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政和三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宋徽宗为何会大封子嗣,还改公主为帝姬

政和三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宋徽宗为何会大封子嗣,还改公主为帝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59 更新时间:2024/1/19 6:19:45

宋徽宗政和三年大封子嗣,还改公主为帝姬,那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政和三年的宋徽宗大封子嗣,还改公主为帝姬,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政和三年是赵佶的欣喜之年,可惜他只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

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败家皇帝,又是多才多艺的著名艺术家,是个令人难解的矛盾体。赵佶是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因为哲宗英年早逝,无子可继(曾有一子,只活了三个月就夭折了),所以,赵佶被向太后(神宗皇后)推上皇位。

对于宋廷选择赵佶,神宗朝的宰相章惇当时就评价其人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就是说,“端王不端”。赵佶上任后,果然被章惇料中,赵佶在位期间,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结果,北宋被他给玩没了。难怪元代丞相脱脱也说他“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

赵佶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王黼等奸臣,最终使北宋走向灭亡的道路。这个不靠谱的皇帝,在军事上曾倚重 宦官童贯。童贯为人“性巧媚,善逢迎”,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时,与蔡京结交,助蔡京为相。蔡京为相后,推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童贯为西北监军时,出兵收复了四州、洮州等地。后来,他出使契丹,随即征讨方腊,获胜,封楚国公,权倾一时。

政和三年的赵佶为何如此兴奋,大封子嗣,还改公主为帝姬呢?这与童贯给他的“希望假相”有着直接关系。因为西夏边事的利好消息,使得宋徽宗的内心开始膨胀,以至于此时的他已经开始为征辽做准备了,并且有巨大的信心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童贯由于在西北战场取得“巨大胜利”而被晋升为检校太尉,获得武官最高一级职位。也就在这一年,童贯在赵佶的支持下,以副大使的身份,成为第一位代表朝廷出使他邦的宦官、代表皇帝与国家出使辽国。

有人说:“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赵佶说:“契丹听说童贯打败羌人,因此想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

童贯既得志于夏,遂谓辽亦可图,因请使辽以觇之,乃以端明殿学士郑允中充贺生辰使,而贯副之。或言:“以宦官为上介,国无人乎?”帝曰:“辽人闻贯破羌,故欲见之;因使觇其国,策之善者也。”遂行。(《资治通鉴》)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作为郑允中的副手出使辽朝。到了辽国的童贯发来反馈信息:辽国国势外强中干,天祚帝残暴无度,北方女真蠢蠢欲动,如此情势,似可一战。

正是出使期间,与燕人马植邂逅。马植是辽国汉人,世为辽国大族,时任辽国光禄寺卿。政和二年,因在辽国获罪,马植私下与童贯联络,随后化名李良嗣跟随童贯潜入北宋,向赵佶献上联金抗辽之策。

燕人马植,本辽大族,仕至光禄卿,行污而内乱,不齿于人。童贯使辽,道卢沟,植夜见其侍史,自言有灭燕之策,因得见贯。贯与语,大奇之,载与俱归,易姓名曰李良嗣,荐诸朝。植即献策曰:“女直恨辽人切骨,而天祚荒淫失道,本朝若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直,与之相约攻辽,其国可图也。”议者谓祖宗以来虽有此道,以其地接诸蕃,禁商贾舟船不得行,百有馀年矣,一旦之,惧非中国之利,不听。帝召植问之,植对曰:“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万一女直得志,先发制人,事不侔矣。”帝嘉纳之。赐姓赵氏,以为秘书丞。图燕之议自此始。(《资治通鉴》)

有了图燕之心后的徽宗赵佶,自是心花怒放,于是开始大肆封赏。政和三年(1113),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在蔡京的建议下,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号,下诏将皇家的公主改称帝姬、郡主改称宗姬、县主改称族姬。

据《宋史卷一百一十五 志第六十八》:徽宗改公主为姬,下诏曰:“在熙宁初,有诏厘改公主、郡主、县主名称,当时群臣不克奉承。近命有司稽考前世,周称‘王姬',见于《诗·雅》。‘姬'虽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其称大长者,为大长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国号,内两国者以四字。”

帝姬一号存续约十年,而时人认为此号与“帝饥”同音,认为非常不吉利。果然,公主们改称不久,就“凶祸频现”。

政和三年的宋徽宗是意气风发的,只是他只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在马植的建议下,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协议金攻辽中京,而宋攻辽燕京。宋廷遣童贯二十万军队北伐燕京,却大败而回,严重暴露宋兵的腐化,为后来的靖康之难埋下祸根。

最终,金宋合力灭了辽国。但是辽国灭亡以后,宋朝变相失去辽国作为它的屏障,以阻挡金兵南下。此后金宋边境正式接壤,双方仍然因为燕云十六州的归属等问题发生冲突,最终金兵果然于辽亡后南侵宋。1126年,北宋便在朝政败坏,国力和军力不振的情况下,遭强大的金兵攻克其首都汴京及中原一带的领土,酿成靖康之变,立国167年的北宋灭亡。徽、钦二帝及众多帝姬,都被掳往北方,开启了悲惨的人生之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天国丞相陈宗杨为何会被杨秀清处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天国丞相陈宗杨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1954年3月2号太平天国的冬官正丞相陈宗杨和他的妻子谢满妹,被以夫妻同居的罪名论诛问斩。执行这一判决的是东王杨秀清。太平天国至1851年金田起义以后发展非常迅猛,1853年打下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首都,成为了跟北方的以

  • 顺治宁愿与孝庄反目,也要宠信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顺治的文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努尔哈赤、皇太极是雄才大略,康熙、雍正、乾隆是英明神武,在他们之间那位真正统一天下的身影更多的是多尔衮,而不是那位年轻且离经叛道的清世祖顺治。1643年,为清朝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的清太宗皇太极突然暴毙。1644年,当时年仅6岁的顺治在

  • 一个侍女苏麻喇姑,靠什么得到整个清朝皇室的礼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苏麻喇姑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她为何能得到整个清朝皇室的礼敬?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地位高过皇亲国戚是不可能的,即使她是孝庄最信任的人,她的身份始终都只是一个侍女。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苏麻喇姑是清朝历史上地位最高的侍女,她深受孝庄的宠爱,康熙的尊敬,被孝庄、康熙视为至亲。作为一个侍女

  • 刘禅并不适合做一个领导者 刘备为什么还是传位给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我们都知道一个王位对于一个国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次我们要说的就是在三国时期大家很熟悉的刘备和他的儿子刘禅,我们都知道刘备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了刘禅,但是这也令许多人都十分的惊讶,因为刘禅并不适合成为一个领导者,但是为什么最后刘

  • 如果没有孝庄皇太后的支持,康熙的大业还能完成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康熙如果没有孝庄皇太后的支持,能完成那么多大业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孝庄太后对康熙的影响有多深呢?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没有孝庄就没有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帝。康熙是清朝进驻中原后的第二位皇帝,第一位皇帝是顺治帝,但顺治帝早逝,年仅八岁的康熙登基,

  • 光绪如果对慈禧下手的话 清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光绪和慈禧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真实的晚清历史上,光绪皇帝确实自己亲政过一段时间,或许是因为亲政时间太短,所以我们并没有看到晚清政府统治下地中国有哪些变化。众所周知,晚清的覆灭或者说大清王朝的灭亡,是历史潮流向前发展的必然,就算光绪皇帝杀掉慈禧,自己掌握军政大权于一

  • 汝南王朱有爋是什么结局?把自己一手好牌生生打烂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汝南王朱有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今天本文的主角汝南王朱有爋,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却智商不在线的明朝周府郡王。他为了周王这个封号,不惜出卖生父,诬蔑长兄。可惜他机关算尽,最终却弄巧成拙,反倒连累得自己的后世子孙为自己先祖的错误一辈子买单。朱有爋,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五日。生母乃宋国公冯

  • 葛尔丹是什么人?康熙为什么容不下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为何非要灭了葛尔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谈到清朝,很多人对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任皇帝都很熟悉,因为在他们在位期间,清朝一步步走向正轨,变得强大起来。即使很多人没有看过正史,对这三个皇帝也不陌生,因为很多清穿剧和小说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他们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清朝

  • 揭秘姜维计谋如果成功蜀国是否能够复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网络配图钟会大军攻打剑阁,却被姜维绊住,久攻不下。这时邓艾奇袭得手,击杀诸葛瞻,刘禅率众投降。姜维得知消息后,归降于钟会。钟会有谋反。之心如果姜维的计划成功,则可收复益

  • 雍正帝曾谈贪官:要叫他子孙后代做穷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满清的皇帝大多都是勤政的,雍正即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君主。“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满清恐早衰亡。”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如是评价雍正皇帝。《毛泽东眼中的帝王将相》认为,雍正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和能干的皇帝。治官用人以“严明”著称“夫吏治不清,民何以安?”雍正治官,素以“严明”著称。在他手下,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