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对于难以确定疑犯的案件,司马芝是如何处理的?

对于难以确定疑犯的案件,司马芝是如何处理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56 更新时间:2024/1/15 18:33:50

你知道司马芝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古代掌管刑狱的官员为了政绩,追求所谓的结案率,往往会不惜手段,获得所谓的口供,因此,这屈打成招的事情也就经常发生。现代司法制度区别于封建法律,主要的在于,审理上不得刑讯逼供,而在判决上则是疑罪从无。其实,这种重事实重证据的做法在古代也有,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个人,对于一件难以确定疑犯的案件,决定放下不管,从而避免了错案的发生。由于当时还没有疑罪从无这样的法律概念,只能说这种做法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法律实践吧!

这个大臣就是司马芝。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少年时是个书生,到荆州躲避战乱。曹操平定荆州后,让司马芝担任营县县长。在此任上,县内的豪强大族私蓄门客,拒服兵役,司马芝在上报上级后,就让他的主子代替服兵役,被人称之为“以郡主簿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任文平县令,同样因不畏豪强,严格执法而著名。

司马芝后来升任大理正。有人偷盗了官府的丝绢藏在城中的厕所里面,官吏怀疑是一名女工干的,把她逮捕关了起来。司马芝觉得:现在赃物先已获得而后审讯取口供,如果犯人经不住拷打,有可能导致无辜者自认犯罪,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口供是不能用来判决案件的。于是认为,法律简明而易于遵守,是圣明君主的教化原则。不放过有罪的人,是政治状况中等的世道所采用的治理方法,现在饶恕被怀疑的人,以便建立简明而易遵守的(圣明君主的教化的)原则。

司马芝府中的门下循行曾经怀疑门干偷盗自己的头簪,门干不承认,有关官员将他拘捕下狱。司马芝说:“凡是事物互相类似而难于分别者,如果不是离娄那样的人很少有不迷惑的。就这件事的实际情况而言,循行怎么忍心为了一支簪子,就轻易伤害您的同僚呢!还是压下这事别再追究了。”

这就是两件“疑罪从无”的法律实践案件。前一件重点在于尽量避免刑讯逼供,而后一件则强调的是“疑罪从无”。循行和门干都是职务名称,在他们之间发生的失盗事件,可能性多种多样,的确是难以分辨,还是这样模糊处理比较好,尤其是这种事情算不上是多么重大的案情。

但是,对于一些“大案要案”,司马芝却是要“从重从快”,有些还要来一个“先斩后奏”。

魏明帝时期,乐城侯、位特进,骠骑将军曹洪有一个名叫当的奶妈,与临汾公主的侍女共同祭祀无涧神被拘捕入狱。卞太后派遣宦官到司马芝府中传令要他放人,司马芝不向上报告,自行命令洛阳县监狱的官员将犯人审讯处决,然后才上疏报告皇帝。司马芝在上中说:各种判处死罪的案件,本来都应当先上报等待批复后再行刑。但此事臣下不敢上报,是因为害怕有人向陛下求情,陛下不得已,只好下诏指示暂缓处决人犯,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并说这是为臣的罪过,由于擅自施行死刑,我静候陛下的诛杀惩罚。魏明帝明白了司马芝的用意,不但没有追究,还说以后宫中再有人派宦官前去干这样的事,还应该照此办理。

司马芝任大理正十一年,多次对法律条文中不便使用的内容提出意见。但由于坚持原则行事,也因此获罪被免职,当然肯定是以别的理由。

司马芝后来死在大司农官任上。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芝的儿子司马岐也是处理案件的高手。由于他在县令任上处理积案为皇帝赏识,被越级提拔为廷尉。

离娄是远古黄帝时期的人,据说他的眼睛特别明亮,能洞察秋毫,意为对事情看得特别明白。实际上,对于像丢失头簪这样的案件,有几人能够像离娄一样明察秋毫?司马芝说自己不是离娄一样的人,以原始的方式实践了“疑罪从无”,反而更说明了他是一个明白人。只可惜,由于制度的制约和时代的局限性,这样的法律实践只能是局限在个别人和个别案件上,还无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信的个人能力如何?韩信有哪些缺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韩信应该是汉初三杰中最出名的一位了,他也被认为是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最大功臣。只不过谁都没想到韩信最后会落得一个狡兔死,良狗烹的下场,实际上这也暴露出了一些他的问题。其实纵观韩信一生,他的确立有诸多成就,但从个人能力这个角度来看,他多多少少

  • 刘邦拥有张良和萧何两位谋士,为何还打不过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为什么打不过刘邦,刘邦和项羽打仗最后谁赢了,韩信张良萧何哪个功劳最大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良、萧何与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也许众多读者都有这样的疑虑,为何在韩信加入之前,确是僵持不下,而在韩信加入后,才扭转局面呢?项羽的实力毋庸置疑,能僵持不下已是艰难在刘邦的手下有着众多运筹帷幄之人,而若论勇将,却只有樊哙一位,可以说刘邦

  • 秦始皇为何没有除杀开国功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为什么不杀功臣,秦始皇没有杀过一个大臣,秦始皇不杀功臣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封建王朝初建,不是因为皇帝一个人打下的江山,而是更多的将军出生入死换来的天下太平,所以很多开国皇帝开国以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封功臣,然后开始杀功臣,为什么非要杀功臣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功高盖主,手握大权,这两点无非让皇帝很担心,于是便起了

  • 奇葩君主张献忠:在给部下的圣旨中也大骂脏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大中华民族复仇主义宣言仇圣,真实的张献忠,张献忠给刘进忠的圣旨

    明末农民军首领张献忠剽悍凶猛,自称“西营八大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攻破成都后,张献忠先号称秦王,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后以成都为西京,8月16日登基称帝。张献忠部将刘进忠驻兵四川遂宁,屡次想进攻清兵占据的汉中。张献忠告诫其不要轻易发兵,刘进忠不以为然,执意出兵,导致大败。张献忠闻

  • 真相揭秘:李广和冯唐为什么不被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广是谁,李广被称为什么,类似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句子

    冯唐、李广性格中的显着特点即为憨直而不善逢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非常透彻。而正因为如此,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在对待冯唐、李广的态度上,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雅量,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汉文帝比较欣赏冯唐、李广。网络配图《史记》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次汉文帝与冯唐等人闲聊,因为匈奴入侵而大

  • 司马懿为掌权竟不惜杀掉怀孕的妻子静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静姝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静姝生的孩子是司马懿的吗,司马懿为什么杀申仪

    静姝是电视剧《三国》中的一名女性角色,电视剧《三国》是由著名导演高希希执导的一部历史题材的古装电视剧。可能会有人对静姝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其实静姝这一角色是由导演和编剧虚构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电视剧《三国》的剧情更加饱满。那么,电视剧中静姝跟司马懿是什么关系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静姝在电视剧《三国》里

  • 康熙能力很强 但他并不是一位伟大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生育能力太强,玄烨康熙有几个儿子,雍正厉害还是康熙厉害

    一个强大的国家,疆域面积注定会很广阔,但是一个拥有广阔疆域的国家,并不一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假如这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力维护自己庞大的疆域,那么这个国家注定就是别人盘中的一盘菜!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正史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曾经长期是世界最强的国家,一下子从巅峰跌落到

  • 揭秘三国细节:吕布并非豪饮莽夫曾经禁过酒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允通过谁使董卓与吕布反目,为什么吕布不能选,吕布将违酒令的谁痛打了一番

    酒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组成部分,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就已会酿酒。汉末三国,酒在社会生活中已渐为普遍。无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新旧两版的“三国”电视剧;无论是温酒斩华雄,还是煮酒论英雄,酒都是三国英雄故事的重要道具。禁酒与好酒古时生产力不高,而酿酒又意味着粮食的消耗,因此官方并不鼓励酿酒。传

  • 一代名将竟因为一双筷子 被皇帝无情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最惨的将军,为什么帝王都是无情,一代将星

    史料中,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礼”。老实讲,这既是一句听起来无可挑剔的实话,也是一句挑战天子权威的假话。一个全副武装的将军,能骑得马,坐得下,怎么就不能跪地给皇帝磕头呢?藐视君上、不畏权贵的将军向来拿这句话做推辞。此语,出自西汉条侯周亚夫。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次子,其

  • 性格温柔的魏姬有倾国倾城之貌却因此命运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璎珞的性格特点,魏璎珞天生脾气爆不好惹片段,李世民对魏征的评价妩媚

    魏姬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有倾国倾城之貌,心地善良。但魏姬的命不好,因为相貌出色,被魏国的国君献给了楚国的国君。魏姬的绝色容颜很快便引起了楚怀王的注意,楚怀王很喜欢这个长得漂亮,性格也很温柔的女子。于是,魏姬很快就在后宫中站稳了脚跟。图片来源于网络楚怀王对魏姬的过分的宠爱,很快就引起了郑袖愤怒。郑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