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宣王统治下的周朝是什么样的?得不偿失耗尽了中兴业绩

周宣王统治下的周朝是什么样的?得不偿失耗尽了中兴业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00 更新时间:2024/2/4 22:05:15

你真的了解周宣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周宣王继位时,历经周厉王统治下的西周王朝吏治败坏,百姓离散,周宣王下令修复公室,广进谏言,安顿百姓,修缮武器;兴畋狩礼乐,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遗风,并及时任用召穆公、仲山甫、尹吉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等贤臣辅佐朝政,陆续发动对周边部族的战争,使衰落的周王室权威得到恢复,诸侯又重新朝见天子,四夷咸服,史称“宣王中兴”。

猃狁是位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方的部族,在周厉王时期就曾出动部队劫掠镐京周围的财物及人口,被大臣武公派多友击退。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六月,猃狁再次进攻西周,主力部队集中于焦获(今陕西泾阳西北),前锋部队抵达泾阳(今陕西泾阳境内),直接威胁到镐京和旁京的安全,周宣王命令尹吉甫,率军反攻。尹吉甫以元戎十乘为先头部队,日行三十里在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击败猃狁,继而追击至太原(今甘肃平凉附近)。周宣王又派南仲率兵至朔方(北方边境地区)筑城设防,缓解了猃狁的威胁。

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军攻打猃狁,在洛水北岸大败猃狁,斩首五百人,俘获五十人。虢季子白在班师回朝举行献俘礼时,又命属下不其率兵追击败退至洛水的猃狁,取得胜利。此战过后,西周解除了猃狁之患,周宣王在太庙为虢季子白举行了隆重的庆典,表彰他的功绩,赏赐他马匹、弓箭、彤矢和斧钺并赐予其征讨蛮夷的权力。

西戎是对中国古代西部部族的统称,长期威胁西周王朝的西部边境。周宣王在位时,多次命诸侯征讨西戎。

周宣王三年(公元前825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命其带兵征讨西戎。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秦仲战败身亡,周宣王召见秦仲之子秦庄公兄弟五人,给他们七千兵卒,命令其讨伐西戎。秦庄公击败西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今甘肃一带)大夫,加封大骆犬丘(甘肃礼县一带)的土地。

此外,晋国也多次奉命征讨西戎。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晋穆侯率军攻打条戎(今山西夏县西南)。周宣王二十五年(公元前803年),在千亩(今山西介休南)战胜当地的戎族。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1年),又在汾水、隰水击败北戎。

淮夷是淮河、汉江一带的东夷部族,又称南淮夷或南夷,自周穆王时期开始强盛,多次入侵伊水、洛水流域。周厉王时期,曾为西周南方屏障的鄂国国君鄂侯驭方联合淮夷、东夷大举进攻西周,深入周朝腹地。周厉王调集西六师和殷八师派虢公长父征讨,未能取胜。多亏大臣武公派属下禹调动兵车百辆、甲士二百、徒兵千人参与作战,最终击退联军,俘获鄂侯,灭亡鄂国。周厉王随后又与虢公长父亲自率兵征讨淮夷至角(今江苏淮阴南)、津(今江苏宝应南)、桐(今安徽桐城北)、遹(今安徽霍邱西南),终于平定了这次叛乱。战后,淮夷震慑于周朝的武力,稍加臣服。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命尹吉甫,向淮夷征收布帛、财宝、粮食及力役,并且颁布法令,规定淮夷在经商时,不得扰乱当地的治安和市场秩序。后因淮夷停止纳贡以及再次反叛,周宣王命召穆公率军征讨。据《师寰簋铭文》记载,此战师寰作为随军将领统帅齐、杞、莱等国军队,消灭了淮夷的冉、翼、铃、达四位首领,获得俘虏、牲畜及财物,取得战功。此战过后,淮夷彻底臣服于西周。

徐国在西周时期是东夷的强国,后在周朝的连续打击下,徐国的一些部族南迁至淮水流域,逐渐发展成淮夷中最强的一支力量。周宣王在位时,命卿士南仲和太师皇父在太祖庙整顿周六师,然后,亲率大军与太师皇父、司马程伯休父前往征讨。大军沿淮水东行,经过激烈战斗,周军击败徐国。徐国臣服后,四周各方国、部族皆臣服于周。

周宣王十八年(公元前810年),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国部族都奉命迎接来使,进献财物。

楚国又称荆蛮,虽然被周天子封为子爵,但楚国极少承担周王室的职贡义务,加之周天子抑制楚国发展的政策、对于楚国国君的歧视以及楚国君主僭越称王,因而,楚国屡次招致周王室的讨伐。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八月,周宣王以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兵车三千进攻楚国,大获全胜。据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动用军队多达三万六千人。晋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编钟,应在此战作为战利品被周宣王获得后,转赠与晋穆侯。经过以上一系列战争,西周的疆域以及国家声望得到大幅扩大。

周宣王时期,延续了西周的分封政策,楚国降服后,周宣王命召穆公在谢邑(今河南南阳)建造住宅宫室、宗庙及都邑,开辟土田,命傅御将王舅申伯的亲属、家臣和私属迁居于此。周宣王还亲自前往郿(今陕西眉县东北)为申伯践行,赐予他车马及玉圭,建立申国,作为镇抚南方的军事重镇。

吕国也在同时被周宣王改封于申国以西。周宣王还封韩侯于韩城(今山西河津至万荣县万泉乡一带),建立韩国,作为镇抚北方的军事重镇。

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此外,周宣王还封仲山甫于樊(今陕西长安区东南),建立樊国。封其子长父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建立杨国。

周宣王除军事上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外,在政治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恢复天子权威。

周宣王在位时下令修建宫殿,命仲山甫前往齐国筑城,加强东方边境的防御。周宣王还效仿先祖兴畋狩之礼,在东都雒邑(今河南洛阳)会见诸侯。

但是,周宣王的不断用兵,不仅加重了国家财力的消耗,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宣王中兴也随之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朝的第四位皇帝赵祯,为什么能被冠以仁宗的名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的第四位皇帝赵祯,为什么能被冠以仁宗的名号?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历史上有名的仁宗皇帝赵祯究竟“仁”在哪里?纵观孔子的整个思想,其中心思想就是一个“仁”字,孔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今天看来“仁”就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宋朝皇帝赵祯就是在这种关系上加以

  • 明光宗朱常洛登位仅一个月为什么就突然暴毙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光宗朱常洛。此人是明朝史上命运极其坎坷的皇帝,在太子之位上苦熬隐忍19年后,终于在将近不惑之年登基为帝。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在加冕仅仅1个月后便离奇驾崩,留给世间一连串的问号。这位无比悲情的皇帝,便是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是明神宗的庶长子,生母王恭妃最初是服侍李

  • 纪晓岚笔下的明熹宗选妃:连一根体毛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裸检”是皇家秘密,作为一种制度,一直存在于各朝宫妃采选过程之中。《汉杂事秘辛》所记未必是东汉时宫妃选拔的实情,纪晓岚笔下却弥补了一份遗憾。在杨慎所处的明代,女子入宫前体格也极其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连一根体毛都要看仔细。清代文人纪晓岚所著的《明懿安皇后外传》中,详细记下了明熹宗朱由校选妃子的全

  • 崇祯皇帝为何在殉国前秘密安葬魏忠贤遗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与魏忠贤是死对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奇怪的是崇祯为何在上吊自杀的五天前秘密安葬魏忠贤的遗骸?他不是恨魏忠贤吗?魏忠贤不就是被他铲除的吗?崇祯心里到底在想什么?魏忠贤曾经是掌权者,生前的确做了很多坏事,但连很多历史学家都承认,魏忠贤治国理政的的确很有一套,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说,魏忠贤如果不死,

  • 千古明君?揭秘康熙皇帝屠杀平民的两大暴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目前很多的清史剧都把康熙皇帝塑造成一个高大上的开疆拓土的伟大君王。仿佛这个人就没有一点缺点。其实这是眼中违反历史事实的,一起看看他那些暴行吧。暴行之一:平三藩屠杀平民且不提与康熙尚无关系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只说康熙在平定三藩时,清军对平民的屠杀,从许多记载来看也是相当惊人。这里不必长篇大论,就引两

  • 他重演第二次“靖难之役”可结局却是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皇权,消除威胁进行削藩政策,朱棣作为燕王不得已打起“清君侧”的口号,向朱允炆发动进攻,这场叔侄之争最终以叔叔朱棣的胜利告终。然而就在朱棣死后,他的孙子朱瞻基和他的儿子朱高煦也上演了一场叔侄之争。图片来源于网络永乐二年(1404),成祖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

  • 名将廉颇的生平事迹体现了他什么精神特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文章。以廉颇和蔺相如为主线,讲述在战国时代末期,秦国和赵国的故事,文中重点突出了廉颇和蔺相如合力挽救赵国的来龙去脉。这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分为几个不同的小故事,比如价值连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等都是出自于其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让人感慨廉颇和蔺相如的深

  • 揭秘历史上竟然因赖床而导致杀身之祸的诸侯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诸侯王,因为赖床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吕后在楚汉之争时,一直呆在老家帮刘邦带孩子。刘邦做了汉王之后,得到了戚姬,从此就一直宠爱着美丽的戚姬。吕后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刘邦称帝后,由于太子刘盈生性仁爱软弱,刘邦觉得不像自己。加上戚姬一直在旁边哭闹,刘邦决心废掉太子刘盈,立戚姬

  • 亡国皇帝南唐后主李煜的死因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煜,出生于公元937年,名从嘉,别名重光。他的别名还有很多例如钟隐、蓬莱居士等,祖籍彭城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公元921年李煜继承皇位,被称之为正统。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过遗憾的是李煜这个国君并没有做太久,而且十分屈辱。公元971年十月宋太祖打败南唐,李煜将唐号去掉改为“江南国主”,为了尊奉宋廷,撤去金

  • 和珅竟是过去保护《红楼梦》手稿的最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被人所不齿,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事实上,和绅曾经是个很多情的人,他的夫人去世,他写过很深情的悼亡诗。不信请看:其一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扬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凄凉寿椿楼,证得涅縏果。网络配图其二夫妻辅车倚,唇亡则齿寒。春来一齿落,便知非吉端。哀哉亡子逝,可怜形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