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朝皇后沈婺华观音的名号是怎么得来的?

陈朝皇后沈婺华观音的名号是怎么得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84 更新时间:2024/1/19 17:10:37

沈婺华是出生在吴兴武康地区的人,她的父亲在当时担任着仪同三思的职位,也是望蔡贞宪候,而她之后嫁给了陈叔宝,在陈叔宝成为皇帝之后,她也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皇后,可是这个皇后的位子并没有坐多长时间就遭遇了王朝灭亡,所以她这个皇后的命运也并不是很好,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信息在沈婺华简介中有着详细的介绍,那么沈婺华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沈婺华图片

沈婺华简介中并没有介绍她的出生年月,相关资料记载她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她的母亲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这件事让她非常地悲痛,当时她消瘦地很厉害,就算丧期过去之后,她依旧会在每年母亲祭日的时候哭泣,这让许多人都非常地敬佩。在571年的时候她嫁给了陈叔宝,成为之后的太子妃,到了582年的时候陈叔宝继承了皇位,而她也随之成为皇后。

另外沈婺华简介中还介绍到她的性格非常地娴静,而且是个有见识非常机灵的女子,曾经读过许多的史书,在她成为皇后之后,当时的贵妃是张丽华,此人一直十分嚣张,但是沈婺华却并不是很在乎。后来沈婺华看见陈叔宝做的事情实在是有些过分,于是多次上书劝谏他,但是这让陈叔宝十分的恼怒,甚至想要废掉她。到了589年腐朽不堪的陈朝最终还是被隋朝灭掉了,而沈婺华跟随着丈夫一起被羁押到了长安,在618年的时候沈婺华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并且在天静寺出家。

沈婺华的故事

沈婺华在做皇后的时候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贤德的人,她从小就读过许多历史方面的书籍,因此不仅比其他女子聪慧有见识,而且还是一个比较擅长写作的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适合做皇后的人,因此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关于沈婺华的故事,那么沈婺华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沈婺华图片

有一则关于沈婺华的故事说的是在她成为皇后之后的事情,据说当时因为她要为父亲服丧,所以和陈叔宝的关系变得更加冷淡起来。在当时的皇宫内最受宠的就是贵妃张丽华了,宫中所有的事物都掌控在她的手中,而沈婺华却和陈叔宝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经常很长时间他们都没有亲密的相处。

有一次陈叔宝本来是要宠幸沈婺华的,但是坐了不过一小会儿的时间就要走,而沈婺华也并没有因此而挽留他,这让陈叔宝感觉到非常的奇怪,想了想便作了一首诗送给了她,诗的内容是“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本意是讽刺沈婺华没有挽留他,日后若是失宠也不要怪他。

然而沈婺华回过身却也回了一首诗给他,“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往,教遣若为留。”这首诗中表明了她不肯挽留陈叔宝的原因,同时也可以看出沈婺华并不是十分看重自己是否受宠,她本来就是一个十分冷清的人,她曾经多次劝谏陈叔宝要公平的行事,她也已经知道陈叔宝的真心并不在她的身上,而这首诗也在表明自己心意的同时显露了自己的才华。

沈婺华观音

沈婺华原来是陈朝的皇后,但是她做皇后的时间并没有多久陈朝就覆灭了,而她作为皇后和陈叔宝一同被羁押到了长安地区,但是杨广却非常看重沈婺华的才能,因此每次外出巡视的时候都会带着她。在她终于回到家乡之后不久就到天净寺做了出家人,而她当时的法号是观音。其实除了法号是观音之外,沈婺华观音的名声也非常地响亮,那么沈婺华观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观音图片

沈婺华观音的名声由来还要从她成为出家人之后说起,那个时候起义活动非常的多,而吴帝李子通也因为没有士兵而到处抓捕老人孩子和妇女等人,用这种方式来抵抗唐朝的军队,有人觉得这些人并不该死,于是便将消息传到了天净寺,希望沈婺华能够救出这些人,据说当时她用了计谋之后很快就救出了这些人,并且将自己装扮成观音大士,成功的让追兵放弃了追捕,在此之后她也明白朝廷并不会放过她,于是便到了山东的莱山上苦修七年。

沈婺华所救的人逃往了各个地区,而沈婺华观音的名声也流传地越来越广,就连唐太宗都听说了这件事,于是便派出官员将她接到了长安。而人们也绘制了一些有着沈婺华长相的观音图供奉起来。其实沈婺华之前就曾经做过许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在人们遭遇干旱的灾祸之后,她曾经向天祈求下雨,之后果然解决了干旱。而她本身的博学端庄聪慧,以及她救助苦难百姓的形象和观音的大慈大悲不谋而合,因此人们才会有沈婺华观音的称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揭秘:这三个女人为何让乾隆帝又爱又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帝这三个女人,虽同为皇后,然则结局却迥然不同:有恭敬,有讨厌,有溺爱,形同霄壤,充分反映出乾隆帝这位风流天子所具有的爱憎分明的性格。有关史料记载,乾隆帝的后宫中著名姓的女人共41位,此中,有三个身份稀奇的女人,虽然同为皇后,乾隆帝对她们的态度却迥然有别:一位给予恭敬有加的待遇,一位遭遇恨之入骨的

  • 三国诸侯武力排行榜:吕温侯竟然位居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是各路英雄豪杰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在三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名将,在这里,我们将大家心中印象最深的八位名将做个排行,看看他们能排到第几呢?网络配图1.吕布吕布有三绝:武绝天下,马绝寰宇,妾绝千古。吕布有此三绝,已不枉英雄一世。吕布,字奉先,天下无敌的勇将。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力过人

  • 揭秘:杨贵妃是如何打败三千佳丽获圣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天宝四载,七月二十六日壬辰,皇帝颁诏令,命光禄大夫、行左相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李适之为使,金紫光禄大夫行门下侍郎集贤院学士陈希烈为副使,持节礼册,册立左卫勋二府右郎将韦昭训第二女为寿王妃。陈希烈是第二次做册立寿王妃的副使。寿王的第二任王妃,出身比杨氏高了一些,她的父亲官郎将。这一项诏令发布之后,仅

  • 揭秘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是如何被骗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的楚国的江山神器竟然被一个窃国贼给盗取了,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竟然也被骗,最终被杀了。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战国末期,“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掌握着楚国的实际权力,担任宰相二十余年,许多人追随其后,多时士子宾客达数千人。这其中,人皆以为是奔着一般的升官发财而来的,殊

  • 他是一代军神 八王之乱时他两次救兵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308年五月,山东流寇王弥打败西晋多支军队,到了洛阳,驻军在津阳门。晋怀帝任命王衍负责征讨的军事。王衍和王斌等人带兵出战,西凉派来的猛将北宫纯跟王斌说:“我看王弥的大军,多是乌合之众。只有王弥和他几百精锐比较可怕。如果用轻骑冲破他的精锐,剩下的则不战自溃。我所率领的西凉精骑,都是骁勇无畏的勇士。

  • 揭秘李白不仅是浪漫的诗人 更是有名的剑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李白第一个反应就是语文课本里的他,第二是流连于娼妓的他,但是你不知道李白还是有名的剑客呢!唐朝第二大剑客!网络配图历史中的李白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高个子,穿着风流倜傥,行走时都能带风。其实李白的个子不是太高,就是因为这个他才想着要好好习武不能因为个子小被人欺负。他经常向别人推荐自己时特意强调自己

  • 张居正死后被学生抄家 皇帝也想从中捞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为为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所编的教科书《帝鉴图说》(资料图)在432年前的今天,1582年7月9日 (农历六月二十),明朝“宰相之杰”张居正逝世。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

  • 朱元璋血腥的陪葬:打开妃子的脑壳灌水银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而用妃嫔殉葬的恶例,则首开于朱元璋。1398年,朱元璋死后,那些还没来得及生育的可怜妃嫔,就被告知要陪皇帝殉葬……直到后代的帝王意识到了这个殉葬制度的不人道,于是才用俑来代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推出了一本《古代陵寝》,道尽了明孝陵和古代帝王陵寝的不一样

  • 唯一可和诸葛亮齐名的刘伯温为何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伯温的名声,盛情邀请出山。此时刘伯温已50岁,应邀前往金陵),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于色。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伯温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了施展。刘伯温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网络配图刘伯温被朱元璋聘至

  • 太平公主出轨也讲面子 自己出钱修寺庙养小白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公主是皇帝的掌上明珠,在唐朝时期,武则天与唐高宗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儿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与其他公主不一样,太平公主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聪明、睿智、政治天赋也很高,在很多方面都像极了自己的母亲女皇武则天。网络配图而这位美丽、睿智的公主却拥有一段没能善终的婚姻,在太平公主达到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