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临死前说了什么 萧何与吕后听了为何心有余悸

韩信临死前说了什么 萧何与吕后听了为何心有余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90 更新时间:2024/2/3 13:39:07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信临死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汉朝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秦汉时期也是历史上人们非常熟悉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这时候的秦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秦二世胡亥的昏庸无道,导致了秦朝走向灭亡。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秦朝的灭亡,秦二世是有很多责任的。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秦朝建立了,由此我国古代进入了封建王朝时期。不得不敬佩秦始皇奠定了其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这样的丰功伟绩是一般人无法相比的。可是秦朝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

秦朝灭亡之后,出现了各路起义军,在最终的对决下,就是楚汉之争。刘邦和项羽在秦朝末年,开始了争夺战。楚汉相争之际,刘邦的汉初三杰肯定是出了大力的,韩信、张良萧何肯定是对刘邦起到了关键作用,没有他们,肯定建立不了汉朝。

韩信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可是汉朝建立之后,韩信的结局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教训对韩信也是非常管用的,汉朝建立之后,在刘邦的授意之下,问题出现了。

刘邦授意了吕后和萧何设计害死了韩信,有人肯定会问道,刘邦没有授意,史书中没有记载。可是仔细一想就知道,没有汉高祖刘邦的授意,萧何和吕后有胆量杀死韩信?我想肯定是不会的。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就这样死了。

后人看了这样的记载,肯定是感到惋惜的。那么鲜为人知的是,在韩信临死之前,说了一句话:“吾悔不用蒯(kuǎi)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那么韩信所说的这句话有什么影响呢?这句话吓坏了韩信和吕后。

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有所指的。要想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要先了解一下蒯通。本名蒯彻,因为汉武帝名刘彻,为了避讳才改了名字。那么蒯通就是韩信的谋士,他辅佐了韩信,为韩信提供了很多计谋。韩信攻打齐国的时候,蒯通就提供了很多计策,在这样的辅佐之下,韩信才能够攻打齐国的72座城池,平定齐国。这时候的韩信是洋洋得意。

可是在韩信高兴的时候,蒯通告诉了韩信一句话:“这时候天下三分,刘邦和项羽都要靠您,楚汉相争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无论是之后追随谁,都不是好的选择。不管帮助谁最后都得不到好处,您的结局都不会太好。”

蒯通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劝韩信拥兵自立,这样的情况下就没有被灭的风险了。不得不说蒯通的远见是非常厉害的,当初的韩信要是听了蒯通的话,就不会有被害死的情况了。当初的韩信选择了刘邦,在这样的情况下项羽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事实证明结局就是如此,刘邦与韩信等人联合起来,西楚霸王项羽根本不是对手。结局就是尽人皆知的了,项羽失败了。值得一提的是,项羽不一定是在乌江自刎了。现如今的史籍资料没有显示项羽是在乌江自刎的,因此这样的事情不足为信。

汉朝建立之后,韩信的结局就不好了。汉朝刚刚建立,刘邦就分封异姓王,这其中就包括韩信。可是没过多久,韩信就被诬陷了要造反。结果可想而知,韩信没过多久就被萧何和吕后设计死了。韩信被萧何召集进了皇宫中,在这里身边有大量的埋伏。

吕雉和萧何用计诱杀韩信在长乐宫钟室。就这样,西汉名将韩信死于萧何与吕后之手。现如今看来,韩信临死前说得话,是痛恨自己的,假如当时听从了蒯通的话。那么韩信的结局就会不一样。韩信临死前说了这句话,当时的吕后和萧何是心有余悸的,别说是他们两个,就连刘邦听见这样的话,都会非常忌惮。

韩信的结局让人感慨万分,假如当初的韩信听从了蒯通的话,那么他的命运就会发生转变。其次即使是没有听从蒯通的话,韩信效仿张良也是可以的,急流勇退之后,肯定会得以寿终正寝。韩信这样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崇祯当初没有自杀的话 李自成进京后会不会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崇祯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无论你用什么眼光看待崇祯,崇祯符合所有朝代好皇帝的形象。节俭。崇祯煤山自杀,李自成收尸时看到,崇祯的衣服上都是补丁,哀叹其无帝王之福!崇祯平时每顿饭三素一荤。他和皇后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上朝时总小心翼翼怕把打补丁的袖口显露出来;勤

  • 朱翊钧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登基,为什么后来会懈怠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朱翊钧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大家心目中,皇帝都应是日理万机的形象。因为所有的国家大事,都需要他的指挥,虽然下面有各级官员,但是必须听从皇帝的号令才能做事。但是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却不是这样,他在位四十八年,但是却有三十多年躲在后宫不肯见人,创造了史上不临朝最长的

  • 武则天被逼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就算武则天再强势,终归有没落的一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免。武则天到了晚年,已经定下还政李唐的对策,随即放松下来,张易之、张昌宗两位男宠趁虚而入,朝廷大权旁落,武周政权陷入空前危机。一、张易之、张昌宗肆

  • “书中自有黄金屋”,来说说宋朝最会写诗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或许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家喻户晓的两句诗,其来源《劝学诗》居然是一名皇帝所作。历史的皇帝里,擅写词出名的南唐后主李煜,纵然一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红遍大

  • “蛤蟆天子”朱由崧:为何说他是变态中的变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朱由崧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昏君,“蛤蟆天子”朱由崧可谓是其中最靓的仔之一。太过响亮的名号,让上世纪的老电影《桃花扇》,也忍不住以弘光皇帝朱由崧的风流性子为灵感,创作了他看着李香君流口水的经典镜头。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历史上的弘光皇帝,真的有

  • 在与清朝的战争中,噶尔丹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噶尔丹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军入主北京以后,正式建立起全国统治,不过此时的清王朝统治还不稳固,外围还有大顺、南明以及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清王朝急需解决这些麻烦,因此忽略了西北方面的游牧民族,反观准噶尔,作为游牧民族,地处新疆西北,土地贫瘠不宜放牧,因此必须对

  • 北魏为什么有那么多皇帝死于非命?他们分别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北魏。古往今来,权力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封建王朝,皇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耀与特权,让许多亲生兄弟为此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并且皇帝的儿子又多,因此类似九龙夺嫡的的事情层出不穷,北魏王朝共计统治了一百八十年之久,先后出现了十余任皇帝,然而其中的11位都死于非命

  • 汉灵帝一生都在卖官敛财,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灵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汉灵帝刘宏是汉献帝的父亲,东汉王朝的掘墓人。说起这位皇帝,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那就是被当皇帝耽误的土财主。汉灵帝对钱财的喜爱痴迷程度,恐怕在历代帝王中无出其右者。汉灵帝究竟如何爱钱,又为何视财如命、疯狂敛财呢?一、抽提成办商业汉灵帝敛财的手段之一

  • 邓绥是怎么称为皇后的?她的一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邓绥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知书达礼、美丽妖娆、颇具能力的邓绥,并不是汉和帝刘肇的第一位皇后,在阴氏被和帝废黜后,邓绥才被立为皇后的。汉和帝二十七岁驾崩后,邓皇后临朝称制,先后辅佐了汉殇帝和汉安帝两朝。执政期间,她勤政爱民,甚至可以用鞠躬尽瘁为国家来形容。可

  • 李辅国的下场有多惨?死后首级被扔粪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辅国的下场有多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最著名的一位帝王。他早年凭借非凡的才干和政治智慧击败了韦皇后和太平公主等政敌,成功继承皇位。登基后,李隆基励精图治,将大唐帝国推向盛世,史称“开元天宝盛世”。然而晚年的唐玄宗喜好声色犬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