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末名臣曾国藩太平天国时杀了多少人

清末名臣曾国藩太平天国时杀了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46 更新时间:2023/12/30 21:24:01

腐朽的清政府卖国求荣,对人民剥削压迫,百姓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上,哪有多余的钱来上缴国库,偿还你清政府无能欠下的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并占领南京还改名为天京,对抗清政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国藩为了抗压太平天国,在自己老家拉帮结派,办了一支小分队,湘军。表面上看湘军是在受训练的正规军,其实曾国藩暗地里也干着不好的事。有百姓来抗议,曾国藩抓到就是杀,连问也不问。“曾剃头”这个外号就是当地人对曾国藩的称呼,说是他杀人就像剃头一样快、狠。

1858年,湘军攻下九江城,在江西省内屠杀太平军将士和家属两万多人,1862年,湘军又攻下宁国府(在安徽省),进城以后马上开始了大屠杀。过了两个月,城内城外的尸体还没有人收埋。

“曾剃头”这个外号不是白叫的,曾国藩除了杀害太平军,还把屠刀指了平常百姓。在湘军攻入南京城后,曾国藩更是对城中百姓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城。手下士兵按家按户的搜查,看到财务就抢,看到活人就杀,南京城里血流成河,尸体把秦淮河都堵住了,河水被染成了红色。

湘军一进城就放火,冲到哪里烧到哪里,傍晚时分城中已是一片火海,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更有无数百姓死于屠刀之下。

至此,天京城已成为废墟,到处是断壁残垣,宛如一座空城,百姓不要说家破人亡,想必应是来世相见罢了。

曾国藩与小偷的故事

曾国藩小时候不怎么聪明,可以说是有点笨笨的,为此还被人嘲笑过,但是曾国藩没有因此放弃对学习的热情,反而越来越用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次老师给班上每一位同学布置了家庭作业,你们每个人晚上回去给我一字不差的背出这篇课啊,明天检查,听清楚了吗,下课。

曾国藩信心满满,他还想着明天在全班人面前露一手,看哪些人敢嘲笑我。一回家曾国藩就开始大声朗读起来,争取在三十遍内将文章背出来,前面有提到曾国藩记忆力不是很好,但是勤能补拙,曾国藩也就是凭借着这一信念才一直坚持不懈的。不巧,这一天有一位小偷想要光顾曾家,听到孩子在大声嚷读,也不心急,想着一会这孩子读累了睡了,就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听听这孩子读的什么也好,好像是诗经……一个小时过去了,耳畔还是朗朗书声,再等会吧,小偷想,这孩子或许是好奇心来了,孩子嘛,总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的。两个小时过去了,诶,今天这屋的主人是唱的哪出啊,我们小偷的时间不是时间啊,你倒好,在屋里暖着,我这可是站在外面受冻啊。但是曾国藩似乎并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小偷不敢了,他走进曾国藩家里,把整篇课文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小偷的本来目的,心中想的是如何教训教训这笨小孩。可是曾国藩凭借勤奋成为挽救清朝的大臣,而小偷,他应该还在为下家的孩子会不会背这么久的书而困扰吧。

曾国藩的学生都有哪些

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有很多,这也不奇怪,因为人家身为清朝重臣,又学识渊博,有远大理想抱负,试问有谁不想去拜师学艺,日后学成也好说自己曾经和曾大学士探究学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其中有一位学生给曾国藩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曾国藩第一眼见到鸿章的时候,就喜欢上他了,都说曾国藩能识人术,就是通关观察人的外貌,行为举止,言行,就能大致估计出这个人几斤几两,有多少学识,能不能成为口用之才,日后会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李鸿章是个美男子,五官俊美,举止文雅,在曾国藩看来,这简直是人中龙凤,再加上李鸿章脑子聪明,记忆力非常好,深得曾国藩欢心。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李红咋会难过的父亲与曾国藩是同一年考取进士的,“同年”使两人成为官场利益的共同体,要知道在当时的朝廷,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不知道好几倍。

当然曾国藩看中的李鸿章不仅仅只有这么点能耐,两人在观点上有着很大的一致性,这样曾国藩在处理事务时,可以时不时问教李鸿章,看看自己有没有考虑不足的地方,李鸿章也拥有远大的目光,在当时二人的合作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双剑合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观点吻合,但两人的性格却有着较大的不同,曾国藩内敛,稳重,李鸿章开放,不拘小节。李鸿章比较懒散,平时爱睡个懒觉什么的,这在严于律己的曾国藩看来是极大的不合适,就把李鸿章大骂了一顿,李鸿章羞愧难当,从此改了这个坏病,知道晚年都坚持早起。可见对这位老师也是分外尊敬。

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帮助下,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他有了自己的湘军,在打下天京之后,曾国藩逐渐退出清朝历史舞台,这时的李鸿章准时的接过重任,开始为清朝的稳定而努力,向老师致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一刀挥下把大汉朝劈成两半 王莽竟不是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刘秀推翻王莽,刘秀怎么推翻王莽的

    话说当年刘邦还是秦朝沛郡泗水亭的一亭长,秦始皇晚年时,自知时日无多,开始给自己大修皇陵。皇陵工程量巨大,再加上修了多年的长城,全国劳动力严重不足。沛郡为了凑齐上面的政治任务,只好命刘邦押着刑徒到郦山去交差。网络配图刑徒们知道不累死也得活埋,就纷纷逃亡,快到郦山时,人快跑没了。来到丰邑西边的大泽里时,

  • 揭秘明十六帝之中哪几位没有当过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十六帝视频第七,正统皇帝朱祁镇是昏君吗,明朝十六帝排名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自然没有当过太子。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他本来应该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可是原本应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的朱标死在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前面,所以他也就跳过了当太子这一步骤,直接以皇太孙的身份继承了皇位。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非嫡非长,按理说是当不上皇帝的,所幸特长是会

  • 左宗棠谋位之谜:因对清廷不满 左宗棠曾想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长时间控制军权和地方大权的湘淮大将,诡秘地谋取皇帝之位,既鲜为人知又颇令人费解。而湘淮大将左宗棠虽然未有谋位的大举,却实有“问鼎”的隐情。清廷上层为互谋皇位而生死拼杀,可以说是常有之事。而长期控制军权和地方大权的湘淮大将,也在紧张而诡秘地谋取皇帝之位,这既鲜为人知又颇令人费解。其中,湘军的另一个头面

  • 乾隆为何成为长寿皇帝:下狠心戒一不良嗜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皇帝比较重视医学,例如康熙就大力推广人痘接种术,他在《庭训格言》中这样说道:“因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今边外四十九旗,俱命种痘。凡所种者,皆得善愈。”你不要小看了中国的种痘之术,在1796年英国人琴纳试种牛痘成功以前,欧洲和亚洲的很多国家都是采用中国这种免疫方法进行天花防治,俄国早在168

  • 太平天国三千女兵为洪秀全自焚身亡的残忍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的女兵自焚而死真相:太平天国的女兵孤独地守卫着天王府,成了历史最无情的牺牲。1864年天京城破、大队清兵杀向天王府时,这些女兵自焚而死。1856年,三千名来自广西的妇女,挡在了杀红眼的“北王”韦昌辉前,为“天王”洪秀全筑起了最后一道屏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三千女子以及曾经一度达到十万人的“天

  • 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立太子居然以女人做测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靖康之变”后金国一鼓作气攻进了宋朝的首都,俘虏皇帝,抓走众多大臣宫妃。而当时侥幸逃过一难的康王赵构却在河南商丘称帝,创立了南宋,也就是后来的宋高宗。网络配图话说宋高宗安稳的日子没过几天,就遭到了叛乱,他唯一的儿子也在这次叛乱中丧命。而后在建炎二年,金兵攻入了宋高宗所在的扬州城。当时赵构正在和一名妃

  • 平民皇帝朱元璋怕老婆吗?其实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又名朱重八,是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他的妻子就是大脚马皇后,也就是高皇后马氏。朱元璋怕老婆吗?在影视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元璋是非常怕老婆,在很多事情上会听高皇后马氏的决定。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吗?据史书记载:马氏,秀英,宿州(今安徽宿县)人,祖上曾是当地富豪。父亲马公,仗义好施,马公无子,视秀英为

  • 历史上的老八老九死得有多惨?雍正下手狠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权力斗争,一向是翻云覆雨,波诡云谲,父子相残,兄弟相争,历史上是屡见不鲜。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但有换位之患,搞不好还有性命之忧。话说雍正即位后,原为“八王党”的人可就倒霉了。最开始,雍正欲擒故纵,他先封八阿哥允禩为廉亲王,成为四大总理事务大臣之一,看似要委以重任的样子。但没多久,雍正就开始

  • 为什么很少打仗的赵子龙却被称为常胜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字子龙,是《三国演义》蜀汉五虎将之一,素有“虎威将军”及“一身是胆”的美誉。其实赵云最令人后人称颂的不只是他的骁勇善战,而是他有不同凡响的优秀人格。赵子龙择主的标准是“从仁政所在”,目标是“解民于倒悬”,这使他大大超出一般的赳赳武夫。他原是袁绍身边的一员猛将,因见袁绍私心过重且无救国之念,于是

  • 帝王家也“隔辈亲” 康熙传位雍正多是因为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愈感身体欠佳。就在这年谕令皇四子胤?到天坛代行冬季的祭天大礼。然而大典后不久,康熙便在十一月十三日晚上戌刻驾崩了。康熙驾崩后7天,皇帝的遗诏公之于世。遗诏宣谕“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恭,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几天后,胤?在太和殿继位登基,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