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波澜壮阔悲喜人生 暴君还是英雄

隋炀帝波澜壮阔悲喜人生 暴君还是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45 更新时间:2023/12/15 21:02:23

没有读懂隋炀帝,你压根就没有读懂中国历史。隋炀帝身上聚集了人类史上独一无二的悖论:他既是中国建功立业最多的皇帝,也是被抹黑最多的皇帝。阴谋与政变,暴君或英雄,隋炀帝注定不是中国文明进程的匆匆过客。若论帝王对后世的影响力,无人能超过他。他的经历,任何人也无法复制,包括唐太宗。

父杀兄、奸母淫妹、荒淫暴虐……隋炀帝既是中国历史背负骂名最多的皇帝,也是名声最差绯闻最多的皇帝。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毁誉交织,最后落得身死国亡,直至逐渐被后人的口水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但是,隋炀帝究竟做过哪些事情,很多人却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人干脆就是通过后人杜撰的诸如《隋炀帝艳史》、《开河记》、《迷楼记》等一些小说来认识隋炀帝,以为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殊不知,就连《隋书》、《资治通鉴》等所谓的宫廷正史,也已将隋炀帝重新做了丑化包装,以便“以史为鉴”,警示后人。于是,真实的隋炀帝早已有意无意被淹没在历史烟尘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只是他作为亡国之君的种种荒淫无耻的传说故事。

网络配图

然而,历史毕竟就是历史。事实上,隋炀帝是被抹黑最多的皇帝。拨开历史迷雾,我们就会发现,他竟然是中国最具豪情、最有功业的皇帝,修建运河、开创进士科举、营建东都、开疆拓土等,单单一项创举就足以名垂青史。这些任谁也不能否定。他所做的这几件事,其实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一个——完成并巩固中国的统一大业。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无疑得益于隋炀帝的高瞻远瞩。在他之前,他父亲隋文帝虽然运用武力,从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将西部的北周、东部的北齐和南部的陈朝捆绑在一起,但是内部的裂痕却没有弥合,随时都会分崩离析。于是,隋炀帝要营建东都洛阳,将帝国的东西连接起来,从此以后隋朝在东部有了稳定据点,更加方便对东部的整合和控制;开挖大运河,将南北连接起来,从此以后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促使人员、物资、商贸快速流通的“国家超级高速路”;开创进士科举,打破了过去坚不可摧的地域门阀等级制度,建立了当时全世界最为公平合理的选官制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开疆拓土,北巡突厥,修峻长城,疏通西域,东征高丽,建立了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上述一系列大工程,竟然是在短短数年内同时进行的。这固然说明隋炀帝建功立业的急切愿望、绝世无双的才能和无比旺盛的精力,但同时也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最终,无法忍受的老百姓抛弃了他,让他落得一个身死国亡的悲惨下场。

不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继承隋朝衣钵的唐朝,最终迎来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可以说,没有隋炀帝奠定的基础,就没有后来的唐朝盛世。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听听隋炀帝这位被抹黑最多的皇帝,是如何讲述他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悲喜人生的……

隋炀帝人生实录我要做英雄

我猜到了我人生的开局,却没有猜到结尾。我出生帝王之家,从小就有英雄情结,一直将秦皇汉武视为偶像,作为超越的目标。做了皇帝后,我拼命建功立业,一年到头巡游四方,从不在深宫脂粉里呆着。可是,命运之神跟我开了一个莫大玩笑,我的努力最终只让我落得了国破人亡的境地。

网络配图

出身帝 请叫我‘极品土豪’

公元569年的一天,在关中一个将军世家的深宅大院里,一间卧室装饰得富丽堂皇,四周被佛像经书环绕,香炉里飘散出一股袅袅轻烟。突然,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寂静,我顺利降生了。整个院子顿时沸腾起来。极度疲惫的母亲含着热泪,紧紧抱着她刚出生的第二个儿子,心里默默感谢着佛祖的保佑;而一旁的父亲,尽管也是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硬汉子,此刻也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最后跪在佛像前恭敬地磕了三个头。

要论出身,恐怕天下没有几个人能与我相比,我就是一个含着金钥匙降生的幸运儿。父亲杨坚是北周的大将军,被封为隋国公,一生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母亲独孤伽罗,是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也是武将之后、名门闺秀。她虽然出自鲜卑族血统的家族,但柔顺谦恭,知书达理,谨守妇道。

我的出身绝对是人们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当时是门阀大家族当道的时代,一个人有多大成就,基本取决于他的出身。如果出身贫寒,就算再有本事,也折腾不了多大风浪。

网络配图

我的出身尊贵到什么程度?当时的北周,政权掌握在一批军阀大家族手中,其中站在权力塔尖上的有20家,分别是8个“柱国大将军”和12个“大将军”,组成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这20个顶尖家族里,我家就占了两个。

相比父亲的家族,母亲的家族更是兴旺,一个家族在周、隋、唐三代,出了三位皇后。你说我幸运不?后来做了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可是我的亲表哥喔!他的母亲和我的母亲都是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我的姐姐杨丽华还做了北周宣帝的皇后,而这次成功的政治联姻,也最终导致我父亲能够轻松推翻北周,做了大隋的天子,并由此再次改变了我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最牛X的皇帝 竟然没人能够超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话说唐中宗李显是历史上最牛X的皇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更要命的是他妈也是皇帝,于是历史给了他一个很光耀的名字:六位帝皇丸。2、历史上有一个女人伺候了六个皇帝,她就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她从十三岁嫁为隋朝晋王妃开始,历经杨广、宇文化及、窦

  • 东晋司马曜:史上最窝囊的死法最窝囊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二是开玩笑。这两大爱好给他带来了快乐,也要了他的命。从而他也成为我国历史上死法最为窝囊的皇帝。下面你,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位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史书记载,司马曜在一次酒会上问大臣,他的治国才能如何,可以和历史上哪些皇帝相比。青州刺史说,陛下文韬武略,前无古人后

  • ​三国著名才子孔融和祢衡忘年之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喜欢为学,博览群书。建安年间,献帝在许昌建都,孔融在许昌为官,累次迁升到“将作大匠”(官名,相当于大良造,到汉朝时已无实权)。图片来

  • 忠义杨家将 杨业战死皇帝为何大发雷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在986年的“歧沟关之战”中,最让宋太宗痛惜的是杨业之死。杨业,本名重贵,又名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杨业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高强,二十多岁进入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当时,宋太祖已经建立宋朝,全国统一指日可待,杨继业向北汉皇帝提出了“奉国归宋”的主张,遭

  • 揭秘功臣韩信被杀死 是不是只能够怪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有很多的功臣被皇帝给杀害,尤其是一些陪皇帝开国立业的功臣被杀,很多人都会指责这些皇帝们,只能同甘苦,不能共富贵。大家比较熟知的,刘邦当上皇帝以后,把西汉功臣韩信给杀了,朱元璋在当上了皇帝以后,除了刘伯温,很多功臣都被杀了。那么,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们被杀,是不是都错在皇帝身上,比如韩信被杀

  • 揭秘:中国历史上唯一吃过“龙肉”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一直自傲为龙的传人,龙这种能上天入地的神物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呢?还是中华先民们噫想出来的产物?到底有没有人亲眼见过龙呢?网络配图从古到今各地有不少记载,其中多数不可考据,可信度不高。今天我们说说亲眼见过龙,并且可能吃过龙肉的帝王,见于正史记载,太史公的《史记》曾经记过这件事

  • 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后 其麾下五大猛将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楚汉相争这段历史,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有关是霸王项羽的。其身上有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今仍感动无数人。但是我们对项羽麾下的五大猛将又了解多少呢?他们在项羽乌江自刎后,各自的遭遇如何?今天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网络配图一、龙且龙且自幼就和项羽一起长大,情若兄弟,是项羽麾下的第一猛将。龙且从吴中起兵

  • 揭秘崇祯帝因何最终改变主意赐死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徐应元,原信王府太监。当崇祯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始伺候这位主子爷了。可以说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蒙混过关的时候,他及时发出了预警。这是最后的时刻,也是最关键的时刻,所谓雷霆雨露莫非王恩,您可千万别看走眼了。怎么办?凉拌!赶快称病走人吧……走快了,还能全

  • 关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身世之谜的真相探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弘历的身世之谜,有多种说法。一是说,有一次,雍正去狩猎,喝了鹿血之后,临幸了一位宫女。后来,这位宫女怀上了雍正的孩子,生下后,抱给了熹妃收养,而这名孩子就是弘历。图片来源于网络另外一说法是,雍正将钮祜禄氏所生的孩子和陈世倌夫人所生的孩子进行了调换。原因在于,钮祜禄氏生了一名女孩,钮祜禄氏生产当天

  • 汉武帝因何尊儒 非排斥百家只因儒家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评说汉朝,多以“内用黄老,外用儒术”总结。我觉得这话有道理。汉初的局面有点小百家的样子。前文说过的萧何、韩信、张苍、叔孙通、陆贾,都注重在笔头上练点功夫,于是“文学彬彬稍进”,文化活动稍得到复兴。为始皇帝禁锢的《诗》、《书》在民间也时有发现。“文学”在古代是指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范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