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登基坐上皇位之后 雍正第一件事为何要杀邬思道

雍正登基坐上皇位之后 雍正第一件事为何要杀邬思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4/1/4 22:24:50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杀邬思道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雍正继承大统之后,匆匆返回潜邸要杀掉邬思道。这么做并不是典型意义上屠杀功臣,而是封藏宝剑,贪天之功,顺便处理争储过程中诸多见不得光的手尾。因此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并不适用于邬思道,其作为《雍正朝》中博通古今、识穷天下、可为帝王之师的旷世奇才,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也可以颠倒乾坤,却无法光明正大登上朝堂,雍正踌躇之下只好决意杀之才安心。

1.邬思道是雍正的黑暗面,成为皇帝之后需要“洗白”

邬思道经历坎坷,见识高远,但性格深沉,深谋远虑,面对现实的坎坷,固然有其才华高绝的一面,但越大的光芒越有阴暗面,这一点跟雍正很相似。在雍正夺嫡的过程中,邬思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所用计谋,并不像康熙的帝王师伍次友一样属于阳谋,而是见不得人的阴谋。

从这个角度分析,邬思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雍正的意志,尽管他是雍正的朋友和谋士,但计策的采用和执行还是由雍正来实施。所以雍正继承大统尘埃落定后,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阴暗面。既然为天子就要光明正大,所以需要与邬思道进行切割,将自己能够承继王座归为“奉天承命”,而不是靠邬思道窥测君心。

邬思道能够窥测天心,知道康熙所想所虑,故而让雍正在夺嫡之中既不显山不露水,但也不至于寂寂无名。随着邬思道的战略部署,不但在整体上改变了康熙对雍正的看法,提高了雍正在诸阿哥中的地位,也树立了四阿哥能够干实事,有大局观的印象。当雍正成为皇帝之后,却不想邬思道用这种窥探揣度自己,这对于君王来说无比危险。

2.邬思道是雍正夺嫡搏命的匕首,成为皇帝之后再无用处

邬思道的价值和身份无疑是隐秘的,在当时的朝局中属于绝密的存在。没有人知道雍正的秘密武器是邬思道,夺嫡无疑关系身家性命,一旦失败非但闲散王爷的富贵一生无法保住,性命家人都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邬思道便是雍正隐秘的贴身“匕首”,在他看不清朝局形势时,需要他果断点醒,帮助雍正分析朝局。到了紧要关头,邬思道又能够运筹帷幄,勇挑重担。

在变幻莫测的朝局中,每个王爷阿哥身边都有一批这样的人,见不得光但能够发挥作用。但分享胜利果实时,这些人却碍于身份和所行无法分享成果。雍正夺嫡取得成功,能够给隆科多荣耀,能够给年羹君权,能够给十三阿哥铁帽子王,也能够赏赐身边大大小小的襄助者应得的封赏。

但唯独对于邬思道,赏无可赏,邬思道的残疾、大闹贡院的罪名,乃至其帮助雍正夺嫡的所作所为,都无法给予恰如其分的表彰。在这种情况下,雍正的踌躇和犹疑,便是面临这种困境。邬思道的才情和计谋,是夺嫡的帝王之道,却不是治国之道,实际上在成功之后便无任价值。

3.邬思道是雍正隐秘战线上的杀器,知道了太多宫闱秘史

雍正从即位那天起,就知道在九子夺嫡过程中,自己会遭受很多非议和责难,乃至数不清的宫闱传说,其中究竟如何,只有深度参与的邬思道清楚和明白。在光明没有到达之前,雍正和邬思道可以以友人论交,在黑暗中相互扶持,同甘共苦。一旦抵达成功彼岸,邬思道作为隐秘战线上的大杀器,便成了雍正的心病。

原因很简单,因为邬思道要帮助雍正分析朝局,左右形势,所以朝局乃至后宫的诸多细微之处,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告诉邬思道,便于他掌握足够的信息量进行分析。换句话说,在宫闱秘史和朝局现状中,邬思道虽然足不出户,却比“四爷党”中任何一位都了解的清楚。雍正最大的拥趸十三阿哥被圈禁十年,但邬思道却始终活跃,所以很多秘密只有邬思道和雍正两人知道。

如今两人一个成了皇帝,一个却是无法见人的阴谋操控者,雍正为了表明自己得位之光明正大,便希望那个知道所有秘密的人闭嘴。杀掉,似乎是最省事的处理办法。

概而言之,雍正杀邬思道的原因有三:其一,窥测君心,反受其咎,邬思道善于揣度窥探君心,辅佐雍正继承大统,阴谋诡道,但雍正成为皇帝,邬思道的才华反而成为忌讳,雍正涌起杀心;其二,居功至伟,难以赏赐,邬思道九子夺嫡居功至伟,却难堪朝堂光明正大之用,雍正无法赏赐,颇费踌躇,处理不好便是心腹大患,雍正暗生杀意;其三,事涉宫闱,杀人灭口,康熙末年皇室兄弟萧墙内斗,血风腥雨,邬思道洞悉并深度参与,雍正即位后欲行光明正大之道,雍正十分介意。

值得一提的是,邬思道毕竟是天纵奇才,面对雍正的杀意,一番奏对中将危机消解于无形,得以全身而退。但至死不再与雍正见面,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只有这么一次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对付年羹尧的时候他手里有二十万大军 年羹尧为什么会按兵不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年羹尧和雍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古代,每个皇帝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之外,最主要的是他的身边会有很多厉害的人物,除了文臣,最厉害的当属武将,在这些武将中有的人对于自己的君主忠心耿耿,而有的人在拥有一定的权力之后就会有异心,这样的话,他们的结局一般

  • 年羹尧被雍正赐死后 雍正为什么会放过年羹尧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杀年羹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说到"年羹尧"这个人,我们首先们会想到影视剧《甄嬛传》中那个嚣张跋扈,功高盖主的将军,以及在后宫中不把皇后放在眼里,宠冠六宫的华妃娘娘。在历史上,这对兄妹在雍正王朝也确实掀起过血雨腥风,剧中的华妃的原型就是年妃,年羹尧对

  • 雍正文和武都比不上别人 雍正是如何得到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的皇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被废后,引发了成年皇子的夺嫡之争。然而四皇子胤禛却求仙问道,游山玩水,还自诩是“天下第一富贵闲人”。不过,最终他却成了清王朝的统治者。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胤禛剧照)康熙一生有35个皇子,成年皇子

  • 是什么导致了福康公主一生的悲剧?与宋仁宗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福康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宋仁宗赵祯是一位非常仁厚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甚至连辽国涌入宋境的灾民都给予救济,可谓是“兼爱南北,不轻启战端”。所以嘉祐八年(1063年),五十四岁的宋仁宗赵祯崩逝于福宁殿时,当时敌对国辽国的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面对宋使痛哭不止,后

  • 曹丕篡位十九年后,曹魏的江山为何全部倾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丕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220年11月,汉献帝刘协下达最后一道圣旨,将皇位让给大舅哥曹丕,至此汉朝(包括西汉、东汉)四百零七年的统治画上句号。此时的魏文帝曹丕志得意满、踌躇满志,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统一天下,成为一代明君。可是曹丕做梦也

  • 揭秘:一代良将熊廷弼最后为何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熊廷弼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626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夜,一名太监手持驾帖,匆匆忙忙来到刑部大牢。负责提牢的官员不敢怠慢,急忙命人将一位犯人带出来,这位犯人就是镇守辽东有功的一代良将熊廷弼!面对死亡,熊廷弼没有一丝恐惧,从容赴死,时年五十七

  • 陈叔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陈叔宝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陈叔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个不适合当君王的人做到了皇帝的位置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陈叔宝就是这样的人。陈叔宝当皇帝最基本得对朝政有些了解,早年的陈叔宝虽然被作为人质,漂泊他乡,但是生活条件一直非常优越,后来回到陈朝后,又在深宫中长大,民间百姓的疾苦他是完

  • 明朝最无耻的外戚,身为国丈却与清朝勾结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外戚就是皇帝的亲戚,他们的命运与皇帝休戚与共,按理说他们应该极力支持皇帝才对。可是明朝末年,财政十分困难,崇祯帝想让外戚们来捐款,与朝廷共度难关,结果却让他失望了。有一位外戚与崇祯帝的关系最近,家里也很有钱,他却非常吝啬,不仅不愿意捐钱,在明朝灭亡后,还将皇太子送给了清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

  • 梁武帝身为南梁的皇帝 梁武帝为什么还要出家当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梁武帝出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普通八年(公元527年),梁武帝萧衍第一次舍身出家了。史上信佛的皇帝很多,如清朝的顺治,不过,这些皇帝更多则是让世人多了些谈资,而萧衍不是简单的出家礼佛,他还研究佛学,自己亲自讲解《大般涅槃经》。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在南北朝

  • 如果韩信在掌握兵权的时候造反 韩信能不能打败刘邦夺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韩信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西楚霸王项羽在听说韩信攻破齐国和赵国之后决定派楚国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精兵出击韩信,但是在潍水之战中,一向战无不胜的龙且却遭遇了惨败——他本人被灌婴部下所杀,二十万精兵几乎全军覆没。此时,项羽派武涉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