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太后曾认为月饼说法不雅:改其名为月菜糕

慈禧太后曾认为月饼说法不雅:改其名为月菜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94 更新时间:2023/12/30 8:11:06

说起慈禧与月饼,还真是挺有“缘分”的。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化装成农妇,带着光绪和一帮大臣,没日没夜地西逃去。这一路,走得如丧家之犬,别提多落魄了!可在进入山西后,日子总算多云转晴了。

一来,山西离着京城,毕竟有好一段距离,八国联军就算要攻来,也得一段时间,这让慈禧的心稍稍安定了下来;二来,地方官吏们听说慈禧一行人经过,都赶着来拍马屁。毕竟,正情况下,慈禧可是足迹罕至。有这么一个机会,谁都铆足了劲地溜须拍马。

网络配图

所以,这一年的中秋,慈禧终于摆脱了“西狩”的落魄,好好地过了一回中秋节。这一回,为了让慈禧过好中秋,山西大大小小的官员,可谓费尽了心思。先是好好安排了行宫,极尽豪华之能事;接着,让城内享有盛誉的几家糕饼店,联合赶制了月饼,上面刻有“福寿康宁”等吉祥字样。不仅如此,连月饼的造型也颇为多变,有传统的样式,还有寿星、娃娃以及各种动物等新创的月饼样式,让人大开眼界。

一路吃野菜,喝井水,到了山西,此时此刻,慈禧终于喜笑颜开。好月光,好月饼,加上一帮“好官”们尽心伺候,慈禧笑得合不拢嘴,一扫多日来的阴霾。

此时此刻,慈禧才觉得,总算没白“疼”了月饼。说起来,慈禧一向都挺喜欢吃月饼的。不过,因为“月饼”和“月病”音近,慈禧又是女人,认为不雅,于是改名为“月菜糕”。中秋节,在慈禧执政时期,可是大日子,共有三天。八月十四是“迎月”,八月十六是“送月”,这三天都是中秋节。

当然,在当时,中秋节可还是分“等级”。一般的人家,哪经得起折腾,也就是按传统的八月十五这一天过中秋节;富贵之家,想热热闹闹几天,就按照慈禧所定的三天来过中秋,这是咸丰去世后,慈禧定下来的;至于慈禧自己,自然要比所有人都高等,于是慈禧给自己定的中秋节,总共有五天,就是从八月十三到八月十七。

网络配图

丧葬丧葬,一般行火葬,部分地区行土葬。老人病故后,将其衣服脱去,将遗体扶起,成蹲坐状,双手合十,两拇指撑于下颌骨,放在原处的炕角头,周围用干净土坯挤紧,上面披上衣服或白布。当天早晨,即派人去向喇嘛或本本子占卜葬期,邀请本家各户家长商议治丧事宜。请木匠赶做灵轿。第三天下午,将遗体入殓,用一条向左拧成的白布或黄布条,在每一关节处绾一乡球,一身要绾七至十三个,然后套上黄布做的套子,土族语称“布日拉”,装入灵轿内。

灵堂设在堂屋里。一般在家停放五至七天。老人病故要请喇嘛诵经超度,并由喇嘛主持,每晚请本家老少集体念“嘛呢”。举行葬礼的前一天,是集中祭奠的日子,土族语称“日格”。本家各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有要来吊唁,舅舅来“认骨”。土族丧葬要待客。一般分三顿饭、馍馍茶、酥油炒面、蒸油馒头和稠米饭。一般不动荤,只吃素。三道茶饭后,舅舅举行“摆外”、慰亡灵仪式,对亡人的一生作出公正的评价,对儿孙们的孝心作出褒贬。“摆外”后,黄昏时分,请人到一个僻静处,砌火化炉。举行火化仪式,一般在早晨六七点钟。

灵轿由儿子、侄子等抬到火葬场。遗体由其儿子或侄子从灵轿中抱出,面向西方,放入炉内后,送灵轿者都跪拜在周围祭奠。女儿、媳妇都要哭丧。由指定的两位本家弟兄点火。灵轿也要砸碎火烧。喇嘛诵经,向火化炉内投放五色粮食,浇酥油汁,约两小时左右,火化结束。

网络配图

下午拾取骨灰,放在一尺多长的柏木匣内,由儿子或孙子用一根红绕牵引,埋在临时选定的地方,待到第二年清明时,再迁到祖坟地埋葬。亡人送葬后,子女服丧,一般为七期,四十九天。服丧期间,男子不帽子,妇女不穿有色彩的衣帽,不串亲访以,当年不贴春联,不拜年,以示哀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谁骑白马最帅:赵云VS马超都各有千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长得帅就得骑白马吗?世间不是谁长得帅,就一定得骑白马,但是若是真的长得帅,骑白马的时候看起来更加的帅气。网络配图在三国时代,有很多人比较喜欢骑白马。虽然有一种说法:白马是古代祭祀使用的马匹,一般人骑上白马会出现不详的征兆,比如刘备的的卢马,刘备骑上之后尚且没事,据说帝王的雄霸之气压住了的卢马的厄运,

  • 史上最牛太上皇宇文赟:五名女子同时被封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没有短命的宣帝宇文赟,兴许北周的际遇就不会是个短命的王朝。可偏偏宇文赟这个顽主,却在北周帝国蓄势勃起之时,不合时宜地出现了。关于宇文赟的记载,史料上几乎是清一色的差评。宇文赟立为太子时,大概是十三岁。这个年纪,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初中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年龄阶段,也是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关键节点

  • 徐娘化半面妆丑化自己竟只为报复君王的冷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半老徐娘是现代成语字典中的一个成语,人们常常用这个成语形容年龄逐渐变老,但外貌并没有很大变化,身材也没有太大走样的中年妇女,很少人知道该成语出自于南朝《南史·后妃传下》一书。现代娱乐圈中有哪些出名的半老徐娘,她们现在的情况如何?图片来源于网络娱乐圈又被称为演艺圈、娱乐界,指的是从事表演艺术的人们以及

  • 三国趣事:曹操竟然让人假扮自己见匈奴使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读《三国志》有一件事颇郁闷,就是陈寿不注人物的生卒年月,读起来不知道一个人什么时候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有的根据某一事件可以推断出来人物出生的年月,有的则不能,尤其是出生年月,往往很多都成了疑问。其实也不只是《三国志》如此,自《史记》以来的史书大多如此,如此重要的信息缺载了,让你读起来困难了许多。

  • 南齐皇帝萧昭文 连一道蒸鱼都吃不上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是说的掌握实权的鹰派皇帝,而对于那些有位无权的傀儡皇帝,别说朝纲独断、生杀予夺了,恐怕连想吃什么东西都做不了主。南齐第四任皇帝萧昭文就是一例。萧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南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次子,母亲为宫人许氏,其兄为萧昭业。486

  • 朱温第一流氓皇帝 连自家的儿媳妇也得侍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文人无行,最招骂。其实,无行在某些情景下,也是混事的一种方式,最抢眼的,当属拍马。按说,马屁谁都会拍,用不着上专门学校进修的,但是,老粗拍马,一来拍不到地方,挠不到痒处,二来词汇不够丰富,语言未必训雅,所以,历朝历代,马屁,多半由文人包办。皇帝老儿,无论出身凤子龙孙,还是地痞流氓,只要屁股坐稳了龙椅

  • 明思宗崇祯为何在自缢煤山前 杀光自己的妻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嘉靖、万历两位皇帝,数十年不上朝,而他在即位之初便革新吏治。怎奈国家积弊已久,1644年,在内忧外患中,大明王朝大厦将倾。崇祯虽然有中兴之心,却无中兴之力,最终只能身殉社稷。网络配图在自缢煤山前,崇祯先是命人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出皇城,接着下了他人

  • 中国史上最著名偷窥狂:汉成帝竟爱看人洗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瘦燕肥环”,瘦燕就指赵飞燕。赵飞燕和她的孪生妹妹赵合德生在江南水乡姑苏。赵飞燕窈窕秀美,凭栏临风,有翩然欲飞之概,邻里多以“飞燕”誉之。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忘记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赵飞燕。她妹妹赵合德风姿迥异,生得体态丰腴,玉肌滑肤,美艳妩媚与赵飞燕不相上下。她们都是汉成帝的宠妃。网络配图赵合德虽

  • 揭秘红颜祸水赵飞燕凄惨下场 只比妹妹多活六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汉成帝即位十多年,年已30岁,后宫却没有一个存活的皇子。一次微服外出游乐,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取悦汉成帝,赵飞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倾倒了成帝。汉成帝将她带回宫。赵飞燕使个欲擒故纵之计,一连拒绝成帝三夜召幸,激起成帝征服之心,夜夜临

  • 从宣太后到慈禧太后:盘点垂帘听政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大多数是男人执政,女子执政被看作是有悖常理的事情,然而从战国时期的宣太后开始,便有了女子执政的先例,到最后的慈禧太后,尽管寥寥数个,但也不是没有。后宫临朝称制,普遍被称为垂帘听政。一说到垂帘听政,慈禧太后总是最常被人提及,李翰祥导演的《垂帘听政》(1983年)更是让饰演慈禧太后的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