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身为皇帝却让侄孙种地,背后原因太用心良苦

朱元璋身为皇帝却让侄孙种地,背后原因太用心良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40 更新时间:2024/2/3 19:51:07

你了解朱元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1368年,41岁的朱元璋走人生顶峰,开创大明朝,成为天下之主。朱元璋出身贫苦,家里世代为农,他虽然成为皇帝,但童年的这段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甚至在成为皇帝后,朱元璋还让侄孙去老家种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朱元璋的这位侄孙名叫朱守谦,是正的儿子。原来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叫朱重四,娶妻王氏,生下了朱文正。朱元璋家里本来人很多,但经过灾荒、瘟疫,最后只剩下他和朱文正母子。朱元璋起兵后,嫂子带着朱文正前来投奔。

后来,朱文正成为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将,立下不少战功。不过,后来朱文正胡作非为,被朱元璋打死。朱文正被杀时,朱守谦还是个孩子,朱元璋摸着他的头顶说:“儿无恐。尔父不率教,忘昔日之艰难,恣肆凶恶,以贻吾忧。尔他日长大,吾封爵尔,不以尔父废也。尔宜修德励行,盖前人之愆,则不负吾望矣。”

朱元璋对朱守谦很好,将他养在宫中,亲自教导,为其取名“守谦”。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诸王,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封国位于广西桂林。然而,朱守谦来到封地后,肆无忌惮,为非作歹,“而好比群小,粤人怨咨”。

朱元璋闻讯后很生气,召朱守谦回南京,“戒谕之”。没想到朱守谦还不服气,“作诗怨望”,“引古牵今,内多含冤抱恨”。这下彻底激怒了朱元璋,他下诏将朱守谦废为庶人,让侄孙回到凤阳老家去种地。朱元璋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使居凤阳力田,冀其知稼穑艰难而思所以保富贵也”。

也就是说,朱元璋想通过这种“忆苦思甜”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侄孙,让他知道平民百姓的不容,珍惜眼前的富贵。朱守谦虽然顽劣,但还时有些才华的,他在凤阳期间,写过一首诗,“不恋车马之嬉游,住茅檐之矮屋,忘金饰之高楼,惟努力于田丘,甘心老死于桑林”。

朱守谦在凤阳老家住了七年,朱元璋以为侄孙能改过自新,于是恢复了他的爵位,将他的封地转到云南。没想到朱守谦怙恶不悛,到了云南后,“复奢纵淫佚,掠杀不辜,默于财货,豪夺暴敛,号令苛急,军民怨恣”。

朱元璋听说过,再次将朱守谦押到凤阳种地。不过,这回朱守谦没那么老实了,“横咨如故,强取牧马,暴扰一乡”。朱元璋很生气,将朱守谦召到南京,痛打了一顿,然后囚禁起来。洪武二十五年,朱守谦病死,朱元璋封朱赞仪(朱守谦的儿子)为靖江王世子,后来承袭了靖江王的王位。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虽然富贵至极,但童年的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朱元璋深知农民的疾苦,所以他希望通过种地这种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儿孙,让他们知道富贵来之不易,既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又要懂得体恤百姓。不过,在教育朱守谦时,朱元璋失败了。

不过朱元璋的这种教育方式,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说太子朱标,就多次前往凤阳,朱元璋让他体验生活,“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朱元璋的第六子周王朱橚,开始也经常胡作非为,后来被朱元璋贬到云南种地。在云南期间,朱橚了解民间疾苦,编写了《救荒本草》这本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靠妻子才当上皇帝的刘志,最后却将妻子娘家灭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了解汉桓帝刘志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有的人是靠着自己的努力,登上皇位,比如刘邦;有的人是发动政变,夺取皇位的,比如李世民;还有一位人物,居然是靠着妻子成为皇帝的。不过这位皇帝有些“忘恩负义”,后来居然将妻子的娘家满门抄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人就是汉桓帝刘志

  • 历史上的周厉王真的是为暴君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周厉王真的是为暴君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周厉王姬胡任用“好专利”的荣夷公做执政的卿士,“国人”很是不满,制造了“国人暴动”;就是在这一年。随后周厉王姬胡被赶到了彘地,并于十四年后死在了那里。这是被记载在《国语周语上》中的一段历史。因为这一事件,姬胡成

  • 顺治帝的叔父阿济格为什么会被顺治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了解阿济格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朝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原,这与他们拥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有关,特别是那些独当一面的诸王们。史书上说,“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繄诸王是庸。”在诸王中,以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最为厉害。然而,三个人的结局却不好,特别是英亲王

  • 华歆为何要杀伏皇后?他是良臣还是佞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华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一、华歆的第一面:让人们讨厌和痛恨有关《三国》的各类小说和戏剧中,华歆是让人讨厌和痛恨的人物。人们对华歆的讨厌,来自于《世说新语》记载的他和管宁的对比: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

  • 朱棣下令抓捕天下的尼姑和道姑,背后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棣。明朝永乐十八年三月,明成祖朱棣下诏,命令有关部门将山东、北京境内的尼姑、道姑全部逮到京城审讯。两个月后,朱棣又下发诏书,将全国所有的尼姑、道姑全都逮送京城,结果数万人遭到逮捕、审讯。那么,朱棣为何大动干戈,捉拿全国范围内的尼姑、道姑呢?原来这件事和明朝的一

  • 同为灭蜀功臣,邓艾的名气为何不如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邓艾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从刘备弃草鞋创业开始,到三足鼎立而后孔明数次北伐,再到姜维辅佐刘禅还硬着头皮顶魏晋,整个蜀汉都散发出一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节,确实可歌可泣。姜维没有大量的军队,并且容错率极低,没有战略纵深,回旋余地太小。姜维就是早看出来是死局,拼命

  • 李继隆:北宋最强国舅爷,曾打败耶律休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继隆。之前介绍过辽国名将耶律休哥,他参与了多场对北宋的作战,胜多败少,取得了不少重大的军事胜利,杀得宋朝人闻风丧胆,连小孩都被他的名字吓得不敢哭泣。然而,战场上很少有常胜将军,北宋方面虽然屡战屡败,但仍然有人击败过耶律休哥,并且不是一次,而是三次!那么这位北宋

  • 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是因为天天炼丹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嘉靖帝。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在即位后,对朝会制度进行了修改。除了大朝外,朱元璋几乎每天都会举行常朝,接见文武百官,亲自处理各种政务。可是到了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也就是嘉靖帝时,他几乎二十多年不上朝。那么嘉靖帝到底在做什么呢?他为什么不肯上朝呢?嘉

  • 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为何轻而易举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张献忠占着四川盆地,拥有如此地利,为何那么轻易就灭亡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在1643年的时候,张献忠率领着自己的农民军放弃了长沙从荆州沿长江逆流而上进入四川省,攻占了重庆成都从而控制了整个四川盆地,随后便在四川称帝,建立了大西政权,那为何他拥有如此的地利却那么轻易的就灭亡了呢?16

  • 揭秘:曹操送荀彧空食盒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荀彧。荀彧是三国一位不得不说的人物,首先他能力出众,有王佐之才,是曹操麾下五大谋士之一,曹操前期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总体路线大都出自他的手;后世人谈到曹操谋士言必称郭嘉,其实曹操真正离不开的人非荀彧莫属,每次出征曹操都很放心的把后方的军国大事交付给荀彧处理;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