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武帝唐太宗康熙三帝为何都犯同一个错?

揭秘:汉武帝唐太宗康熙三帝为何都犯同一个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05 更新时间:2024/1/24 15:42:18

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康熙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都号称“千古一帝”他们的人生经历也挺像的,尤其是在立太子的时候,这三位都过早的立自己的嫡长子为太子,最后的结果是三个太子都没有当上皇帝,难道“千古一帝”的看人眼光有问题,或者说都看错了自己的儿子,这其中有什么隐情?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

网络配图

虽然晚年的汉武帝想长生不老,有点想疯了,但是其杀掉了“钩弋夫人”立其儿子为太子的行为证明了,这老皇帝没疯,心里明白着,这“巫蛊之祸”汉武帝为何派与太子刘据不对付的江充去调查,最后逼反了刘据,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汉武帝是故意的吗?戾太子刘据为何会选择自杀,要知道当时汉武帝就快进棺材了,只要刘据投降求饶,汉武帝不可能会杀他的,但是他奇怪的自杀,而且皇后卫子夫也自杀了,刘据的三子一女全都死了,卫青的长子也参与了谋反,这很有可能是太子刘据早就预谋要造反,而且一切都在汉武帝的掌控之中,或许汉武帝唯一没有预料到的是太子刘据自杀了,本来是准备打压卫青这个外戚,顺便磨炼下接班人,没想到是这个结果,老年的汉武帝依旧酷厉无比,大杀四方,只是玩的太大了灭了自己家的三族。

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

网络配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嫡长子李承乾8岁时就立为太子,这一年也是贞观元年,李世民刚登基做皇帝,很多历史学者觉得李世民之所以刚登基就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是因为在“玄武门”杀了自己一母同胞的大哥李建成,还有三弟李元吉,因为自己行二,因此对于长幼有序就特别的忌讳,也让那些被李世民在玄武门恶心到的百姓们,一个交待,当然也有因为李渊是先封其为太子,再禅位的,有表示自己的名正言顺得到皇位的意思。都说虎父无犬子,这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是真的很糟糕,首先私生活上喜欢“龙阳之好”养了一对男宠“称心 、如意”,估计是李世民的教育有问题,小时候是个很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因为腿疾和男宠的问题,说实话当时这个太子已经与朝臣走不到一块去了,也就是李承乾的岳父侯君集,一直鼎力支持他,而李承乾也因此性格变得有点阴鸷,派人暗杀亲弟弟李泰,最后还想起兵谋反,但是很奇怪的是兵都没起,就被唐太宗李世民给发现了,最后的结果是侯君集死了,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死了,太子李承乾被判充军,而且在贞观十九年,有说贞观十七年的,李承乾郁郁而终,李世民还为其罢朝,还以国公之礼葬之,我看侯君集杜荷他们怎么看都像是老狼要训练小狼,侯君集杜荷这些野狗只是饰演着陪练的角色。

康熙皇帝的太子:爱新觉罗胤礽

康熙皇帝的嫡长子就更牛,才刚生下没多久,就被立为了太子,当然四十年的太子古今罕有也真心挺难熬的,而且这家伙算起来就没有想造反过,至少比刘据是差远了,但是仔细想来康熙两立两废,第一次干掉了索尔图和明珠,第二次再一次聚集在太子胤礽身边的朝臣也被干掉了,这第二次立胤礽为太子,会不会一开始就是个阴谋,或许第一次索尔图的余孽没有扫清,要不第二次胤礽就没有想造反,怎么又被废了,当然大家会说他没有君王之材,都是失败者了,史书怎么写也不是他说了算不是。

网络配图

很明显这三位“千古一帝”都犯了过早“立太子”的错误,可为何是接二连三的犯,不是都说以史为镜吗?这真的不是巧合,而且就是因为这三位皇帝都被称为“千古一帝”才会如此的,把“帝王心术”用在自己的儿子身上,绝对是自作自受,人心能试吗?老皇帝不放权又担心权力被夺走,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骨肉相残,其实皇帝年老后禅位给自己的太子,是个不错的主意,也可以保证朝政稳定的过渡,像乾隆皇帝,没流血吧,哎说是这么说,当了一辈子的皇帝,真要其放下权力,说实话特别没有安全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历史上的隋文帝为何只有皇后没有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这些皇帝中,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隋文帝没有嫔妃是因为太忙

  • 揭秘一代贤后卫子夫竟然是汉武帝的外甥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利、李延年、李夫人的家族是“倡”,也就是歌舞世家,一直到1949年之前,都算是垫底的社会地位了,不抬举实在拿不出手。那“舞女皇后”卫子夫呢?探究她的家世,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爹”,史书有记载的是她的母亲卫媪,而没有父亲的名字,反倒是卫青这个私生子,父亲是郑季,说得很清楚。网络配图《史记·卫将军骠

  • 秦始皇能统一天下最应该感谢的不是长平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其功绩不可计数。其中,结束春秋战国数百年分裂局面,可谓秦始皇的首要大功。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奋六世余烈和商鞅变法都是重要因素。当然,秦始皇可以剪灭六国,不断的兼并战争。但是,在笔者看来,在秦始皇的对外战争,有一场战争的意义不下于长平之战。一定程度上,秦国

  • 永乐大帝朱棣造反的原因竟然是这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造反的事件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1389年,朱元璋驾崩,因为太子朱标早逝,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世袭。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听取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开始采取“削藩”政策。图片来源于网络先帝朱元璋为了抵御外患,巩固疆土,将他的几个儿子分封到各地,成为“藩王”。藩王势力日

  • 梅妃被杨贵妃逼入冷宫之谜:梅妃为何被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梅妃(姓江,名采苹),敏慧能文,颇见宠于唐玄宗,但为杨贵妃所忌而失宠,最后死于安史之乱。梅妃江采苹,莆田人,其父江仲逊世代为医。江采苹聪明过人,九岁时就能诵读《诗经》中《周南》、《召南》等诗篇,并对父亲云:“我虽女子,当以此诗为志。”江仲逊便以《诗经?召南》里《采苹》一诗的题目为女儿名字,表示对女儿

  • 揭秘陈平:汉高祖刘邦的智多星居然是吃软饭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身边有一个神秘的人物,亦正亦邪,让人琢磨不透。司马迁说他志存高远、智慧超群,常能出奇谋,救刘邦于水火之中。清代学者王鸣盛则认为他是阴谋家、两面三刀的小人。他就是汉初名臣陈平。秦末天下大乱,陈平告别妻子,在魏王咎帐下做太仆。陈平有谋略,常进言献策,但是魏王咎不仅不采纳,还听信小人谗言为难他。于是陈

  • 揭秘:项羽乌江自刎后,麾下将领何去何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垓下之战是楚汉争雄的最后决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项羽兵败自杀。不过大家是否想过,项羽自杀时是孤身一人,他手下的那些将士都是什么结局呢?项伯严格来说,项伯不能算项羽的部下,而是项羽的叔叔。但项伯却是吃着项羽的,想着刘邦的。鸿门宴上,是项伯给刘邦通风报信,替刘邦挡剑;项羽分封诸侯时,项伯接受张良、刘邦

  • 唐代重臣一代神探狄仁杰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于他的各种事迹也一直代代相传。那么狄仁杰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呢?图片来源于网络狄仁杰生于630年,卒于700年。公元630年是贞观三年,也就是李世民登基的第三年。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所以狄仁杰出生于唐朝李世明时期,他自然也就是唐代的人物。到了691年的时候,武

  • 探秘周文王的祖先是谁 他的子嗣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周文王,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周文王姬昌,姓姬,名昌,季历的儿子,季历早年征战外族部落,创下了辉煌,却招来商王

  • 揭秘:名臣林则徐为何死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路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太平天国整死的第一个大清朝钦差大臣竟然是“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太平天国闹事后,咸丰帝对广西叛乱是极度关切的,他先后派了数位名臣去平定。第一位钦差大臣是林则徐。他不顾病体上了路,但走了17天,还没到广西境内便溘然长逝??网络配图被太平军搅得焦头烂额时,不知咸丰帝奕?有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