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绣为何要两次投降曹操 曹操竟然也不杀他

张绣为何要两次投降曹操 曹操竟然也不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93 更新时间:2023/12/23 18:08:49

历史上,张绣投降曹操后,没多久就造反了,还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将军。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再次投降,为什么这一次张绣却死心塌地的跟着曹操打仗了?官渡之战也立下不少功劳。

张绣是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张济死后,曹操纳张济的妻子为妾,张绣小曹操一辈分,觉得有羞,才恨曹操。

网络配图

官渡再降后,曹操将儿子娶了张绣女儿,张绣与曹操为亲家,平辈,张绣没了降辈之理,缓和了矛盾。

其次,曹操深知张绣并无大才能,没有与之计较,还可以树立不弃前嫌,唯才是用的形象,将更多人才拢络招纳来,一举多得,符合曹利益。

典韦之战时,张绣并不是真正破曹军之人,曹操深知败军原因,所以并不记恨张绣。

网络配图

许都是曹操军事和政治经济中心,十分重要,曹操伐张绣时,袁绍突袭许都,曹操慌乱撤军,军阵士气大乱,刘表出兵堵截曹操,并断其后路。

导致曹军无法正常撤军,张绣看到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突袭曹操,但却大败而回。随后,张绣采用贾诩的谋略二次突袭曹军,大胜,曹昂、典韦都是在这第二次突袭中为断后战死的。从后来的历史可以看出,曹操冷静的分析出了自己丧子丧侄丧将的真正原因,所以他会先战袁绍,再征刘表。

网络配图

曹操撤军后,张绣的立场只有两条路,投袁绍或降曹操。二者也都派使者来招降张绣,曹操的目的,一方面沾亲,一方面欣赏贾诩谋略才华。张绣本想降袁绍,但是贾诩极力反对,劝说袁绍心胸狭小,曹操远虑大才、定然不计前嫌,并当着袁绍使者面侮辱袁绍,果然招到了袁绍记恨,降曹后曹操也如贾诩所说不计前嫌,还结为亲家。这使张绣在大是非上看清了形势。

官渡之战,一方面袁绍欲处掉张绣,全力出击,张绣也必须尽全力,再则,张绣作为投奔而来的,需要全力战斗,建立功绩,消除曹操的疑心,也是让自己在曹军众多名臣名将中,树立起威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文宗李昂在位十几年一直不立皇后的原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昂是李唐王朝的第十六代皇帝,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后世称为唐文宗,在位时也是形同傀儡。图片来源于网络宦官刘克明杀了唐敬宗之后,伪造圣旨欲立李悟为皇帝,但是两天之后另外的宦官王守澄和梁守谦就把刘克明和李悟给杀了,立了唐穆宗的次子,贞献皇后之子的李昂为皇帝。当时朝廷之上的权利都掌握在几个宦官之中

  • 有始有终的正德皇帝痴于女人最后死于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康陵。朱厚照可能是明朝皇帝中最颓废最有争议的人物,登基为正德皇帝时还不足14岁,可是这位青少年早已染上了玩世不恭的怪癖,对美丽妖艳的嫔女特别喜爱,《明史》记

  • 形同傀儡的唐文宗李昂为何会活活被太监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昂是李唐王朝的第十六代皇帝,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后世称为唐文宗,在位时也是形同傀儡。图片来源于网络宦官刘克明杀了唐敬宗之后,伪造圣旨欲立李悟为皇帝,但是两天之后另外的宦官王守澄和梁守谦就把刘克明和李悟给杀了,立了唐穆宗的次子,贞献皇后之子的李昂为皇帝。当时朝廷之上的权利都掌握在几个宦官之中

  • 卖官最疯狂的皇帝:汉灵帝之下荒唐的卖官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卖官鬻爵,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18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这意味着,百姓每缴纳千石粮食,可以授予一级爵位,朝廷借卖爵赈灾。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朝廷决定缴纳钱粮者可以获得官爵或赎

  • 明朝崇祯皇帝最大历史错误就是重用了袁崇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一帮大臣谁也不愿意去辽东(愿意去辽东的王在晋还被排挤到南京去了),这时袁崇焕就站了出来,声言他愿意去辽东督师任职.于是朱由检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认为袁崇焕是"勇于任事",给了袁崇焕好大好大的权力,当然没给他管辖毛文龙的权力,更加没给他斩杀毛文龙的权力.朱由检是怎么受袁崇焕忽悠的.袁崇焕这类文人有一

  • 春秋战国信陵君魏无忌为何终身未掌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四公子,在那个叱咤风云的时代,格外扎眼,其中尤其是以信陵君魏无忌最有才华,也最为正义。但是,其他三位公子都是出将入相,掌握国家的实权,如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都做过丞相。而春申君黄歇更是因为有功执掌楚国朝政几十年。而唯独最有才华的信陵君魏无忌在一生中从未掌握大权,唯一一次的表演还是“窃符救赵”,

  • 揭秘秦始皇嬴政为什么那么信任蒙恬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并不是多么残暴多疑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徙天下十二万户豪富于咸阳。说的是始皇帝把六国贵族置于咸阳,即使有繁荣咸阳甚至是监视六国贵族的想法,但是也没斩尽杀绝,就算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项氏也没被灭绝。网络配图至于为什么非得用蒙恬?因为除了蒙恬还有其他人可信任么?对比一下王翦家族。人家

  • 揭秘汤和如何在太祖朱元璋眼下保全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朱元璋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等,为何汤和安然无事。汤和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朱元璋与他是发小,性格沉稳,善于谋略。1352年,汤和参加红巾军,封了千户之职。随后,汤和写信邀请他参加义军。朱元璋入伍后,因功升职,封为镇抚

  •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究竟有没有那么伟大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很伟大,他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大破准噶尔,修治黄河和淮河,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然而,皇帝伟大与否,最终要看他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从这点来看,康熙不仅无功,反而有过。首先,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是郑成功的功劳,和康熙没有关系。在郑成功在1662年被人毒死前大喊“我

  • 朱元璋反腐真的仅仅反的是官员吗?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反腐倡廉最狠毒的皇帝,这为皇帝的反腐措施和他的小时候经历密切相关。网络配图特别是元朝的贪官污吏,他们对贫苦农民极度的敲诈勒索,让自己的亲人在贫困和饥饿中死去,还有那些大地主富商,他们对小时候的朱元璋,大肆压榨,即便是一些和尚,也对小时候的朱元璋大加凌辱。因此朱元璋的反腐对象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