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唐第一名将王忠嗣之死背后原因是什么

中唐第一名将王忠嗣之死背后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56 更新时间:2024/1/26 2:07:50

王忠嗣简介指出他出生于706年,是唐朝将领,被世人称为中唐第一名将。曾是河西、河东、陇右、朔方四镇的节度使,后来又被封为清源县公。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将领典例,最终唐玄宗听宰相李林浦谗言对王忠嗣处以极刑,并贬为太守,王忠嗣第二年就死去,年仅45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忠嗣简介介绍了王忠嗣的各种事例,他9岁时其父丰安军使王海滨在松州保卫战中战死,王忠嗣被送入宫中抚养,被唐玄宗收为义子。开元十八年任兵马使,开始随军征战,率300轻骑兵成功偷袭吐蕃,杀敌数千,一战成名。开元二十六年率十万大军北出雁门关征伐契丹,大败契丹使其全军覆没。又于天宝初年击败乌苏米施可汗的部落,并取其首级回到长安。在当时吐蕃对王忠嗣闻风丧胆,天宝元年王忠嗣率军与吐蕃军队战于青海湖并大败吐蕃,吐蕃也因此降唐。王忠嗣因此被称为中堂第一大将。

王忠嗣简介还突出强调在成名后他与宰相李林浦不合,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决定让王忠嗣率军攻打吐蕃石堡城,王忠嗣觉得石堡城易守难攻不宜进攻,唐玄宗却不听谏言、依旧令其进攻。王忠嗣自然大败而归,加上李林浦向唐玄宗进谗言,王忠嗣被处以极刑,后被贬职为汉阳太保,一年之后死于此地,从此唐朝一代名将陨落,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满朝忠臣无不伤心落泪。

王忠嗣之死

王忠嗣是唐朝名将,王忠嗣之死对唐朝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关于王忠嗣之死这个问题,史料中有很多记载。史料中记载的是王忠嗣45岁时病死,但王忠嗣的死并没有这么简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玄宗晚年时,想要攻占吐蕃的石堡城,并且下令征询攻占石堡城的战略。王忠嗣为唐朝考虑,上奏玄宗,想让唐玄宗放弃这一想法,因为石堡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吐蕃肯定会派大军坚守,想要攻下必定会损失唐朝数万兵力,得不偿失。唐玄宗因年事已高,好大喜功,还是决定攻打,这时董延光献计请求带兵攻打,唐玄宗命王忠嗣接应,王忠嗣是忠将,虽然不满,还是没有违抗,只能勉强服从。当朝宰相李林浦嫉妒王忠嗣的才华,害怕王忠嗣入朝后悔威胁到他宰相的位置,每天都在寻找王忠嗣的过失。之后唐军攻打石堡城失败后,董延光把过错都推到王忠嗣身上,期间李林浦也诬陷王忠嗣向唐玄宗进谗言,年事已高的唐玄宗已经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相信了谗言,把王忠嗣招入朝,处以极刑。

王忠嗣差点因此被处斩,后来虽然保下性命,但还是被贬为汉阳太守,一代名将一去不复返。只能在汉阳抑郁隐居,并于一年后病死,年仅45岁。45岁应该是王忠嗣继续征战的年龄却因陷害贬职,更是因此而死,实为可惜。唐朝再也没有像王忠嗣一般的将领。王忠嗣之死使边疆无法再如他在世时那般稳定。

王忠嗣评价

王忠嗣是中唐时期著名将领,世人对王忠嗣评价不尽相同,史料中对王忠嗣评价是比较高的。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对王忠嗣评价很高,曾说王忠嗣之后必定成为一代良将,王忠嗣也没有辜负唐玄宗,征战沙场多年鲜有败绩,更是被后人称为中唐第一名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罗大经对王忠嗣评价更是惊人,汉惟一赵充国,唐惟一王忠嗣,本朝惟一曹彬,有三代将帅气象。这句话足以证明王忠嗣的伟大,与汉朝的赵充国和北宋开国名将曹彬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傅伯寿也这样评论过王忠嗣:唐朝的王忠嗣守卫边疆,安抚民众,是卓越的军事天才,他的故事都应当流传于后世。

王忠嗣一生为唐朝尽心尽力,守卫唐朝的边疆安抚唐朝的民众,但他的结局却是非常悲惨。世人对王忠嗣的评价也因此较高,身为一代名将却被本朝宰相诬陷,又逢唐玄宗晚年判断力下降,差点处斩王忠嗣。最终王忠嗣虽然被救下,但依旧被贬职,王忠嗣在抑郁中去世,这是唐朝的一大损失。通过王忠嗣悲惨的结局,更能够看出他对唐王朝的忠诚,无愧于一代忠良将的威名。后人还冠以王忠嗣为伟大军人的称号,从此看出世人对王忠嗣评价相当高。王忠嗣死后,唐朝再也没有过他这样的大将,西域逐渐丢失。甚至有人觉得王忠嗣的死差点毁了整个唐朝,这是世人对王忠嗣最大的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拔都西征若没有停止是否可将欧洲收入囊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拔都可汗全名孛儿只斤·拔都,是蒙古帝国著名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在世界上都相当有名,是成吉思汗铁木真长子术赤的儿子,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术赤一生有十多个儿子,拔都可汗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图片来源于网络拔都可汗1227年继承父亲的汗位,世袭封地,1235年奉蒙古帝国窝阔台之命西征,第二年拔都先派遣大将

  • 诸葛亮北伐历来争议较大:将蜀汉的国力拖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国为什么不北伐,蜀汉之庄稼汉,三国北伐

    诸葛亮北伐历来争议较大,至目前为止,无论学者还是广大业余爱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赞赏态度的。但目前,网络上有些有新意的朋友提出种种看法,主要归纳有两点:一、将蜀汉的国力拖垮;二、诸葛亮拥兵自重。MQ不才,讲几点个人看法首先说说第二种看法——诸葛亮拥兵自重的问题。我认为这话对一半。诸葛亮本来就拥兵(掌握

  • 历史上因“吸毒”而死的皇帝:吸毒200斤!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事件,在官书正史上不可能有记载。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活计档》,就披露了雍正皇帝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出现的有关记载,是1730 年冬天的《活计档》四则。这四则档案向人们透露,1730 年末,在圆明园东南角的秀清村,在内务府总管海望

  • 汉武帝击败匈奴用了四十年而他只花了几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古代史中,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与中原农耕政权对峙,对中原王朝北部边防构成极大的压力。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以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为重要任务。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反击,以大汉帝国、大唐帝国、大明帝国最出名、最有成效。其中,大唐帝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反击,代价最小、成果最丰盛。网络

  • 资质平庸的石庆为何能在相位上稳坐9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石庆,汉武帝时期著名万石君石奋的二儿子,生年不详,逝于公元前103年,在汉武帝元鼎五年,被任命为丞相,册封为牧丘侯,石庆为人和父亲一样,谨小慎微,恭顺忠厚,秉承父亲的良好品德,在汉武帝元狩元年时,从沛郡太守调任为太子太傅,后升任御史大夫。图片来源于网络石庆因为父亲在汉高祖时期累积的家世声望和石家忠诚

  • 皮影皇帝:16岁的同治帝为什么还是那么不靠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帝到底是什么样的学习状态呢?他会像康熙帝那样刻苦努力,一句话背诵240遍,把自己累吐血吗?小的时候,以上介绍了他是真正的不努力。出洋相,拿老师寻开心;旷课,经常不到教室;罢课,与老师对峙等,认真学习的时候很少。让老师担心,让班主任操心,让两宫太后揪心。不过,小孩子贪玩,这也说得过去。现在的小孩子

  • 曹操终究不能一统天下的原因竟然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代,曹操应该是最牛的枭雄,占领先机,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很快统一北方,其也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但是,曹操为何在鼎盛时期,眼看就要统一的关键时刻,一败涂地,这到底是为什么?曹操终究不能一统天下,他到底缺什么?网络配图“缺士族支持”曹操能够快速的占据北方,最为基础的原因是他得到了北方多数

  • 武则天为什么将唐太宗燕德妃的儿子枭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第八子李贞,生母燕德妃。根据燕氏的墓志记载,燕氏于武德四年选入秦王府,贞观元年拜册贤妃,贞观十八年迁封德妃。考虑到贞观十七年李祐谋反,生母阴氏遭到连坐,四妃之位有所空缺,燕氏应该是因此晋的位。同样的,这位燕氏并不是出于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才进的宫,“武德四年礼聘入秦王后庭”这一句说得很清楚,不过

  • 秦武王嬴荡举鼎绝膑才使芈八子可以拥子称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嬴荡,就是秦武王。秦惠文王嬴驷的嫡子大少爷,母亲是电视剧中的芈姝女士。他还有谥号秦武烈王、秦悼武王,为啥有这么壮烈悲情的称号呢?因为他死得很别致。公元前311年,芈月同志和芈姝女士共同的老公秦惠文王薨世,嫡子大少爷嬴荡即位,就是秦武王啦。芈月同志虽有儿子,但是庶出,尚无机会走向历史前台。可惜秦武王仅

  • 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最后竟枉做刀下鬼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兴冲冲地叫来大画家阎立本,让他给24位开国功臣画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阎大画家抬头一看,文可安邦的长孙国舅,长得离“玉树临风”实在有差距,说“以胖为美”还差不多。于是,辛辛苦苦若干天,第一功臣的肖像活灵活现地挂上了凌烟阁:一个“面团团”国舅爷,冲着大家微笑,既温情,又孤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