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奇冤!鳌拜并没有造反康熙晚年也为其正名

千古奇冤!鳌拜并没有造反康熙晚年也为其正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99 更新时间:2024/1/20 7:30:24

哈喽,大家好,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相信大家已经看了吧,这个剧情的话小编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得,呃~~~相信大家也是对刚开始的康熙智擒鳌拜有很深的印象吧!

小编记得最早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是在《鹿鼎记》里面,当时那个年少啊,就轻易被剧情迷惑,就觉得鳌拜一定是犯了诸如造反之类的大罪,康熙迫不得已才用那种方法来制服鳌拜,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

在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曾对诸王贝勒大臣们说:“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

由此可以看出,康熙是知道鳌拜的功劳很大的,但是他还是想尽了办法吧鳌拜擒获,并且把他软禁至死。结果最后却为他平反,雍正帝即位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于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这些都说明,即使是在清代,鳌拜也不是奸臣,而是被清帝褒奖的有功之臣。

网络配图

鳌拜为什么最后会被康熙皇帝处置清算呢?是因为他功高震主,切独擅专权,与康熙皇帝的君权形成激烈的冲突。

大家都知道鳌拜代表着满洲关外旧臣的势力,长期把持着朝政;但随着康熙皇帝日渐长大,围绕在皇帝身边,新的满洲贵族也在不断壮大,形成了以康熙帝为核心,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大学士明珠、索额图等组成的新的势力集团,他们并了解也不留恋关外的生活,一心想的就是统治全中国。两个集团相争的结果,就是皇权的胜利!

鳌拜在清朝算是三朝元老,他辅佐了三代帝王,在太宗、世祖两朝都是战功赫赫的勇士和将领,特别是在太宗病逝、世祖即位的问题上,鳌拜带领两黄旗将士坚定地站在了“立太宗子”的立场上,并从未向多尔衮屈服过。

所以在多尔衮死后的顺治八年正月,鳌拜被升为议政大臣;闰二月,又以军功而得嘉奖。从此,作为内大臣之一而常伴顺治帝左右,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直到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病逝。

1661年,顺治帝病逝于养心殿,8岁的皇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按照顺治帝的遗诏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大辅臣代为掌管。

但是顺治帝万万没想到,随着辅政时间的推移,康熙帝的长大,康熙皇帝与辅臣之间的矛盾日渐激烈!在四大辅臣中,逐渐专权的就是鳌拜!

网络配图

本来,按照顺治帝的遗命,索尼位列四大辅臣之首,本应发挥首脑作用。但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开始追随皇帝左右的索尼,此时已是历经四朝,年老多病,力不从心了。

而遏必隆生性懦弱,且与鳌拜交好,苏克萨哈虽说是公主的儿子,出身高贵,却因曾是多尔衮的旧部,不为众人所服。这样,鳌拜的权力就越来越大,开始了结党营私,日益骄横的生活!

鳌拜的骄横专权到了何种地步,可以从以下几个事件中看出一般:

第一,新年朝贺的时候,鳌拜也是身穿黄袍,头带与康熙帝同式样的冠冕,仅在帽结处与康熙帝有所区别!

第二,鳌拜为了打击正白旗势力掀起了“圈地运动”。什么是圈地运动呢?就是当初清军进关时划给了八旗很多的土地,但鳌拜为了打击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借口当年多尔衮把镶黄旗应得之地给了正白旗,就私自把正白旗的地划到了自己的旗下,看看,就是这么的猖狂!

这件事情闹到了康熙那里,所以康熙就派大臣去查这件事情,但是几位大臣的公正惹恼了鳌拜,竟然被鳌拜假传圣旨,杀了三位大臣及家人百余口!

第三,并且在早朝时,大摇大摆地走上金銮殿,傲慢地对康熙皇帝说:“禀万岁,苏纳海违背圣命,拨地迟误,并勾结朱昌祚、王登联妄奏欺君,均已被臣逮捕处死!”

而且最猖狂的是他在早朝上告诉康熙皇帝苏克萨哈要谋反,并希望杀了他,康熙帝与之争辩,鳌拜便在庙堂之上与康熙帝争吵起来,并三步并两步地冲上御案,抓住康熙帝的龙袍,恐吓道:“我说杀得就杀得,你小小年纪知道什么!”说完,便扬长而去,并立即传旨绞死了苏克萨哈,灭其全族!

网络配图

此事之后,鳌拜的擅权终于彻底激怒了康熙帝,从而使康熙帝及孝庄文太后下定决心要除掉鳌拜了!

所以鳌拜就这样被康熙擒获了,康熙帝开列给鳌拜三十条罪状,其中与结党擅权有关的就有二十二条,另有不尊太皇太后二条,对册立皇后妒忌、私买奴仆等五条。

可见,鳌拜最终获罪的原因,还是他结党营私、擅权专横,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与君主的乾纲独断形成了强烈的矛盾,而不是他有叛逆篡位之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小人田蚡的死因:竟是被“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田蚡经历了很多。他的一生并不伟大,反而是小人的时候居多。图片来源于网络纵观他的一生,从一开始很低调,对待窦婴很谦卑,当时大家都对这个人没什么过多的注意。后来汉景帝看中了他,他的口才比较好,就让他做官了,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化了。由于他姐姐是王太后,他自然也是仕途一片大好,不过那时候

  • 王娡:历史上首位从人妇成为国母的传奇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人妇,顾名思义,是指已经做了别人的妻子的人。在古代,尤其是皇家,他们最注重的就是身份地位,讲究婚配一定要门当户对,否则会被人嗤笑的。然而西汉景帝刘启却跳出了这个范畴,不爱原配爱人妇,此人妇就是西汉槐里人王娡,同时她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从人妇成为国母的传奇皇后。王娡,槐里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兴平人,

  • 羊献容7次成为皇后:但是女儿却被卖作奴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咱们今天说的这个人叫做羊献容,这个人大家看题目也能看出来她曾经6次成为皇后,经历了五废六立,经历可谓是很坎坷的,但是在最后一任皇后位上能够仍受皇帝宠爱,也算是圆满了,咱们就慢慢的说说这件事情吧!其实这个故事是跟咱前两天说的那个挑起西晋八王之乱的丑女人贾南风有关,大家应该还记得贾南风嫁给了谁吧?对,说

  • 孩子出生刘彻说此儿像我:竟然除掉生母保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汉武帝一生之中有过很多女人,“金屋藏娇”的陈皇后,还是卫子夫,亦或者后来的李夫人,还是最后的钩弋夫人,貌似下场都太过凄惨了。帝王的恩宠是最靠不住的,有时候身为后宫之中的女子很多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君恩如流水,一去不回头罢了。网络配图钩弋夫人就是汉武帝后宫之中可怜的女人之一。相传,汉武帝巡狩到了武垣城

  • 揭秘项羽成功击败秦军真的是靠“破釜沉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破釜沉舟不是一时脑热,而是因为“看清了天下大势,自认为胜券在握”之后的一种激励军心的做法和策略,它并不违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用兵原则。破釜沉舟一词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网络配图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破釜沉舟

  • 成吉思汗精力为何如此充沛?竟然娶500个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但是蒙古人成吉思汗铁木真显然没这个道行,他不会研究这些养生之道理,而是讲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与梁山好汉有一比。而且还放纵欲望,比梁山好汉潇洒多了。他总共500多美女,比西门庆还猛烈!这样以

  • 项羽的身边至始至终真的仅有虞姬一个女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项羽的老婆是谁,历史上并没有记录。人们熟知的跟项羽有关系的女子是虞姬,而姬是古代用来对男子的妾的称呼。在我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而老婆也就是指男子的正妻,所以这个人并不是虞姬。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虞姬就是项羽的老婆。据说项羽的叔父项梁曾经因为杀人而带着项羽去躲逃,而他们躲避祸端的地方是吴中,

  • 诸葛亮之死被忽略的一面 他想辅佐的竟非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34年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名相诸葛亮在北伐前线的五丈原含恨离世,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就在这一年的春天,一个与诸葛亮同龄的重要人物先他而去了,诸葛丞相之死和此人的意外辞世应该是有关系的,这个关系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在揭开谜底之前,我

  • 清宫疑案:乾隆皇帝两个皇后的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生前一共有过两个皇后。第一个皇后富察氏,是他还是宝亲王时的嫡福晋,乾隆二年被册封为皇后。富察氏温情脉脉,为人恭谨简朴,得到太后赏识,后宫嫔妃敬重,乾隆皇帝也对她恭敬有加。帝后二人心心相印,非常恩爱。有一年,乾隆帝下令将畅春园、长春馆以及圆明园三处并为一处。当园工告成后,乾隆非常高兴,命皇后率六宫

  • 奇葩的古代“高考”:王安石为什么被取消状元资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凡提及被取消某某考试中第一的资格,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这个人是否作弊了,或是违反了国家政策,或是不符合报考条件什么之类的问题。不然的话,事关一个人的前途命运,谁会开那种玩笑呢?然而,本文的主人公王安石却一没作弊,二没违反政策,更没什么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可他就那么眼睁睁地被拿下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