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抗元最不给力的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建明朝

抗元最不给力的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建明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12 更新时间:2024/2/6 13:49:59

元朝之后,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然而,刘继兴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皇帝宝座的?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枪便是草头王。话说到了1356年,各路起义军都抢到了一定的地盘:刘福通韩林儿为帝,拥有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大片领土,并不断向北方和西北进攻。徐寿辉称帝于武昌,拥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拥有江苏、浙江等地。明玉珍则杀入四川、云南,也欲称帝。这四支队伍是消灭黄河以南元朝势力的主力军,他们已控制了黄河以南绝大部分地区。

网络配图

此时的朱元璋占据安徽中部的滁县、和州一小块地方,他手中只有两三万兵马,这还是继承其岳父郭子兴的遗产。他力量虽弱,但慧眼独具。他发现南方当时还有一块地盘在元朝手里:那就是张士诚和徐寿辉势力中间的江苏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长溜地方。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而且其中还有一个虎踞龙盘的历史名城建康(南京)。于是朱元璋立即发兵,由采石矶偷渡长江。攻下南京后,又继续向南进攻。用四年时间,一直打到浙江的金华、衢州。

此后朱元璋在南方就一直和其他汉人武装打,再也没有打过蒙古人。元朝在黄河以南的军队大部分被灭于其他起义军之手,朱元璋所部消灭元朝军队最少。这期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大举北伐,分四路向元朝进攻。他自己在中路,打下了河南全部,并迁都于开封。北路沿山西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东路打下了山东。西路一直打到陕西凤翔。一时间,红巾军号称百万,几乎掀翻元朝。

本来,按照刘福通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彻底推翻元朝。但刘福通的战略出现大的失误,他没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却是兵分四路,四面出击。结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让元军得以各个击破。再者,元朝出了一个奇人察罕贴木尔。此人出身布衣,却精通军事。在短短十年间,他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并终于打败了百万红巾军,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

网络配图

红巾军溃败后,朱元璋在安徽的领地,直接处于察罕帖木尔的威胁之下。如果察罕帖木尔挥师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以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和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是绝对无法与之相抗的。

天助朱元璋。正在这时,元军内部开始冲突。贵族出身的元朝悍将博罗帖木尔,嫉妒察罕帖木尔这样布衣出身的人实力和地位都将超过自己,竟然提兵向察罕帖木尔的军队进攻。察罕帖木尔也不甘示弱,于是双方军队在山西、河北不断发生摩擦。蒙古人没完没了的同室操戈拉开了序幕。1362年六月,察罕帖木尔遭手下叛将的毒手突然死亡,元朝痛失顶梁柱。

察罕帖木尔一死,朱元璋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倾全力和南方各支汉人武装大打出手。1363年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取得江西全部。1364年攻下武昌,取得湖北。1365年平定湖南、广东。1367年又完全打败张士诚、方国珍。基本统一了南方。

与此同时,北方蒙古统治者的内讧加剧,各支军队也开始互相攻打,一打就是好几年,元顺帝都调停不了。结果使元朝陷于一片混乱,日趋衰弱。更要命的是,元朝灭亡的千古罪人奸相绰斯戬出现了,他贵为丞相,竟然趁乱雇人印假钞以大发横财。不仅如此,他还趁皇帝叫他出面调解博罗帖木尔和库库帖木尔的矛盾之机,拿着圣旨当收钱器,“视南北两家赂遗厚薄而啖之以密旨”。南面送的钱多,就对南面说:皇帝有密旨叫你们去打北面;北面送的钱多,又对北面说:皇帝有密旨叫你们打南面。使得形势愈益纷乱险恶,内战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网络配图

1367年,当南方同根相煎的胜出者朱元璋回过头来看北方时,发现北方的统治者似乎早把南方忘记了,还在忙于窝里斗呢。朱元璋于是下令北伐。10月,徐达、常遇春率大军二十五万,朝北方进发。一路几乎兵不血刃。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元军要么是迎旗而降,要么闻风而逃。数得上的战斗,只有洛阳一场:当时洛阳守将托音帖木尔在洛阳城外聚集了五万军队,欲与朱元璋军队一战。却被常遇春一冲,立即溃败。当年察罕帖木尔用十年时间收复的从陕西到山东的广大中原地区,朱元璋军队仅仅用了八个月就全部占领!

1368年8月,朱元璋军队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大草原。其余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的将帅,也失却了内战时的勇敢,竟也毫不抵抗,全部逃跑。朱元璋仅仅用了十个月时间,以极小的代价就占领了整个北方,从而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弘历能登上皇位有哪些因为哪些有利的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一生共育有十子,但是活到成年后的皇子们只有四位,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和弘瞻。图片来源于网络弘时是雍正的第三个儿子,即为弘历的哥哥,弘时生于1704年,母亲是齐妃。根据记载,弘时狂放不羁,因为行为和处事险酿大错。雍正得知后,将他的宗籍进行了剥夺,后来,弘时于1727年去世,享年二十四岁。弘昼是雍

  • 他是功夫皇帝 竟然可以打得契丹卑躬屈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后唐明宗李嗣源,自小就跟着晋王李克用混。乱世征战,马上马下,他没工夫读书,但练就了一身武艺,有万夫不挡之勇,人称“李横冲”。在与梁军的青山口战役中,一战成名,赢得了“战神”美誉,“名闻天下”。文人好自夸,武将们也吹牛,但他们一见李嗣源便会闭上嘴巴,因为李嗣源说过一句玩笑话:你们是用嘴杀敌,我是用手杀

  • 黄忠厉害吗:为何年过半百还得刘备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知道黄忠这个人物,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历史上的黄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黄忠简介是什么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黄忠,字汉升,他是今天河南南阳人,东汉末期名将以及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将领。他本来最先是荆州刺史刘表的部下,在公元208年的时候,曹操攻占

  • 唐太宗领衔:揭开大唐皇帝们最爱做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宣宗为什么没有拯救唐朝,唐朝最杰出的皇帝,大唐不夜城李世民雕像

    身为帝王,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能得到权力无边的快乐,所以,想活个万万年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相对来讲,有些人很清楚,有些人却沉醉在其中,以下是为沉迷的帝王,尤其以唐为重。咱中国历史上名正言顺称皇帝的第一人秦始皇,为求取长生不老药,派出了徐福为首的几千童男童女前往东海,当然你可以说他是为开

  • 齐桓公制定国际法 小老婆不能占据正妻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管仲和齐桓公曾有一箭之仇。最初,齐桓公要拜鲍叔牙为相,但鲍叔牙坚辞不受,因为他深知曾经辅佐公子纠的管仲拥有治理国家的难得才干,在国家戡乱图强之际,只有管仲这样的治国奇才,才能帮助齐桓公匡扶天下。在鲍叔牙的力荐之下,齐桓公放下了一箭之仇的私怨,不仅没有杀害管仲,反而拜其为相。管仲是齐国称霸策略的制定者

  • 大明朝崇祯皇帝本可不上吊:谁把他逼上了煤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崇祯帝却一反常态,是个勤政廉政的模范,工作17年,病假都没请过;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为

  • 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为什么要残暴屠城六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在年纪轻轻之时便灭了秦国,自称为西楚霸王。无论是起义反秦,还是与刘邦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楚霸王项羽都屠城数次,据一些古书记载,屠城有六次之多。其中最后一次的大屠杀,项羽屠城,却遭到少年劝说,项羽最终放弃。网络配图外黄大屠杀发生在楚汉之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那时,刘邦派手下彭越驻守在外黄城。并多次攻打

  • 号称清君侧的朱棣靖难之役开始为什么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靖难之役的意思是:“清君侧,靖国难”。在建文帝采取削藩的措施的背景下,朱棣于公元1399年8月6日发动靖难之役,到1402年7月13日结束。历时四年从北京打到南京夺取了他大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图片来源于网络说起靖难之役的起因还得从朱棣的老爹朱元璋说起。明太祖朱元璋通过农民起义推翻元朝之后大肆分封藩王以

  • 为何慈禧一介女流却能独霸大清几十年无人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法A:慈禧并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而是掌握了皇权本身。 因为她具有掌握皇权的合法性,因为她是皇帝生母 她具有独揽大权的机遇——和恭亲王叔嫂联手,辛酉政变杀肃顺。她具有领导国家的能力——不是慈禧在瞎搞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的,而是中国在当时已经是积贫积弱的了,慈禧不拘一格任用汉臣,发展洋务、办新军、修铁路,

  • 每天在江上划船捕鱼的闲人,最后成南唐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樊若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历史上有很多小人物影响了历史,他们不被统治者重用,只是一个小人物。然而影响历史的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宋灭南唐之战,随着潘美渡过长江,就标志着南唐将被吞并,在这之前,有一个人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