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傅友德

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傅友德

傅友德的介绍

傅友德(约1330-1394)明朝开国名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

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

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被朱元璋称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后坐事赐死。1644年追封为丽江王,谥“武靖”。

有关“傅友德”的历史故事

  • 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傅友德当属第一-趣历史网

    有句老古话说的是:“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帝王,杀起功臣来那是毫不留情,那么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趣历史小编认为,傅友德当属第一。傅友德祖籍在宿州(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在北方红巾军同元军激战的时候,他加入了进来,成为了刘福通部将李喜喜

  • 傅友德伐蜀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功劳有多大?-趣历史网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傅友德伐蜀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功劳有多大?这么说吧,在明朝伐蜀的这一战中,朱元璋主要派遣了三个大将过去,汤和、廖永忠和傅友德,老朱后来平定傅友德的表现最为出色,廖永忠次之,汤和最烂。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的时候,朱元璋开始制定了征讨盘踞在蜀地的明夏政权,他任命傅友德为征虏将

  • 蓝玉和傅友德谁更加厉害一些?(傅友德和蓝玉哪个厉害)

    说起明朝的开国功臣,蓝玉和傅有德都在其中。既然都是开国功臣,蓝玉和傅有德谁更重要?或者说谁更优秀?其实这还是蛮有说法的。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蓝玉和傅有德都不是开国名将。大明王朝的开国名将应该是徐达、常遇春、盛丰和朱文正。什么是名将?名将并不看似深沉,不仅勇敢,而且不勇敢。这些要有一个个名将

  • 傅友德为什么要在朱元璋面前自杀?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杀了他们的开国功臣。其实他们最担心的是这些英雄最终会拉拢主,以至于盖过自己的风头。明明是皇帝,存在感却不如一个臣子。这是帝王最忌讳的事情。而朱元璋死在他的开国功臣手里的,也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傅友德。傅友德是谁,怎么死在朱元璋手里的?西汉名将韩信说,"狡兔死,好狗亡;高鸟尽,好

  • 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为何被朱元璋无罪冤死?(明朝的傅友德被朱元璋杀得冤不冤)

    元末明初,从朱元璋起义到推翻蒙元统治,乃至大明朝的建立,都离不开众多名将的辅佐。说起明朝开国名将,第一个想到的大概就是徐达和常遇春。事实上,还有一个名人,他的功绩不在这两个人之下。他就是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傅友德。让人感到痛心的是,这位传说中的名将,却在晚年被战友朱元璋所杀。中间发生了什么?明

  • 傅友德伐蜀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功劳有多大?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傅友德伐蜀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功劳有多大?这么说吧,在明朝伐蜀的这一战中,朱元璋主要派遣了三个大将过去,汤和、廖永忠和傅友德,老朱后来平定傅友德的表现最为出色,廖永忠次之,汤和最烂。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的时候,朱元璋开始制定了征讨盘踞在蜀地的明夏政权,他任命傅友德为征虏将

  • 傅友德到底是怎么一个人呢?

    〇倒霉蛋傅友德遇到了“知音”一般的历史书上都大讲徐达、李善长、蓝玉等,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大提到傅友德。据有关史料记载,傅友德祖籍是安徽宿州人,后来迁徙到了安徽的砀山。傅友德早年运气一直很背,到哪里,哪里都不重用他。他最先参加了元末北方红巾军,曾经跟随刘福通的部将李喜喜进军

  • 冯胜傅友德被赐死:一次有别于其他朝代的残杀

    王世贞《高帝功臣公侯伯表序》说:“然至蓝氏之诛累,而几若扫矣。夫以冯宋公、傅颖公之雄,而卒不免死嫌。”也就是说,“蓝玉党案”预示着君权与将权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蓝玉死后,他们在劫难逃。冯胜、傅友德是明朝初年战功显赫的大将,被朱元璋册封为宋国公、颖国公,论战功仅次于常遇春、徐达。两人事功相似,结局也一

  • 傅友德

    傅友德(?~1394年),安徽相城县(今安徽省淮北市)人。明朝开国名将。元末时期,参加红巾军(刘福通)起义。率部归顺朱元璋,屡立战功,从偏裨升为大将,多次带兵大胜元军,平定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册封颍国公,加位太子太师。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被朱元璋逼迫杀儿子,义愤自尽。崇祯十七年(1644

  • 明朝功勋颍国公傅友德

    傅友德,汉族人,安徽相城(今安徽淮北)人,移居砀山(今属安徽省)。元至正十年(1350年),农民起义军领导者刘福通到砀山迎来韩林儿,傅友德即投靠红巾军,变成农民起义中的一名士卒。1357年六月,刘福通遣部下出击,傅友德随李喜喜进关中。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四月,李喜喜进驻巩昌,兵败后傅友德追随他

  • 傅友德有多牛?提着自己儿子的头颅扔到朱元璋脚下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傅友德有多牛,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从秦朝建立以后,中原王朝多以汉人统治为正统,尤其以汉唐、明朝为代表,明朝堪称最后的巅峰,与秦汉相比,明朝“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历代帝王都把气节看成最重要的事情,即便都城沦陷

  • 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傅友德当属第一

    有句老古话说的是:“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帝王,杀起功臣来那是毫不留情,那么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小编认为,傅友德当属第一。傅友德祖籍在宿州(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在北方红巾军同元军激战的时候,他加入了进来,成为了刘福通部将李喜喜麾下的

  • 朱元璋为什么杀傅友德(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的真实原因)

    人物档案姓名:傅友德谥号:武靖所处朝代:明朝出生地:砀山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1394年职业:颍国公、太子太师信仰:道家封爵:颍川侯、颍国公追封:丽江王主要成就:第二次北伐平定甘肃、平四川取贵州 下云南傅友德是中国明朝时期著名武将,早年跟随明太祖朱元璋一起征战天下,辅佐朱元璋建立不世伟业,成为明朝

  • 蓝玉和傅友德谁更加厉害一些?

    说到明朝的开国功臣这其中就有蓝玉和傅友德,既然都是开国功臣,那么这个蓝玉和傅友德到底谁更加的呢?或者说谁更加的技高一筹啊?其实这个也还是挺有说法的啊,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蓝玉和傅友德都谈不上开国名将。大明的开国名将应该是徐达、常遇春、冯胜、朱文正。何谓名将?名将不是貌似深沉,不只是勇

  • 傅友德为何在朱元璋面前自刎?

    历史上杀掉自己的开国功臣的皇帝不少,其实他们最担心的无非就是这些功臣最终会功高盖主,以至于盖过了自己的风头,明明自己才是皇帝,但是存在感却不如一个臣子,这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而死在朱元璋手里的他的开国功臣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傅友德。傅友德是什么人,他又是怎么死在朱元璋手里的呢?西汉名将韩信

  • 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为何被朱元璋无罪冤死?

    元末明初,从朱元璋起义到推翻蒙元的统治,乃至后来大明朝的建立,都离不开许多名将的辅弼,说起明朝开国名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徐达和常遇春,其实还有一位名将,其战功不在此二人之下,他便是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傅友德。然后令人感到凄凉的是,这位传奇名将晚年却正是被他当年的战友朱元璋无罪冤死,这中

  • 傅友德生平简介

    傅友德(?-1394)汉族,安徽相乡(古安徽淮北)人,搬家砀山(古属安徽)。明代建国名将。元终列入刘祸通义兵,随李喜喜进蜀。后率部回墨元璋,从偏偏裨降为年夜将。至正二十七年从缓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仄定苦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

  •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是怎么死的?他为何要杀死儿子?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傅友德是明朝开国名将,他原本参加刘福通的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军归顺了朱元璋,从偏裨将领一直升为大将,战功卓著,朱元璋曾称傅友德: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傅友德打仗非常厉害,曾七战七胜,洪武五年

  • 大将傅友德为何在朱元璋面前自刎?傅友德之死

    西汉名将韩信说过,“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为巩固统治,通常都会对开国功臣进行“清洗”,其中尤以明太祖朱元璋为甚!朱元璋不仅杀人数量多,而且刑罚极其残酷,如大将蓝玉竟被“剥皮实草”,然后送到全国各地示众。面对明太祖血腥的屠刀,有一位开国名将向朱元璋做出反抗

  • 屡立战功的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为什么会被赐死?

    明朝初期有不少开国大将的名字如雷贯耳,例如常遇春、徐达、蓝玉等人,傅友德也是明朝开国大将,但是却少有人知,其实他的能力非同一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傅友德作为明朝开国大将,骁勇善战、英勇无比、百战百胜,消灭陈汉、推翻元朝、平定巴蜀,横扫漠北时屡战屡胜,一生兢兢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