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智勇双全的朱棣为何得不到朱元璋的青睐?

智勇双全的朱棣为何得不到朱元璋的青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836 更新时间:2024/2/4 22:55:10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棣,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朱棣并不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是嫡长子,即使朱标的智力有问题,只要朱标还在,老二和其它皇子就无缘太子之位,因为明朝的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皇后的生的儿子无论先后必须为太子,有嫡子就立嫡子,如果没嫡子,就立嫡孙,怎么也轮不到朱棣。

我们也知道古代皇位是世袭的,加上古代和现今的婚姻制度是不同的,古代是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和现今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对比的话,首先在子女的数量上自然还是古代的婚姻形式更占优势,导致皇帝的子嗣就比较多。

在古代即使普通的百姓之家,只要家里有条件就可以取多个妻子。而古代帝王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是要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皇帝既然有这么高的权利,那么拥有的自然也就更多,在皇帝的婚姻之中也是体现的淋漓精致。

古代帝王的婚姻是区别于黎民百姓的,就说皇帝要娶正室,立皇后都是需要隆重的仪式,是需要举行立后仪式,并且还要昭告天下,有时也会进行一些大赦天下、对百姓减少赋税的政治行为。而皇帝其他的嫔妃数量更是不在少数,“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三千佳丽”就是对皇帝老婆数量的一个形容。

皇宫中的女性可以说都是皇帝的人,虽然在真实的历史之中皇帝老婆的数量达不到上千人,但数量依然是不少的,主要还是看皇帝本人的意思,拥有上万名的老婆也只是封建君主一句话的事情。而皇帝老婆多了,导致的结果就是子女多了,但是皇位只有一个,自然是无法平均分配的,只能有一个子嗣可以继承皇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皇子们都是皇帝的亲儿子,也是可以拥有继承权的,即使有的皇子们对权利不感兴趣,但架不住皇帝的儿子多,自然有对权利感兴趣的,而皇位只有一个,那么就有可能导致皇子们争夺皇位,可能出现兄弟相残的局面,比如清朝的“九子夺嫡”,为了避免出现兄弟相残的局面,就有了相应的皇位继承制度。

皇位的继承制度一般主要使用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除此之外还有“兄终弟及制”、“爷孙传承制”。毕竟嫡长子要是出现早夭、去世,或者其他儿子也早夭、再或者没有子嗣的等情况,那么就没有儿子来继承皇位,不能使用嫡长子的继承制,就出现了兄终弟及等制度,将皇位传承给自己兄弟的儿子。当然也有那种谋逆篡位形式和皇帝指定继承人的。

皇位继承有了一系列的继承制度来避免皇子为皇位进行争夺。古代的皇位传承大多还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继承形式。明朝时期实行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有嫡子立嫡子,无嫡子立长子。意思就是立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为太子,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其正室马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就是朱标。

朱标被朱元璋立为太子,按照继承制度,要是太子还没有到即位的时候就去世的话,就立太子和其太子妃所成的第一个儿子为嫡长孙来继承皇位,就比如朱元璋的嫡长子太子朱标不幸早逝,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嫡长孙,被朱元璋当作皇帝来培养。

首先根据明朝实行的皇位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即使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情况也轮不到朱棣,无嫡立长就是在没有嫡长子的情况下,立皇帝其它妃子所生儿子中年纪最大的。朱元璋有26个儿子,而朱棣只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棣被立为太子的话,首先要求是太子朱标不在了,其次朱标也没有儿子,才能立皇帝的其它儿子来继承皇位,但是按照“无嫡立长”是要选择皇帝最大的儿子来继承,即使这样的情况下,朱棣还要等前面的两位哥哥没了才行,朱棣想被立为太子是太难了。

嫡长子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是王位、财产的第一继承人,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太小。即使嫡长子不是正常人也还是太子,比如身体有残疾,或者智力有问题等情况,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只要嫡长子还活着,那么老二等皇子就无缘太子位。

这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中“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因。嫡长子继承制最早出现是在中国的商周时期,比如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其它庶子是无法继承的,为了让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其它诸侯为小宗),就规定了继承者必须是嫡长子。而“嫡长子继承制”成为了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

“嫡长子继承制”的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必须立为太子,其它的儿子不论多么出色贤良,只要老大活着老二以及其它的次子就无缘太子之位,就算大哥的智商有问题也必须立其为太子,这就是立嫡以长为先,除非大哥早夭或被废,其它儿子才有机会。

这么一看,朱标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即使戎马一生、能力卓越只要前面的哥哥们还活着,朱标就做不了太子。这还不算完,嫡长子继承制中的“立子以贵不以长”还规定了出身的情况,比出生高贵的为准,不关出生的顺序,即使皇帝其它妃子先生了儿子,但是皇后的孩子晚出生,也必须立皇后的孩子为太子。

那么朱棣不仅不是嫡长子,也不是长子,还不是皇后所生的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继承制度来说,朱棣当太子是遥遥无期,关键朱元璋也没有“看上”朱棣,朱棣还做什么太子呢!即使朱元璋的嫡长子太子朱标去世了,但是朱标有儿子,朱棣也做不了太子。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巩固朱姓王室的稳定统治,实行了宗藩制度。宗藩制度以宗法制为基础,从而分封藩王并且规定了明代藩王的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等特权。明朝皇位继承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确立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嗣规则,朱家的继承制度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

按照明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是不能选择朱棣继承皇位的,这也是朱元璋自己的选择。虽然朱棣的各方面能力不错,也有勇有谋,也为明朝建立了不少功勋,在各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个“小号”的朱元璋。但是太子朱标的各方面能力更不弱,在综合能力上紫陌认为朱标是优于朱棣的。

朱标五岁时便有宋濂等名儒给他当老师,十三岁时代表朱元璋回老家祭拜祖先之墓,朱元璋以借机训练朱标将来成为皇帝的本领,二十二岁时,朱元璋又专门选了一大批大臣、大儒来辅佐朱标,并且下令所有政务都先交太子处理,每日与诸位大臣见面,练习处理国政。朱标从小就被朱元璋当皇帝培养。

并且朱标在文臣武将、诸子藩王心中威望也是相当高的。左丞相是太子少师,右丞相是太子少傅,中书管理军政事务的是太子少保,什么右都督、中书平章政事、中书参政,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人,几乎都是由太子监国期间全力辅佐太子的人,加上朱标的性格仁慈,打天下时可能需要严刑峻法,但是治理天下只有宽和仁政才能于民休养生息,朱标的治政理念是符合治理天下的。

而朱棣从小在朱元璋心目中和诸子藩王一般待遇,注重培养军中威望,特别是就藩王燕京以来在政务和军事是得到极大锻炼,朱棣在军事上的才能要优于太子朱标,但朱标从小就开始接触朝政,在处理全国政务上,朱标更有经验。总体来讲,朱标的综合能力上紫陌认为是朱标优于朱棣,朱标不比朱棣差,甚至更强,那么朱元璋还有啥理由选择朱棣当太子呢。

即使太子朱标去世的早,朱棣的能力出众,比起朱元璋的其它儿子来说是很不错,但是朱棣只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排行靠后,如果朱元璋把皇位传位给朱棣的话,其它皇子、王公大臣等人怎么看,朱棣的两个哥哥怎么想,有可能为此而造反,就算不造反也会给明朝的江山造成一定的隐患,而朱元璋指定是不想出现这种情况。

并且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制度下,是有嫡子就立嫡子,如果没有了嫡子,就立嫡孙,而不是立嫡次子,因为嫡孙比嫡次子的身份更加高贵,而朱棣只是朱元璋的一个次子。虽然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朱标长子朱雄英早故),但是朱允炆的生母在朱标原配死后被扶正,朱允炆就成了朱元璋的嫡长孙。朱元璋也喜欢朱允炆这个孙子,朱允炆也是正常人,朱元璋死后,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明朝“嫡长子继承制”的皇位继承制度,让朱棣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并且嫡长子朱标和皇太孙朱允炆也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哪还有燕王朱棣什么事。大家对“嫡长子继承制”怎么看?对其规定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怎么看?下方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如果迁都北京的话 朱棣还有造反的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迁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代的都城先后经历过两次变迁,第一次定都是在南京,朱元璋统一南方之后,便建都于南京,之后历经了朱元璋和朱允炆两代。等到了朱棣靖难之役之后,便迁都到了北京,而北京也开始成为了大明的政治、军事中心。如果说在朱元璋的时候就将京城迁都到了西安或者

  • 西汉之后,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就超过了20个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西汉,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西汉王朝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二个出现的朝代,一直以来,都被后世认为是最正统的王朝。所以后世在创立政权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都会以汉为国号。而说到所谓的正统,那就跟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儒学,离不开关系。从孔子开始,儒

  • 盘点明朝在位时最尴尬的三位皇帝,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明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在明朝276年历史当中,出现了很多奇闻异事,其中就有三个地位非常特殊的皇帝。第一个是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在明朝276年历史当中,出现了很多奇闻异事,

  • 姚广孝晚年请求朱棣释放一人,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姚广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姚广孝是明初政治舞台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也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一个人。他的性格、追求及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一个谜团。说他是僧人,六根清净,但他又积极入世,辅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棣之所以起兵,与他在背后的推动密不可分。当朱允炆在

  • 朱棣登基后是怎么对待当初起兵帮他的宁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棣,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看看朱棣的明长陵和朱权的藩王墓对比,差别是很大的。虽然一个帝王、一个藩王,但《明史》中记载的朱棣曾对朱权许诺,“事成,当中分天下”这句并没有兑现,原先的大宁封地被朱棣割让给蒙古部落,要苏州作封地,朱棣也不答应,改封在南昌。虽

  • 北宋王朝都没有收复的燕云十六州 朱元璋是怎么一年就收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收复燕云十六州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燕云十六州自五代后晋时期割让给契丹辽朝之后,一直是后世汉人王朝梦寐以求要收复的目标。尤其是结束五代乱世的北宋王朝一直希望能光复燕云十六州,可惜都以失败告终。直到四百多年后,朱元璋遣徐达等人北伐才将燕云十六州一举收复。为何四百多

  • 汉殇帝:比汉文帝和汉景帝更短命的皇帝,史称“八月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文帝和汉景帝不是短命,真正短命的是汉殇帝。汉文帝和汉景帝分别是西汉第五位和第六位皇帝,他们寿命并不短,汉文帝刘恒活到了47岁,汉景帝刘启48岁。别看只活了四十几岁,在古代这都属于长寿了。先来说汉文帝刘恒,他出生于公元前203年,去

  • 朱元璋和马皇后有那么多个儿子,他为何偏偏看重朱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标,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从小跟宋濂老师学习,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非常宽厚仁慈。是好人一般的存在。只可惜朱标英年早逝,很多的人都认为,如果朱标不死的话。朱棣也不会造反。像朱元璋这样,儿子又很多,嫡长子

  • 宋襄公为什么不肯半渡而击?他真的如此愚昧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宋襄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改变。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对于一些千百年前发生的事情,我们如今再看,总会觉得有些许的别扭,并且无法接收到当时的人们做出的决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人骂不肯半渡而击的宋襄公为“

  • 秦始皇没有杀功臣都说残暴 刘邦杀功臣为何还是仁义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和刘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始皇固然是一代雄主、千古一帝,但同时也是一代暴君,这在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不要用那种清朝人的狭隘思想,推己及人,以今度古,去揣测汉代的史官,认为秦始皇的残暴,都是汉朝史官的抹黑。汉代的史官延续了先秦时期秉笔直书的风骨,如实记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