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顺帝:刘保太子之位被废为什么还能做皇帝

汉顺帝:刘保太子之位被废为什么还能做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4 更新时间:2024/1/17 8:08:39

东汉的皇帝列表中,除了汉光武帝、汉明帝还有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皇太后和太监手中的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混到这份上也算凄凉了,他们中也有人去反抗,希望断掉太监和太后的联盟,重新用文臣集团,其中第一个尝试的,就是东汉的第七任皇帝:汉顺帝刘保。

他,靠太监取得了皇帝宝座,给了太监前所未有的赏赐,甚至明文规定,太监可以收养义子,最后却将这些太监杀的杀、剩下的都发配到了边疆;他,希望找到一代名臣,带领国家走出泥沼,却发现最合适的是自己的老丈人,依旧逃不出外戚的怪圈;在他统治的年代里,农民吃不饱饭,饿殍遍野,各地起义不断,为了平息战乱,国家的兵权落入了老丈人的儿子手里,最后亲手毒杀了东汉的第十位皇帝。

刘保太子被废为什么还能做皇帝

网络配图

汉顺帝刘保,出生于元初二年(115年),是汉安帝刘祜唯一的儿子,母亲是宫女李氏,5岁时,被封为太子。东汉的政治一直是太后和太监带着皇帝玩,皇帝没什么实际的话语权,一切都听太后的,而每一个皇后想要升级作为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必须确保两件事:第一、在外有足够的家族势力;第二、有一个够听话年龄够小的王子。

对于第一个条件很容易满足,当时能送进宫,被封为贵妃、皇后的女人,都是大臣之后,名门望族,而且只要太后掌权,家族分分钟成为第一势力;至于第二个条件,看似更容易满足了,皇族这么多人,年龄合适的小孩一抓一大把。

从汉和帝时期的窦太后、到汉安帝的邓太后,只要顺利成为皇后,垂帘听政将唾手可得。或许就是因为,得到的太容易,阎皇后对于汉安帝死后的安排根本就没有在意,她只做了三件事:封阎皇后的兄弟阎显、阎景、阎耀、阎晏担任军中校尉,主管皇帝的亲兵;毒死了刘保的亲生母亲李氏,将刘保赶下了太子之位。

太子被废,发生在延光三年(也就是公元124年),延光四年(公元125年),这一年,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汉安帝刘祜突然暴病死了

公元125年三月,汉安帝带着阎皇后春游,皇帝出门旅游,排场就是不一样,一路风花雪月,赏花赏月赏美女,阎皇后刚刚把太子废掉,路上一直喝着太医给配的药,就希望自己能怀个龙种。可惜,事与愿违,汉安帝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人很胖,估计有点高血压什么的,这一路折腾,等到了河南宛城,突然就生病了,而且病的很严重,随行的太医研究了半天,也不知道汉安帝得的是什么病,没办法,赶紧回京城吧。

从宛城回京城洛阳,就几天的路程,可是汉安帝一刻也等不了,公元125年4月30日,皇帝的车驾刚到河南省叶县南,就死了。汉安帝这个死,太突然了,阎皇后连年龄合适的小王子还没物色好,咋办呢?

每当这种时候,就必须要感谢中国的历史足够长,无数伟大的前辈们已经为处理这种突发状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年秦始皇也是在半路去世,赵高利用这次危机,还顺利地让胡亥成为了秦二世。后来赵高自己总结,核心是:隐秘、行动快。

阎皇后和兄弟阎显跟太监们假装,汉安帝只是身染重病,然后一路小跑,3天后回到皇宫,立即宣布汉安帝病逝,阎皇后成为阎太后,垂帘听政,拥立汉章帝孙子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刘懿(读 yi)为皇帝。

网络配图

第二件事、新皇帝刘懿又死了

这个刘懿的命运和东汉的婴儿皇帝刘隆很像,皇帝位置上才坐了200多天,就死了。

小皇帝刘懿的死,本来对于阎太后和太监江京(江京是一个人名,是汉安帝,同时也是阎太后的亲信)们来说,没什么大事,之前汉殇帝刘隆事件清楚的告诉阎太后,再找个合适的小王子继续做皇帝就是了。当晚,阎太后关闭宫门,秘不发丧,然后联系济北王和河间王的儿子,赶紧到京城来竞争皇位。

一切就绪后,阎太后靠在龙椅上,开始畅想漫长的垂帘听政,当年,窦太后那风花雪月的故事,隐隐刺激着阎太后,可惜,本来万无一失的事情,坏在了一群太监手里。

第三件事、太监造反,刘保登基

对于太监这个职位,想升官只有两种途径:要么帮助皇帝继位或者亲政,比如东汉第一太监郑众;要么跟对了主子,从太子小时候就跟着,等继位成皇帝,亲政后,立马高官厚禄,比如汉安帝的奶妈王圣、太监李闰、江京。

作为废太子刘保的贴身太监长兴渠,过的很郁闷,同样是太监,同样跟着太子混,李闰、江京现在是要风得风,平时出个门,一群大臣跟着,而自从刘保从太子变成了王侯,就失去了问鼎的资格,皇帝轮流做,再也不会轮到刘保家,这个时候刘保还是个孩子,但是长兴渠却不甘心。

刘懿的死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整个皇宫因为阎太后的禁严,一个士兵也没有,长兴渠联合中常侍孙程等十九名太监,直接杀到了皇宫里,斩杀了跟着阎太后的那群太监,包括李闰和江京,然后迎接刘保继位成为东汉的第七位皇帝(史书上,没有承认刘懿的皇帝地位)。

阎太后都被人扔进冷宫了,他的哥哥阎显呢,当时阎显的官职是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就是京城的军区司令。可惜,这个时候,阎显在京城外面呢,他防备的是有实力的王侯叛变,没想到最后却被几个太监坏了事,等到阎显得到消息,返回皇宫的时候,发现刘保已经继位成为汉顺帝,而且皇帝的贴身卫队,京城最精锐的部队,虎贲军、羽林军都宣誓效忠。

一切都晚了,阎显、阎景、阎晏兄弟兵败被杀。

汉顺帝刘保做过的那些努力

公元125年,曾经的废太子刘保正式成为了东汉的皇帝,东汉王朝传到刘保这一代,已经有100多年了,2个世纪的时间,千疮百孔,但是在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汉顺帝刘保还是希望为国家做点什么,至少让自己的孩子不用再陪太后和太监唱二人转。

汉顺帝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权威,他将叛乱的阎皇后一家全都杀了,其余家族成员流放到了南越国,就是现在的越南。同时,自己的皇位毕竟是太监们用命打回来的,为了彰显皇帝对大臣的奖励,汉顺帝赏赐给孙程等19位太监所能赏赐的一切,封侯拜将,但是爵位作为一种长期饭票,只给太监一个人太浪费,于是从汉顺帝刘保开始,正式有明文规定,就是写在皇帝的诏书里,太监可以领养义子,养老送终。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千万不要相信皇帝,他对你越好,就越应该小心,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得到赏赐的孙程,开始自大起来了,他不再满足只是一个小太监,刘保能做上皇帝,他的功劳最大,所以孙程渐渐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最后的结果就是那立功的19个太监,杀的杀,其余的都被赶出了京城,流放边疆。

同时,汉顺帝希望找到一代名臣,类似古代的姜子牙,但是汉顺帝看遍了满朝文武,最看上眼的却是自己的老丈人梁商。梁商是东汉九江太守梁统的曾孙,他有个女儿,叫梁妠。梁妠出生于公元116年,12岁进宫,第一年就被封为贵妃,4年后,也就是公元132年,被封为皇后(东汉,成为垂帘听政的几位太后,仕途都很顺利,从进宫到贵妃,再到皇后,用的不超过五年,一切就想安排好的一样)。

网络配图

自己的女儿飞上枝头,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本人也被封为执金吾,就是京城的警察局长,梁商有高傲的资本,但是梁商却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自己的荣华富贵都是因为女儿得来的,不是自己的真本事,所以每次上朝和聚会,都很谦卑,更加努力的工作。

享高位而不傲,古代圣贤不也就如此吗,刘顺帝对梁商越来越欣赏,同时,梁商向汉顺帝推荐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包括汉阳人巨览、上党人陈龟、李固和周举,这些都是当时有名的俊杰。阳嘉三年(公元134年),汉顺帝封梁商为大将军。

大将军是古代带兵的最高统帅,此后,梁氏家族开始掌握全国兵马(后来,梁商的儿子梁冀继承了大将军,不仅抢了梁皇后的风头,多少年来,都能成为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只因为汉质帝刘缵(读 zuan)说梁冀是跋扈将军,就亲自将皇帝给毒死了。关于梁冀的故事,中国历史名人将在下期继续讲述,敬请期待...)。

汉顺帝这些安排,开始使东汉重新焕发生机,但是一场严重的天灾人祸,将汉顺帝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

每个朝代,到了中后期,由于腐败越来越严重,加上自然灾害,就会引发老百姓的反抗,吃不饱,老百姓饿死的很多很多,但是官府却一直不放粮,咋办?抢!刚开始都是小规模的抢,等到点连成片,这个朝代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自然灾害包括哪些,地震、洪水、干旱、蝗灾等等。

说到地震,这里必须提一下,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老崔一直没明白,张衡不是发明地动仪的么,难道地震的研究范畴属于天文?),张衡发明地动仪的年份很好记,就是汉顺帝的老婆,梁妠成为皇后的日子,也就是阳嘉元年,公元132年。

张衡是那个时代的天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是汉赋四大家之一,简单点理解,就是东西汉合起来,最牛逼的四个作家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

话分两头,张衡的地动仪再厉害,在天灾面前,还是没有一点办法,不仅如此,曾经闹了10多年的羌族又开始暴动了,打仗最花钱,本来因为全国各地都在闹灾,需要救急,四处需要钱,现在又要打仗,这是最烧钱的活动,所以孙子才说,最牛逼的战术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能不打仗,最好别轻易打。

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有些人却很高兴,人民没饭吃,国家就需要发放救济金,发粮食肯定是通过每个地方的大小官吏,这么大的国家,一层层下来,真正能到老百姓手里的,能有多少,老百姓没饭吃,就要闹。这些事汉顺帝知道吗,应该是知道的,但是皇帝再牛,具体的工作还是要靠底下的这批官吏。

东汉积弱已经很久了,这么多年下来,这些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汉顺帝能够解决的。

汉顺帝是怎么死的

建康元年八月初六日(144年9月20日),辛苦了一辈子的汉顺帝在玉堂前殿死了,只有三十岁,汉顺帝死后,2岁的儿子刘炳,继位成为汉冲帝,梁皇后成为东汉第四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年幼的皇帝,加上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又是一个轮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高宗的癖好:娶父妃宠幸母女二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高宗长女,唐高宗后面是谁,人有哪些癖好

    永徽二年,武则天回到宫中后,高宗基本上过着一夫一妻式的生活。这主要:一是武则天能够给高宗全方位的享受,成为高宗的专宠;二是武后的厉害让嫔妃、宫女们不敢造次;三是高宗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武后垂帘听政和废掉嫔妃制度后,高宗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这种生活使他感到厌倦,他多么想有一个红颜知己来排解心中的寂寞

  • 身世之谜: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的前世,武则天死因揭秘,武则天当上女皇的原因

    传说武则天尚在襁褓中时,有一天,精通相术的袁天罡为武氏一家人看相算命。当他看到穿着男装的武则天时,大为震惊,说:“此君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又说:“若是女,当为天下主也。”后来这个襁褓中的女婴果然成了女皇帝。武则天的身世当真充满着传奇色彩吗?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关于她的研究,一直是中外

  • 揭秘为什么那么多英雄都愿意追随草根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算不算英雄,最早跟随刘邦的人是哪几个,刘邦找了哪三个人取得了天下

    要说谁是天生帝王命放到现在谁也不信,又不是武则天,被袁天罡看一眼就知道是女皇的面相。这刘邦当初就是被吕公相中的帝王相,吕公又是极其相信面相这一说。人家刘邦不当皇帝还真是亏本。这忽悠的能力简直能把天给说破了!网络配图刘邦怎么忽悠?这就要说到这个刘邦斩白蛇了,当初刘邦在芒砀山只不过斩了一个小白蛇,然后在

  • 武德皇后是不是武则天:武德皇后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的子女,武则天是谁的妃子,武则天是谁的皇后啊

    武德皇后就是突厥族的阿史那三公主,她温婉贤惠、气质优雅又精通乐器舞蹈。那个时候突厥族一举打败了强大的柔然帝国,成为草原上的一颗冉冉升起新星!于是很多国家开始争先恐后的拉拢这个新崛起的帝国。当然那个时候最好的结盟方式就是通婚。突破重重阻碍最终北周武帝宇文邕成功娶到突厥的三公主!阿史那氏成为了北周武帝的

  • 明朝专权太监王振死后 其党羽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明朝王振,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明朝樊忠

    午门血案,是指发生在明朝正统年间的一起血案,朝臣在未得命令的情况下,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群殴宦官王振的党羽马顺、毛贵、王长等三人,导致这三人被群殴致死,此血案为明朝唯一的一次恶性朝廷斗殴事件。网络配图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八月,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征蒙古瓦剌,由于王振的胡乱决断,发

  • 最严厉的皇帝也会冷幽默:雍正奏折中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为什么不考虑弘昼,雍正有多少嫔妃,雍正王朝康熙被气晕

    导读: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个御史认为此举有失

  • 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与此战役有何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拿破仑全面战争博罗季诺战役,电影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拿破仑最后战败的一场战役是

    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拿破仑在乌尔姆战役之后又一次击败第三次反法联盟的一次重要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果是拿破仑率领的法军打败俄奥联盟占领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网络配图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果使第三次反法联盟没有得到有效的战果,联盟并没有打过强大的法军。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有两万七千多人伤亡,更是战死了一万五千人,

  • 曹操打肿脸充胖子:赤壁之战竟自己烧船撤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原因,赤壁之战谁赢了谁输了,赤壁之战死了多少大将

    曹军舰队乌林中计被烧是事实,但不可能烧尽,当时正刮东南风,曹军舰队必顺风西撤回原水军基地巴丘湖。周瑜刘备联军舰队亦必跟踪而至,曹军无力再战,只好烧余下船只上岸从华容道撤走。《三国志·孙权传》说:“曹公烧其余船引退。”这是事实。曹操自吹“赤壁之战是他烧船自退”虽是事实,但烧的是劫后残舰,未免有点“打肿

  • 汉武帝远征高丽:一场纯属被“跑偏”的战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三次攻打高句丽,唐朝东征高句丽,汉武帝攻打大宛

    《史记》记载,朝鲜在先秦时期是燕国属地,朝鲜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汉朝初年从中国逃过去的燕国流亡者,核心名叫“满”,姓氏不明。由于长期脱离中央,还不断接纳汉朝逃亡人员,并杀了汉朝使者,到汉武帝的时候,也就是朝鲜领导传到一个叫义渠的人手里时,中央决定派兵攻打朝鲜,夺回领导权。网络配图本着人多力量大的原则

  • 大英雄狄青为何抑郁而死 死因竟是祸起于相国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禄贞如果没死,大英雄狄青所有人物,李莲英死后为何身首异处

    狄青是北宋名将,当年在西北时就威震西夏。他临阵时,喜欢披散头发,带铜面具,冲入敌阵,威不可挡,西夏将士看见他就跑,“临阵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对于狄青的军事才能,很早就有人很赏识。朝廷大臣尹洙有一次和狄青谈兵法,发现狄青不只是会冲锋陷阵而已,居然还懂战略战术,于是向范仲淹、韩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