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鲁为什么能得到曹操的优待?他为曹操做了什么?

张鲁为什么能得到曹操的优待?他为曹操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1 更新时间:2024/2/4 4:48:17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封建社会是家天下,一家又只能有一个主人,除非你有特别大的功劳,否则,父子皆被封侯的事情是比较少见的。但是,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他就是张鲁,只因为他有意投降,曹操竟然一口气给他父子六人都封了侯。同时,劝张鲁不要自立为王,而应该选择一个好时机投降曹操的部下阎圃也同时受封。那么,曹操为什么要特别厚待这个张鲁呢?

先看事情的经过。

张鲁字公祺,是沛国丰县人。他的祖父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到他的父亲张衡时在汉中地区曾经非常盛行,父亲死后,张鲁继续实行。刘焉主政益州期间,由于张鲁的母亲以传道的理由经常往来于刘焉家,刘焉就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和别部司马张修一起率军队攻打汉中,张鲁趁机把张修杀了,夺取了他的军队,自己独自掌管了汉中的军队。刘焉死后,儿子刘璋代替他当了益州牧。因为张鲁不再服从刘璋,刘璋就把张鲁的母亲和他家人全都杀了。张鲁于是在汉中自立,按照“五斗米”道的道规设立官员,进行统治。刘璋多次派军队征讨,但都被张鲁打败。就这样,张鲁在巴郡和汉中郡称雄割据了将近三十年。由于汉朝末年天下一直动荡不安,朝廷无力征服张鲁,于是便采取拉拢政策,给了张鲁一个镇民中郎将的官衔,任命他为汉宁太守。张鲁接受了任命,但仅仅只是进贡而已。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在彻底平定了西北反叛诸侯残余势力后,三月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张鲁。曹操到了阳平关,张鲁要献出汉中投降,他弟弟张卫不肯,指挥几万军队拒关坚守,结果被曹操打败。

张鲁听说阳平关已经陷落,就要向曹操行跪拜礼投降。功曹阎圃对他说:“要投降应该趁早,现在被迫前往,功劳一定不大;不如投奔杜濩与朴胡抗拒曹操,然后归顺他,功劳一定较多。”因此张鲁就奔向南山进人巴中。手下人想把收藏珍宝物品的仓库都烧了,张鲁说:“我本来要归顺听命朝廷,但意愿未能实现。现在出走,躲开曹操军队的锐气,并非有恶意。收藏珍宝物品的仓库,是属于国家的。”于是封好仓库离开了。曹操进入南郑,非常赞许张鲁,又因为张鲁本有归顺的意思,便派人去慰问说服。张鲁把家人全带出来,表示真诚投降。曹操亲自迎接张鲁,任命他为镇南将军,用客礼相待,封他当阆中侯,食邑一万户。同时还封了张鲁五个儿子都为列侯,并替自己儿子曹彭祖娶了张鲁的女儿。

曹操为什么要给张鲁父子六人封侯呢?这完全是由于张鲁所作的一件善事,这就是南撤时把物资全部留了下来。要知道,当时的汉中因人口较多、战乱相对较少,是西部相对比较富裕的地区,而关中由于马超韩遂作乱,已经是一片荒凉,张鲁如果将粮食军需等物资烧毁,曹操军将十分困难。早在张卫要坚持作战的时候,由于汉中北部地区山势险峻,曹军长期作战疲惫,粮食也将耗尽,曹操就曾想撤兵,并且撤退的命令也已经下达。在撤退的过程中,因为部分士兵迷路,误入张卫的一个军营,反而引起了张卫军士兵的恐慌,败退逃散。主簿刘晔告诉大将夏侯惇,可以趁机进攻,一定能够收复汉中。夏侯惇亲自观察后报告了曹操,曹操下令继续进攻,张卫军这才被打败。这样一看,即便是曹操占领了阳平关,张鲁若将军需物资烧掉,进入蜀地坚持不投降,曹操也很难留在汉中,这应该就是曹操不吝啬给张鲁父子都封侯的原因。后来刘备将汉中收入自己的囊中,从刘备方面来看,有丢掉汉中蜀地不保,必须倾国来争;而从曹操方面说,除了夏侯渊被杀这个意外因素,粮食运输困难也是不能不说的主要因素,原因还是从洛阳地区运粮实在太过遥远,而关中地区根本就无粮可以供应。

这就和阎圃的封侯一样,只因为对曹操来说他也曾经做了一件善事。

当初,百姓中有人从地里得到一枚玉印,张鲁的部下就想尊奉张鲁做汉宁王。阎圃规劝张鲁说:汉中地区的百姓,超过十万户,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四周地形险要,如果您辅助天子,凭您的势力,足以成为专断一方的诸侯;如果急于为王,等于是带头招灾惹祸。因此劝张鲁暂且不要称王,也就是不要当那个挨打的“出头鸟”。张鲁听从了阎圃的话,没有称王,张鲁投降后阎圃也因此被封侯。

后世之人并没有因为曹操一下子封了这么多侯而指责他“滥赏”,皆因为这两人做的事情都是于国于民有利,看起来,做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事情,就会得到人们的赞赏,这在古今都是同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把珍妃推下井延淹死的太监崔玉贵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崔玉贵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故宫里面有很多口井,但是都没人喝这井里的水,为什么?因为这些井里淹死过多少人,真的没人知道。其中珍妃就被投入井中淹死了,所以留下了一口珍妃井,把珍妃抱起来投入井中的是个名叫崔玉贵的太监。珍妃是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

  • 曹操东征徐州时,擒杀吕布的第一功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吕布从刘备手中夺取徐州,几乎等于白捡了一块地盘,因为刘备从陶谦手中接过徐州,还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经营管理。吕布虽然有过刺杀董卓、协助王允理政的一时风光,但那不过是作为一个武士的荣耀,真正属于自己的“政绩”,应该说还是在徐州。在徐州,吕

  • 开创了仁宣之治的明朝皇帝朱瞻基,为什么会被抹黑成蛐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朱瞻基的故事。“仁宣之治”——中国两千余年皇朝史上的倒数第二个盛世,剩下的就只有清王朝的所谓“康雍乾盛世”了。仁者,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宣者,宣宗章皇帝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仅十个月,他的主要功绩不在洪

  • 张燕为什么是黄巾余部当中,结局最好的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诸侯稍有点儿势力有点儿名气的,他们的目的都是想代汉而立,最起码也是独霸一方,列土封王。但凡事都有一个例外,有一个人就不是这样,正当他在起势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投降或者依附别人,而正是他这种正确地选择了投降或者依附,使他得以最终封侯

  • 耶律屋质:契丹的杰出人才,一生忠诚力挽狂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耶律屋质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契丹代有豪杰出,两百年间他第一。在辽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他的名声不大,但是却对辽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果不是他,辽国可能陷入动荡,至此走向分裂,再也没有强大的辽,他一个人力挽狂澜,他是忠臣,是直臣,敢于说话,他就是

  • 耶律屋质:出身契丹皇族的辽朝大臣,挽救了大辽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耶律屋质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辽国是一个传奇的民族,它与蒙古一样,都是从白山黑水地方走来,最后走向强大。辽国历史上有很多历史的人物,今天我们说一下其中的两个,他们两个都曾在契丹处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挽救了契丹。耶律屋质耶律屋质,契丹皇族,是

  • 刘邦和项羽之前不是兄弟关系吗 两人最后是怎么闹掰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和刘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项羽巨鹿之战后俘虏了二十万秦军士卒,因为粮食匮乏,投降秦军士卒过多,诸侯无法有效控制投降的秦军等原因。项羽毫不犹豫的活埋了二十万秦军士卒,整整二十多万活蹦乱跳的大活人人,就这么被坑杀了。在坑杀过程中,项羽干的十分漂亮

  • 孙秀是什么人?看看西晋时期一个寒门弟子的奸谋仕途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晋孙秀结局,东晋和西晋的区别,西晋灭亡有多惨

    孙秀是什么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一、西晋门阀势力割裂寒门弟子的仕途之路西晋时期,以权谋立国的司马氏为了防止自己家族重蹈曹魏的覆辙,大力提倡“仁孝”立国,推行“崇儒兴学”,通过大力推广儒家思想加强自己的皇权。在人才选拔上,推行孝廉察举制,即主要通过举孝廉的方式选拔人

  • 阻挡宋朝收复燕云之地,揭秘耶律休哥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辽交换质子为什么都死了,赵匡胤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耶律洪基真的一辈子没攻打大宋吗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耶律休哥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光义亲征契丹,准备收复燕云失地 ,可是就在占据优势的时候,一个辽国猛将向宋军冲来,直逼赵光义而来,赵光义吓得逃跑,最后坐着驴车逃跑。公元979年七月六日,宋军与辽军大战了一天一夜,直到七月七日太阳出来,宋朝皇

  • 解缙帮助朱高炽夺嫡成功,最后却在雪地里冻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和解缙的故事,朱高炽赦免靖难遗孤,解缙和杨士奇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解缙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帮助朱高炽和朱瞻基确定储君之位的大才子解缙,却在朱棣时期,被活活冻死在了大雪之中,这是为什么呢?一、解缙帮朱高炽夺嫡,朱高炽却没能力保护他。刚才那个好圣孙其实就表明了解缙的态度,他是百分之百支持朱高炽登基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