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何杀刘伯温:麾下文臣两大集团内斗

朱元璋为何杀刘伯温:麾下文臣两大集团内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69 更新时间:2024/2/6 13:54:02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 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 在这一切的背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主宰他的命运,直至生命的终结。,

淮西派与浙东派拉开争斗序幕

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大臣分 成两派,以地域为区分,开始了新的争斗。

这些所谓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虑

到他还兼任皇帝一职,所以当时是由李善长代理。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 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网络配图

李善长何许人也,为什么是第一功臣?此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随朱元璋打 天下,鞍前马后的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璋是个明白人,所以在建国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 相。

李善长这个人的特点是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谁敢和他过不去,就一定要解决对方。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淮西集团很快遇到了对手,那就是浙东集团,首领就是刘基。

两个集团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斗争,朱元璋似乎很有兴趣,他准备看一场好戏。

刘基处死李彬,与李善长结怨

李善长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韩国公,这是很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 个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春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他们都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一代名将,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排位居然 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 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

网络配图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

埋头干活,这样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常常比他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样的一个人在身

边吗?而且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外加刘基厚黑学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时不时就会想起他劝自 己不要去救韩林儿这件事。谁知他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不杀他已经不错了,难道还想要封赏吗?

网络配图

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这场斗争中很难成为胜利者。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他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却一直不得意,总是干些知县之类的小官。但他确是个有能力的人。在得到李善长的 首肯后,他成了淮西集团新的领袖。这场斗争最终将在他手中结束。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浙东集团春风得意、准备一鼓作气打败淮西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变化。由于刘基言语过于直接,用我 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沟通技巧,很多人开始在朱元璋面前说他的坏话,朱元璋对这个足智多谋的第一谋臣也起了疑心,于是就有了后 来那次决定刘基命运的谈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13岁的大唐金城公主为何嫁给只有7岁的丈夫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宗室之女13岁的金城公主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落到她的头上!她被选为出嫁给吐蕃王——当时吐蕃赞普的王后,实现“唐蕃和亲”。如果按照现在的计算方式(周岁),金城公主十足的年龄才12岁,也就是一个孩子,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肩负着继文成公主数十年之后的政治使命,金城公主她能做好吗?这一天是唐中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人生带着悲壮的色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里如是评价廉颇。名将廉颇的整个人生跟其他的名将一样也带着悲壮的色彩,廉颇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为赵国效力,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纵观他的整个人生,他在早期是相当辉煌的,而到了晚期,他的处境甚至可以说称得上叫做凄凉。网络配图“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 安乐公主竟然比杨贵妃更美却比武则天更毒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生为女皇武则天的儿女,是世上最不幸的事情之一。比如中宗李显,在他成长的时候,不得不亲眼看着与自己手足情深的两位兄长李弘、李贤,一位尚在襁褓中连名字都还没有的妹妹,死在亲生母亲的手下。做了母亲向皇位前进的垫脚石。在这些刺激之下,李显的性格不象他的两位哥哥那么豪爽洒脱,而是懦弱敏感,精神脆弱。但是

  • 朱元璋为何杀尽所有功臣但却独留了汤和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杀功臣这是所有人都知道,而朱元璋的所做所谓也让大家再一次的看到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是多么的实在,可是,在朱元璋杀尽功臣之时却独留一人,那人就是汤和,这是为何,朱元璋为何惟独把这个信国公汤和留下来?想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

  • 反清斗士黄宗羲为何坚持裸葬自己?为了理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之一,伟人大多出生于动荡的时代,黄宗羲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成长为一代思想大家。晚年的黄宗羲提出裸葬自己引起了家人的不解,但黄宗羲最后还是以裸葬入土,那黄宗羲为何坚持要裸葬自己呢?网络配图黄宗羲的生平简介黄宗羲,字太冲,或德冰,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的经学家、史学家、思

  • 秦武王的妻子和儿子是谁?历史上有啥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王,他是秦惠王之子,他叫做嬴荡。因为名字他的而被后人所记住,他的历史事迹在史书上并不多,或许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的原因,而他本人也因为孔武有力,自幼喜好武力,而被称为“秦武王”,任力好勇是众人对他本人最大的印象。秦武王原本可以是个称得上是英雄般的帝王,可惜他却因为自己的爱好丢了性命,而被冠以四肢发达

  • 揭秘为什么康熙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爱新觉罗氏,名玄烨,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庙号“圣祖”,史称他为清圣祖或康熙帝。康熙帝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生于北京的紫禁城景仁宫,顺治帝第三子,母孝是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的时间最长的皇帝。网

  • 包拯遗骨成谜:包拯三代人的小棺材竟无踪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2015年初,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开始关注“包公遗骨”。目前该实验室已采集了四五十位包氏后人的血样,研究已经开始。然而,1975年被偷运到大包村、传说中装殓“包拯三代人遗骨”的小棺材,现在到底在哪?网络配图[探源]遗骨中的DNA才是直接证据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博士文少卿告诉记者:研究的目的是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之死:细看一代霸主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乃春秋五霸之首,求贤若渴的他任用了管仲,之后推行改革,实行军政何以,兵民合一的制度,使得齐国逐渐强盛起来。这么强势的一代国君到底是怎么死的呢?结局是凄惨的,齐桓公晚年也成为了一位昏庸之君,管仲去世后,他任用了易牙、竖刁等这样的小人,最终在内乱中活活的被而死。网络配图齐桓公(前716-前643年

  • 洪承畴结局凄惨:洪承畴在清朝根本得不到接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洪承畴结局,我们在了解实际内容之后,发现洪承畴其实是帝王的老师,并且一生中也侍奉过两位不同的帝王,虽然说是得两个朝代的历史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大家都传言说洪承畴其实是一个卖国贼,那么这样的一位洪承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结局?我们在看完洪承畴的故事后,从中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下面内容将为大家来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