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如果早死换人的话 蜀汉会不会更好一些

刘禅如果早死换人的话 蜀汉会不会更好一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32 更新时间:2024/1/23 11:23:2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刘禅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起刘禅,大家对这个人的感觉就是一句话“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辅助刘禅多年,蜀汉还是没能北伐成功,诸葛亮可以说是遗憾而世的。诸葛亮死后,蜀国没有独当一面的大臣了。最终在公元263年被曹魏灭亡,蜀汉因此也成为三国里第一个灭亡的政权。很多人觉得这都是因为刘禅的原因,如果蜀国不是刘禅当皇帝的话,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其实,即使换一个人当皇帝,蜀汉的结局还是不会改变,而且这个人未必有刘禅治理的好。

我们先看一下刘禅这个人。公元207年,刘禅出生,他是刘备的小妾甘夫人所生。这一年是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刘禅出生后,小名叫阿斗,这并不是贬义,而是褒,意味着非常聪明。连诸葛亮等人都觉得刘禅小时候非常聪明。这就可以说明,所谓的扶不起的阿斗是无稽之谈,刘禅并不像后人讲的那样无能。

刘备去世后,17岁的刘禅登基为帝。当时的刘禅已经成年,不过并没有掌握大权。蜀国的大权全部在诸葛亮手里,出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的状况。很多人觉得如果没有诸葛亮,蜀国当时的状况会更糟。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刘禅,诸葛亮也不可能做得这么好。试想一下,一个成年的君主,把所有的大权交给一个人,而且从不怀疑。换做任何一个君主都做不到这件事,都会怀疑这个大臣的。而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刘禅,却从没怀疑过诸葛亮。对于诸葛亮所做的事,刘禅都是全力支持的。这样对大臣这么支持的君主,非常少见。

很多人会说,刘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处理不了朝政,其实并不是这样。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杨仪闹矛盾,最后在刘禅的支持下,杨仪处死了魏延。之后杨仪也因为某些原因被贬。而当时的刘禅大赦天下,任命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理国家政事。这一系列的事做得非常漂亮。他知道杨仪和魏延没有谁对谁错,不过他还是支持杨仪。等魏延被处死了,他又把杨仪给处置了。这种驭人之术可以说非常厉害。而且他任命蒋琬为尚书令,并不是丞相,而且不再设置丞相,说明从此之后他开始大权独揽了。没有两把刷子的话,在诸葛亮死后很难做这么快总览大权的。

再看一下刘禅掌权后蜀国的状况。刘禅掌权后执政的总体思路是休养生息,毕竟蜀汉的国力太弱了,根本无法和曹魏抗衡。当蜀汉实力增强之后,他也继续支持北伐,才有了后来的姜维北伐。这也算没有违背刘备的意愿。可以说这些做法还是比较不错的。对百姓来说,没有战争才是最好的。

这些都是刘禅值得肯定的部分。我们再看一下否定刘禅的部分。首先是宠信宦官黄皓,造成朝政腐败。这种现象历朝历代都有,而且蜀汉时期黄皓影响并不是非常大;其次是投降曹魏。即使刘禅选择不投降,蜀汉也还是会灭亡,而且会死更多的人。刘禅的投降,从某种程度上讲也算是保全百姓;最后是乐不思蜀。这件事很多都觉得是刘禅的智谋,否则他晚年也不会过得这么舒服。这些缺点并不是说非常明显。

从刘禅继位到蜀汉灭亡,刘禅一共在位41年时间。蜀汉一共存在了43年,可以说刘禅对蜀汉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很多人说,如果刘禅早逝的话,蜀汉换个人当皇帝,蜀汉或许会好很多。其实未必是这样。抛开其他方面不谈,其他人当皇帝也未必有刘禅聪明,即使比刘禅聪明也未必会比刘禅做得好。

先看一下和诸葛亮合作这方面。不管谁继位,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大权都让诸葛亮掌握,更不可能如此相信诸葛亮。只要新皇帝做不到,和诸葛亮就会有矛盾。到时候对蜀汉绝对不利。不管皇帝和诸葛亮哪一方胜利,蜀汉都会元气大伤。而诸葛亮会落得很差的骂名。

其次看治理内政方面。刘禅能在诸葛亮去世后,立刻掌权大权,而且让大臣之间相互牵制,最终大权在握。换做其他人的话做的最好也不过如此。如果做不到好的话,蜀汉还是会出现大乱。

最后看一下对曹魏的态度。刘禅执政后,对曹魏的总体态度是和,自己休养生息。如果换一个厉害的皇帝,要坚持一直攻打曹魏的话,蜀汉会灭亡的更早。因为蜀汉的国力和曹魏远不能相比。这并不是差一两个能臣武将的事情。即使蜀汉有再多的能臣武将,国力太弱,也经不起连年战争。到最后,会灭亡的更快。

虽然刘禅有很多问题,但如果换其他人当皇帝的话,结果巨额不会比刘禅做得好。我们虽然看不惯刘禅的作风,但这也许是让蜀汉存得久一点更好的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让小舅子入朝为官,小舅子却只想喝酒玩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明初的一段有我爱历史网,这段历史给人的感觉是比野史还要野史,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让人一看就是野史的既视感,其实这就是正史。简单来说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要给小舅子封个大官当当,结果小舅子并没有欢天喜地的接受,反而是跪地拒绝,只要求多得钱财,天天有酒喝就行了,那么这是

  • 刘禅曾下令改了两个弟弟的诸侯王封号,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述刘禅的故事。建兴七年(229年),登基为帝的孙权与季汉正式订立盟约。有意思的是,在盟约文本里毫无存在感的季汉后主刘禅在东吴与季汉正式订立盟约后下令改变了两个弟弟的诸侯王封号。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要说明的是,接下来的内容在史学界并无定论,只

  • 汉高祖刘邦曾被大嫂赶出家门后躲俩寡妇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当皇帝前是个泼皮无赖小流氓,这是世人所公认的,有史可查。“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貰酒,醉卧”,喝烂酒,睡寡妇,私生子,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刘太公拿这个浪荡的儿子也没一点办法,只能作恨铁不成钢之叹。 刘邦年轻时,专爱斗鸡走狗,狂嫖滥赌,以及替人打抱不平等事。网络配图老父亲刘太公每次劝说

  • 咸丰帝不重用曾国潘竟只因一书生的一句话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军起义事件后,咸丰以夜继日的忙,结果前线送过来的奏折让咸丰帝的自信心大受打击,直到曾国藩的崛起。湘潭大捷点开了喜庆的炮仗,然后岳州、城陵矶,甚至是武昌克复的捷报都接踵而来。图片来源于网络尽管曾国藩当初出任时,有言在先,守孝期间不接受奖励或升职,但咸丰仍授他以署理湖北巡抚一职,并赏戴花翎。署理的原

  • 战功最为显赫的司马懿霸气侧漏被曹操察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阵营中战功最为显赫的可以说就是司马懿,很多人认为在率领军兵能力方面司马懿甚至比诸葛亮更为出色,之所以在多次的对战中司马懿没有好的成绩,主要原因就在于曹操对司马懿并不信任。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

  • 解密谁是第一号的帝王终结者:非刘裕莫属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刘裕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造反,刘裕就是在这次平叛中崭露头角,被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网络配图元兴二年(403

  • 第一名相管仲竟用一块破石头换了十万担粮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管仲,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第一名相”,这个人非常聪明,善于处理棘手的问题。公元前681年,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组织与宋、陈、蔡、郑等国在齐的北杏会盟,遂国也在被邀请在列。不过,遂国不看好齐国,还把齐国派来的使者臭骂了一顿。网络配图齐桓公心情很不爽,为了提高齐国的威望,

  • 慈禧太后临死前到底说了什么令众人惊讶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在国人印象中是一个专权恶毒的老太婆形象,很多人痛恨她,认为是她毁了大清王朝。也因为她的揽权和揽权,让中国蒙受了数百年耻辱,在大清签了很多耻辱的条约,在国人眼里,她已经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可是她临死之前道出这番话,却出乎人的意外。下面,我们一起来慈禧太后究竟说了什么?网络配图据相关史料的记载,

  • 刘备为什么不能像刘秀统一天下 因为情商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秀刘备,两人都姓刘,同是汉高祖刘邦后裔,两个人的成长历程都很相似:少年家中破落,刘秀和刘备也都少年丧父成为孤儿。刘备不得不编草鞋,刘秀也饥一顿饱一顿。不过一个统一天下,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一个三国苟且,屡屡丧失良机,终使刘氏天下灭亡。那么为什么如此相像的两个人,咋当皇帝后差距这么大呢?vv网络配图

  • 诅咒乾隆?大臣给乾隆送礼竟呈上“万寿无”三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从古至今,中国送礼的风气倒是传承至今,在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历史人物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关于送礼的趣事儿。即便是在古代,送礼也是一门需要钻研琢磨的艺术,会送礼、送对礼成了很多大臣们需要了解的事情。网络配图话说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对于一些文房四宝甚是喜爱,经常下了朝就回到自己的居处去倒腾一些砚台、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