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起为什么不去攻打邯郸:执意攻打怕失败!

白起为什么不去攻打邯郸:执意攻打怕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93 更新时间:2024/1/17 9:30:42

白起曾率兵攻打赵国,将赵国的主力军全部杀死,不光是秦昭就连后来的史学家们也都对白起十分的敬仰。但是在秦昭王想乘胜追击,将赵国邯郸一网打尽时,白起却没有争夺这个唾手可得的功名。

更奇怪的是,邯郸的周围已经没有任何阻碍,可是任凭秦国的军队怎样攻打,都没有将邯郸占据下来。秦昭王知道后很是生气,便命令白起去攻打赵国,但是一向忠诚不二的白起竟然抗旨了,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白起这样做在后来几千年的历史中并没有人质疑。

网络配图

对于白起的这种奇怪做法,后人有三种解释。

一、这个说法是根据史记得来的,白起认为邯郸虽然容易守住,但是很难攻打,并且他们的救兵马上就要来临:再就是秦军在攻打赵国的主力军时,虽然赵军死伤无数,但是秦军也是死走逃亡伤,实力并没有那么强:最后就是秦军如果要攻打邯郸,必定要翻山越岭,而在行走期间,赵国的诸侯们肯定会内外呼应,如果执意要攻打邯郸的话,那并定是失败的。

二、这个说法是有战国策推出来的。在赵国大败,溃不成军的时候,韩国和赵国就让人去劝说范睢,给范睢说了很多利弊,让范睢的心意有所动摇,便去对秦国献殷勤,让秦国的军队撤退。也因为范睢的这个做法,已经延误了白起最佳的作战时机,所以白起放弃了攻打邯郸。

三、这个说法也是从战国策种推测出来的。在大破赵军后,白起就立马带军冲向邯郸,但是秦昭王不同意,想让士兵们先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来秦昭王有打算让白起去攻打邯郸,但是时机已经错过了,这个时机去肯定是打不赢的,所以白起放弃了。

但是我认为这三种说法是很矛盾的,且存在很多漏洞。

网络配图

一、白起说的那几条理由,在现在看来都是不成立的。首先他说是因为邯郸不好打,但是白起当时已经是有名的将领了,都能把赵国的主力军全部杀死,怎会害怕邯郸不好打呢?并且魏惠王并没有白起的指挥才能,都把邯郸打下来了,又怎样解释呢?再就是说秦军的实力有所削弱,不足以攻打邯郸。

这个说法更是可笑啊,秦军虽然是实力不如之前,但最起码比赵军全军覆没要好得多,如果在这时候还不攻打邯郸,又要等到何时呢?还有就是,怕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之时,赵国的诸侯们会里应外合,但是秦国已经占据了赵国的大部分领土,诸侯们几乎是无计可施,担心恐怕是多次一举吧。

二、范睢从中搅局,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范睢并没有作案时间。据史书记载,在秦军还未占领赵国的几个领土时,秦昭王就已经下令攻打邯郸,所以,韩国和赵国一起说服范睢,让他去秦国游说,根本就没有时间。

三、我们就暂且相信秦昭王要休养生息,暂且不攻打邯郸,也相信可能是范睢从中做梗,但是韩国和赵国去找范睢也需要坐飞机去!就算是找到了范睢,但是范睢会冒着杀头的风险,立刻同意韩国的要求吗?

就算范睢一时糊涂,答应了。但是秦昭王会只听从范睢的几句花言巧语吗?我们就算是以上这些都认为它存在,秦昭王后来想攻打邯郸,难道白起就能因为错过了时机而抗旨吗?显然是不合理的。

但是后来秦昭王下了两次命令,白起依旧是不去。有人说是白起卧病在床,不能去,但是后来秦昭王将白起驱逐出咸阳的时候,白起是可以走的啊,所以这个假设不成立。有人说,白起是怕攻打不下邯郸会被秦昭王处死,但是秦国的各个将军们,没有谁是因为战争失败被君王处死的,这个也不可信。

网络配图

所以白起不去攻打邯郸是毫无道理的,那白起为何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也不去攻打邯郸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抗旨不是白起做过最危险的事,他犯的更严重的错误是欺君!

在之前我们反复说道赵国的军队全军覆没,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当时,白起只是将赵军击退了,而这让秦昭王有了错误的认识,便一心要攻打邯郸。但是白起很清楚,邯郸是肯定打不下来的,他不去只是有抗旨的罪名,但如果去了就是欺君之罪啊,而且如果不去攻打邯郸,他编造的将赵军全部歼灭的谎言还可以一直流传下去,他也会有千古美名。

所以说秦国不是不想灭掉赵国,而是灭不了。在长平战后,秦攻赵被打得元气大伤,另外,此时的秦军统帅不是白起,而是五大夫王陵。白起因不同意继续进攻赵国而被解职,并在5个月后被秦王命令自杀,虽然最后都是要死,但是白起却是以常胜将军的美名死的,这也算是圆了白起的愿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与唐太宗李世民相敬如宾的皇后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是唐高祖的儿子,唐高祖去世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新任继承者,即为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共享年五十二岁。图片来源于网络李世民在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经率领军队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后来,父亲李渊带兵起义,李世民帮助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他为尚书令等职。

  • 昆阳之战兵力悬殊:昆阳之战刘秀胜利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和刘秀是西汉末东汉初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一个是结束了西汉的人,另一个是开创了东汉的人。不过王莽和刘秀他们两个人之间注定不能和平共处,因为这天下最终都只承认一个王,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网络配图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出生于魏郡元城。西汉末年,由于汉成帝和汉哀帝两位皇帝的昏庸无能,西汉王朝渐渐

  • 以少胜多:白起和伊阙之战有着一段必说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和伊阙之战有着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如果没有伊阙之战,他或许可能就因此沉寂,不在有那么显赫的名声。白起在伊阙之战可以说是打出风头,是他的成名之战。在伊阙之战后,白起因为战功卓著升为国尉。网络配图白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和军事家。他的先祖是秦武公的嫡子公子白,但是因为在秦武公去世后公子白并没有继承秦

  • 黄飞虎的泗水大战:封神榜黄飞虎的传奇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封神榜中的黄飞虎,虽然生前是武城王死后也被封为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但是其实他的命运是非常悲剧的。他的接发妻子因为被残暴昏庸的纣王看上,不仅遭其调戏,还被其逼死。他虽然生了四个很棒的儿子,但是除了三子黄天爵之外其他的儿子都死于非命。黄飞虎的整个人生实在是非常的痛苦。网络配图先来说说黄飞虎的大儿子吧。

  • 揭秘:唐朝的宰相女人为何要偷窥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林甫凭借音乐才能得到唐玄宗赏识,做了多年宰相。唐朝时期,可以自己推荐自己做官,没准今日是乞丐,明日登堂。斗鸡的贾昌才十九岁,凭借斗鸡本事,也有官衔,不啻今天的文工团里的名人。李林甫身为宰相,必然宾客盈门。来着大都是自以为怀才不遇之人。不过真能进入宰相家门的人确实也都有名声在外,或有人举荐。李白、杜

  • 汉武帝刘彻对匈奴的战争巩固了汉初新兴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维护国家的统一,是“当世之务,后世之利”之举汉武帝抗击匈奴是发生在西汉年间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成功地抗击了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 扰,进一步巩固了汉初新兴的封建政权。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汉朝初年,已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势强盛。 东面打败了东胡,

  • 康熙皇帝为何要6次为明朝朱元璋皇帝扫墓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清圣祖康熙皇帝曾经六次南巡,每到南京都要祭扫明孝陵,并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表示对朱元璋的尊重.朱元璋的故事真不少。在他身上笼罩着重重迷雾,也笼罩了诸多的神秘色彩。为什么数百年来人们谈起朱元璋的话题来总是兴致勃勃,热衷程度始终不减?因为他的经历实在太神奇了。最贫苦的农民和富有四海的皇帝,最无助的游方僧

  • 纳瓦尔战役:让彼得大帝沦为笑柄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从沙俄到苏联,中土的上方一直横亘着一头凶猛的北极熊,哥萨克骑兵,皇家近卫军,大炮兵主义,这些名词都证明着一个国家军事实力之强大,但是曾几何时,他是个制度落后的国家,但是一个伟大的君王彼得大帝,一场伟大的战役北方战争就让这个国家从欧洲悄然崛起,但是这一场伟大的战争确实从一场惨败开始,一场让彼得大帝沦为

  • 马伦哥战役使得拿破仑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马伦哥战役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期间打响的一场战役,当时担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的是拿破仑。此次战役法国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取得全面的胜利,并且此战是拿破仑一生所经历的所有战役中最引以为傲的一场,因为他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那么马伦哥战役背景是什么呢?网络配图马伦哥战役背景要从1799年

  • 生下明朝皇帝朱祐樘的美丽女俘为何惨死宫中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数千多年的帝王史,历朝历代的后宫无不是血雨腥风、人命如蚁的皇室领地,在无数惨不忍睹的血案中,惨死了无数花容月貌青春美女。在古代皇帝后宫,佳丽如云,美女荟萃,作为后宫中的女人,要从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宠爱,实在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争宠后宫,独霸龙床,就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