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国一打六,是六线作战 秦国最后为什么还能统一天下

秦国一打六,是六线作战 秦国最后为什么还能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77 更新时间:2024/1/19 3:16:00

你真的了解秦国统一天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两线作战,乃兵家之大忌。那么当初秦国一打六,是六线作战,为什么没有失败,反而胜利了?

这显然是误解了两线作战的意思,所谓两线作战是指同时在两个方向作战。比如二战时期的德国,原本在西边和英军鏖战,结果又转头去打了苏联,结果被东西两面夹击,腹背受敌。

而从秦国的地理位置来看,其是不可能出现六线作战的局面的。秦国在灭掉西南地区的巴、蜀等诸侯国以后,将自己的对敌方向基本上稳固在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东边。而秦国和六国打,一般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和楚国相对的武关,一个是东出韩国的函谷关。

所以,秦国最多出现的也就是一个两线作战。

然而在历史上,由于武关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秦国和六国的战斗大都是函谷关方向,所以秦国事实上只是一线作战。此外,所谓的一打六,也并不存在。历史上秦国虽然灭掉了六国,但秦国从未同时和六国作战过,更没有实现过一锤六的壮举。

事实上,在整个战国时代,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没有强大的一国对抗六国的实力。哪怕是战国后期击败了赵国的秦国,其实力已经膨胀到吊打东方六国任何一家,但其面对着多国伐秦一样的怂。

比如公元前24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统率五国联军,说是五国联军,事实上真正出力的也就赵魏楚三国,他们于河外大败秦军,将秦军赶回了函谷关。

当然,历史上秦国有击败过五国联军的壮举。即公元前241年,由楚相春申君为主帅,赵将庞煖率领赵、楚、魏、燕、韩等五国伐秦,于函谷关下为秦军所败。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

但是当时秦国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齐国当时乃是秦国的盟友。两国一西一东,将其他五国包围在中间,使之无法全力以赴。

所以为了报复,庞煖回过头来,把齐国给锤了。

(赵悼襄王)四年,庞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移攻齐,取饶安。

讲到这里,其实涉及到战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合纵连横。

所谓合纵,就是六国联合起来打秦国,由战国中期名士公孙衍和苏秦提出,他们有感秦国的强大,所以欲联合东方六国共同对抗秦国。

“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

而合纵之势一旦达成,秦国基本上就只能认怂。公元前318年,魏国国相公孙衍联合韩国、赵国、魏国、齐国、楚国、燕国还有西部的义渠国一起联合攻打秦国,六国攻进了函谷关,秦国差一点就灭国了,秦国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割地求和,才保存下来。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六国联合,仅仅是魏、赵、韩三国的三晋联盟,或者说齐、楚为首的齐楚联盟,那都够秦国喝一壶的。

所以为了抵挡合纵,秦国采取了“连横”策略,其核心就是挖墙脚,从而瓦解敌人的联盟。比如战国后期的齐楚联盟,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不像被打残的三晋那般好欺负。于是张仪出使楚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许诺献地六百里,使楚怀王与齐断交,从而一举拆散了齐楚联盟。

当然,张仪是个骗子,楚怀王一怒之下,发兵攻打秦国,然后被秦国联合其他国家暴打,赔了夫人又折兵。

当然,这其实是秦国一直以来惯用的套路。当初面对三晋联盟,秦国也很少正面硬刚。更多的时候是专挑韩国和魏国这两个软柿子捏,至于强大的赵国,暂时不会去招惹。

秦国和赵国决战前,其实已经在伊阙之战中,由白起率军歼灭了韩、魏两国的精锐主力。此外楚国也被打得迁都,被迫和秦国结盟。

就这样,秦国不断的通过连横策略,使六国无法达成坚固的联盟关系。然后一步步的蚕食削弱六国的力量,等到秦始皇发动灭六国之战的时候,东方六国已经没有了翻盘的实力。

当然,即使是这时候。秦国也没有一打六,而是远交近攻,一个国家一个国家蚕食消灭。大致策略就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

远交近攻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关键策略,其最初是范雎为秦昭襄王提供的一种外交和政治策略,意思就是对于距离秦国远的要联合交往,对于距离秦国近的要攻打。这项策略成为秦国的国策,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仍然是秦国最有效的策略。

为什么是这个策略呢?

首先燕国和齐国距离秦国尚远,秦国在消灭三晋之前去攻打这两个国家并不现实。所以秦国早早的便和两国交好,而且还暗中挑拨两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比如燕国和赵国,齐国和楚国,以期他们不要达到多管闲事的目的。

至于魏国和楚国,这两个国家都是秦国邻国。其中楚国实力较强,贸然作战,很可能会被拖入战争泥沼。同时楚国和秦国世代联姻,有着联盟的基础。而魏国作为秦国世仇,被秦国经年累月的打击,不足为虑。

当然,韩国其实比魏国更惨,基本上都已经成为了秦国的傀儡,那为何还要首先攻击他呢?

这就只能怪韩国运气不好了,谁叫他的国家就在函谷关外,掐住了秦国东出的咽喉。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为了避免韩国背了,后捅刀子,只有先灭掉,反正费不了多大事儿。

事实上在秦灭六国之战中,虽然韩国是秦国第一个消灭的国家,但是赵国才是秦国的首要目标。这个赵国太顽强了,虽然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之后,国力远远不如秦国,但依然是秦国最大的对手,与秦国打得有来有回。而且和楚国不一样,赵国和秦国都是互相不妥协,见面即是生死血战。

所以灭掉赵国这个实力强劲,且仇怨深厚的对手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历史上赵国并不是第二个被灭掉的国家。邯郸被攻破之后,公子嘉逃到了代地,坚持抵抗,一直到公元前222年才被灭掉,当时还尚在的国家,就只有齐国了。

说这么多,总结来讲就是一点,秦国灭六国并不是粗暴的一打六,甚至于连平推的算不上。其间也还涉及许多的策略和利益交换。秦国能够打败东方六国,统一天下,除了国家实力的强大外,与秦国实行的战略正确息息相关。总体来说,秦国不仅没有以一打六,而是实行了非常正确的战略。

所以,秦国一统天下,实力只是一部分,策略也很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耶律普速完是什么人?她是如何称帝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耶律普速完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古代皇位都是传给皇子,公主是没有继承权的,因此古代的公主因为没有权力的斗争,过得比皇子是稍微舒心一点的,但公主们也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为了国家的安定需要与其他的政权和亲,这也是作为生在皇家,享受富贵和高位之后应该担起的责任。今天就来说一位

  • 罪奴之身的冯太后,是怎么把握北魏两代朝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罪奴之身的冯太后,是怎么把握北魏两代朝政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冯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主持北魏政权多年,以个人智慧实现了北魏两代人的顺利交接,北魏太和改革前期是由冯太后实行的,她辅佐三代帝王,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

  • 被曾国藩誉为“两千年间第一猛将“的陈玉成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陈玉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国家纷乱时期总会涌现出许多英雄。这些英雄不乏猛将,无论是所属朝廷一方,还是叛军一方,他们都有着作战勇猛的将领。自太平天国历史上洪秀全领导的起义军在对抗清朝过程中取得了不菲的战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也暴露出来,最

  • 如果没有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的话 历史又会变成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岳飞和十二道金牌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岳飞冤死于风波亭20年后,公元1162年6月宋孝宗即位,宋孝宗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岳飞平反,在对岳飞孙岳霖的平反圣旨中这样写道:“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12道金牌,

  • 说说汉武帝的功与过 汉武帝的功大于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武帝刘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彻是一位开明的帝王,在政治上采取了非常果断的决策,设立了中朝,成功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成为了历代帝王学习的榜样。在军事上成功的抗击匈奴,保卫汉朝边境的安危,并且继续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外关系的友好往来。在经济上一改秦国的法度,重

  • 汉武帝临死前托孤四位大臣 霍光是如何专权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托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87年,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第二天,汉武帝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汉昭帝刘弗陵。但在汉昭帝时代,史书记载是“政事一决于光(霍光)”,汉宣帝时代是“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

  • 窦婴为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 汉景帝和汉武帝对他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朝窦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窦婴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氏的堂兄的儿子。窦婴为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被汉景帝封为了魏其侯,随后又让他担任太子太傅。在丞相刘舍被免职之后,窦太后向儿子汉景帝推荐窦婴为丞相。但是汉景帝却以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拒绝

  • 汉朝时期有三位窦皇后 她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窦皇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起窦太后,我们最先想到的莫过于是汉朝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孝文窦皇后),然而在整个汉朝的历史中,窦太后却不止一位,而是整整有三位,其中另外两位分别是汉章帝的皇后、汉和帝的嫡母窦太后(章德窦皇后)以及汉桓帝的皇后、汉灵

  • 窦宪征战匈奴立下不世之功 窦宪名声为何不比上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窦宪名气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对这两段历史作比较,首先是两人的人品不一样,一个是青才俊,一个是违法外戚,一个英年早逝,一个被迫自杀。其次作战对象不一样,霍去病时匈奴比较强悍,战力几乎对等汉朝,窦宪时匈奴已分裂成南北匈奴,而且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力量较弱

  • 同样都是北伐 汉武帝北伐如此艰难窦宪为何能如此轻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窦宪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伐历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诸多北伐中汉武帝北伐无疑是非常耀眼的一场北伐,但是代价也是非常严重的。经过这一次北伐,汉朝家底都打没了,而且沉重的税赋压垮了无数百姓。当时的流民以百万计,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流民,这是一个多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