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的个人能力如何?韩信有哪些缺陷?

韩信的个人能力如何?韩信有哪些缺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97 更新时间:2024/1/28 22:56:49

韩信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韩信应该是汉初三杰中最出名的一位了,他也被认为是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最大功臣。只不过谁都没想到韩信最后会落得一个狡兔死,良狗烹的下场,实际上这也暴露出了一些他的问题。其实纵观韩信一生,他的确立有诸多成就,但从个人能力这个角度来看,他多多少少有被后人高估。韩信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听从他人的建议,并且从中判断出最正确的选择,这是他能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

1、自学成才

韩信能够从一个布衣之士成长为一个大将,来源于他自己的努力。我们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没有看到他的师傅是谁,也没有看到他的家庭状况是什么样的,书里只是说他很贫穷,连吃饭都成问题,经常跑到别人家里去吃蹭饭。

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韩信应该是个孤儿。但是他为什么到最后能够成长为一个将军了呢?

我们知道,在汉代的时候学习专业知识也是需要有老师的,比如孔子就有弟子三千;还有鬼谷子,他的徒弟有孙膑庞涓等人,包括项羽学万人敌,都是有人指教和传授的。但是,我们没有看到韩信跟着谁学习,也就是说,他是和李云龙一样,属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将军。

放到现在,韩信也是自学成才的典型。

自学可以成才,但是,如果自己有学习的动力,再加上名师指点,那就会进步很快。如果靠自学,虽然也能够成功,但是付出的努力要比旁人多出几倍。但是自学的缺陷也有短板,那就是不能够广泛地吸取多方面的经验,只能靠自己来领悟。

2、韩信的缺陷

韩信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学习就指挥战争,也出现了几次大的失误。

曾经有一次,刘邦被项羽围困,项羽要抓刘邦,刘邦和另一个人跑了出来。刘邦当时手下没有兵,就自己冒充使者进入了韩信的军中,夺了他的印符,也就是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一个戒备森严的军营,使者竟然不经通报进入军营,可见韩信在治军上是有失误的。

还有一次,韩信在攻打齐国的时候,刘邦当时已经派了使者郦食其去劝说齐国投降。但是韩信手下的一个人对韩信说,刘邦让你攻击齐国,这中间又派了郦食其去劝说齐国投降,但是刘邦却没有命令让你停止攻击。韩信听了别人的话,就继续进攻齐国。当时的齐王田广以为郦食其劝说他投降是出卖自己,是缓兵之计,于是,就把郦食其给杀掉了。其实,韩信完全可以告知一下刘邦,而不是自作主张,这就埋下了隐患。

3、韩信能力判断

韩信一生中有过很多失误,但是这也不妨碍他能够成为一代战神。但是,也正是由于他的失误,所以被吕后杀掉了。韩信出身于布衣,并没有学过军事,那么他能够成为战神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纵观“淮阴侯列传”中他的事迹,韩信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听从他人的建议。比如韩信在攻打赵国的时候,赵国因为没有听从李左车的建议,从而盲目地出兵而被韩信打败了。带着胜利的姿态,韩信又要攻打燕国和齐国。

这个时候,他感觉没有取胜的把握,又专门请来了当初的敌人李左车来当他的军师,问计李左车。李左车给他分析了燕国和齐国的形势,建议他暂时不要攻打燕国和齐国。韩信听从了李左车的建议,向燕国和齐国派出了使者,说了不少大话来恐吓燕国和齐国,两国就很快投降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信成功的原因是他能够从善如流。对于正确的建议,他不像项羽那样优柔寡断,能够正确的判断并能够实行。但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候,他为了报答刘邦的恩情,没有听从谋士的建议与刘邦和项羽三分天下,到最后反而被刘邦所猜忌,被抓了起来,身败名裂。

纵观韩信的一生,他能够从善如流是取胜的关键,也就是借助了别人的力量。但就他本人来说,从他的个人表现来看,他本人的能力是要打个问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拥有张良和萧何两位谋士,为何还打不过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为什么打不过刘邦,刘邦和项羽打仗最后谁赢了,韩信张良萧何哪个功劳最大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良、萧何与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也许众多读者都有这样的疑虑,为何在韩信加入之前,确是僵持不下,而在韩信加入后,才扭转局面呢?项羽的实力毋庸置疑,能僵持不下已是艰难在刘邦的手下有着众多运筹帷幄之人,而若论勇将,却只有樊哙一位,可以说刘邦

  • 秦始皇为何没有除杀开国功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为什么不杀功臣,秦始皇没有杀过一个大臣,秦始皇不杀功臣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封建王朝初建,不是因为皇帝一个人打下的江山,而是更多的将军出生入死换来的天下太平,所以很多开国皇帝开国以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封功臣,然后开始杀功臣,为什么非要杀功臣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功高盖主,手握大权,这两点无非让皇帝很担心,于是便起了

  • 奇葩君主张献忠:在给部下的圣旨中也大骂脏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大中华民族复仇主义宣言仇圣,真实的张献忠,张献忠给刘进忠的圣旨

    明末农民军首领张献忠剽悍凶猛,自称“西营八大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攻破成都后,张献忠先号称秦王,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后以成都为西京,8月16日登基称帝。张献忠部将刘进忠驻兵四川遂宁,屡次想进攻清兵占据的汉中。张献忠告诫其不要轻易发兵,刘进忠不以为然,执意出兵,导致大败。张献忠闻

  • 真相揭秘:李广和冯唐为什么不被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广是谁,李广被称为什么,类似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句子

    冯唐、李广性格中的显着特点即为憨直而不善逢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非常透彻。而正因为如此,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在对待冯唐、李广的态度上,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雅量,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汉文帝比较欣赏冯唐、李广。网络配图《史记》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次汉文帝与冯唐等人闲聊,因为匈奴入侵而大

  • 司马懿为掌权竟不惜杀掉怀孕的妻子静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静姝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静姝生的孩子是司马懿的吗,司马懿为什么杀申仪

    静姝是电视剧《三国》中的一名女性角色,电视剧《三国》是由著名导演高希希执导的一部历史题材的古装电视剧。可能会有人对静姝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其实静姝这一角色是由导演和编剧虚构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电视剧《三国》的剧情更加饱满。那么,电视剧中静姝跟司马懿是什么关系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静姝在电视剧《三国》里

  • 康熙能力很强 但他并不是一位伟大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生育能力太强,玄烨康熙有几个儿子,雍正厉害还是康熙厉害

    一个强大的国家,疆域面积注定会很广阔,但是一个拥有广阔疆域的国家,并不一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假如这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力维护自己庞大的疆域,那么这个国家注定就是别人盘中的一盘菜!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正史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曾经长期是世界最强的国家,一下子从巅峰跌落到

  • 揭秘三国细节:吕布并非豪饮莽夫曾经禁过酒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允通过谁使董卓与吕布反目,为什么吕布不能选,吕布将违酒令的谁痛打了一番

    酒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组成部分,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就已会酿酒。汉末三国,酒在社会生活中已渐为普遍。无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新旧两版的“三国”电视剧;无论是温酒斩华雄,还是煮酒论英雄,酒都是三国英雄故事的重要道具。禁酒与好酒古时生产力不高,而酿酒又意味着粮食的消耗,因此官方并不鼓励酿酒。传

  • 一代名将竟因为一双筷子 被皇帝无情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最惨的将军,为什么帝王都是无情,一代将星

    史料中,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礼”。老实讲,这既是一句听起来无可挑剔的实话,也是一句挑战天子权威的假话。一个全副武装的将军,能骑得马,坐得下,怎么就不能跪地给皇帝磕头呢?藐视君上、不畏权贵的将军向来拿这句话做推辞。此语,出自西汉条侯周亚夫。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次子,其

  • 性格温柔的魏姬有倾国倾城之貌却因此命运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璎珞的性格特点,魏璎珞天生脾气爆不好惹片段,李世民对魏征的评价妩媚

    魏姬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有倾国倾城之貌,心地善良。但魏姬的命不好,因为相貌出色,被魏国的国君献给了楚国的国君。魏姬的绝色容颜很快便引起了楚怀王的注意,楚怀王很喜欢这个长得漂亮,性格也很温柔的女子。于是,魏姬很快就在后宫中站稳了脚跟。图片来源于网络楚怀王对魏姬的过分的宠爱,很快就引起了郑袖愤怒。郑袖在

  • 清朝英亲王阿济格贡献巨大却为何被顺治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简亲王和顺治的关系,阿济格结局,阿济格为什么不是铁帽子王

    爱新觉罗·阿济格生于1605年8月,于1651年11月逝世,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在清朝建立初期,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国贡献很大,所以被封为英亲王,也是必有才能的人物,但是终因性格原因,再加上缺少智慧而陨落。图片来源于网络阿济格在皇太极当政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的战争,战功卓著,后为了解决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