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文武双全的宰相娄师德是怎样的一个人

揭秘文武双全的宰相娄师德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78 更新时间:2024/1/15 20:07:16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除了基本的姓名之外,还有一个“字”。这个字是因为在我国古代,当一个男子成年之后,对他直呼其名是很没有礼貌的,因此便要取一个与自己的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这个就是字。而研究一个人的字和他的名的关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名是用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而一个人的字便是用来体现一个人的品德的。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经做过宰相和将军的娄师德他的名和字有什么样的关系和含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来看一下娄师德的简介。他是唐初时期一位文武双全的大臣。他是郑州原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原阳人氏,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便高中进士,担任了江都县尉的职位,因为才华突出,功绩卓著,很快便升迁到了监察御史的职位。此后他又以文官的身份应征入伍,随军参加了征讨吐蕃的战争,建立了一番战绩。回来之后被皇帝认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马上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做了殿中侍御史和河源军司马的职位。随后又两度出任宰相,勤勉有为,恪尽职守,始终被皇上所器重,直到公元699年病逝,享年七十岁。

娄师德,字宗仁,根据他的名“师德”和字“宗仁”来看,他的名和字应该是扩充的关系,即意思相近,字是名的补充或者修饰。这里“师德”应该是要学会仁义道德的意思,而“宗仁”也有“仁爱、仁义”的意思,应该说名和字寄托的寓意都是做一个充满“仁爱”和“贤德”的人的意思。

娄师德是怎样的一个人

娄师德,生于公元前630年,卒于公元前699年,是郑州原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原阳人,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将军,曾经官至宰相,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大臣。因为他为唐朝所作出的突出事迹和贡献,而被唐德宗列入三十七个宰臣上等之一,与房玄龄杜如晦等名臣齐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娄师德在二十岁的年纪便考取了进士,随后被任命为江都(即现今江苏扬州)县尉,因为政绩突出随后便升任监察御史职位。娄师德是文臣出身,但是他也曾经随军征战过。那是在678年,唐高宗命令当时的宰相李敬玄为统领,率军讨伐吐蕃,并在河南、河北一带招募兵士。娄师德挺身而出,前去应募。高宗十分高兴,便任命他为散朝大夫,跟随宰相出征。没想到宰相李敬玄对战事一窍不通,结果导致大败,手下的大将刘审礼也被俘。娄师德在这种危急关头,整备残存兵力,他陈说利害关系,以自己的雄辩之才说服了吐蕃将领论赞婆,解救了这次危机。他随后便被任命为中侍御史和河源君司马职位,主持屯田工作。后来在吐蕃侵犯河源军时率军迎战,八次作战无一败绩,完全展示了他作为将领的雄才大略的一面。

因为他突出的功绩,他曾经先后两次担任宰相的职位,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足以看出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器重。他在699年九月病逝于现在的甘肃靖远,享年七十岁,也算是寿终正寝。

纵观娄师德的一生,不管是担任文臣还是武将,他都勤勉奋进,有所作为,而且他生性宽厚仁爱,对人亲切友好,始终保持一颗谦卑谨慎的心。他的这种高贵品质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

娄师德唾面自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成语叫“唾面自干”,意思是如果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还击,也不能把唾沫擦掉,而是应该让唾沫被自然吹干。这个成语形容的是那种受了巨大的侮辱却仍然能够忍耐,不会反抗的人。这个成语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的来历跟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大臣有关,这个人就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宰相和将军之位的娄师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娄师德,是生活在唐代初期的一位具有过人谋略和智慧的大臣。他字宗仁,出生在郑州原武即现在的河南原阳。他二十岁的时候便考取了进士,起先担任江都县尉的官职,随后因为政绩突出而升迁至监察御史。此后又以文官的身份应征从军,跟随军队远征吐蕃,建立了一番战功,之后便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和河源军司马等职位。之后便是两次拜相,直到公元699年病逝,此后皇帝为了表彰他做出的卓越功绩,追赠他为凉州都督,谥号为贞。

娄师德能够在官场上一路高升除了他自己确实是有才能之外,跟他的容忍和宽厚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有一次,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做代州刺史,在临别之际,娄师的说道:“我现在是宰相,你也做了高官,我们这一家的身份现在是很高贵了,但是如此一来肯定斛招来有心之人的嫉恨,那么我们一个怎么办呢?”他的弟弟回答:“如果今后有人朝我吐口水,我也决不会反抗,把口水擦去就行了。”但是娄师德却不以为然:“这还不够,人家朝你吐口水是生气的表现,你把口水擦掉,会使别人更加愤怒。你应该欣然接受,让口水慢慢变干。”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娄师德博大的胸怀和强大的忍耐力,这也正是帮助他在朝堂之上与人和平相处的重要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密史:是谁让枭雄曹操感叹到相见恨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能够做大做强,除了自身的能力,还在于他有一个强大的人才库,正所谓是谋士成群,战将如云。有这样一个人,他拒绝了董卓的引诱,义正词严地斥责了董卓;当王允被杀死后,是他辞官为王允收尸,当他归属曹操以后,曹操称之为“相见恨晚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三国志》里连立传的资格都没有,可见曹操集团的人才该是多

  • 历史上最大的暴君 因失去爱妃怒杀3000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很有作为,但他又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恒白用、猜忌多疑、杀人如麻的皇帝。永乐末年,他大肆滥杀宫女、宦官,在这次大惨案中,被杀的宫女有近3000人之多,为明代后宫最大的一次惨案。网络配图失去爱妃滥杀无辜永乐初年,国家逐渐强大。朱棣追求享乐,后宫美女渐多。永乐五年(1407年),皇后徐氏病

  • 大韩帝国第二位帝王纯宗李坧乙未事变的前因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大韩帝国的第二位帝王,也是韩王朝的最后一位君王—李坧。李坧去世后的庙号为纯宗。李坧出生那年,朝鲜王朝刚好步入战争之中,并且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李坧出生后战况连连,但这不妨碍高宗和明成皇后对他的宠爱。李坧一出生,就被任命为世子,虽说这是明成皇后逼着高宗下的命令。但高宗并没因此而讨厌李

  • 唐太宗好评不断 为何却选了这样颓废的储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本人不用多说,千古名君,属于中国皇帝史上少有的好皇帝,然而关于他的储君,大家听过的无不叹息,在选接班人问题上,他选择性情懦弱的晋王李治做接班人,结果酿成武后专权,改唐为周的悲剧。李唐王朝皇权旁落十几年,差一点断送了李唐王朝的前程。实在令人痛惜,那么当初选择他的原因是什么呢?网络配图其实在李治之

  • 明史上比诸葛亮智商还高的刘伯温结局却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基的名声,盛情邀请出山。此时刘基已经50岁了,应邀前往金(南京),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于色。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基就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了施展。刘基就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对大明历法、律令

  • 揭秘三国名将蒋钦之死:东吴蒋钦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东吴蒋钦,黄忠死因,蒋钦全

    三国蒋钦怎么死的?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末东吴名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又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从征合肥,因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蒋钦贵守约,性豁达。建安二十

  • 蒋钦:三国东吴名将忘私举贤的蒋钦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人。蒋钦在孙策率众投靠袁术时就已跟随孙策,孙策到江东后为别部司马。曾跟随孙策和孙权征战,协助孙策先后平定丹阳郡、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先后任葛阳尉和三个县的县长,后因领兵讨平山贼而迁任西部都尉。及后又讨平作乱会稽的盗贼吕合和秦狼,升讨越中郎将。不久又与贺齐讨平黟

  • 东方朔:协助汉武帝巩固政权扩展疆土的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原本姓张,平原羌次(今山东陵县人)。西汉辞赋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

  • 张仓:秦汉时期著名的会计专家张仓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张苍前256年—前152年,西汉时期河南原阳县人。精通天文历算,官至丞相。张苍做过秦朝主管文书的御史。他为人仗义言,得罪秦王,秦王对他又恼又怒,准备把他问罪,有人向张苍通风报信,他才躲过一劫。后来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率领反秦起义军经过那里时,张苍便乘机加入起义军。在随军攻打南阳时,张苍因不按计划行事而违

  • 比起韩信的胯下之辱 他受的屈辱是他的十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范雎,它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胸怀大志,多谋善断,相信自己也能开拓一番事业,但他出生寒微,不得不在当时的中大夫贾须府中任职,等待以后的机遇。网络配图一天中大夫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一起去了,齐王早知道范雎的才能,因此以黄金美酒收留他,范雎只是表示了一下谢意,它并不敢接收这么厚重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