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为何说明宪宗朱见深的万贵妃是“堕胎狂魔”

解密为何说明宪宗朱见深的万贵妃是“堕胎狂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50 更新时间:2024/1/11 11:35:50

明宪宗朱见深身边的万贵妃,是历史上有名的“奸妃”。她相貌平凡,体格壮硕,比朱见深大十多岁,却获得了朱见深的专宠,在后宫中飞扬跋扈,祸乱宫闱。不仅如此,在后世史家的记载中,万贵妃还有一件更大的罪行:大肆戕害“龙种”,差点令朱见深绝嗣。她自己难以生育,也不让别的妃子生育,常常用药使别的妃子流产。

网络配图

她的魔爪同样伸到了明孝宗朱祐樘的生母纪氏的头上,在得知纪氏怀孕后,她就派人去暗害纪氏和朱祐樘。幸好,宫女及太监们良知未泯,否认纪氏怀孕一事,并守住了朱祐樘还活着的秘密,他们守口如瓶,甚至连宪宗皇帝本人都不知道他还有这么一个儿子。在以宦官张敏为代表的太监宫女们的保护下,明孝宗得以顺利成长,最终躲过一劫。后来,张敏在为朱见深梳头时透露了此事,朱祐樘随即被立为太子,而张敏却因此得罪了万贵妃,不得不自杀身亡。但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明宪宗真的不知道这个儿子的存在吗?其实稍加思考就能察觉,仅凭一群太监宫女和一个废后,竟能在宫中藏住一个大活人长达数年之久,这事实在太匪夷所思,因此,明朝人对这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

尹文和在《直琐缀录》中写道:纪后怀孕之后,明宪宗把她安置在安乐堂,秘密派人照顾她和孩子(“纪后有娠,上令托病处安乐堂,既诞皇子,密令内侍谨护。”)。

也就是说,明宪宗朱见深打一开始就知道纪氏怀孕产子一事,只是不愿伤了万贵妃的心,才谎称她已流产,并亲自授意太监们好好照顾纪氏和朱祐樘。整件事都在朱见深的掌控之下,直到时机成熟,他才将朱祐樘立为太子,昭告天下。既然万贵妃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她又怎么可能再去谋害朱祐樘呢?

网络配图

《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也觉得有关记载颇多自相矛盾之处,“十无一实者,最可笑也”,他同样认为宪宗朱见深是知道真相的,只是“虑伤万妃之心”,才对此事秘而不宣。因此万贵妃并未谋害过朱祐樘,唯有真相大白后涉嫌毒害纪氏一事,还算比较有可能。但对于此事朱祐樘即位后并没有继续追查下去,那么,真相也就不得而知了。

就连在孝宗朱祐樘身世公布一事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太监张敏,事实上他的结局也并非《明史》所说的被逼自杀。《玉堂丛语》中提到,张敏曾经在路上遇到怀恩,被怀恩痛骂了一顿,归家后便“愤恨而死”。

按照这种说法,张敏是因为与另一位太监怀恩的矛盾而死,而非死于万贵妃之手。张敏是金门人,据《金门县志》记载,张敏向来很受宪宗皇帝信任,“成化二十一年,敏疾,帝遣太医诊视。讣闻,震悼。”可见朱见深自从张敏得病后就一直在关心他的病情。且张敏的病革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根本不像是自杀暴死的样子。最重要的是,他死在成化二十一年,而非如《明史》所言,死在成化十一年。

无论以上哪一种说法成立,张敏之死都与万贵妃毫无关系,这也侧面证明《明史》的记载并不靠谱。更有趣的是,《明史》的记载本身也存在两个重大的漏洞。首先,当万贵妃指示张敏去毒杀朱祐樘时,张敏大惊失色的说:“皇上还没有孩子,怎么能杀害这个婴儿”,于是没有下手。但事实上此时应当是成化六年,朱见深的次子朱祐极还未夭折,张敏怎么可能说出“上未有子”这种话来?这是个很明显的问题。第二个漏洞,出在“孝宗皇帝吃了万贵妃下的药,因此生来头上就缺少一块头发”(“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这个说法里。因为按照《明史》自己的说法,万贵妃虽然多次派人向朱祐樘下毒,但那些宫女太监都没有从命,反而竭力保护朱祐樘,那么,朱祐樘又怎么会服下万贵妃下的毒药呢?

网络配图

这样逻辑上破绽百出的故事,却被堂而皇之的载入正史,不能不说是一种对万贵妃莫大的偏见使然。万贵妃虽然有诸多错处,干了不少坏事,却也并非十恶不赦之徒。只是由于传统史观对妃嫔的种种偏见,才令万贵妃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邪恶,不应该把一切罪责都推诿给她,直到如今,泼在她头上的污水,也该稍稍退散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汉武帝唐太宗康熙三帝为何都犯同一个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康熙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都号称“千古一帝”他们的人生经历也挺像的,尤其是在立太子的时候,这三位都过早的立自己的嫡长子为太子,最后的结果是三个太子都没有当上皇帝,难道“千古一帝”的看人眼光有问题,或者说都看错了自己的儿子,这其中有什么隐情?汉武帝的太子刘据:网络配图虽然晚

  • 解密:历史上的隋文帝为何只有皇后没有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这些皇帝中,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隋文帝没有嫔妃是因为太忙

  • 揭秘一代贤后卫子夫竟然是汉武帝的外甥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利、李延年、李夫人的家族是“倡”,也就是歌舞世家,一直到1949年之前,都算是垫底的社会地位了,不抬举实在拿不出手。那“舞女皇后”卫子夫呢?探究她的家世,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爹”,史书有记载的是她的母亲卫媪,而没有父亲的名字,反倒是卫青这个私生子,父亲是郑季,说得很清楚。网络配图《史记·卫将军骠

  • 秦始皇能统一天下最应该感谢的不是长平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其功绩不可计数。其中,结束春秋战国数百年分裂局面,可谓秦始皇的首要大功。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奋六世余烈和商鞅变法都是重要因素。当然,秦始皇可以剪灭六国,不断的兼并战争。但是,在笔者看来,在秦始皇的对外战争,有一场战争的意义不下于长平之战。一定程度上,秦国

  • 永乐大帝朱棣造反的原因竟然是这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造反的事件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1389年,朱元璋驾崩,因为太子朱标早逝,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世袭。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听取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开始采取“削藩”政策。图片来源于网络先帝朱元璋为了抵御外患,巩固疆土,将他的几个儿子分封到各地,成为“藩王”。藩王势力日

  • 梅妃被杨贵妃逼入冷宫之谜:梅妃为何被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梅妃(姓江,名采苹),敏慧能文,颇见宠于唐玄宗,但为杨贵妃所忌而失宠,最后死于安史之乱。梅妃江采苹,莆田人,其父江仲逊世代为医。江采苹聪明过人,九岁时就能诵读《诗经》中《周南》、《召南》等诗篇,并对父亲云:“我虽女子,当以此诗为志。”江仲逊便以《诗经?召南》里《采苹》一诗的题目为女儿名字,表示对女儿

  • 揭秘陈平:汉高祖刘邦的智多星居然是吃软饭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身边有一个神秘的人物,亦正亦邪,让人琢磨不透。司马迁说他志存高远、智慧超群,常能出奇谋,救刘邦于水火之中。清代学者王鸣盛则认为他是阴谋家、两面三刀的小人。他就是汉初名臣陈平。秦末天下大乱,陈平告别妻子,在魏王咎帐下做太仆。陈平有谋略,常进言献策,但是魏王咎不仅不采纳,还听信小人谗言为难他。于是陈

  • 揭秘:项羽乌江自刎后,麾下将领何去何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垓下之战是楚汉争雄的最后决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项羽兵败自杀。不过大家是否想过,项羽自杀时是孤身一人,他手下的那些将士都是什么结局呢?项伯严格来说,项伯不能算项羽的部下,而是项羽的叔叔。但项伯却是吃着项羽的,想着刘邦的。鸿门宴上,是项伯给刘邦通风报信,替刘邦挡剑;项羽分封诸侯时,项伯接受张良、刘邦

  • 唐代重臣一代神探狄仁杰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于他的各种事迹也一直代代相传。那么狄仁杰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呢?图片来源于网络狄仁杰生于630年,卒于700年。公元630年是贞观三年,也就是李世民登基的第三年。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所以狄仁杰出生于唐朝李世明时期,他自然也就是唐代的人物。到了691年的时候,武

  • 探秘周文王的祖先是谁 他的子嗣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周文王,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周文王姬昌,姓姬,名昌,季历的儿子,季历早年征战外族部落,创下了辉煌,却招来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