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辽第一太后,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萧燕燕

大辽第一太后,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萧燕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8 更新时间:2024/1/23 22:35:58

对萧燕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熟悉《杨家将》故事的人,一定对一个名字不陌生,萧太后。在《杨家鸡》的故事里,这位萧太后可以说是终极大boss了,而这位萧太后,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萧燕燕。

这位萧燕燕可不仅仅是杨家将的死敌而已,应该这样说,她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政治家,其文治武功,比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还要更强。

萧燕燕又叫萧绰,燕燕是她的闺名小字。她出身于辽国萧氏家族。萧氏是辽国贵族。

话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之后,因为崇拜汉高祖刘邦,便以刘邦自比,将自己的汉姓认作“刘”姓。将契丹“乙室己”氏和“拔里”氏两大家族,被比作汉相萧何,赐姓为“萧”。

这几大家族,原本就互为亲家,长期彼此通婚。因此,耶律阿保机之后的辽国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便下令这两股萧姓,确立为“后族”。《契丹国志》记载:“王族唯与后族通婚。”也就是说,辽国的皇帝和亲王,只能娶萧家姑娘。萧家男子,也必须聘皇族闺女。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宗室、外戚,势分力敌,相为唇齿,以斡邦家。”

萧燕燕就出身于这个“后族”萧氏。其父萧思温是辽国重臣。萧绰从小就办事认真,尽职尽责。她还有两个姐姐,在家里做清洁扫除的时候。两个姐姐总是敷衍了事,草草应付,只有萧绰做得仔细认真,打扫得一尘不染。因此,萧思温常说:此女必成大事。”

辽朝自从辽太宗耶律德光南征途中病逝之后,朝局一直动荡不安,皇室内部,争权夺位之事层出不穷。辽世宗耶律阮、辽穆宗耶律璟,均遇刺身亡。辽穆宗被刺杀后,萧思温封锁消息,拥戴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耶律贤即位。也就是辽景宗。

耶律贤即位后,马上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并征召萧绰入宫为贵妃。随后又封萧思温兼北府宰相,后又封魏王,并立萧绰为皇后。

耶律贤身体虚弱,还患有风痹之症,常年卧病在床,无法处理国事,因此便将军国大事托付给能干的皇后萧绰代为掌管,《契丹国志》记载,“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萧皇后决之,辽景宗拱手于床榻而已”

萧绰主持朝政后,重用贤臣,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辽国日益兴旺。辽景宗干脆下诏,规定今后皇后之名,亦可称“朕”,“著为定式”,明确规定了萧绰的摄政地位。

萧绰不仅替辽景宗主持朝政,二人还生下了三子三女。

乾亨四年(982年),三十五岁的耶律贤在外出打猎的途中,病逝于云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宫。临终下令由长子梁王耶律隆绪继位,也就是后来的辽圣宗,立耶律斜珍与韩德让为顾命大臣,朝政则听由皇后萧绰决定。

耶律隆绪当时年仅十一岁,而辽国上下拥兵自重的宗室亲王足有二百余人,主少国疑,形势危急。

萧绰对顾命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示之以弱,对二人哭诉道“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耶律斜轸和韩德让连忙安慰并发誓效忠,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耶律隆绪登基后,群臣上尊号曰昭圣皇帝,尊萧绰为皇太后。

萧绰先是任命自己的亲信耶律休哥于辽国南京(即今天的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以防外敌入侵。又任命韩德让为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严格管理宗室贵族,下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又除去了他们的兵权,将他们的亲属召入宫中为质。至此,萧绰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

统和元年(公元983年),耶律隆绪率群臣尊奉皇太后为承天皇太后,群臣则为皇帝上尊号为天辅皇帝,改元统和,大赦天下。

想要欺负孤儿寡母的不仅仅是辽国内部的宗室,还有南边的大宋皇帝——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和萧绰可是老对手了。之前在辽景宗时期,大宋和大辽就交过手。

那时候赵光义刚刚上台,雄心勃勃,在攻灭了灭掉吴越钱氏和北汉两大割据势力之后,他将目标投向了大辽,想要乘胜进攻辽朝,把后晋时候石敬瑭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夺回来。

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年),赵光义不顾群臣反对,执意北伐。战争一开始,宋军连连得胜,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打到了幽州。辽景宗得到幽州危急的报告,赶快请皇后萧绰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

会上有人主张放弃幽州,辽景宗也同意这种主张。萧绰坚决反对,说:“宋军刚刚攻灭北汉,虽有乘胜进军的余勇,可是一则死伤不少,二则连续作战多时,将士疲惫,早已成为强弩之末,有什么可怕的?他们远道出击,粮食运输十分困难,我们只要一面派精兵阻击,死守阵地;一面派轻骑兵奇袭后方,截断他们的粮道,就不难取胜。”

大将耶律休哥觉得萧绰的意见正确,就主动向辽景宗请缨救援幽州。萧绰同意了耶律休哥的请战,又加派耶律沙带领另一支军队与他配合行动,阻击宋军。

耶律休哥和耶律沙反复商量,决定由耶律沙率领精锐骑兵先赶赴幽州,耶律休哥则带兵绕到幽州城南,跟原先驻扎在那里的部队会合,分两路夹击宋军。

赵光义先是战退了耶律沙的援军。之后耶律休哥出其不意,率军直冲宋军。当时已是天黑,宋军不知多寡,未战先怯,欲占据高梁河先抵御一阵。

耶律休哥收容耶律沙败军,使之回去再战,与宋军相持,然后与耶律斜轸各自统帅精锐骑兵,从耶律沙的左右翼挺进,乘夜夹攻宋军,实行两翼包围钳击之势。

幽州城内的守军这时也也开门出击,围攻宋军。宋军无法抵抗辽军,只能纷纷后退。耶律沙趁势从后面追击,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两军也对宋军实行超越追击。宋军大败,溃不成军。

赵光义也和部下的将领失散。慌忙之中,找了一辆驴车,急速南逃,狼狈不已。因此被当代网友戏称为“大宋车神”、“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这事也成为了赵光义一生中最大的耻辱。

赵光义自从高粱河惨败后,一直关心辽国上下的动静。他见见辽国那边换了皇帝,就又动了小心思。

这个时候,高粱河之战已经过去七年了。正所谓驴死了,伤好了,你又觉得你行了。

赵光义觉得,萧绰一个女流之辈,又刚死了老公不久,手下一群虎视眈眈的悍将,国内不稳。(主年幼,国事决於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在这种情况下,辽朝根本就无力应对自己大军的进攻,兵锋所指,肯定是望风而逃,举手投降,自己收腹燕云十六州必定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因此,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年),赵光义再次对辽发动北伐。宋军兵分三路出兵,派曹彬、崔彦进、米信出雄州(今河北雄县),田重进出飞狐(今河北蔚县),潘美、杨业为副将,率兵出雁门,对,这两人就是《杨家将》里的大奸臣潘仁美和杨老令公。

萧绰带韩德让和耶律隆绪亲征抗宋。她命令耶律休哥抵御东路宋军曹彬一路,耶律斜轸抵御西路宋军杨业一路。自己则与耶律隆绪屯驻于北京城北郊。

五月,曹彬军队在岐沟关大败,收拾败军连夜渡过拒马河。宋军溺死者不可胜数。剩余部队逃奔高阳,又被辽军冲杀攻击,死者数万,丢弃的戈甲堆积如山。七月,耶律斜轸派侍御涅里底、干勤哥向朝廷奏报克复朔州,活捉杨业。杨业绝食殉国。萧太后敬重杨业气节,下令修建庙宇纪念。随后又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入匣中,传送边关各地。辽军士气大振,而宋朝守军则大受打击,军心涣散。

这之后,萧绰还和耶律休哥统帅军队深入宋境几百里攻打宋军,杀死宋军无数,使宋朝“沿边疮痍之卒不满万”。打得宋朝彻底绝望,闻风丧胆,彻底放弃了收复燕云的念头。

统和五年(987年),耶律隆绪率领百官给皇太后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化承天皇太后。

统和二十一年(1004年),萧绰与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下攻宋。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等人力谏,被迫御驾亲征,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暂时稳固了形势,随后向大辽请求讲和。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

和约规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皇太后为叔母,并愿每年交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这之后,宋辽双方结束了多年不息的争战,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

萧绰军事上厉害,打得宋朝闻风丧胆,但并不是什么战争狂人,对内,她是一个仁爱之主。

萧绰注重司法公平,改革了辽国的司法系统,他下令奴隶犯法,主人不得擅杀,全部交由政府处理;还对契丹人和汉人法律不平等的现象进行了改革,无论契丹、汉人,“一以汉法论”,甚至每个月会亲自判决案件。

她改善了辽国早期的高压政策,缓和矛盾,去取消了大部分的奴隶,使其成为平民。削弱契丹贵族权力,减少百姓负担。注重兴修水利,轻徭薄赋,整顿吏治。

萧绰的执政在当时甚至吸引了北宋边境的百姓,不少宋朝的百姓跨过边界,归附大辽。

统和二十四年十月初一(1006年10月25日),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群臣则给耶律隆绪上尊号为至德广孝昭圣天辅皇帝。

萧绰在统和二十七年的十一月初一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前往南京了此余生。

十二月初五,萧绰病重。十二月初八,耶律隆绪宣布大赦天下以为萧绰祈福。

统和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1009年12月29日),萧绰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耶律隆绪服丧三年。

萧绰摄政历经辽景宗、辽圣宗两朝,长达四十年年。

在她掌权的四十中,她凭借自己卓绝的政治能力和治国才干,使辽朝进入了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她谁就是中华大地上最闪耀的太阳,那些所谓的“明君”“名将”“名臣”,全都败倒在她之下。

天下所有的男子,都不如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吴三桂为什么要追击李自成,绞杀永历帝?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吴三桂的故事。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人都是自私的,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很多人都会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与争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如果心思太过狠辣

  • 苏轼的偶像是谁?一生正直视死如归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范滂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轼是中华文化最闪耀的一颗星辰,是天才中的天才,文豪中的文豪,是公认的宋朝第一才子,千年之下,仅此一人而已,是中国人的全民偶像。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苏轼的偶像是谁吗?苏轼有许多偶像,比如韩愈,他称赞韩愈“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

  • 子婴身为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 子婴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子婴之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子婴就是秦三世,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四十六天,就投降于刘邦,秦朝灭亡。那么,子婴怎么死的呢?这个问题一直是很多人所好奇的问题,接下来为你揭秘子婴怎么死的。子婴杀死赵高之后,刘邦的大军就兵临咸阳了。子婴见大势已去,就带着一家人,身着白服

  • 历史上俸禄最高的朝代是哪个?一年有多少俸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先秦时期,官吏由贵族担任,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度逐渐消亡,百家争鸣,士子游学天下,求取官职,在任上得禄,去任则为民。这一时期,开始以粮食为

  • 半生反明半生反清,揭秘李定国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定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定国,字鸿远(或作宁宇、霖宇、一纯、大绶),天启元年(1621年)出生于陕西延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崇祯三年(1630年),年仅十岁的李定国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张献忠看到李定国相貌不凡,收做养子。张献忠共四个养子,最大的是孙可望,

  • 刘伯温有多神?能预测天下局势却没能预测自己的生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刘伯温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朱元璋登基之后,对于异姓功臣并不信任,为了维护大明江山的稳固,他在位期间,曾多次分封诸子为藩王,以成为互助之势,以此维持大明王朝不倒。但后来藩王们各拥重兵,坐镇一方,还不断觊觎帝位。朱元璋的孙子的朱允炆即位之后,对于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于

  • 守墓小官田千秋,为什么会被汉武帝提拔为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守墓小官田千秋,为什么会被汉武帝提拔为丞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西汉武帝时期的这位田千秋,又名车千秋,的确是个牛人。既然是牛人,自然要有过人之处,否则,即使机会摆在面前,也会失之交臂,根本创造不了如火箭发射般的升官速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从

  • 柴皇后:前夫是个皇帝,嫁给一小兵又成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柴皇后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故事的女主角便是柴氏,在史籍之中的柴氏一直都是一个身份不凡的女子。早年的时候,柴氏是唐庄宗后宫之中的妃嫔,后来唐庄宗离世,新继位的皇上便将大部分前任皇帝的妃嫔都遣送回家,而这其中便恰好有柴氏。说来也巧,当时柴氏在

  • 一生无宠活到92岁,揭秘乾隆后宫最大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婉贵妃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最近应该有不少人都在追如懿传吧,这部剧播出至今已经过了剧情的三分之二了,主要的角色也都已经即将走入人生的后半段,剧中的乾隆皇帝只爱如懿一人,可是真实历史毕竟不是这样的电视剧,不会出现皇帝心中只有一个人的情况,有很

  • 此女因长得太美,轮流嫁给祖孙三代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昭君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古代,对于长相漂亮的女子,便会用倾国倾城来形容她的美貌。而容貌一物,于女子而言,既是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是悲惨人生的罪魁祸首。但是容貌天生如此,本身便不是女子能够抉择的,却因此不能为自己的命运做主。古代一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