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真的不重用赵云吗 看看这三个官职就清楚了

刘备真的不重用赵云吗 看看这三个官职就清楚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56 更新时间:2024/1/20 13:20:02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和刘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不过,对于赵云在五虎上将中的地位,历来都是存在一定争议的。比如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册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而就当时的赵云,则只是一个杂号将军。

并且,在五虎上将中,赵云还是最后封侯的一位,直到后主刘禅即位后,才给赵云封侯。因此,在一些人看来,刘备显然不够重用赵云这位名将。不过,在笔者看来,重用与否,不仅要看官职的高低,更要看赵云官职的实际权力。对于刘备来说,特别为赵云发明了三个官职,等你了解这三个官职之后,就会明白刘备是否重用赵云了。

牙门将军

牙门将军,古代官职名,为三国时代刘备创立,于长坂坡之战后授予赵云。牙门将军的任职者与主公关系亲近,需要常伴主公左右,出谋划策,并代为主公统领亲兵。南征北战时,牙门将军留守后方,并且主公亲自征伐时,牙门将军负责统领亲兵作战。因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牙门将军的任职者不仅要具备过人的勇武,还要有出色的战场谋略,非文武双全的人不能担任。蜀汉刘备创置这一官职,首先授予了赵云。这意味着赵云不仅需要经常伴随在刘备身边,为刘备执掌禁军,还需要为刘备出谋划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赵云之后,蜀汉另外一位名将——魏延,也曾被封为牙门将军。而在蜀汉历史上,只有赵云、魏延这两人曾担任牙门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蜀汉的武将辈出,但是,说到智勇双全,冷静沉着的人才,自然要以赵云和魏延最为突出。因此,牙门将军不仅是信任赵云的体现,也表明赵云的才能获得了刘备的认可。况且,因为经常伴随在刘备左右,赵云可以参与到蜀汉核心事务的谋划,这自然是一般武将不具有的权力。

留营司马

留营司马,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年)年间刘备设立,以赵云为之,统领留守荆州军营事务。主将亲自外出时,留营司马负责留守后方,并处理各种事务。该官职为刘备原创,赵云首次担任。刘备入川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驻守荆州,并特任其掌内事。这里面的内事,可以理解为刘备的家事。

《云别传》中记载: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由此,留营司马的官职虽然不高,甚至还不如偏将军、裨将军,但是,刘备将后方事务都交给赵云来处理,尤其是赵云处理自己的家事,这体现出刘备对于赵云的信任。也即在刘备心目中,赵云的地位完全可以和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相提并论。

翊军将军

《三国志·赵云传》中记载: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

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翊军将军是古代武将官职,为三国时期刘备首创,授予赵云。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将“翊”字解释为“飞貌”,即起飞的样子;“翊”又通“翼”,《三国志》里同时有“翊赞季兴”和“翼赞王室”的记载;“翊”又引申为“辅佐”的意思,如翊佐、翊亮等。由此,对于翊军将军来说,虽然也是一个杂号将军。但是,这是一个辅佐主公的官职,这意味着翊军将军赵云,依然可以伴随在刘备身边,从而辅佐刘备处理益州等地的事务。换而言之,这说明刘备将赵云视为心腹,有什么事情可能要赵云提供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仅仅把赵云当做一位保镖。

最后,在赵云去世后,后主刘禅以霍弋领永昌太守,率军讨伐,斩其豪帅,郡界宁静之后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统南中诸郡。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立刘禅为太子,霍弋被刘备任命为太子舍人。由此,蜀汉第二位翊军将军霍弋,其和后主刘禅之间的关系,和赵云、刘备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在刘禅成为太子时,霍弋就在身边辅佐他了。等到后主刘禅即位后,翊军将军霍弋,更是被后主刘禅授予镇守一方的大权。

总的来说,为了量才适用,刘备为赵云特别设立了三个官职,分别是牙门将军、留营司马、翊军将军,对于这三个官职来说,都是握有实权的职位。比如赵云担任留营司马期间,就可以和关羽、诸葛亮等人一起处理荆州后方的事务,甚至可以直接干涉刘备的孙夫人。至于牙门将军和翊军将军,则让赵云可以承担辅佐刘备的重任,也即不仅需要护卫刘备的安全,更需要出谋划策,这自然是一个普通武将不可能达到的地位。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刘备是十分重用赵云这位猛将的,并且将赵云视为自己的心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官海瑞怒骂皇帝,为什么还能在官场安稳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时期,真可谓是“官场如战场”,在那个时代必须要学会“站队”。海瑞中正刚直,爱民如子,嫉恶如仇,眼里不揉沙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像这样一个官场“异类”很难善终,但他却并非如此,他不仅把朝廷重臣怼了个遍,连皇上也不放过,虽然屡遭打击,但每每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宫中平安度过了一生,实在是令人惊讶

  • 雍正两道密旨让乾隆坐稳皇位60年 密旨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雍正密旨的文章。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最为“幸运”的皇帝之一,而这一切都与他的父亲雍正皇帝此前十三年的改革与勤政密不可分。在继位的合法性上,乾隆皇帝很早就被雍正通过“秘密立储制度”确立了其接班人身份,并且帮助其扫除了几乎所有的障碍

  • 魏延对蜀汉真的很重要吗 为何有魏延不死,蜀汉不灭的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蜀汉和魏延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流传出这么一句话:“魏延不死,蜀汉不灭”。为什么会有人鼓吹魏延的重要性呢?其一,魏延确实很厉害,不管是论武力还是论资历,可以说都仅次于“五虎将”,当蜀汉五虎相继死去以后,魏延俨然成为蜀中第一将;其二,刘备对魏延

  • 乾隆登记后就是平反 乾隆为何没有放过自己的大伯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和大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皇帝去世后,25岁的弘历继承帝位,年号乾隆。即位之后,他总要先推行点新政策才行啊!毕竟换了一个皇帝,对国家政事肯定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所以推行新政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乾隆推行的第一项新政就是“平反”他为他的那些长辈们进行

  • 西汉一代酷吏,张汤到底是怎么当上酷吏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西汉时有一位官员受到汉武帝重用,皇后王爷都栽在他手里,最终成长为大汉一代酷吏。此人就是张汤,而张汤在这方面的能力早在幼时就已经显现。《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张汤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父亲外出,让他在家看好东西。等到张父回来

  • 三国蔡夫人一心投靠曹操为何仍惨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蔡夫人,多事之秋的东汉末年的人物,她是荆襄一带的豪族蔡氏家族的温婉女子,蔡瑁的阶级,后嫁给了荆州牧刘表为后妻,刘琮的后母。蔡夫人本来是诸葛亮结发妻子黄月英的姨母,又让她的侄女嫁给了刘表的次子刘琮,倒也是亲上加亲。图片来源于网络起初,刘表让韩嵩前去拜访曹操,只想能够知道曹操的底细与实力,如此也是为

  • 皇帝身世凄凉 为了不走老路终身只有一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皇帝的儿子出生高贵,从小都是被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但是在明朝有一位皇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人就是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他是明朝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贤德皇帝,这可能和他幼年的经历有关系。网络配图朱佑樘朱见深在位时,非常宠幸年长的万贵妃,万贵妃大朱见深17岁,好不容易两人生下一个儿子,幼年就夭折了。朱见深

  • 曹操对待两位美艳的儿媳为何会是不同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最难处的人际关系应该非“婆媳关系”莫属。公婆和媳妇之间,少有温情脉脉,多是势同水火,倘若处理不当,甚至导致家庭分崩离析。当然,我们还是把目光移步三国,来窥探一番这个时代第一家庭曹操府上的油盐酱醋。按现在流行说法,把握朝权的曹门无疑是豪门,嫁入豪门应该是天下女人的梦想,不过嫁入曹家的女人日子

  • 崇祯与清朝议和 拿大臣顶罪朝臣寒心社稷崩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虽然很有作为,但局势却越来越差,东北有清朝虎视眈眈,西北有农民军作乱。朝廷无法集中力量对付其中一股势力,于是明朝最高统治者产生了议和的想法。议和自然是与清朝议和,但因崇祯帝性格的原因,议和不成,反而令朝臣寒心,搞的君臣离心离德,为明朝的覆灭打下伏笔!这事怎么一回事呢?网络配图崇祯

  •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竟然下罪己诏的帝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后世将汉武帝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素有“秦皇汉武”这一称号。从汉武帝文韬武略来看,他的确是位英明神武的帝王。但是,汉武帝晚年时候,因好大喜功,任用奸臣,导致西汉朝廷腐朽不已。公元前89年,汉武帝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省,并发布“汉武帝罪己诏”以示接受世人监督。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上,“汉武帝罪己诏”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