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理宗赵昀是怎么灭掉金朝的?南宋最后的辉煌

宋理宗赵昀是怎么灭掉金朝的?南宋最后的辉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54 更新时间:2024/2/6 13:59:5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理宗赵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南宋端平元年,即1234年,蔡州城头一片狼藉。这座金朝最后的都城,此时已经破败不堪。蔡州断粮已久,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景象。所有人都知道,这座城池已经没多少时日了。

的确,很快宋军就攻破了城池。与宋朝有靖康世仇的金朝就这样被南宋灭掉了。而在随后的时间里,宋军又短暂收复了洛阳、开封等地。可以说,此时的南宋是岳飞之后最辉煌的时期。但是他们的皇帝却与这个辉煌不符。因为他留给后人的是一副烂摊子。

灭掉金朝的皇帝是宋理宗赵昀。这位皇帝执政四十一年,是南宋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很多历史学家拿他跟北宋的宋仁宗相提并论。两者都执政时间足够长,政权稳定,施行仁政,积极改革,又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之所以要把宋理宗与宋仁宗比较,实在是因为南宋的皇帝很少有一定作为,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但是我们展开宋理宗执政四十一年的脉络,就会发现这个皇帝并不合格。

赵昀当皇帝还是要托南宋大奸臣史弥远的福。赵昀的父亲早逝,就跟着母亲投奔到绍兴的一个舅舅家。他的舅舅是当地的一个保长。南宋以十户为一保,也就是说赵昀跟普通农民家孩子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有一天史弥远的幕僚余天锡来到绍兴视察,就躲到了他舅舅家里。经过一番攀谈得知这家保长的两个孩子赵与莒与赵与芮是宋太祖赵匡胤儿子赵德昭的十世孙。余天锡将这件事告诉史弥远后,史弥远喜上眉梢。

之所以史弥远这么高兴是因为当朝天子宋宁宗,遇到了南宋皇帝的通病就是无后。史弥远作为宋宁宗一朝的权臣,如果想要继续保证自己的权力,就必须要找到一个自己能控制的继承人。而这两个孩子就是最好的人选。于是史弥远就安排哥哥赵与莒来到临安学习。这个叫赵与莒的孩子就是未来的宋理宗赵昀。

按理说这种从旁支选皇储一般都是从小孩子里面挑选。因为小孩子还不懂事,很多习惯没有养成,比较好教育。但是这个赵与莒不一样,他到临安的时候都已经十六岁了。如果要是别人肯定是不行,但是在史弥远这里什么都能行。史弥远是宋宁宗时代最大的权臣。整个朝野全是他的党羽,在后宫还有杨皇后吹枕边风。就在史弥远的一番操作下,宋宁宗驾崩后立赵昀为皇帝。一个几年前还在乡下放牛的赵昀成为了南宋王朝的九五之尊。

在宋理宗当皇帝的前十年基本可以忽略这个人。因为这个时候整个南宋是史弥远说得算。史弥远当政的南宋继续走下坡路。由于史弥远也不相信自己能成为霍光那样的名臣。所以这个时期物价飞涨、政治黑暗,除了史弥远打击异己、吃喝玩乐之外,南宋政治毫无亮点。

绍定六年,也就是公元1233年,赵昀算是熬出头了。因为这一年史弥远去世,朝政大权终于回到了赵昀手里。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历史上被称为“端平更化”的改革开始了。赵昀由于刚入宫的时候就受到郑清之、郑德秀等理学大师的熏陶。所以在掌权之后,就任用这几个有理学声望的大臣做宰相。

在赵昀准备改革的头一年,就遇到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南宋灭金。蔡州之战后,南宋灭掉了金朝。这对于赵昀来说,绝对是开门红的大喜事。这件事还得从很久之前说起。当初金人被蒙古铁骑打得晕头转向。于是这帮亡国之臣想出了一个绝对的馊主意,那就是“取偿于宋”。由于打不过蒙古人,金人就想通过攻打南宋来取得土地补偿。这个做法不但没有得到南宋的土地,反而让金宋两国的关系彻底变僵了。这也将南宋彻底推到了蒙古一边。就算是未来金哀宗跟南宋群臣讲“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没有什么用了。

与金朝作战是史弥远时期就定下来的国策,但是赵昀却把一把好牌给打坏了。灭掉金朝之后,南宋得到了陈、蔡一线大片土地。而在与蒙古的谈判中,两国开始为河南的归属无限撕逼。北宋皇帝陵寝都在河南,如今南宋好不容易雪耻,定然希望得到河南地区。但是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蒙古方面的认可。于是,赵昀派板宋军北上收复开封、洛阳一线。

在宋军北上的时候,蒙古人早已撤走。宋军进入洛阳和开封发现当初北宋最繁华的城市,如今已经是破败不堪。开封经过蒙金战争只剩下一千多户,除了白骨皑皑,什么也没有给宋军留下。就在宋军惊异于故都如此破败的时候,蒙古人再度南下了。此时由于河南残破不堪,根本筹集不到粮食。宋军在粮尽之后不堪一击。蒙古兵渡过洛水后很快击败了洛阳的宋军。开封守军看到洛阳战败,马上就退回了南宋。这就是赵昀给南宋埋的第一个雷,没有处理好战后金朝遗产。

此时的南宋在灭掉金朝后,本应该稳定陈、蔡一带的战线,然后通过谈判争取与蒙古和平的时间。这样在蒙古再度进攻的时候,有了更大的缓冲空间。但是蔡州之战后,宋军过早的北上,给了蒙古人击败宋军的机会。不但与强大的蒙古过早开战,还暴露了宋军孱弱的实力。在之后的日子里,蒙古不断蚕食南宋,吃掉金朝的战争红利完全丢失。

第二个就是赵昀的“端平更化”最终不了了之。赵昀崇尚理学,任用的郑清之等都是理学家。这些人空谈可以,如果说实干的话都没有什么魄力。赵昀裁撤冗官、整顿吏治,需要的是雷厉风行之人。郑清之因循守旧,为政宽厚。这样的人适合在太平之世为相,在南宋这样的时期并不合适。由于整顿吏治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最终改革也就不了了之。赵昀也感觉到励精图治实在是太累了,就躲到后宫享乐去了。

别看赵昀改革没什么心思,但是在寻欢作乐方面可是相当讲究。赵昀在西湖边上造了不少宫殿,每日饮酒赋诗。贫苦出身的赵昀要好好体验一把当皇帝的快乐。赵昀每年都要选大量的民女来充斥后宫。崇尚理学的赵昀竟然破例让名妓唐安安经常出入皇宫。醉心于声色犬马的赵昀当然无心管理国家。赵昀执政后期出现了南宋最后一位奸臣贾似道

四十一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赵昀很快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此时的赵昀也遇到了南宋皇帝最大的问题,他自己两个儿子都很早死了。赵昀并没有选择其他人的孩子,而是立自己弟弟荣王赵与芮的儿子赵禥为皇储。赵禥天生有残疾,体质极差,智商也不行。这就是赵昀给南宋埋的最后一颗雷。最终赵禥在蒙古铁蹄的惊惧下驾崩,南宋王朝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不惜重金也要赎回蔡文姬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时代,群雄辈出,英雄都在争取改变自己的命运,成王败寇,而美女则是乱世中的浮萍,随波逐流,她们的命运由不得自己做主,比如被誉为“三国第一美女”的甄姬,先是嫁给袁绍的次子袁熙,若没有乱世,甄姬的命运就是相夫教子,一生平顺无忧

  • 鲁惠公死后为什么会被周天子羞辱?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鲁惠公死后为什么会被周天子羞辱?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春秋时期,随着东周的实力不断衰弱,开始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周赖以统治的周礼已经渐渐地被诸侯所忽视,又或许诸侯们用以争霸的借口。而在众多诸侯之中,鲁国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有“周礼尽在鲁”的说法,凭借这个金

  • 汉末三杰是谁?他们为濒死的汉室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杰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很多人觉得,在汉末乱世中,黄巾军扮演着反派的角色,但他们只不过是一些被生活逼到走投无路的人,东汉朝廷在当时也好不到哪去。后期豪强们割地自立,也是看透了汉室的腐坏。但在这场乱世开启之前,有三个人曾经力挽狂澜,拼了老命的维护汉室的统治。这

  • 孙膑被庞涓断了所有生路,那他又是怎么复仇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孙膑双腿和脸被毁,几乎被庞涓断了所有生路,他后来是怎样复仇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中国历史上各类的兵法典籍中,《孙子兵法》可以称得上是所有兵法典籍之首了,而他的作者也被称为百世兵家之师,拥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而同一时期除了孙武,还有其他非常有名的军事人才,这其中最有故

  • 兵败夷陵后的刘备,为何会驻守在白帝城里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刘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兵败夷陵道后,狼狈不堪的逃到白帝城,本想暂时驻守白帝城以备东吴乘胜追击,然后再整军出击陆逊,一雪前耻;不想疾病突发,没有熬多久就驾崩了。不是刘备不敢回成都,而是他疾病突发,生命危在旦夕,回不了成都;他在白帝城驻守了九个月之久,前期处在守势,中期在整军备

  • 康熙对鳌拜只是囚禁 康熙为什么要杀班布尔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班布尔善和鳌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为何一定要杀班布尔善,《清史稿》中,关于班布尔善的记载,只有寥寥几句话,并没有太多的详细的记载,只是说他是鳌拜的党羽。当时康熙将鳌拜囚禁后,大臣们议定班布尔善有二十一条大罪,最终康熙判处他绞刑。班布尔善:姓爱新觉罗,清太

  • 夷陵之战中刘备损失最惨重的是什么战役?伤亡数万之众,一员悍将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备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发生在马鞍山一役中,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和傅彤。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陆逊火烧连营,刘备的御营及左右营寨都受到波及。刘备本想撤往大将冯习的营寨,谁知冯

  • 明末崇祯为何会不愿意不愿带领士兵反击,直接放弃抵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选择放弃反抗,不愿带领士兵反击,这究竟为何?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历史上的皇帝更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是这些皇帝们的结局却大不一样。有的皇帝一生都忙于处理政务,关心爱护百姓,死了之后得到一个很好的名声。而有的皇帝每天沉迷于酒肉生活,不顾国家的存亡,死后被人们唾弃。但有

  • 庞涓是什么结局?他是如何奔向死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庞涓的故事。话说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俩人都是一个师傅,而且孙膑比庞涓的学习成绩好。但是孙膑为人淳朴,庞涓就比较狡猾。庞涓出师之后去了魏国当了大将军。他觉得孙膑将来肯定对他有威胁。于是就跟孙膑说:“我现

  • 在魏国得势以后的庞涓,为什么没有趁势杀了孙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庞涓的故事。庞涓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下山以后,投奔魏国,得到重用,被拜为上将军。当时魏国实力最为强大,是七国霸主,庞涓作为魏国上将军,自然显赫无比。庞涓的军事才能非常出众,但是他的同窗孙伯灵比他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