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辽为何能在逍遥津之战中,横扫江东十几位虎将?

张辽为何能在逍遥津之战中,横扫江东十几位虎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26 更新时间:2024/1/15 23:52:4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逍遥津之战,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而主角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的张辽。张辽能够取得逍遥津之战的伟大胜利,是着实不容易。因为在当时,张辽能够指挥的军队只有七千人,而吴军却足足有十万,更重要的是,吴军此次的统帅是吴国皇帝孙权,在加上吴国强大的将军阵容,因此,可以说,逍遥津之战,张辽所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大。那么,张辽到底是如何以七千胜十万的呢?张辽当时所面对的吴国名将又有哪几位呢?

逍遥津之战是合肥之战的最后阶段,为了夺取合肥这块江淮地区的战略要地,孙权亲自统帅十万大军发起了合肥之战。《方舆纪要》庐州府记载:府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则可以西问申、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三国时,吴人尝力争之。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孙权对合肥是势在必得。也许正因为对合肥地区异常重视,因此,孙权不仅御驾亲征,而且带了很多位东吴大将。根据相关历史记载,此次孙权的将军团成员有:甘宁、吕蒙潘璋、宋谦、徐盛陈武凌统蒋钦贺齐。这其中甘宁、潘璋、徐盛、陈武、凌统、蒋钦六人就位列江东十二虎臣之中,其他的几位大将也都是东吴帝国威名显赫的虎将,当然还有很多不怎么知名的大将也跟随其中。从这个将军团就可以明确看到,张辽此次面临的对手的确是非常之强大。

而看看魏国这边,除了张辽是此次逍遥津之战的主将之外,还有李典乐进两名副将,还有薛悌这个护军。可以说,从魏国和吴国的将军团阵容相比,很显然,魏国也是远远不如吴国的。因此,对于逍遥津之战,不要说普通士兵没有信心,就是李典、乐进几位将军都没有什么取胜的决心。

但就算敌我相差如此悬殊,张辽也没有丧失信心,作为曹军一位智谋无双的帅才,张辽相信,只要谋略得当,士兵勇敢,将军敢于身先士卒,那么以七千对十万,胜利的机会还是有的。那么,张辽取胜的底气到底在哪里呢?小编分析,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1、张辽手下士兵虽然只有七千人,但都乃魏军精锐,士兵个个忠诚度高,也悍不畏死,战斗力也强,这其中甚至有张辽当年跟随吕布时的并州飞骑。

2、吴军骄横轻敌。通过仔细观察,再加上魏吴兵力相差悬殊,因此吴军非常的骄横,而张辽就准备利用吴军的这一轻敌弱点进行攻击。

3、魏军是守城一方。张辽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和士兵们不丧失斗志,那么最不挤也能支持到援军的到来。

4、东吴军队虽然实行和曹魏一样的世兵制,同时也实行独具特色的世袭领兵制。看似强大的东吴人马,却没有一统的号令和指挥。

通过张辽自己仔细的观察,以及魏军侦察兵的反复细致的观察,张辽知道,十万吴军自统帅孙权到底下的士兵都因为兵力太过悬殊,从而都产生了轻敌的情绪。而张辽就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战机。因此,张辽果断的组织了一支800人的死士部队,就是在这支悍不畏死的死士部队的进攻下,刚刚到达还立足未稳的吴军顿时大乱,张辽更是勇猛无比的在斩杀了两名吴军大将和几十名吴军士兵,就连孙权也被八百死士给逼得撤退到一个小山丘上。

《资治通鉴》记载:明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大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急击围开,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乃还修守备,众心遂安。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彻军还。

但吴军毕竟人数要比魏军多的多,再加上吴军猛将众多,不久,孙权和众位大将就稳住了局面,一会儿反而将八百死士和张辽包围了起来。但张辽却是非常悍勇,在如此危急时刻,张辽不但带着一部分士兵杀出了重围,更让人佩服的是,见还有一部分士兵被包围,张辽居然又杀了回来。这次战斗,让吴军彻底的震撼了。此战虽然战果一般,但却让魏军原本低迷的士气彻底高昂了起来,相反吴军的士气却彻底低落了下来。

不久,吴军十万大军的主力已经全部到齐,在孙权亲自指挥下,吴军发动了对合肥城的猛烈进攻。但因为合肥城在以前的杨州刺史刘馥的积极建设下,城墙是又高又厚,而且守城物质也极为充足,最为关键的是,此时的魏军士气高昂,对于指挥官张辽也是心服口服,因此在魏军众志成城的抵抗下,吴军连续进攻了十几天都还没有攻下合肥城。最可怕的是,由于军中爆发了疾疫,吴军不得不选择撤退。

看到吴军缓缓撤退,正当魏军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张辽却突然命令将士们追击。因为,通过观察和分析,张辽觉得此时追击也许会有大收获。因此,张辽观察到,吴军主力已经大部分过河,而孙权却只带着少量部队殿后,最重要的是,孙权想不到自己敢于这个时候去追击,更想不到自己仍然有实力去追击。

逍遥津是南肥河上面的渡口。孙权决定,大部队撤退后,自己就从逍遥津口渡河南撤,此时北岸只剩孙权及吕蒙、凌统、蒋钦与车下虎士一千余人。因此,当张辽率军进攻下,孙权顿时大惊失色,慌忙派人去调集主力部队回援。为了保护孙权,凌统率领三百亲卫拼死死战,最后三百亲卫全部战死。而甘宁也拼命的射箭救援,在混战当中,东吴禁卫军司令官陈武不幸战死,宋谦、徐盛负伤后退,被打的士气低落的吴军甚至有不少士兵开始后退逃跑,此时,潘璋及时率领部队赶到,并斩杀了后退士兵,这才稳住了局势,让士兵们重新开始死战。

在士兵拼死保护下,孙权来到逍遥津渡口,但此时桥已被曹军破坏,剩下两边延伸的桥板,中间有一丈多的地方没有桥板可供依托。孙权亲近的官员谷利,要孙权持著马鞍,然后让马后退,再飞纵向前,谷利在后面用鞭抽马,以助马势。孙权就这样连人带马的飞到南岸。很多三国迷说,要不是因为孙权的马是一批好马,那么孙权也许真的很有可能死在逍遥津之战。

逍遥津之战的伟大胜利让曹操简直是欣喜若狂,张辽也因此得到了“征东将军”等诸多封赏,史称“太祖大壮辽”。“大壮”两字陈寿在《三国志》里仅用了两次,分别在《三国志·张辽传》及《徐盛传》,可见其分量之重。而李典和乐进等大将也都得到曹操的大力封赏。

逍遥津之战是张辽人生当中的一次辉煌胜利,也是孙权人生当中一次不堪回首的败绩。从此战,我们也可以看到,要想取得一场战斗的胜利,一位冷静、勇猛、睿智的指挥官的确是非常之重要,而任何时刻,不管占据多大的优势,轻敌绝对是要不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常遇春:与徐达齐名的大明战将,最后暴毙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常遇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一、草根出身常遇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麾下数一数二的猛将,与徐达齐名,为明政权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少年时期,出身于贫农之家的常遇春勤快上进,一方面给人干活赚取生活费帮补家用,一方面偷偷留一点钱买书看和趁着闲余时间到私塾外偷偷听课学

  • 揭秘臭豆腐的历史,连朱元璋也喜欢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吃老婆婆的豆腐,朱元璋吃豆腐的故事,臭豆腐最早哪个朝代

    说起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小吃,可必然少不了这样一份美食———臭豆腐,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传统小吃,可以说是名声大震,不仅我们爱吃,就连国外也被它深深吸引。你可不要以为臭豆腐除了它又臭又香为特色外,就没有其他对我们有利的地方了。其实啊,臭豆腐可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吃臭豆腐可以增加我们的食欲,可以让

  • 夏侯渊到底有多无能?他是如何毁掉汉中全局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献帝被谁废了,夏侯霸投降蜀国带了多少兵力,夏侯惇为什么不给夏侯渊报仇

    大家好,说起夏侯渊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如果说赤壁之战让曹操一统天下的美梦就此破灭,那么汉中之战,则是彻底确定三分天下格局的一战。汉中处在西川与关中的中间,也是蜀汉的门户,不拿下汉中就无法进取西川。自古以来中原王朝进攻蜀地主要是两条路,一条就是汉中路线,另外就是从荆州走白帝进入西川,这也是刘备

  • 窦婴与窦太后是什么关系?她们为什么要交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汉两个窦太后,窦婴跟皇上的关系,田蚡和窦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窦婴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雷开被宠比干死,窦婴失势灌夫囚。道旁荆棘汝自力,进退惟谷心烦忧。在汉朝的武将体系中,大将军是最高职位,楚汉争霸时,兵仙韩信被拜将,成为了汉朝第一位大将军,从汉军出蜀作战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

  • 左慈真的是会仙术的神仙吗 曹操真的杀不了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于吉是神仙吗,管辂和左慈,神张辽偷左慈技能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左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神仙",我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腾云驾雾、法术连天的得道高人形象。在古代传说中,的确仙人是一个让人羡慕的特殊群体。到了明清之际,因为演义小说广泛流行,作家们刻画了越来越多的神仙,这些玄幻的神仙被"安排"到了历史的各个时期。比

  • 谯周为何会在诸葛亮死后从成都赶到五丈原吊唁?他是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在哪里,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

    谯周为何会在诸葛亮死后从成都赶到五丈原吊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帮助刘备制定战略规划并建立蜀汉,刘备死后又成为蜀汉的实际统治者,对内发展民生扩展商业,对外积极用兵,为蜀汉开疆拓土。但因为多年积劳成疾,最终在五丈原病逝。诸葛亮

  • 皇太极为何不宠爱孝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太极为什么叫太极,海兰珠和皇太极的关系,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

    每当一提起皇太极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古代皇帝的后宫,众多女人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明争暗斗不断,甚至为了往上爬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也有一部分女人,皇帝不爱政治爱,没有皇帝的恩宠,却因为政治能力而名垂青史,孝庄太后就是其中一位。细数清朝后宫众多的嫔妃,要说能集

  • 杜审言:历史上最轻狂的人,最后为何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审言简介,轻狂制霸七人组有谁,纪中原怎么复活了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杜审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姓杜的人,脑子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诗圣”杜甫——故事多,诗也多,生平事迹那更是耳熟能详。但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有一个戏超多的祖父——杜审言,为人堪称狂生之鼻祖!一、杜审言:狂生之鼻祖世人皆知,唐朝的肆意轻狂是其他任何一个时

  • 孙权取得荆州已经达到目的了 孙权为何不放了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为什么偷袭关羽,孙权为什么杀关羽,关羽没有失荆州

    对孙权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站在孙权的角度来考虑,关羽必须要死。一方面,这是孙权为了实现他的大战略,必须要走出的一步;另一方面,这也是孙权对关羽能力的肯定。毕竟,虽然杀掉关羽会得罪刘备,但是如果留关羽一条命,对于孙权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两权相害取其轻,杀掉关

  • 孙策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孙策为什么还传位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传位给哪个儿子,周瑜儿子,孙权对孙策的后代怎么样

    对孙策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策(175年—200年5月),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东吴开国皇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曹操奏许朝廷任命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对于东吴的基业,孙策可以说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安五年(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