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揭秘:这三个女人为何让乾隆帝又爱又恨

历史揭秘:这三个女人为何让乾隆帝又爱又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99 更新时间:2024/2/11 2:10:36

乾隆帝这三个女人,虽同为皇后,然则结局却迥然不同:有恭敬,有讨厌,有溺爱,形同霄壤,充分反映出乾隆帝这位风流天子所具有的爱憎分明的性格。有关史料记载,乾隆帝的后宫中著名姓的女人共41位,此中,有三个身份稀奇的女人,虽然同为皇后,乾隆帝对她们的态度却迥然有别:一位给予恭敬有加的待遇,一位遭遇恨之入骨的厄运,一位是宠冠后宫的爱妃。

第一位是乾隆帝敬爱有加的孝贤皇后

这位皇后,就是乾隆帝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雍正五年(1727年),她16岁的时辰,被雍正帝指婚给弘历为嫡福晋。富察氏以获得礼敬呢?

网络配图

第一,出身尊贵;第二,节俭,这位中宫皇后是十分节俭的;第三,勤勉。皇后在宫中十分勤勉,有责任心。照顾太后,勤用功恳,任劳任怨:“侍孝圣宪皇后,恪尽妇职。”(《啸亭续录》)照顾男子,更是无微不至,尽职尽责,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的特点了。资料记载,乾隆帝身上曾长了疖子,很厉害,御医说:“须养百日,元气可复”(《郎潜纪闻二笔》)。皇后听到这个新闻后,怕奴隶们照顾不周,便自动搬到乾隆帝寝宫表面,日夜照顾,直到一百天满,乾隆帝康复之后才回宫。

三月十一日,乾隆帝一行达到德州,决定改行水路,沿运河北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皇后却死在了船上。关于皇后之死,我们查阅了一些史料,发现是因为她的皇子病逝,悲伤过度,加之连日劳累,感染了风寒,不幸猝然离世。这真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变,真是太突然了。皇后此行,原本是乾隆帝精心安排,为她排遣愁闷的一次旅行,却不幸让她走上了不归之路。就连皇太后都很惊讶,她闻听噩耗,赶忙来到皇后的船上,看着死去的皇后,很久都没有离开。

第二位是乾隆帝恨之入骨的乌喇那拉皇后

孝贤皇后去世后,在皇太后的主持下,册立那拉氏为中宫皇后,综理后宫事宜。那拉皇后,佐领之女,小乾隆帝7岁。可是,谁曾想到,15年后的乾隆三十年(1765年),那拉皇后随帝第四次南巡途中,却因故剪发而忤怒了高宗,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接着,那拉皇后被打入宫,直至死去,也未能使气忿已极的乾隆帝回心转意。

皇帝和太后活得好好的,那拉皇后为什么要无端剪发呢?那不等于在咒骂乾隆帝和太后早死吗?原来,满洲旧俗,只有长辈或者尊辈去世才可以剪发,意思是以发代头,相等于殉葬之意。在宫里面,只有皇帝和太后去世,那拉皇后才能剪发,示意哀悼。

那拉皇后的一时冲动,随即给自己和她的孩子带来了毁灭性的袭击。

网络配图

第一,降低丧事规格。当皇后去世的时辰,乾隆帝正在承德打猎,他没有回京料理,而是说“实皇后福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受朕恩礼”(《清列朝后妃传稿》),丝毫没有伤心之意。并且下旨:“丧仪可依皇贵妃例行”(《清列朝后妃传稿》),这就由礼部承办的皇后国丧,降为由内务府承办的家丧,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国丧是要布告全国的,世界服丧,而家丧则只局限在皇宫之内了。

不许进入裕陵地宫,那拉皇后地位那么高,却没有机会进入裕陵地宫,和皇帝合葬,真是太遗憾了。没有自己的地宫,逝去的皇后被人神秘塞进了别人的地宫。典籍不记载,葬地不明,谁也不知道她事实葬到了那边。不给谥号,谥号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古人很器重这个。那拉皇后是清代唯逐一个没有谥号的皇后。不给她设神牌,不许可后人祭祀,这是最厉害的赏罚了,尤其是不许可她的亲生儿子祭奠她,太没有情面味了。棺材质地低劣,出殡极其冷清。就是这个女人,乾隆帝终生都没有包涵她,对她真是恨之入骨,还牵连了她的孩子。皇后的儿子永璂原本很有盼望继承皇位,可是,因为那拉皇后失宠,永璂也受到牵连,乾隆帝不给他封爵,于是,永璂烦闷寡欢,25岁就去世了。身后丧事也是极为冷清。

第三位是乾隆帝爱之愈深的孝仪皇后

毫无疑问,孝仪皇后是乾隆帝末了一位皇后,也是他生平中最爱的女人。乾隆帝五十岁左右的时辰,他眼中的貌美妃子,魏佳氏生怕是最佳的人选。

也正由于如许,魏佳氏在宫中如鱼得水,顺风顺水,备受乾隆帝的宠幸,因而,也就有了最大的收成了。

这个女人姓魏佳氏,出生在一个五品管领的家庭,而且仍是包衣出身,以是,她入宫后,封号也很低下,仅是一个贵人。如许的出身,使她在宫中警惕翼翼,如履薄冰。也正由于云云,宫中的环境使她练就了一些能力,比如察言观色,比如见风使舵,等等。

网络配图

从魏佳氏的宫中封号可以看出,她是扎踏实实的由最基层的贵人升起,几乎没有跨越任何一个等级,可谓稳中求进。到终极,她的封号已经是最高的了,由于到乾隆三十年,她晋封为皇贵妃,皇后在第二年去世,至此,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去世,这十年的光景,后宫之中没有皇后,她就是宫中的老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诸侯武力排行榜:吕温侯竟然位居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是各路英雄豪杰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在三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名将,在这里,我们将大家心中印象最深的八位名将做个排行,看看他们能排到第几呢?网络配图1.吕布吕布有三绝:武绝天下,马绝寰宇,妾绝千古。吕布有此三绝,已不枉英雄一世。吕布,字奉先,天下无敌的勇将。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力过人

  • 揭秘:杨贵妃是如何打败三千佳丽获圣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天宝四载,七月二十六日壬辰,皇帝颁诏令,命光禄大夫、行左相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李适之为使,金紫光禄大夫行门下侍郎集贤院学士陈希烈为副使,持节礼册,册立左卫勋二府右郎将韦昭训第二女为寿王妃。陈希烈是第二次做册立寿王妃的副使。寿王的第二任王妃,出身比杨氏高了一些,她的父亲官郎将。这一项诏令发布之后,仅

  • 揭秘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是如何被骗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的楚国的江山神器竟然被一个窃国贼给盗取了,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竟然也被骗,最终被杀了。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战国末期,“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掌握着楚国的实际权力,担任宰相二十余年,许多人追随其后,多时士子宾客达数千人。这其中,人皆以为是奔着一般的升官发财而来的,殊

  • 他是一代军神 八王之乱时他两次救兵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308年五月,山东流寇王弥打败西晋多支军队,到了洛阳,驻军在津阳门。晋怀帝任命王衍负责征讨的军事。王衍和王斌等人带兵出战,西凉派来的猛将北宫纯跟王斌说:“我看王弥的大军,多是乌合之众。只有王弥和他几百精锐比较可怕。如果用轻骑冲破他的精锐,剩下的则不战自溃。我所率领的西凉精骑,都是骁勇无畏的勇士。

  • 揭秘李白不仅是浪漫的诗人 更是有名的剑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李白第一个反应就是语文课本里的他,第二是流连于娼妓的他,但是你不知道李白还是有名的剑客呢!唐朝第二大剑客!网络配图历史中的李白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高个子,穿着风流倜傥,行走时都能带风。其实李白的个子不是太高,就是因为这个他才想着要好好习武不能因为个子小被人欺负。他经常向别人推荐自己时特意强调自己

  • 张居正死后被学生抄家 皇帝也想从中捞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为为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所编的教科书《帝鉴图说》(资料图)在432年前的今天,1582年7月9日 (农历六月二十),明朝“宰相之杰”张居正逝世。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

  • 朱元璋血腥的陪葬:打开妃子的脑壳灌水银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而用妃嫔殉葬的恶例,则首开于朱元璋。1398年,朱元璋死后,那些还没来得及生育的可怜妃嫔,就被告知要陪皇帝殉葬……直到后代的帝王意识到了这个殉葬制度的不人道,于是才用俑来代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推出了一本《古代陵寝》,道尽了明孝陵和古代帝王陵寝的不一样

  • 唯一可和诸葛亮齐名的刘伯温为何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伯温的名声,盛情邀请出山。此时刘伯温已50岁,应邀前往金陵),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于色。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伯温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了施展。刘伯温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网络配图刘伯温被朱元璋聘至

  • 太平公主出轨也讲面子 自己出钱修寺庙养小白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公主是皇帝的掌上明珠,在唐朝时期,武则天与唐高宗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儿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与其他公主不一样,太平公主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聪明、睿智、政治天赋也很高,在很多方面都像极了自己的母亲女皇武则天。网络配图而这位美丽、睿智的公主却拥有一段没能善终的婚姻,在太平公主达到出嫁

  • 戚继光的另一面:给领导送红包 找大官做后台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戚继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作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戚继光有着光鲜、荣耀的一面,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又有着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一面。网络配图英雄难过美人关,戚继光也不例外。21岁那年,戚继光娶了“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王氏为妻。据说,早年戚继光家里很穷,难得打一回牙祭,有一次,家里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