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李绂

李绂——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和诗文家

李绂

李绂的介绍

李绂 fú (1675~1750)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和诗文家。

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由编修累官内阁学士,历任广西巡抚、直隶总督,因参劾下狱。乾隆初起授户部侍郎。治理学宗陆王(陆九渊、王守仁),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著有《穆堂类稿》、《陆子学谱》、《朱子晚年全论》、《阳明学录》、《八旗志书》。

有关“李绂”的历史故事

  • 李绂

    李绂(fú)(1675—1750年),字巨来,号穆堂,江西抚州市临川区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诗文家。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迁内阁学士、左副都御史。雍正帝继位,历任吏兵二部侍郎、广西巡抚、直隶总督,受到弹劾,下狱免官。乾隆帝继位后,授户部侍郎、补太

  • 清代著名政治家李绂简介,李绂怎么死的?

    [摘要]:清代著名政治家李绂简介,李绂怎么死的?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李绂最后结局?李绂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老臣,李绂在康熙朝曾任会试副考官,因考生闹事而遭罢免。雍正朝被重新任用出任直隶总督,因与田文镜交...历史上真实的李绂结局如何?真实的历史中李绂的结局是病死。李绂

  • 李绂和田文镜两人的关系是如何变差的?

    想必大家对李绂和田文镜两个人都不陌生,电视剧中关于他们俩人形象刻画的都很好,但是他们两人在历史上有过冲突,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李绂和田文镜互掐的始末。雍正四年,李绂进京路过河南,河南巡抚田文镜对李绂招待的也不错本来这件事也就这样过去了,可是就在河南出事了。田文镜本来在管理下属方面就非

  • 李绂为什么被雍正杀(雍正皇帝执意要杀李绂的原因)

    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诗文家。李绂本人学问非常高,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官至广西巡抚、直隶总督等,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李绂不仅学问非常高,而且,在那个贪腐横行的年代,他能够始终保持洁身自好,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清官之一。但这样一位清官,却险些被雍正

  • 康熙六十年的科举考试结束后,李绂为何会被贬?

    康熙六十年的科举考试结束后,李绂为何会被贬?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般新帝登基,必将有一批心腹官员得到迅速升迁。清朝康熙驾崩后,雍正继位,胤祥、隆科多、年羹尧等人迅速被雍正重用。除此之外,雍正还善于培养地方官,例如田文镜、李卫、鄂尔泰等人

  • 胤禟去世后,李绂为偷偷上了一道密折的原因是什么?

    胤禟去世后,李绂为偷偷上了一道密折的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清朝雍正四年八月,天气炎热,雍正收到直隶总督李绂的一道密折,打开一看,既高兴又惊讶。原来,雍正昔日的兄弟、九阿哥胤禟(允禟)在保定去世。胤禟去世时年仅43岁,作为“八爷党”的核心成员,胤禟去世

  • 《雍正王朝》中杀陆生楠和谢济世时捎上总督李绂,雍正一箭数雕

    事发背景雍正继位后,为弥补国库的空虚,被迫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由于阻力太大,雍正也只敢在自己的心腹田文镜的河南和李卫的江苏等地“试行”,也就是说先打个样来看看。结果由于田文镜坚定不移的执行新政,结果河南考生感觉将来前途无望集体罢考。感觉读书人所谓的“正当权利”受到侵害,直隶总督李绂、河南学政陆

  • 《雍正王朝》中这一段是讽刺读书人么?主考官李绂被李卫说懵了

    在电视剧中,因为雍正的新政,得罪了河南的读书人,导致河南考生罢考,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有时候,一支笔的力量可以大过军队的力量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件事,就是电视剧中的一个情节和读书人有关,雍正刚刚登基,准备举办科举考试,因为副主考官李绂,早在科举考试之前,在一个叫“伯伦楼”里,用七十两银子买到一份考题,后

  • 雍正王朝:李绂不满雍正的新政,前来逼宫,雍正一怒之下下令斩首

    作为最后一次的警告和妥协,但是李绂并不打算就这样下去。他对所有人说他不和田文镜这样的酷吏为伍,接着就写起了辞官的折子。可是大家都知道他做的是大清的官员,这分明是不想与雍正这样的昏君为伍。三爷知道这件事后也很生气,虽然他已经世事洞明皆学问。但是骨子里面依然是一个文人,他的撑腰让李绂和清流党们更加有了底

  • 雍正为什么宁可杀掉李绂,也要保住田文镜?田文镜对他有多重要

    当时的李绂就相当于北宋时期的苏东坡,如果皇帝杀掉全国的文人之首的话,那必然会遭到天下文人的反对。可是在面对李绂弹劾田文镜这件事上,雍正丝毫没有手软,他将李绂先是打入死牢,没多久便宣布问斩了。为什么雍正名声这么差呢?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得罪了当时的读书人,他始终认为,这些读书人除了写文章,那就是国家的寄生

  • 李绂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清官 雍正为什么还要杀他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绂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诗文家。李绂本人学问非常高,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官至广西巡抚、直隶总督等,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李绂不仅学问非常高,而且,在那个贪腐横行的年代,他能够始终

  • 李绂有什么靠山,竟然敢顶撞张廷玉?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雍正王朝科举考试中,李绂为何敢顶撞张廷璐,他的后台究竟是谁。雍正继位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先是下旨清理山西的亏空,而后又热火朝天的筹备他登基来的第一场科举考试。既然是考试,那就要有考官啊,这时候时任总理王大臣的老八,举荐了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为主考官,张廷玉

  • 历史上田文镜李绂互参案是什么样的 跟电视剧的一样吗

    《雍正王朝》中雍正继位,委任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却遭到了河南官员的极力反对,虽然处处掣肘,但是田文镜“一意孤行”,不惜得罪全河南的士绅也要勉力推行新政。前往直隶任总督的李绂路过河南,和田文镜不欢而散,决议联合河南文官京官结党倒田,这就是雍正朝著名的“田文镜李绂互参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