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贪官和珅轶事 联合纪晓岚整人反而被戏弄

大贪官和珅轶事 联合纪晓岚整人反而被戏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5 更新时间:2024/1/22 23:20:07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恩科会试,官拜左都御史的山东诸城人窦光鼐任正主考。两位副主考,一个叫瑚图礼,一个叫刘跃云,资历都很浅,所以一切皆由窦老先生作主。放榜之后,浙江的以鋙名列榜首,即为会元,而第二名则是他的兄长王以衔。兄弟联名高居前列,一时众议哗然。

网络配图

当政的大学士和珅,因窦光鼐爱揭其阴私,一怀恨于心。这时便乘机进谗言,说窦曾多次出任浙江学政,所以此榜必定有私。窦光鼐平素正直敢言,又曾藐视后进,得罪过不少人,于是附会攻击者甚众。但窦光鼐不畏人言,坚持“只论章,问籍贯”的主张,不肯更动。事情闹到乾隆帝那里,他也颇存疑虑,就革了窦光鼐的职,又另派大臣去复试。复试那天,卫士环列,想抓住一点把柄而毫无所获。复试结果,王以衔列二等第四,其弟则列三等第七十一。这还不说,又派人进行“磨勘”。所谓“磨勘”,就是逐字逐句挑病。磨勘大臣发现了王以鋙试卷上的几处错误,于是又罚他停四科殿试。弟弟暂时考不成了,王以衔总算没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时,和珅亲自把关。殿试毕,和珅扬言这科殿试卷太差,不能像规定的那样挑出十本好卷子让乾隆帝圈定,只能勉强挑出八本。他是想进一步激怒乾隆帝,以打击窦光鼐。

网络配图

等到乾隆拆开弥封一看,第一名居然正是王以衔。乾隆惊奇地问道:“这不是那个会元吗?”和珅和诸大臣都上去看了看,一时大眼瞪小眼。和珅暗暗叫苦,只得说:“这是状元之兄。”乾隆又问:“谁选取的?”礼部尚书纪晓岚说:“臣取的”。再问:“谁定的?”和珅说:“奴才定的。”

乾隆觉得滑稽,就笑起来,说:“那么,你二人难道也有私情吗?”和珅赶紧回奏:“这回阅卷诸臣,都是秉公办事,没有私弊。如果定的名次不恰当,换一下也没关系。”他还想搞掉王以衔。乾隆正色道:“这样看来,他们兄弟联名高居前列,可能是出于偶然,外面的传闻不可轻信,为什么还要换?再说,已经拆了弥封再换人,不是真正的不公平了么?”和珅碰了一鼻子灰。

网络配图

宣布名次的那一天,再也无人说三道四了。王氏兄弟本来就才华出众,通过这一周折,名气更大了。窦老先生也不仅没有被整垮,其眼力、胆量反而更被人称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惠文王在位时有何作为?历史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赵惠文王生于公元前308年,于公元前299年成为赵王,继位赵国的王位的时候年纪还很小,前任赵武灵王就委任肥义为赵国相国,辅佐赵惠文王。网络配图赵惠文王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就是那个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的赵王,就是他让赵国强大起来的。赵惠文王能够继位,多亏了父亲能够退位让贤啊,是的,你没有看错

  • 玄奘与高昌国王是结义兄弟!差点成国王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法相学有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玄奘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二者的融合问题,626年,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在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便想要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带着这样宏伟的愿望,玄奘开始了他的西行之路。当时的唐朝,国界还不稳定

  • 北宋名臣清正廉明的包拯办案过程中的那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相传,包公脸黑,人们瞧不起,当不上别的什么官儿。皇上就封他个知县。当知县吧,好地方也轮不着他去。远离京城的桐柏县和泌阳县中间,也就是盘古山北一点的地方有个小县城, 叫麦糠县,皇上让他去了。麦糠县地方小,就是古怪得很

  • 明末第一猛将 士兵见到他都吓得跳崖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历来乱世就会涌现名将,和平年代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用武之地。但是明末的这位名将可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儒将,他就是手持一百三十六斤大刀的卢象升。网络配图卢象升是南方人,出生在江苏的宜兴,在战乱四

  • 揭秘李善长和刘伯温究竟哪个人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他们分属两个派系,而同时两派首脑的李善长和刘伯温更是首当其冲,这其中或许也有朱元璋的关系,毕竟臣子们抱团是上位者们最不想看到的情况。那么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吗?李善长和刘伯温哪个厉害?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跟随朱元璋一

  • 秦始皇修建长城背后的秘密?饕餮竟是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修建长城背后的秘密,中国古老传说饕餮竟是真。秦始皇当地修建长城,世人都以为是为了防御匈奴,不过事实上确是另有隐秘,而且秦始皇还亲自在长城下驻扎秦朝最精锐大军,为的就是……下面小编带你看秦始皇修长城的秘密。饕鬄羊身虎齿龙爪,眼睛长在腋下,恐怖至极,并且嘴大如牛,连巨石都咬得碎,从山下至山腰,十几

  • 摧锋陷阵三救秦王 李世民最大的功臣是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626年6月4日,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被迫晋封李世民为太子。8月李渊禅位,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643年2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下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图像,供奉于临烟阁之中,以示尊崇。按功劳大小,二十四人的排序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

  • 雍正年间的大臣李卫和年羹尧的真实关系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李卫是雍正年间的大臣,他本来是雍正府上的一名家奴,后来随着雍正当上皇帝,他开始平步青云,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清朝李卫虽然不懂得书文,但是却会做官,懂政治,任上做了不少的利民事情。图片来源于网络清朝李卫是江苏人,很熟悉浙江与江苏的当地情况,在江浙任职的时候,他负责追查当地的私盐问题,当地的很多盐

  • 他是刘备的第一谋士却被小说家误传了6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文学作品与历史之间的差距。很多人读过三国演义,但是没有读过三国志等正史记载。还有一些人甚至把三国演义当做正规的历史书籍来看,真是让人无语到了极点。庞统就是一个被罗贯中毁了的人物,在罗贯中笔下,庞统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为了与诸葛亮争功,最终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但这仅仅是一个小说段

  • 真实戚继光是这样:频频纳妾遭原配“休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奇特的女人,一个是文绣,她主动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大清末代皇帝溥仪。还有一个女人,她也休掉了自己的丈夫——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戚继光,这个女人是“王氏”,她为何要休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丈夫呢?说起戚继光的婚姻,十分耐人寻味,他13岁定亲,21岁娶妻“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