间。大唐王朝由此转入衰败。这场叛乱的发起者安禄山,曾经深

  • 两晋多奇葩!爷爷竟然要继承孙子的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朝代,西晋立国仅五十余年就被异族入侵,东晋相对正常那么一点点,但是在两晋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很多奇葩的人和事。那个时期追求个性自由和极致享乐,被称为魏晋之风。在西晋的时候,出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就是皇帝居然被自己的“爷爷”逼下台,然后“爷爷”继承了“孙子”的皇位,这位“孙

  • 世族大家出生的雍齿朝秦暮楚为何依旧被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雍齿和刘邦是同乡,都是秦末的泗水郡沛县人,原本是沛县的世族大家。公元前209年,也就是秦二世刚登基的第一年,就随着刘邦起兵公开反对秦朝。但是雍齿想来看不起刘邦,就在起兵的第二年,投靠了魏国,所以刘邦对雍齿是极为痛恨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前209年,刘邦率军攻下了“丰”,并在萧何等人帮助下拿下了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