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惠文王在位时有何作为?历史对他的评价如何

赵惠文王在位时有何作为?历史对他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24 更新时间:2024/1/21 6:16:23

赵惠文王生于公元前308年,于公元前299年成为赵王,继位赵国的王位的时候年纪还很小,前任赵武灵王就委任肥义为赵国相国,辅佐赵惠文王。

网络配图

赵惠文王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就是那个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的赵王,就是他让赵国强大起来的。赵惠文王能够继位,多亏了父亲能够退位让贤啊,是的,你没有看错,赵惠文王可不是在他父亲死了以后才继承王位的,而是在赵武灵王还健在,并且还是壮年的时候就继位的。要是说起这件事的原因嘛,大概是赵武灵王看惯了王室子女为了争夺王权而互相残杀吧,他不希望自己死后也出现这样的状况,便想着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将儿子送上王位,还可以看一看儿子当王当得怎么样。

赵武灵王早早的就退位,却是让大儿子赵章心里很不爽,只因为赵章原本是太子,既没有犯错误,也没有什么恶劣的品行,无辜被赵武灵王废去了太子封号,转而封给了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于是,在赵惠文王继位的第四年,这个大哥忍不住了,就和臣子田不礼密谋了沙丘之变,让人大为吃惊的是,参与这件事的人还有赵武灵王。赵章起兵造反,杀死了赵惠文王的师父兼相国肥义,赵惠文王派公子成和李兑发兵镇压了这次叛乱,还杀死了赵章和田不礼,并将参与此事的赵武灵王囚禁在沙丘的主父宫,活活饿死了赵武灵王。

网络配图

也许有人会觉得赵惠文王很残忍,连自己的父亲也不放过。但是,这是事出有因的,赵武灵王早早退位,却是为了要建立一个二元政治。可是,赵惠文王继位以后已经深得人心,赵武灵王在朝中没有追随者,也就没有实权,他想自己管理赵国的军事,而赵惠文王管理赵国的政治。肥义听说以后,大大训斥了赵武灵王一顿,他说,赵武灵王太贪心,若是国家出现了两位君王,那大臣们必然会分成两派而互相争斗,赵国内斗有什么好处呢?其他国家可趁机攻打赵国,赵国不团结,必然溃败。古往今来都没听说过一个国家有两个王的,既然您都放手了,而赵惠文王也干得好好的,您又何必放不下呢?

赵武灵王听不进去,觉得自己遭受了背叛,想起大儿子曾经的好来,觉得大儿子很吃亏,就想将代郡封给赵章,让赵章在代地称王。赵武灵王的做法,完全就是要赵国自取灭亡,赵惠文王不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只能大义灭亲,守护赵国百姓安宁。听说父亲已经死了的消息,赵惠文王流着泪吩咐下去,厚葬了赵武灵王。

网络配图

赵惠文王和赵武灵王的英勇神武相比有些不同,赵武灵王在军事上很有天赋,自己也很擅长骑射,可是赵惠文王在行的却是任用贤能之人。就是说,赵惠文王是个能慧眼识人的君王,他知道每个人擅长什么,将钉子钉在合适的位置。在赵惠文王统治时期,他曾任用了乐毅和平原君两个有才能的人为相国,拜机智的蔺相如为上卿,封勇猛的廉颇赵奢为将。廉颇在攻打齐国以后,扩张了很多赵国的领土,赵国强大起来,使得秦国长达十年时间不敢东出而攻赵。

古往今来,只要是明君,就一定会有一条相同的特征,那便是善听忠言,善于纳谏。拥有这种品质的君王,那必定是心胸宽广的王,对大家所提出来的建议也能够听得进去。赵惠文王最大的长处就是这个,他善用人才,对外用国力和道理好好和诸侯国交往,对内则减轻民众的负担,使得“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而且,在赵惠文王时期,还发生了完璧归赵以及负荆请罪这样的故事,都说明了赵国的实力是非常“长远”的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玄奘与高昌国王是结义兄弟!差点成国王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法相学有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玄奘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二者的融合问题,626年,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在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便想要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带着这样宏伟的愿望,玄奘开始了他的西行之路。当时的唐朝,国界还不稳定

  • 北宋名臣清正廉明的包拯办案过程中的那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相传,包公脸黑,人们瞧不起,当不上别的什么官儿。皇上就封他个知县。当知县吧,好地方也轮不着他去。远离京城的桐柏县和泌阳县中间,也就是盘古山北一点的地方有个小县城, 叫麦糠县,皇上让他去了。麦糠县地方小,就是古怪得很

  • 明末第一猛将 士兵见到他都吓得跳崖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历来乱世就会涌现名将,和平年代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用武之地。但是明末的这位名将可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儒将,他就是手持一百三十六斤大刀的卢象升。网络配图卢象升是南方人,出生在江苏的宜兴,在战乱四

  • 揭秘李善长和刘伯温究竟哪个人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他们分属两个派系,而同时两派首脑的李善长和刘伯温更是首当其冲,这其中或许也有朱元璋的关系,毕竟臣子们抱团是上位者们最不想看到的情况。那么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吗?李善长和刘伯温哪个厉害?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跟随朱元璋一

  • 秦始皇修建长城背后的秘密?饕餮竟是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修建长城背后的秘密,中国古老传说饕餮竟是真。秦始皇当地修建长城,世人都以为是为了防御匈奴,不过事实上确是另有隐秘,而且秦始皇还亲自在长城下驻扎秦朝最精锐大军,为的就是……下面小编带你看秦始皇修长城的秘密。饕鬄羊身虎齿龙爪,眼睛长在腋下,恐怖至极,并且嘴大如牛,连巨石都咬得碎,从山下至山腰,十几

  • 摧锋陷阵三救秦王 李世民最大的功臣是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626年6月4日,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被迫晋封李世民为太子。8月李渊禅位,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643年2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下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图像,供奉于临烟阁之中,以示尊崇。按功劳大小,二十四人的排序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

  • 雍正年间的大臣李卫和年羹尧的真实关系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李卫是雍正年间的大臣,他本来是雍正府上的一名家奴,后来随着雍正当上皇帝,他开始平步青云,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清朝李卫虽然不懂得书文,但是却会做官,懂政治,任上做了不少的利民事情。图片来源于网络清朝李卫是江苏人,很熟悉浙江与江苏的当地情况,在江浙任职的时候,他负责追查当地的私盐问题,当地的很多盐

  • 他是刘备的第一谋士却被小说家误传了6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文学作品与历史之间的差距。很多人读过三国演义,但是没有读过三国志等正史记载。还有一些人甚至把三国演义当做正规的历史书籍来看,真是让人无语到了极点。庞统就是一个被罗贯中毁了的人物,在罗贯中笔下,庞统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为了与诸葛亮争功,最终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但这仅仅是一个小说段

  • 真实戚继光是这样:频频纳妾遭原配“休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奇特的女人,一个是文绣,她主动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大清末代皇帝溥仪。还有一个女人,她也休掉了自己的丈夫——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戚继光,这个女人是“王氏”,她为何要休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丈夫呢?说起戚继光的婚姻,十分耐人寻味,他13岁定亲,21岁娶妻“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王氏。

  • 雍正夺嫡成功的第二天 邬思道为什么会匆匆离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邬思道和雍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历史上很多聪明人都明白这件事,越国有范蠡、汉代有张良,可是大多数人,都执着于功名利禄,所以往往走不出这个迷局。邬思道作为雍正在潜邸的谋士,对雍正登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小说里,正是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