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宗的癖好:娶父妃宠幸母女二美人

唐高宗的癖好:娶父妃宠幸母女二美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89 更新时间:2024/2/20 3:06:56

永徽二年,武则天回到宫中后,高宗基本上过着一夫一妻式的生活。这主要:一是武则天能够给高宗全方位的享受,成为高宗的专宠;二是武后的厉害让嫔妃、宫女们不敢造次;三是高宗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武后垂帘听政废掉嫔妃制度后,高宗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这种生活使他感到厌倦,他多么想有一个红颜知己来排解心中的寂寞与失意。但他先后宠幸母女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却使两位美女惨遭不幸。

网络配图

韩国夫人突然失踪。永徽五年三月,武曌第二次生产,这次生的是个女儿。高宗特别喜欢这个小公主,时刻探望。但不想一个月后,小公主死去,对武曌打击极大。三月初,高宗为了安慰不幸的武曌,于三月九日行幸岐州的万年宫(今陕西凤翔)。为了安慰伤心的武曌,高宗派人从长安将武曌的母亲及姐姐接到万年宫。在凉爽的山谷中,武曌再次怀孕。因怀孕而不断呕吐,身体不适,武曌只有呆在自己的寝宫里。

五月的一天夜里,大雨倾盆,山洪爆发,万年宫被洪水淹没,高宗们只有到没有被水淹没的高处宫殿中过集体生活。武曌发现,有皇帝在身边时,姐姐的言行很不自在,看高宗的眼睛含情脉脉。武曌立即明白,高宗与姐姐之间超越了男女关系。此事就发生在武曌怀孕呕吐卧床期间。

网络配图

武曌姐姐与其是同母姐妹。她的丈夫贺兰氏是个下级官员,但死得早,留下一双儿女。年轻独守空房,在武曌不能侍奉龙床的时候,长相酷视武曌的她得到高宗的宠幸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对于武曌来说,她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她十四岁入宫,独自打拼,好不容易得到今日的地位,是不容包括姐姐在内的女人染指和危害她的地位的。大水退去后,武曌身体恢复了正,又开始侍奉龙床。此后,其姐姐在母亲氏的规劝下,不在宫中走动,与高宗分手。

永徽六年,武则天被立为后,其姐姐被封为韩国夫人。龙朔二年,韩国夫人又随其母亲到宫中去见武后,这次见面,过着禁欲生活的高宗遇见昔日的恋人韩国夫人,不禁旧情萌发,两人像干柴烈火,很快燃烧起来。武后的情报网将此事告知,不几日,韩国夫人突然失踪。有的说是武后杀死了韩国夫人,有的说是韩国夫人自知事情再次被武后知晓,怕妹妹报复而自杀。总之,韩国夫人时年三十来岁,正值妙龄美少妇,突然从人间消失,这是极不正常的,高宗敢怒不敢言。之后不久,武后以康寿高宗身体为由,废除了嫔妃制度。

网络配图

魏国夫人中毒身亡。高宗在废后事件失利后,身体愈来愈差,朝政大权进一步旁落。唯一能够使他心灵得到宽慰的是小鸟依人的魏国夫人。魏国夫人是武后姐姐韩国夫人的女儿。她对高宗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既渴望从高宗那里得到早年失去的父爱,又希望得到高宗的情爱,更是利用高宗的宠爱报复武后的杀母之仇。

以心换心,高宗得到了极大的慰藉。高宗捧着魏国夫人的漂亮脸蛋,看不够,吻不够,赞不够。他要封她为贵妃,让他与她长相厮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身世之谜: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的前世,武则天死因揭秘,武则天当上女皇的原因

    传说武则天尚在襁褓中时,有一天,精通相术的袁天罡为武氏一家人看相算命。当他看到穿着男装的武则天时,大为震惊,说:“此君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又说:“若是女,当为天下主也。”后来这个襁褓中的女婴果然成了女皇帝。武则天的身世当真充满着传奇色彩吗?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关于她的研究,一直是中外

  • 揭秘为什么那么多英雄都愿意追随草根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算不算英雄,最早跟随刘邦的人是哪几个,刘邦找了哪三个人取得了天下

    要说谁是天生帝王命放到现在谁也不信,又不是武则天,被袁天罡看一眼就知道是女皇的面相。这刘邦当初就是被吕公相中的帝王相,吕公又是极其相信面相这一说。人家刘邦不当皇帝还真是亏本。这忽悠的能力简直能把天给说破了!网络配图刘邦怎么忽悠?这就要说到这个刘邦斩白蛇了,当初刘邦在芒砀山只不过斩了一个小白蛇,然后在

  • 武德皇后是不是武则天:武德皇后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的子女,武则天是谁的妃子,武则天是谁的皇后啊

    武德皇后就是突厥族的阿史那三公主,她温婉贤惠、气质优雅又精通乐器舞蹈。那个时候突厥族一举打败了强大的柔然帝国,成为草原上的一颗冉冉升起新星!于是很多国家开始争先恐后的拉拢这个新崛起的帝国。当然那个时候最好的结盟方式就是通婚。突破重重阻碍最终北周武帝宇文邕成功娶到突厥的三公主!阿史那氏成为了北周武帝的

  • 明朝专权太监王振死后 其党羽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明朝王振,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明朝樊忠

    午门血案,是指发生在明朝正统年间的一起血案,朝臣在未得命令的情况下,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群殴宦官王振的党羽马顺、毛贵、王长等三人,导致这三人被群殴致死,此血案为明朝唯一的一次恶性朝廷斗殴事件。网络配图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八月,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征蒙古瓦剌,由于王振的胡乱决断,发

  • 最严厉的皇帝也会冷幽默:雍正奏折中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为什么不考虑弘昼,雍正有多少嫔妃,雍正王朝康熙被气晕

    导读: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个御史认为此举有失

  • 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与此战役有何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拿破仑全面战争博罗季诺战役,电影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拿破仑最后战败的一场战役是

    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拿破仑在乌尔姆战役之后又一次击败第三次反法联盟的一次重要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果是拿破仑率领的法军打败俄奥联盟占领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网络配图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果使第三次反法联盟没有得到有效的战果,联盟并没有打过强大的法军。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有两万七千多人伤亡,更是战死了一万五千人,

  • 曹操打肿脸充胖子:赤壁之战竟自己烧船撤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原因,赤壁之战谁赢了谁输了,赤壁之战死了多少大将

    曹军舰队乌林中计被烧是事实,但不可能烧尽,当时正刮东南风,曹军舰队必顺风西撤回原水军基地巴丘湖。周瑜刘备联军舰队亦必跟踪而至,曹军无力再战,只好烧余下船只上岸从华容道撤走。《三国志·孙权传》说:“曹公烧其余船引退。”这是事实。曹操自吹“赤壁之战是他烧船自退”虽是事实,但烧的是劫后残舰,未免有点“打肿

  • 汉武帝远征高丽:一场纯属被“跑偏”的战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三次攻打高句丽,唐朝东征高句丽,汉武帝攻打大宛

    《史记》记载,朝鲜在先秦时期是燕国属地,朝鲜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汉朝初年从中国逃过去的燕国流亡者,核心名叫“满”,姓氏不明。由于长期脱离中央,还不断接纳汉朝逃亡人员,并杀了汉朝使者,到汉武帝的时候,也就是朝鲜领导传到一个叫义渠的人手里时,中央决定派兵攻打朝鲜,夺回领导权。网络配图本着人多力量大的原则

  • 大英雄狄青为何抑郁而死 死因竟是祸起于相国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禄贞如果没死,大英雄狄青所有人物,李莲英死后为何身首异处

    狄青是北宋名将,当年在西北时就威震西夏。他临阵时,喜欢披散头发,带铜面具,冲入敌阵,威不可挡,西夏将士看见他就跑,“临阵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对于狄青的军事才能,很早就有人很赏识。朝廷大臣尹洙有一次和狄青谈兵法,发现狄青不只是会冲锋陷阵而已,居然还懂战略战术,于是向范仲淹、韩琦推

  •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为何从礼遇转变为杀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自卑心太重,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朱元璋有多残暴

    听说朱升很有学问,朱元璋就学刘备三顾茅庐,“微服从连岭出石门,亲临其室”。听说镇江的秦从龙学问很大,朱元璋特地派侄儿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前去邀请,并特意远出南京城门迎接,安排他和自己住在一起,“事无大小,悉与咨谋”,“称先生而不名”。每年秦从龙生日,朱元璋“皆有赠遗,或亲至其家,与之燕饮,礼遇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