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亡国之君崇祯皇帝自缢留下的遗书写了什么?

亡国之君崇祯皇帝自缢留下的遗书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06 更新时间:2023/12/20 16:52:26

明思宗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君王,他不同于一般的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有着很强的气节,同时也将自己一生献给了大明江山社稷,但最终大清入关自缢身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思宗出生于1611年,朱由检是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因为明嘉宗朱由校年少早殇,朱由检临危受命登基即位。朱由检称帝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整治大明朝中的昏聩气息,很多的宦官得到了报复,但是与此同时,关外的大清也开始觊觎明朝的江山,后来朱由检刺死袁崇焕之后,大明江山不日而亡,明思宗朱由检身为亡国之君,无颜苟活于世,于是煤山上自缢而亡。

明思宗朱由检的生母是刘氏,其父亲是朱常洛,朱常洛由于不受万历帝的重视,但是朱由检却十分刻苦学习,一直隐忍于皇宫之中。朱由检起初并没有登基即位的可能,但是朱由校因为受到了宦官的蛊惑,后来又溺水病重,不得已而服用丹药,最终中毒身亡。在朱由校临死之前,张嫣据理力争,帮助朱由检成功登上了皇位。朱由检深知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因而在其登基即位初年,就开始致力于国家的整顿工作,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明思宗朱由检却依旧未能够保住大明江山。

明思宗朱由检一生都是无比悲惨的,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是他却要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但是最终却导致了国内的矛盾不断激化,同时关外的大清也对明朝虎视眈眈,最终明军大败,明思宗朱由检于1644年自缢殉国。

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

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明朝的都城北京的时候,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觉没有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于是在煤山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上吊而亡,可以说崇祯皇帝是殉国而死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崇祯皇帝生于1611年,1627年登上皇位,当时的崇祯皇帝只有17岁,一个17岁的孩子,面对着一个积弊沉重的国家,身上的重担之重可想而知。崇祯皇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崇祯皇帝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在生活上崇祯皇帝非常的节俭,对于女色也不怎么爱好。崇祯皇帝是一位积极上进,非常想有所作为的皇帝。用现代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形容崇祯皇帝颇为贴切:“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在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繁忙的政务中,据说二十多岁的崇祯皇帝就长了皱纹,并且生出了很多的白发。

虽然崇祯皇帝非常想要有所作为,但是明朝的积弊太深了,崇祯皇帝的能力不足以改变整个的朝局,最终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攻击之下,北京城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在能够出逃的时候没有出逃,后来再想要出逃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崇祯皇帝在处理好一切善后事宜的情况下,与贴身太监王承恩来到了北京的煤山上,看着大顺军队浩浩荡荡开进北京城,哀叹一声,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上吊而亡。

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是殉国而亡,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是国破家亡之时的无奈选择,也是一种比较有尊严的死法。

崇祯皇帝的遗书

崇祯皇帝是一位生不逢时的皇帝,虽然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并没有做出昏庸之事,实实在在是一位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明朝的气数已尽,崇祯皇帝无力回天,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最终在北京城破的时候选择了自缢身亡,死之前用鲜血写下了遗书,崇祯皇帝的遗书中表明了自己的不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接手的就是一个已经腐烂到了根部的明政府,这样的一个明政府不仅面临着关外强大起来的清军的威胁,同时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崇祯皇帝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是也没有能够挽救明朝走向灭亡的命运。

1644年三月十七,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部队开始围攻北京城,崇祯皇帝与自己的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望着北京城外的连天烽火,长长的叹息着,这位刚刚三十四岁的皇帝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于是回到宫内安排好了善后适宜之后,崇祯皇帝想要逃出北京城,但是却没有成功,十九日的拂晓,崇祯皇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再次登上煤山,崇祯皇帝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遗书,崇祯皇帝的遗书中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之后崇祯皇帝将遗书放在自己身上自缢而亡了。

两天后,大顺的军兵才发现这个僵死的国君,四月初,李自成的大顺王朝派人将崇祯帝与周皇后草草安葬在了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居正品德低下:好色纵欲,常服春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居正评价,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在封建官场中要干大事,仅凭道德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张居正和海瑞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是在嘉靖皇帝当政时步入政坛。但是,两大名臣的权势是天壤之别,张居正以帝王师的身份为首辅,权倾天下,万历皇帝几乎是个摆设。而海瑞的作用仅仅是个符号。张居正因为害怕海瑞的“峭直”,尽管面对舆论高度地推崇海瑞,但是就是不重

  • 刁蛮自私的帝女花昭仁公主是被父亲砍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帝女花》是一部关于明末时期历史的古装影视剧,电视剧主要讲述明末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明思宗的女儿长平公主与她的驸马周世显两人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剧中昭仁公主这一角色是由郭羡妮饰演的,以一个坏人的形象出现。图片来源于网络《帝女花》这部剧中,昭仁公主并不是以一个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的,与她的姐姐长平公

  • 揭秘明熹宗传位给崇祯的原因是皇后的劝说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由检的皇后,明仁宗死因之谜,为什么明英宗能够复位

    明熹宗朱由校和其父亲如出一辙,也是大明王朝中一位短命皇帝,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二十三年,总共在位七年,但是却见证了大明王朝从兴盛走向了落没。明熹宗朱由校在其父亲朱常洛去世之后,得到了众多的大臣的拥立而登基即位,此时的朱由校只有十六岁,但是却不得不面对着满朝文武百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朱由校即位之后,明朝

  • 朱元璋惩罚玩弄权术的臣子:割掉双乳鼻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臣子,朱元璋的大臣有哪些,顶撞皇帝是什么罪

    ⊙瓜蔓抄朱棣夺位后,大肆诛杀建文帝的旧臣,不但处死、灭族,还要牵连乡里、朋友,凡有点关系的一个别想跑,谓之“瓜蔓抄”,比“连坐”还厉害。⊙烤死叔叔网络配图汉王朱高煦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起兵谋反,朱瞻基御驾亲征,将其俘获至京,关押在逍遥城。一天,朱瞻基左右无事,突然

  • 刘邦经营策略:和我交朋友 准能成土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策略经营手游,策略经营类游戏,刘邦用人之道三句话打天下

    想做土豪你就直接喊出来先秦时代的中国人,做人比较直接,想做土豪,就直接喊出来,或者想成为帝王将相,就用土豪的语气喊出来。这样的哥们在秦帝国后期,有记录的就有三个。第一例,陈胜。陈大哥是给人种地的,彻头彻尾的屌丝一枚。陈大哥曾很明显地向种地的伙伴们显露过自己的土豪追求,有一回在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中,扔了

  • 淑嫔崔氏如何成为朝鲜王朝最受尊崇的后宫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朝鲜淑嫔崔氏,关于崔氏的历史,世宗大王的妃子

    朝鲜肃宗淑嫔崔氏生于1670年,卒于1718年,享年48岁。朝鲜肃宗淑嫔崔氏是朝鲜英祖的生母,原为海州人士。淑嫔崔氏7岁就已进入皇宫,得到朝鲜肃宗的宠爱后,生下王子昑。淑嫔崔氏去世后,她的儿子朝鲜英祖为其追封谥号和敬徽德安纯绥福淑嫔。关于朝鲜肃宗淑嫔崔氏的出身来历,有着不同的说法。淑嫔崔氏一是说,朝

  • 真实关羽:爱慕虚荣 好色程度不亚于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爱慕虚荣的人的特征,喜欢关羽的原因,爱慕虚荣的句子

    李存葆的《东方之神》(载于《十月》2002年第四期)被作者自己称为纪实文学(见《中篇小说选刊》2002年第六期该篇作品后所附作者创作谈)。我读了该“纪实文学”后的感觉是名不副实,如果可以开个玩笑的话,我宁可称它为“纪虚政论”:该作品纪录的事情大多不是史实,而是虚构的;形式上似乎侧重于历史考证,实际上

  • 隋朝室女义成公主为什么连续嫁给四代可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与隋朝公主的关系,隋朝最后一位公主,和敬公主

    李靖是隋朝末年唐朝初年的有名将领,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家。李靖生于571年,字药师,所以也称之为李药师,雍州三原(今天在陕西三原县),出身宦官之家,其祖父李嵩义曾经担任过刺史,被封为康公,父亲是李诠,在隋担任太守之职。图片来源于网络李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饱读诗书,且立志要效力于明君。最初的李靖和他父

  • 猛将典韦死后为何会被人割头互相传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割头图,谁杀了典韦,三国典韦传

    在《三国演义》里,典韦是被曹操誉为“古之恶来”的猛将,恶来是谁?那是纣王的猛将,和父亲飞廉都以勇力出名。在《三国志》里,典韦也是使一双八十斤大戟的勇猛之将。他的勇猛从早年的经历就能看出来。有一次为别人报仇,典韦等候在人家门口,门一开,典韦冲上去杀掉对方及其妻子,然后拿出佩刀和大戟,步行离开。这个时候

  • 他打败夏侯惇勇冠三军 为何说他是儒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儒将什么意思,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吗,夏侯惇一直打败仗还一直升职

    他在三国时代,武艺高强,勇冠三军,如果他和吕布打起来,也未必会输,一生没有败绩,是真正的常胜将军,但是,很多人却说他是儒将,他是谁呢?我们看看史书《三国志》对他的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网络配图刘备被曹操打败,曹操率精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