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包拯遗骨成谜:包拯三代人的小棺材竟无踪迹

包拯遗骨成谜:包拯三代人的小棺材竟无踪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693 更新时间:2024/1/19 5:11:26

2015年初,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开始关注“包公遗骨”。目前该实验室已采集了四五十位包氏后人的血样,研究已经开始。然而,1975年被偷运到大包村、传说中装殓“包拯三代人遗骨”的小棺材,现在到底在哪?

网络配图

[探源]遗骨中的DNA才是直接证据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博士少卿告诉记者: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立包公Y染色体的遗传类型以及它在整个谱系支脉上的位置。“如果仅仅以其后人的DNA为证据,整个研究是不够严谨的,我们需要对比现代各地包氏家系的遗传类型包拯本人或者至少他直系亲属的古代DNA遗传类型。”

况,现有三个区域包氏后人的DNA研究表明:这三处后人的DNA的遗传类型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三处的遗传类别基本一致,那么情况还比较好;现在的问题是三处包氏后人的DNA有些出入,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文少卿想到了“遗骨”。“如果说包氏后人的DNA可作为间接证据,那么包公遗骨中的DNA信息,就将是最直接的证据。”他开始寻找“包公遗骨”。

1973年4月,合钢二厂扩建,附近所有坟墓面临迁移,当时省博物馆着手对包拯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4个月共发掘包拯家族墓12座。其中《包公墓志》的出土,一举结束了河南和安徽多年的“包公之争”。

根据包训安的说法,当年的发掘结束后,墓中遗骨运至包拯老家肥东文集(后与解集乡、高亮乡合并为包公镇)安葬。时值文革,被拒绝安葬的包公遗骨后不得不运回合肥,包公第三十四世孙包遵元只好在自家的屋山墙头搭起简陋的披厦,将装有包拯及夫人董氏、儿媳崔氏和子孙遗骨的箱子全部搬了进去。

网络配图

1975年冬,包先正又从合肥将装有遗骨的小棺材运回家乡,并于半夜三更葬于龙山。

1986年,新包公墓在包公祠旁边建成。人们把遗骨迁葬新建成的包公墓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挖开偷葬在肥东龙山的墓穴后,露出了粘满泥土的陶罐,然而,这些陶罐都是空的……

至此,当年装有包公遗骨的那批小棺材杳无音讯。

[疑团]祠堂里11只箱子来历无人知

两个月前,一直在大包村调研包公文化园建设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靖华听说,包氏祠堂内存放着11只木箱子。但关于这批箱子的来历,却没人说得清楚。他将此事告知同在复旦的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后者则对这些箱子寄一线希望,想通过它们找到遗骨并完成DNA研究。

包公镇党委副书记正清告诉记者:早在1993年,这11个箱子就存在祠堂了,“里面究竟有什么,谁也不知道”。大包村最流行的说法是:这就是1986年重新挖掘遗骨中的出土物品,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送回了合肥,不重要的另一部分则留在祠堂。

但另一种说法又称:文革期间,埋葬包公遗骨被视为“封建思想复辟”不被允许下葬,曾同意运回遗骨的村大队长包先长为此受过处分。包先进猜测:“这些箱子也许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而故意做出来的,证明骨头没有埋,之后一直留在包氏祠堂。”

当然,它们也有可能就是装有包公遗骨并一度消失的箱子。然而,10月31日上午的开箱结果令人失望。

网络配图

[追寻]复旦实验室希望在头骨上取样

摆在复旦大学古DNA实验室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在龙山找到那批“传说中的箱子”;第二条则是寻求安徽博物院或包公墓的帮助。据说,包拯遗骨中还有部分头盖骨保存在省博,另有一部分则放在了包公墓棺椁中。文少卿称正与省博沟通,在遗骨上取样。

10月31日,一队福建客人千里迢迢赶来包氏宗祠祭拜。墙上张贴着18位包氏老人的值班表,他们轮班守护宗祠并接待全国的香客。包公遗骨的故事,只隐现于极少人斑驳的记忆之中。“这是一个遗憾”,致力于研究肥东宗族及聚落文化的张靖华说,“保留这个遗憾也没有什么,人的情感和敬意才最重要。但是,对于历史现象的各种追寻和探索也各有其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之死:细看一代霸主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乃春秋五霸之首,求贤若渴的他任用了管仲,之后推行改革,实行军政何以,兵民合一的制度,使得齐国逐渐强盛起来。这么强势的一代国君到底是怎么死的呢?结局是凄惨的,齐桓公晚年也成为了一位昏庸之君,管仲去世后,他任用了易牙、竖刁等这样的小人,最终在内乱中活活的被而死。网络配图齐桓公(前716-前643年

  • 洪承畴结局凄惨:洪承畴在清朝根本得不到接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洪承畴结局,我们在了解实际内容之后,发现洪承畴其实是帝王的老师,并且一生中也侍奉过两位不同的帝王,虽然说是得两个朝代的历史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大家都传言说洪承畴其实是一个卖国贼,那么这样的一位洪承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结局?我们在看完洪承畴的故事后,从中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下面内容将为大家来简单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古名相诸葛亮魂归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北伐壮志未酬,安葬定军山,是想让后人不忘北伐曹魏;其次,当时有人对诸葛亮的权力至大产生过怀疑,所以诸葛亮安葬定军山,或是为免身后被猜疑。网络配图传说诸葛亮死后,将诸葛兵书随葬,因担心司马懿掘墓盗兵书,所以下令从四门出丧,致使墓冢不知何处。对诸葛亮的所葬之地,《水经注·河水》就认为:“诸葛亮死后

  • 刘备临死前托孤 说了12个字吓坏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刘备,中国人自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备的形象,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谦谦君子,他和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他深明大义,提倡正统,又以谦卑的态度请诸葛亮出山而赢得读者们的好评。刘备虽身为皇亲国戚,但早年的他颠沛流离,多次投靠其他诸侯,在之后漫长的征战生涯中慢慢吸收了一些势力,刘备也渐渐的

  • 北朝17位帝后出家之谜:名为出家其实享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却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门的尊贵帝后。而且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仅历魏、齐、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宫为尼,实在是世所罕见。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

  • 历史上屋大维的家人真的如影视剧中一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美国电视剧《罗马》中有一个女人叫阿蒂亚,她是屋大维的母亲,是凯撒的侄女,是当时三巨头安东尼的情人。阿蒂亚出身高贵,是贵族的女儿,但是在电视剧中这个人女人却是个目光短浅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在电视剧中凯撒和庞培交恶的时候,两个人展开了生死大战,阿蒂亚认为庞培的力量强大,所以凯撒在军事上庞培的对手。于是

  • 他曾两次受到挑拨离间 为何能大难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但凡君臣不和,往往是由受到挑拨离间而起,如齐威王与田忌,秦昭襄王与魏冉、白起,赵孝成王与廉颇,赵王迁与李牧等。这些受到挑拨离间的臣子,往往都是在劫难逃,下场凄惨。所以,如何避免受人挑拨离间,便成为后人十分关心的问题。燕国大将乐毅,在攻打齐国期间,也曾两次受到挑拨离间,最终乐毅都大难不死,

  • 诸葛亮死后蜀国后主刘禅为何能当30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刘后主,领导蜀国41年。在刘禅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贵人”不断,先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 抗元最不给力的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建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之后,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然而,刘继兴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皇帝宝座的?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枪便

  • 弘历能登上皇位有哪些因为哪些有利的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一生共育有十子,但是活到成年后的皇子们只有四位,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和弘瞻。图片来源于网络弘时是雍正的第三个儿子,即为弘历的哥哥,弘时生于1704年,母亲是齐妃。根据记载,弘时狂放不羁,因为行为和处事险酿大错。雍正得知后,将他的宗籍进行了剥夺,后来,弘时于1727年去世,享年二十四岁。弘昼是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