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一族:东汉末年最有资格统一天下的家族

袁绍一族:东汉末年最有资格统一天下的家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2 更新时间:2024/2/27 7:51:14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大家都想在乱世中分一杯羹。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网络配图

那么谁最有资格一统天下,如果论资排辈的话,应该是袁绍,因为这个家族太牛了:

其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三公很厉害,在当时权倾朝野。三公,在东汉时指司徒、司空和太尉,都是宰相之职。四世三公,即袁家连续四代都有人做宰相。如果再加上袁绍,就是“五世三公”了。

其二,高祖袁安是一个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人:汉明帝时,发生了楚王谋反案。这件案子,堪比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大量功臣贵戚、朝廷大臣牵涉其中,成千上万的人无辜冤死。由于袁安能力出众,善于处理疑难政务,被任命为楚郡太守。那里正是谋反案的案发地。袁安到楚地后,连公府都没有去,直接就去监狱审案。审理之后,袁安把与案件无关的人,全部列出来上奏给皇帝,请求释放。从此为袁家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与政治声誉。

其三,袁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文武双全,英气勃发。年轻时效仿孟尝君养三千死士,让叔父非常震惊:“你这是准备败我们袁家!”灵帝死,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主持朝政。当时大臣包括曹操等人对袁绍都非常赞同。

其四,讨伐董卓后,顺利崛起,占据冀青幽并四大州,在当时为第一诸侯。手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三个儿子雄踞一方,也格外厉害。

其五,兄长袁遗弟弟袁术都是当时很厉害的人才。

网络配图

时人评价袁绍有三个优点:一、宽仁从众,天下所服;二、临危吐决,智勇迈于人;三、世布恩德,天下受其惠。看袁绍用兵,重势而不重诈,典型的谋定而后动。如果不是遇到曹操这种绝代豪杰,在一般的乱世,也许他会顺理成章的取得天下……

只是,袁绍家族也有致命的短板:

其一,不会用人:汉献帝受困于长安时,沮授建议袁绍“迎大驾于西京......,号令天下”,田丰也持类似观点,袁绍很认同。这比毛玠建议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早一年,可惜袁绍不听。后来献帝逃难于河东地区,沮授再次建议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颍川集团揣测到袁绍有称帝野心,郭图淳于琼就投其所好,指出汉室已衰微,无须迎献帝,以免为其所累。袁绍从之。曹操则抓住机会迎献帝建都于许昌,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占据了政治和道义制高点,袁绍追悔莫及。

其二,疑心太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惜袁绍不懂:派高览张郃攻打曹操,却又怀疑高览张郃私通曹操;让许攸参赞军机,却又对许攸的建议不闻不问,甚至恶语相加。

其三,处理许攸的问题不当:审配当时留守邺城,以“许攸(属于河南集团)家不法,收其妻子”,许攸大怒,叛袁投曹。其实,在袁绍纵容豪强权贵的政策下,冀州豪族普遍横征暴敛、目无法纪,审配家藏匿罪犯,恶劣程度或许还超过许攸,袁绍不置可否。其实许攸跟随袁绍已好多年了,许攸逃向曹操,并且向曹操投降,让袁曹的实力发生了逆转。

网络配图

其四,兄弟阋于墙。袁绍兄弟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交恶由来已久: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嫡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正妻所生。袁术想哥哥袁绍是小老婆养的,虽然是我哥,他不认。而且袁绍虽然可能是婢女所生,按照袁术骂他的话,说他是什么我们家奴才的种子,可能是婢女生的,但是素质、人缘、水平确实比袁术好。这个袁术就更嫉恨他哥哥了,非得跟他哥哥拼个你死我活不可。以致后来兵戎相见。袁术称帝,袁绍极为不满,大肆唾骂。

其五,袁绍好虚名,喜欢做些面子活,可惜只是官场文章:他外表宽容,内心猜忌,喜好谋略而不能决断,有人才而不能用,听到好的计谋而不能采纳,正如孟德所言:“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即使得到人才又能怎么样呢!门下的谋士们互相嫉妒、互相谋害,不能齐心协力共事袁绍。

可惜了袁绍,尽管有名门望族,尽管在各个方面都比较突出,可惜面对一代枭雄曹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或许袁绍会说,不是我弱,而是对手太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慈禧的爱好:冬天玩拖冰床太监飞速拖床前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有一娱乐节目,挺特别的。网络配图天气冷的时候,等到中南海一结冰,最高兴的莫过于慈禧了。只不过,慈溪一高兴,底下的人就得发愁。众人知道,这老太后又要变着法儿,以损人为乐了。慈禧这娱乐节目,分为两段。前半段,是体验“飞”的感觉。所谓的“飞”,就是拖冰床。冬天结冰后,冰面异常光滑,慈禧和众多妃嫔、

  • 解密:慈禧太后为什么临终遗言女人不得参与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是晚清时期清廷掌握实权的女人,她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在咸丰帝去世之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去世,这个晚清时期的太后实则是真正的皇帝,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对当时的清朝影响

  • 揭秘蜀汉大将关羽不被刘备封侯的内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之帝王,为笼人心,固爪牙,显威仪,示恩宠,往往会把加官、晋爵、封侯等等,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频频使用。如翻翻《三国志・蜀书》就知道,刘备的西蜀,也没少用封侯这个法宝,这一手段。西蜀前前后后,封过不少的侯。张飞因据水断桥,有护卫之功,刘备封其新亭侯,章武元年,进封为西乡侯;黄忠因定军山一役,斩夏侯渊立

  • 口蜜腹剑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来自宰相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李林甫这个人是唐代非常奸恶的人,虽然是他是唐朝的宰相,但为人非常奸诈,一生都在摆弄权术,所以最后的死都是因为权术而死,对待皇帝非常的甜蜜,对待其他人就像一把剑,可以说是口蜜腹剑,而这个成语就是出自李林甫这个人的故事而来。网络配图李林甫为相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在和张九龄的政治斗争中胜

  • 杨应龙没有做过当皇帝的美梦,为什么他还要起兵造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杨应龙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作为贵州播州土司杨应龙,从出生起就没想过要推翻大明王朝。既然没做过当皇帝的美梦,他为何还要和大明帝国对抗呢?其实,杨应龙的家族历史十分悠久,自先祖杨端在唐僖宗年间平定播州后,便被封为播州侯。虽历经4朝,但播州土司之位却稳稳地被杨氏一族把控袭

  • 康熙一直被鳌拜欺负,为什么孝庄没有帮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孝庄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智慧的女人。她之所以厉害,在于正史上几乎没有记载一件她插手干预朝政的事情。但是清朝开国之初,历经三世,由弱变全国,真正的幕后却都是她。千古一帝康熙对她依恋孝顺至极。孝庄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抓大放小”和“授人以渔”。顺

  • 帮魏国、楚国走向强大的吴起,在朝堂却屡遭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文武全才,帮魏国、楚国走向强大,为何在朝堂却屡遭挫折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战国那么多人物,几乎没有一个像吴起一样的全才,即是政治家(出任西河太守,治理地方),又是将军(创建魏武卒),还是改革家(楚悼王十年改革)。在楚悼王时期改革十年,虽然最后自己和商鞅一样死了,新法也被废

  • 魏延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魏延的死谁得负主要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延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因为魏延犯错在先,所以魏延本人要对自己被杀负主要责任,如果魏延老老实实地听从命令,他会死吗?当然不会,所以魏延的死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魏延对自己的死和三族被灭负80%的责任,其余20%的责任得由杨仪来负,而朝廷中虽然认定魏延谋反,

  • 汝南王朱有爋是什么人?坑爹坑子坑兄坑弟坑全家最后坑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汝南王朱有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在建国后,因为本人童年吃了太多的苦,矢言要让本人的子孙不再受如许的罪,因而他首先了大封藩王的历程。朱元璋一公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早夭的他一切封为亲王,而后孙子封为郡王。在他的浩繁子孙中有一名孙子不同凡响,这位孙子一辈子没

  • 褒姒的身世是怎样的?她是如何回到褒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褒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这是《东周列国志》第一回中出现的怪事情。周宣王在周、召二公的辅助下,任用贤臣召虎、尹吉甫、仲山甫等人,恢复“成康之治”时代的各种政策,使国家俨然呈现中兴的局面。周宣王始终认为,自己要成为周成王、周康王那样的人。对待那些反对分子,周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