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能够打败明军 李自成为什么打不过清军

李自成能够打败明军 李自成为什么打不过清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42 更新时间:2024/1/15 18:21:11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自成和明清军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不知道大家重新回首明朝末年的那段历史,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李自成的大顺军打不赢清军,却能屡屡在和明军的作战中取得胜利?李自成的军队是不是战斗力太差,只能打赢早已经无心作战的明军,而无法和兵强马壮的清军相提并论呢?在纵横多年后,为什么李自成的军队被清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呢?

大顺军打不过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不稳,这个不是因为他们腐化,据顾诚老先生考证,大顺打进北京腐化程度还是很低的,但问题也就出在这,按顾诚老先生的结论:大顺政权之所以没扎下根,正是因为他们同情农民,领导层没有腐化,才没坐稳,军事方面也有部署忽略清军的部分,大顺军集团对进入北京后军事斗争的严峻复杂性缺乏认识,以为改朝换代板上钉钉了。说白了就是对满清的实力和争夺天下的决心缺乏了解。李自成如果当时想要打赢和清军的一战,要做的就是转变思想观念,保护地主的利益,不要打土豪分田地了,其次是说重视清军,放弃对南明军队防御,调取大多数主力来与清军进行决战。

大顺如果当时想要坐稳天下,首先要做的就是转换思想,不要再和农民坐在一起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一旦触犯地主的利益,那么江山就坐#李自成#不稳了,大顺那时候是不征饷的,还把明朝皇族的庄田分给农民。这就与腐朽的地主阶级不共戴天了,自古皇权不下乡,古代政府是通过当地乡绅的配合来统治基层的,李闯王一来就把那些乡绅杀身破家,这样就失去了对基层的控制。根本原因就是大顺政权还是流寇,没有完成到封建政权的转变,一支流寇怎么可能打的过新兴的封建政权?流寇跟封建政权相比很重要一点就是没有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它只是一个破坏者而不是一个吞噬者,不能快速消化旧政权的残肢剩躯。如果不尽快完成转变也不过就是另一支黄巾军或者赤眉军,就算没有满清最后摘桃子的也会是明朝的某个王爷或者军阀的割据政权。

李自成如果打下山陕湖北后先暂缓进京建立个割据政权经营个几年,能去崇祯那拜个安抚使啥的最好,先灭了张献忠等政权,让明先顶在抗清一线。李自成确实战略眼光不够,就没听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9个字吗?相比看看皇太极,明白北京城的崇祯不过是个痴儿,取明如伐大树,数次入关都是劫掠北方不断增长自己的实力,不断吸血又不鲁莽把明一棒子敲死。不是简单的杀了皇帝自己就能做皇帝的。一个立志于改朝换代的集团,必须对士族作出妥协,应该考虑的是军事勋贵集团和士族集团的利益,军事勋贵集团用于战争,士族集团用于内政,而李闯集团,从始至终,都没有建立稳定的内政系统。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个时代的满清就是当时最强的野战部队。在东亚地区可以说是最强的部队。而且从努尔哈赤起兵开始已经经营了60年了,李自成打出商洛真正发展起来也不过两年,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没有稳固的利益集团,一个两岁的被60岁的掐死不是很正常吗?对面满清在皇太极的整合下,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汉化王朝了。而且满清八旗是非常纯粹的职业士兵,以军功立国。你打赢了真有女人,土地,钱和官位。对面大顺军有什么?估计还想着去抢一把?所以从军事上来说,大顺军的实力确实很差,还停留在农民武装的地步,在面对已经腐化到根的明军是能打赢的,但是一旦面对兵强马壮的清军的时候,大顺军就战败了,而且在战略上也出现了判断失误。

首先就是李自成部队军事素质和满清的确有差距。其次就是他占领北京后自大了,以为攻占北京就坐定天下,没有意识到众多明朝投降势力的不稳定性,没有快速认真处理明朝降官降将的问题。以至于被吴三桂勾结清军大败一波后这些势力纷纷反水。最后满清的威胁他意识到了,然而意识的不到位,所以没有保守聚集主力全力防御,在满清部署对陕西进行大规模进攻时还抽出大队人马进攻河南,以至于将满清原定下江南的主力都吸引过来了,最后连自己的老巢陕西都丢了,最后再无回天之力。

政治上来说,李自成的农民武装政权没有和乡绅阶层达成妥协与联合。中国古代的基层统治是由乡绅阶层通过宗法制度完成的,在动荡年代礼崩乐坏,更是如此,所以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必须经过和知识分子与地主阶级达成共识,才能取得全国统一。朱元璋是正面例子,太平天国是反面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宋理宗登基是一场意外?宋朝血缘关系最远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宋理宗登基是一场意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朝历代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做亡国之君,但是除了亡国之君还有比他们更惨的人。那就是死后,被人刨坟掘墓的人。中国人历来都讲究“入土为安”人死之后能够回归大地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往往天不遂人愿,有些人即便是死后也得不到安宁。如果说

  • 向朗是什么人?诸葛亮为何免去师兄的官职,至死不肯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向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194年,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投奔刘表,之后隐居于隆中。自此期间,诸葛亮寻师访友,向当地的名士学习请教,其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个是庞德公,另一个是司马徽,两人算是诸葛亮的恩师。可是,诸葛亮在成为蜀汉丞相后,却不顾同门情谊,

  • 唐朝被低估的诗人,罗隐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赏析李商隐的诗词吧!李商隐和罗隐,这是两个怎么看都不搭边的诗人,但是他们却很神奇的因为一首诗有了交集,或者是,是因为一个诗名。李商隐是非常著名的风流才子,作品大多都是唯美浪漫,而罗隐的诗文就如同他的人生,参加了10次科举都以失败告终,作品也就显得"尖酸辛辣"。然而,就是这样两

  • 秦武王嬴荡为什么会沦为后世的笑柄?与他的死因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王嬴荡,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秦武王嬴荡,当然,这个名字有点小猥琐,但是这只是同音的缘故,大家不要带上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人,事实上这个人还是蛮吊的,力大无穷,不愧是武王称号的人,不过最后也同样死在了这个上面,让人感到十分惋惜。在电视剧《芈月传

  • 宋理宗的头颅为什么会被做成酒杯?后被朱元璋北伐夺回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宋理宗。宋朝从开国以来就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因为他们是从武带过来的,五代那个乱世手机下有病的武将可以随时随地的废立皇帝,这一点让宋太祖赵匡胤十分担心,因此它确立了以文字国的国策而到了后面过度的重视文化,忽略武功的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苟且偏安。南宋王朝灭亡的悲剧使得

  • 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为何他的历史评价却非常好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这两点让嫡长子,在夺嫡的过程中占尽了优势。锦上添花的是,如果嫡长子性格宽仁,文官集团与百姓则会格外拥戴,因为有利于皇权平稳的过度。毫无疑问,朱高炽就是这样的嫡长子。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中意的皇位继承人是朱标。朱标完美的占据了嫡长子及性格宽仁两大优势。为了培养朱标,朱元璋挑选了数位大儒负责教导朱标。结

  • 陈宫贡献过哪些计谋?他在三国谋士中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陈宫,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陈宫原来是曹操的谋士,背叛曹操后投靠了吕布,再后来和吕布一道被擒获。在曹营,陈宫的角色应该是一个谋士,在吕布处也是如此。那么,陈宫在三国的谋士当中,能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上呢?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和黄巾军作战

  • 曹操花重金赎回蔡文姬后,为什么会将她赐给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国古代社会涌现出了不少文人雅士,而在这其中还有不少才貌双全的女子,其中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和卓文君更是被评为古代四大才女,令后人无比向往和敬仰。这四位女子虽然才华横溢,但也正应了“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古话,除了卓文君之外,其她

  • 宋理宗赵昀是怎么灭掉金朝的?南宋最后的辉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理宗赵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南宋端平元年,即1234年,蔡州城头一片狼藉。这座金朝最后的都城,此时已经破败不堪。蔡州断粮已久,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景象。所有人都知道,这座城池已经没多少时日了。的确,很快宋军就攻破了城池。与宋朝有靖康世仇的金朝就这样被南宋灭掉了。

  • 曹操不惜重金也要赎回蔡文姬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时代,群雄辈出,英雄都在争取改变自己的命运,成王败寇,而美女则是乱世中的浮萍,随波逐流,她们的命运由不得自己做主,比如被誉为“三国第一美女”的甄姬,先是嫁给袁绍的次子袁熙,若没有乱世,甄姬的命运就是相夫教子,一生平顺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