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的名人:李时珍落榜后改学医

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的名人:李时珍落榜后改学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98 更新时间:2024/3/10 19:40:21

韩愈:接连应考霉运多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孙山。

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韩愈,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当他那字字珠玑的答卷到了考官手里,却如同废纸一张。

公元787年,韩愈在取得乡贡资格后,再次前往长安,应礼部进士试,但这次考试失败了。接着,他又考了两次,均名落孙山,这对韩愈打击很大,他感到愧对祖先、愧对家人。韩愈把前人写的文章都吃透了,但他的写作方法不讨主考官的喜欢,譬如第三次考进士,出的试题为“不迁怒不贰过”,大意是“若自己不高兴,不要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韩愈看后,立即有了主题,他没有用骈体,而是用古文体挥笔而就,写得很顺利,但主考官看了以后,却把试卷放在一边。

网络配图

公元792年,韩愈再次来到长安,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这一次,主考官是宰相陆贽,试题和上年的差不多,韩愈没有犹豫,一字不改地把去年的旧作写在卷面上,很快交卷了。陆贽看后,感到此卷似曾相识,反复看了几遍,自语道:“好文章!完全是古文风格,没有半点骈体文的味道,去年怎么没有录取?差点埋没人才了!”就这样,韩愈考中了进士。

其实,韩愈这次考上进士,也与其他考官梁肃、础有关,梁、王这次辅助主考官陆贽,两人都爱好古文,都欣赏韩愈,都有提携韩愈之意。所以,韩愈25岁考上进士,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考取进士并不等于有官可做,这只是入途的第一步。礼部只管进士,派官还要经过吏部的“守选”考试,其考试名目多,普通的是“书判拔萃”,入高官的是“博学宏辞”。韩愈心想自己满腹经纶,考“博学宏辞”不会有什么问题。谁知,与当年考进士的命运一样,连续三年,均一败涂地。

网络配图

无奈,他只得另辟蹊径。两个月内给当朝宰相写出三封情真意切、辞藻华丽的陈述书。他陈述自己“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请求垂怜一官半职。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于是,他不得已而求其次,投奔地方军阀。可只干了两年多,幕主便死了;之后又投奔了一个军阀,可还没上任,幕主又死去了。韩愈真是霉运多多,可谓“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幸而后来《进学解》被当时的宰相看到,惊叹不已,很同情他的遭遇,也欣赏他的才干。于是任命韩愈为五品刑部比部郎中兼任史馆修撰,从此韩愈进入高官阶层。

李时珍:落榜后改学医

从6岁开始读书后,李时珍显露出聪明才智,1532年刚刚14岁的李时珍中了秀才,这给父亲李言闻带来了莫大的期盼。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举人何等之难,李时珍连续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第二次还由于过度的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连续高烧不退,险些丢了性命。

两次落榜后,李时珍依然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集中一切精力希望能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23岁的李时珍第三次落榜,李时珍的举人梦和李家的举人梦彻底破碎。科举考试三度落榜以后,李时珍父子都对科举制度心灰意冷,李时珍无奈抛下了八股文,转而学医。

网络配图

经过不到4年的时间,李时珍已经成为一名有独立行医能力的医生,而且名声越来越大,成为名声传遍全国的名医了。1556年,湖北楚王的世子突然得了暴厥症,俗称抽风,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李时珍,谁料一付药后,竟神奇般地药到病除。为了报答李时珍,楚王委任李时珍主管王府里的祭祖,官居七品。3年后,皇帝突然招揽天下名医,楚王应招,将李时珍推荐入太医院。

公元1552年,李时珍断然决定不再以开业行医为主,而要集中主要精力,完成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李时珍用18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1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上最悲哀的阴谋家原来是朱棣最喜欢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谈到阴谋的策论家,就不能不提到他,此人真可以堪称“史上最悲哀的阴谋家”,他有着“小强”一样打不死的精神,他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这个人还是朱棣最喜欢的儿子,他的名字叫做朱高煦。网络配图想起他了吗?那个在永乐年间皇位之争中的主角朱高煦。不仅如此,他还曾陪伴父亲朱棣参与到靖难中,他的性格,做事手段都像极了

  • 揭秘三国时期有位将军勇武忠义堪比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之所以成为万世敬仰的“武圣”,人人喜欢的财神,是因为他对“忠义”的坚守,千里走单骑、义释曹孟德,是云长忠盖寰宇、义薄云天最动人的体现。其实,三国时,有一位堪比关羽的勇武忠义的将军,他就是魏国的孙礼。《三国志•魏书•孙礼传》里说,一次,魏明帝游猎于大石山,突然,不知从哪蹦跶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这

  • 汉武帝的男宠韩信曾孙韩嫣 却因得罪一女人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皇帝经常“爱情泛滥”,不仅喜欢美女,还喜欢靓男。以西汉为例,几乎每个成年皇帝都有几个男宠,汉武帝也不例外,如乐师李延年,就是汉武帝的宠臣。除李延年外,汉武帝还有一位宠臣,他出身名门,是韩信的曾孙,与武帝也关系莫逆,但最终却因得罪一个女子被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一一

  • 杀弟夺妻的他竟被誉为万古流芳的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问一个问题:一个杀害亲哥、还杀害亲弟弟娶了弟弟妻子的人,是好人吗?再补充问一个问题:一个杀害亲哥逼宫父亲、杀害亲弟弟并娶了弟弟妻子为皇妃的人,算是好皇帝吗?网络配图在承平时代,对于第一个问题,有着毋庸置疑的答案,这是坏银,注定要接受牢狱之灾和必将来临的正义惩罚。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似乎就不那

  • 康熙以身作则厉行节约 不为个人妄费分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以身作则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七年秋,他斥责皇太子胤礽时又说:“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此言虽有炫耀之意,但不能否认,他在努力为臣工做出节俭的榜样。雍正三年(1725),雍

  • 凡夫俗子:一心考秀才的洪秀全为何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洪秀全的性格特征,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他原名洪火秀,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出生于嘉庆十八年(1814年)十二月初十日,家中兄弟三个,洪秀全排行老三。洪秀全的父亲名叫洪镜扬,家中有几亩地,数头牛,家道还算殷实,所以还有余钱给洪秀全读书考秀才。天王洪秀全说到考秀才这件事,实在是洪秀全心中永远的痛,把他

  • 鹿鼎记中刘一舟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鹿鼎记里面的刘一舟可以说是一个蠢得出了名的人物。刘一舟本来是鹿鼎记的男主角韦小宝其中一个老婆方怡的师兄,也可以说是方怡的未婚夫,和方怡算是青梅竹马。图片来源于网络只是后来方怡遇见了多情的韦小宝,刘一舟只能被方怡抛弃。怀恨在心的刘一舟在得知韦小宝的身份之后,向无三姑高密,可惜他不够聪明,反而被韦小宝倒

  • 准格尔首领葛尔丹败给康熙为何被称为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葛尔丹是一位蒙古族人,他英勇好战,出生于康熙年间,葛尔丹生平故事也是非常的精彩的;他出生于准格尔部落,是部落首领的儿子,也算是出身于贵族,在年少的时候,就去了西藏学习经文,但是,葛尔丹骨子里面全是热血,哪里能够安心来读那些梵文? 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部落,开始参与政权。图片来源于网络葛尔丹在战事上面

  • 胆色项羽为什么敌不过大家口中的流氓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秦末,天下大乱,处处烽火。项羽也在这场风风火火的秦末大起义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定陶之战中,起义军大败,项羽的叔父不幸身亡。为急报血海深仇,项羽手刃楚军主将宋义,率领全军切断联系章邯、王离两支军队的给养输送通道,破釜沉舟,历经9次冲锋大败王离军队。这就是震慑天下的巨鹿之战。之后,与章邯军队对峙6余月,章

  • 她绝世倾城满腹诗书 却依然失宠还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甄氏,名字失载,魏文帝曹丕夫人,因美貌与才情著称。祖上曾官至东汉宰相,家境殷实。家中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全家人都很宠她。父亲在她三岁时,便去世了,但哥哥一直对她很好,弥补了父爱的缺失。曾有相士说,甄氏是大富大贵之命。按甄氏后来的命运来看,相士的话还挺准。甄氏从小便和别的女子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