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让小舅子入朝为官,小舅子却只想喝酒玩乐

朱元璋让小舅子入朝为官,小舅子却只想喝酒玩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20 更新时间:2024/2/11 22:28:4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明初的一段有我爱历史网,这段历史给人的感觉是比野史还要野史,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让人一看就是野史的既视感,其实这就是正史。

简单来说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要给小舅子封个大官当当,结果小舅子并没有欢天喜地的接受,反而是跪地拒绝,只要求多得钱财,天天有酒喝就行了,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这位小舅子叫郭德成,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妹妹是郭宁妃,两位哥哥因战功都被封为侯,可谓是标准的皇亲国戚外加开国功臣。

但是这位仁兄,虽然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但在明史中找不到他有着什么光辉事迹,所以开国以后也就是被封为骁骑舍人,大概也就是六、七品的小官,对比他两位被封侯的哥哥,实在是有点尴尬。

因为郭德成混得太差了,加上郭宁妃很受朱元璋宠爱,在马皇后和李淑妃先后逝去以后,还代理过后宫事务,所以明史记载“太祖以宁妃故,欲贵显之”,也就是说朱元璋因为郭宁妃的缘故,想要拉这个不成器的小舅子一把,给他封个大官当当。

但郭德成并没有欢天喜地接受,反而拒绝了,朱元璋自然是很不高兴了,郭德成见状,马上跪地解释:“臣性耽曲糵,庸暗不能事事。位高禄重,必任职司,事不治,上殆杀我。人生贵适意,但多得钱、饮醇酒足矣,余非所望”。

大概意思就是我这个人很喜欢喝酒,根本办不了什么事,若是让我身具高位,肯定有很多重要事情要处理,若是因为喝酒误了事,你不得弄死我啊?人生的享受,在于有很多财产,每天有足够的酒喝就行了,其他的就不指望了。

朱元璋一听这个解释,自然很高兴,知道自己这小舅子清楚自己是几斤几两,有着自知之明,说的话很对,所以是大大夸奖了他一番,并且是“赐酒百罂,金币称之,宠遇益厚”。

那么郭德成到底是怎么想的呢,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拒绝了妹夫朱元璋的好意吗?

其实原因很简单,郭德成之所以拒绝,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知道“伴君如伴虎”,更是深知自己的妹夫太祖朱元璋是个狠人,加上自己本身就是不好功名,只喜欢喝酒之人,所以更加不愿意参合进朝廷这潭深水中,于是以自己喜欢喝酒,害怕误事为由拒绝了朱元璋。

正因为郭德成会自保,所以后来胡惟庸案中牵连甚广,像他的哥哥陕国公郭兴虽然已在洪武十七年死去,但依旧因牵连进去而被削除爵位,而郭德成却平安无事,得以保全自己,最后得以善终。

郭德成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人有时候要认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要摸清楚伴得这个君的虎性,才可以保全自己,并且得以善终的,不然连保全自己都做不到,即使风光的封侯拜相,那也只是一时,早晚会被清算的。

像郭德成虽然嗜酒,但明史记载“性通敏”,其实也是个聪明人,朱元璋让他身具高位,他不一定会搞砸,甚至还会做得有声有色,但是他为什么非要拒绝呢?

因为他摸透了自己的缺点是嗜酒,会误事,更是摸透了自己妹夫朱元璋是个心狠手辣之人,早晚会清洗功臣,所以他如果真的飘飘然接下妹夫朱元璋的好意,干不好了,会丢命,干得太好了,影响了自己妹夫的皇权,威胁了他的统治,还是会丢命,总之怎么做都不对,既要不出现错误,还要让妹夫觉得自己没有威胁,这个平衡实在太难把握,简直就是在走钢丝绳,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所以干脆直接以自己嗜酒会误事的理由拒绝了朱元璋。

而朱元璋一看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小舅子还挺有自知之明的,对于权力又不贪恋,只喜欢喝酒和钱财,对自己是一点威胁都没有,所以自然很高兴,自然是越来越宠爱自己这个小舅子了。

而后续一系列清洗功臣的暴风雨之中,郭德成自然是丝毫不受影响,因为他没有威胁;说实话,即使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换成其他人,可能朱元璋就是一个“杀”字,是借此理由来清洗有威胁的人,而换成他的话,朱元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个小舅子压根没有威胁,不必找理由收拾他的。

所以说古代王朝的政治是一门高深学问,摸清楚自身优点与缺点,再摸清楚上位者的心态,那么进一步可以是成为皇帝心腹,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飞黄腾达指日可待,退一步呢,遇到诸如朱元璋这种雄猜之主,也是可以保全自己,得以全身而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曾下令改了两个弟弟的诸侯王封号,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述刘禅的故事。建兴七年(229年),登基为帝的孙权与季汉正式订立盟约。有意思的是,在盟约文本里毫无存在感的季汉后主刘禅在东吴与季汉正式订立盟约后下令改变了两个弟弟的诸侯王封号。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要说明的是,接下来的内容在史学界并无定论,只

  • 汉高祖刘邦曾被大嫂赶出家门后躲俩寡妇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当皇帝前是个泼皮无赖小流氓,这是世人所公认的,有史可查。“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貰酒,醉卧”,喝烂酒,睡寡妇,私生子,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刘太公拿这个浪荡的儿子也没一点办法,只能作恨铁不成钢之叹。 刘邦年轻时,专爱斗鸡走狗,狂嫖滥赌,以及替人打抱不平等事。网络配图老父亲刘太公每次劝说

  • 咸丰帝不重用曾国潘竟只因一书生的一句话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军起义事件后,咸丰以夜继日的忙,结果前线送过来的奏折让咸丰帝的自信心大受打击,直到曾国藩的崛起。湘潭大捷点开了喜庆的炮仗,然后岳州、城陵矶,甚至是武昌克复的捷报都接踵而来。图片来源于网络尽管曾国藩当初出任时,有言在先,守孝期间不接受奖励或升职,但咸丰仍授他以署理湖北巡抚一职,并赏戴花翎。署理的原

  • 战功最为显赫的司马懿霸气侧漏被曹操察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阵营中战功最为显赫的可以说就是司马懿,很多人认为在率领军兵能力方面司马懿甚至比诸葛亮更为出色,之所以在多次的对战中司马懿没有好的成绩,主要原因就在于曹操对司马懿并不信任。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

  • 解密谁是第一号的帝王终结者:非刘裕莫属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刘裕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造反,刘裕就是在这次平叛中崭露头角,被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网络配图元兴二年(403

  • 第一名相管仲竟用一块破石头换了十万担粮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管仲,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第一名相”,这个人非常聪明,善于处理棘手的问题。公元前681年,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组织与宋、陈、蔡、郑等国在齐的北杏会盟,遂国也在被邀请在列。不过,遂国不看好齐国,还把齐国派来的使者臭骂了一顿。网络配图齐桓公心情很不爽,为了提高齐国的威望,

  • 慈禧太后临死前到底说了什么令众人惊讶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在国人印象中是一个专权恶毒的老太婆形象,很多人痛恨她,认为是她毁了大清王朝。也因为她的揽权和揽权,让中国蒙受了数百年耻辱,在大清签了很多耻辱的条约,在国人眼里,她已经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可是她临死之前道出这番话,却出乎人的意外。下面,我们一起来慈禧太后究竟说了什么?网络配图据相关史料的记载,

  • 刘备为什么不能像刘秀统一天下 因为情商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秀刘备,两人都姓刘,同是汉高祖刘邦后裔,两个人的成长历程都很相似:少年家中破落,刘秀和刘备也都少年丧父成为孤儿。刘备不得不编草鞋,刘秀也饥一顿饱一顿。不过一个统一天下,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一个三国苟且,屡屡丧失良机,终使刘氏天下灭亡。那么为什么如此相像的两个人,咋当皇帝后差距这么大呢?vv网络配图

  • 诅咒乾隆?大臣给乾隆送礼竟呈上“万寿无”三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从古至今,中国送礼的风气倒是传承至今,在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历史人物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关于送礼的趣事儿。即便是在古代,送礼也是一门需要钻研琢磨的艺术,会送礼、送对礼成了很多大臣们需要了解的事情。网络配图话说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对于一些文房四宝甚是喜爱,经常下了朝就回到自己的居处去倒腾一些砚台、字画

  • 汉武帝刘彻一生雄才大略 为何要对他一忍再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他是西汉时期的第七位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汉武帝十六岁的时候登基为王,他不仅在战略方面有独到的认识和领悟,同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大的造诣,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帝王。网络配图汉武帝在位期间一直都致力于开拓疆土,在汉武帝的统治下,国土面积也得到了扩张,周围很多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