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大明悍将蓝玉的一句话 竟然引起万人亡!

揭秘大明悍将蓝玉的一句话 竟然引起万人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12 更新时间:2024/2/20 12:40:28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密报朱元璋蓝玉准备谋反,将要在大明皇帝朱元璋出巡时行刺于他,蓝玉因此被赐死,灭了他三族,被株连的人数总计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蓝玉一案,朱元璋施刑太过,滥杀无辜,蓝玉肆意妄为,破坏朝纲,双方都有责任。

网络配图

蓝玉这厮得势后口出狂言,特别是在朱元璋最为敏感的继承人问题上,蓝玉更是口无遮拦。太子朱标与蓝玉有亲戚关系,两人来往自然密切。这样一来,蓝玉作为朝中重臣,朱标日后依仗他的事越来越多,由于是亲戚关系,朱标对蓝玉是越来越信任,事无巨细都要与他交流,蓝玉刚开始还有点忌惮,给太子朱标出了不少好的主意。后来蓝玉地位显赫了,他的言行就没有那么谨慎,某天就聊到朱标的弟弟朱棣,蓝玉的言语就开始放肆。他对朱标说:我觉得燕王朱棣在自己的封地上有皇帝做派,不论是出入的仪仗还是说话的腔调,都是在效仿他老爸太祖朱元璋。燕王府的奢华可以与皇宫媲美,实在令人惶恐不安,况且燕王封地燕京向来有帝王龙脉的气象,朱棣这人可能有谋反之心。太子你要早点防备,防止朱棣对你下黑手,否则就后患无穷了。

朱标是个实诚人,他和燕王朱棣是从小玩到大的,两人感情很好。一听蓝玉这样说,朱标心里就有点不高兴:燕王与我自幼长大,我们之间是骨肉相连的兄弟,这样防范就势必影响血脉感情。

蓝玉这厮可能多喝了几杯,活该倒霉,朱标已经一笑而过,蓝玉不再提及就没有什么事了。可是他临走时,又给朱标强调了一句:太子殿下器重我,我才把心窝里的话说出来,但愿不要发生我预料的事情。说完这句话,蓝玉与太子朱标挥了挥手就走了。太子朱标一见蓝玉反复提及燕王朱棣,就觉得这事情蹊跷,难道蓝玉与燕王有什么过节?于是朱标就派人把燕王找来,兄弟俩坐下来,把蓝玉所说之事讲清楚,燕王一听心里很是恼火,我朱棣与你蓝玉有什么干系?为何这般挑拨我们兄弟俩的感情,实在是太可恶。朱棣嘴上声称自己对太子殿下忠心不二,心里却对蓝玉恨得咬牙切齿。

网络配图

不管朱棣是否有逆反之心,蓝玉的话语已经给自己种下了祸根。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他长年累月地追随朱元璋征战天下,虽然性格懦弱,但是宅心仁厚,深得朝中大臣的喜欢。即便朱标不幸病故,朱元璋仍然没有立自己喜欢的儿子朱棣为太子,而是立朱标的长子朱允文为太子。朱元璋如此立储,朱棣也没有声张。可是蓝玉在朱棣没有表现谋逆之心时,就说朱棣有夺位的野心,蓝玉如此干涉皇家之事,就触及了朱元璋最不能容忍的地带,他肯定要除掉这种人。

朱棣在朱标病故后代理朝政,在朝堂上有针对性地说眼下有些公侯不守王法,败坏朝纲,如不严惩,大明王朝将失信于天下百姓。燕王朱棣这话的矛头就是指向当时的凉国公蓝玉。

朱元璋当然知道朱棣的意思,可是蓝玉毕竟是一员猛将,眼下大明的根基还不稳固,一旦出现战事,还得蓝玉出马,所以朱元璋当即没有作声,不过他心里藉此狠狠地记了蓝玉一笔。太子朱标离世后,朱元璋就册立朱标的长子朱允文为太子,让蓝玉出任太子太傅,同时召回在外驻边的冯胜傅友德,任命二人为太子太师。蓝玉一听,心里自然很不乐意,觉得自己的功劳比他们二人高,可是自己被封的官职却比他们低。有一天,蓝玉看见朱元璋出巡碾过的车迹,深有感触,突然对身边的人说:皇上已经对我起疑心了

网络配图

朱元璋本来还不想立马诛杀他,如今他竟然要造反,于是命令锦衣卫把蓝玉和他手下一干将领全部捉到大殿前。朱元璋亲自在刑部大堂审讯,结果是屈打成招,其手下不知造反一事是否属实,纷纷都说这事与他们无关,是蓝玉一人指使。

因为蓝玉这一句话,就引起满朝文武的恐慌。这个案子总计连坐了一万五千人,而后蓝玉一案牵连的时间很长,一年后颖国公傅友德乞求告归田园,朱元璋对此恼怒,赐死。定远侯王弼闻知,发了一句感慨说:喜怒不测,而后被锦衣卫报告给朱元璋,结果也被赐死。诸如此类的冤死鬼很多。此案先后牵连人数有三万之众,蓝玉的这句话成为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经典句子。一字万人亡,一句满朝荒。蓝玉这一句话惹起的祸端,害人害己更害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创中国一夫多妻记录:史载娶妻44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月7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有人从“一夫多妻”制推论出每个皇帝都有数不清的妻妾,换言之,至少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事实果真如

  • 慈禧太后靠选秀发家竟主宰大清朝长达一甲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过去的选秀跟现在社会的选美差不多,也是经过海选、初赛、复赛等层层关卡,最后被选为秀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佳丽如云的选秀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在后宫,众多的嫔妃中得到皇帝的宠幸。除了美貌之外,她洞悉隐性,工于心计,有着一般男人所没有的帝王素质。美国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的经典名言曾经这样说:男人通过征服

  • 闯王李自成起义是因为丢了饭碗无处安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有很多,他的起义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只不过他很好地顺应了这个大势。确切的来说,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有三。一是明末裁驿,导致当时的他失去饭碗;二是明末混乱,民不聊生;三是李自成的个人所具有的反抗精神。图片来源于网络明崇祯初年,“节俭”的崇祯皇帝为了节省国家开支,贴补皇宫专用。在没有经过深思熟

  • 多疑之君明成祖朱棣驾驭臣下的帝王心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对于那些雄才大略的君王更是如此,大臣们往往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出名的多疑之君,他所信任的人少而又少,而礼部侍郎胡濙就是他所信任的人之一。从他们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也许我们能看出些许明成祖朱棣的帝王心术。网络配图胡濙本来是建文二年中的进士,被授予兵部给事中之

  • 揭秘狄仁杰:非超级神探 多次被贬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从事历史小说创作的山西作家郭天印,由迷恋狄仁杰到研究狄仁杰,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尤其是近年来,他自费沿着狄仁杰曾走过的地方,行程上万里,耗时300个日夜,采掘到许多正史中不曾记载的历史资料——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那一年笔者刚9岁,但和村子里绝大多数男孩一样,已经是下地劳动的熟手。这一天,在地里帮大人们

  • 死的太冤!崇祯杀他到底是误杀或蓄意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袁崇焕的死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而且最广泛的认知是他死得太冤了,可谓是史上死得最冤枉的功臣了!那么,袁崇焕他真的没有罪过吗?为什么会被杀?崇祯杀他,是误杀或蓄意杀?真相到底如何?袁崇焕是因崇祯皇帝轻信而被误杀,但有些人认为崇祯是蓄意杀人。从历史上看,崇祯皇帝虽然不够英明却也不糊涂,袁崇焕身系国家安危,何

  • 探秘清朝传奇侍女苏麻喇姑:终身不吃药不洗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苏麻喇姑是清朝后宫的传奇侍女,也是我国历史上地位最为尊贵的侍女。苏麻喇姑有着一个习惯:不洗澡。苏麻喇姑终年不浴,只有到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她还终生不吃药,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药物。她特殊的生活习惯就连康熙皇帝都很清楚。这是为何?很多人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

  • 秦皇汉武那么牛 为何没占领西伯利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自秦始皇开始,就在北方修绵亘的长城防线,后世也多次营造,搞得今天还有人对着八达岭的砖墙遥想秦始皇,或是站在山海关城头大谈汉唐雄风,让人哭笑不得。历代北方长城地图(来源:维基百科“长城”条下,另有董耀会制作的、中国长城学会出版的《中国历代长城总图》,均较准确,读者可自行查阅)网络配图这幅地图的时间轴是

  • 揭秘雍正是怎么打败众多兄弟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始终是个谜,各种说法褒贬不一,各执一词。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雍正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图片来源于网络雍正为了这个皇位应该是做了精心的布局的,他一直都想做皇帝。雍正是由别的妃子抚养长大的,从小就缺少母爱的他性格又比较孤僻,和他母亲之间有一种说不清的隔阂感。他的沉默寡言,使得亲兄弟之间的

  • 为大清朝入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的四大降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就此终结。随后,满清军队击败大顺军并入主中原。在清朝挥师入关进而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少不了汉人的协助,其中有很多都是原本的明朝大臣。为清朝打天下出力最多的四个明朝降臣。网络配图1、范文程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