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以贤而出名的楚相孙叔敖有哪些故事

历史上以贤而出名的楚相孙叔敖有哪些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29 更新时间:2024/1/22 14:34:59

孙叔敖是楚国隐士,为人处世高明,以贤而出名。楚庄时期他担任楚国的宰相,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气十分良好,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壮大了楚国的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时候的孙叔敖就是个善良有德的孩子。有一次,年纪小小的孙叔敖外出游玩时,看见了一条长了两个头的蛇,他担心这条蛇会伤害到别人,就鼓起勇气将它杀死了。回到家以后,孙叔敖越想越担心,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孙叔敖的母亲见状,便关心地问他为什么要哭泣,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孙叔敖就难过地回答她说:“我听说凡是看见两头蛇的人就会死,我刚刚看见了一条两头蛇,我想我马上就要离开您死去了,一想到再也看不到您了我就忍不住伤心。”母亲听后便问他:“那么那条两头蛇现在在处呢?”小孙叔敖回答说:“我担心那条蛇留在外面,别人也会看到它而死去,我就杀了它,把它的身体埋在土里了,这样就可以不用再伤害别的人。”

他的母亲听后深受感动,于是告诉他说:“我听说暗暗做了好事的人,老天会保佑他给他好运,放心吧你不会死的。”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孙叔敖自小就是个心存善心,能够发自内心替别人着想考虑的人,在认为自己会死的时候,还保持冷静理智,具备为民除害的精神,难怪他长大以后会成为一名贤德的宰相。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是楚国隐士,也是一名著名的贤士,在宰相丘的引荐下,孙叔敖做了三个月官后被升任为宰相。当他正式上任时,全城的官员和老百姓们都纷纷前来道喜祝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就在这样喜庆的时刻,有一个老人家,身上穿着麻布做成的丧衣,头上高高戴着白色的帽子。由于是最后一位前来慰问贺喜的人,孙叔敖已经进屋去了,待他在后堂中整理好穿戴和衣着走到大厅来接见了这位老人。孙叔敖见老人家这幅装扮,感到十分疑惑,于是问他:“楚王不知道我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才会让我担任宰相这样的至高的职位。大家都前来我祝贺,而您却前来吊丧,请问是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我呢?”

只见老人家回答他说:“一个人的身份一旦变高了,就会对人蛮横无礼导致百姓都离他而去;而一个人的官职如果大了,就会滥用私权使得皇上对他厌恶;然而一个人若是俸禄多了呢,就会越来越贪婪不知足,埋下祸根却全然不知。”孙叔敖听到这样的话对老人恭敬地叩拜作揖,表示会接受他的忠告,并请教他的意见。

老人家于是说:“你的地位已高了,对人的态度就要更加谦卑;你的官位变大了,做事情就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俸禄已经很丰厚的时候,就万万不要再索取他人的钱财了。只要您能牢牢谨记这三点并严格遵守,就一定能治理好楚国的。”

孙叔敖听到这样的话,感到十分受教,深深地道谢,并承诺一定会牢记于心。

孙叔敖戒子

孙叔敖是楚国隐士,也是一名著名的贤士。在孙叔敖做宰相的期间,他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气十分良好,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是一个为百姓着想,得到大家爱戴的官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孙叔敖病危时的弥留之际,把儿子叫到床边,认真地告诫他说:“楚王之前有很多次要加赏于我,我屡次拒绝没有接受他的封地。所以在我死了以后,皇上必然会加赏于你,我要提醒你,受封时万万不可接受过于肥沃的土地。在楚越相交界的地方有这么一处,一块叫做“寝”的山地,这地方土壤极度贫瘠,名声十分差。然而楚国人敬重鬼神,越国也是十分信奉鬼神之说以谋福祉,这地方口碑不好,没有什么人会想要它,如果你受封的是这里,反而能够长时间享有它。”

果然在孙叔敖死后,楚王要将最为肥沃的土地封赏给他的儿子,但孙叔敖的儿子并没有接受,反而主动向皇上请求将叫“寝”的这块山地赏赐给他,楚王十分惊讶,但也还是同意将之封于他。所以直到后来,孙家始终没有失掉这块封地,一直享有主权。

孙叔敖的聪明才智,就在于他目光长远,深谙长久之计,不会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失去长远的利益,能够发现别人厌恶的东西自有其好处,能够喜欢别人所不喜欢的,这就是有道之人比寻常凡人高深的地方。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有一天,孙叔敖在狐丘这个地方碰到了一位老者,狐丘丈人于是问他:“我听说,人啊有三个利处,也有三个坏处,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孙叔敖听老人家这样问,感到十分惊讶,大惊失色于是摇摇头说:“我不过是一个不聪明的糊涂人,怎么会知道三利三害呢?还想请问老人家,不知什么是三大利,什么又是三大害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狐丘丈人听孙叔敖这样说,于是回答他:“爵位等级高的人,人们便会对他心生妒忌之情;官职越大的人,皇上会逐渐地对他产生厌恶;而薪资俸禄多的人,各种各样的怨恨都会集于他一身。这便是仕途中于一个人而言的三利三害了。”

孙叔敖听了老者的话,略有所思后回答他说:“其实于我而言并非如此,当我的爵位越高,我越会心系最底层的百姓,为他们着想;当我的官职越做越大,我做事就越会小心翼翼,只会为百姓考虑,想着他们的生活;然而当我得到的俸禄越多,我就更加会将我的财物分给贫穷的人民,援助他们的生活。您看,您说的三大利与三大害,可以通过这些举措从而得以避免吗?”

老人家一听,连连点头称赞:“你说的太好了!这样的事情连舜他们那样的帝王都十分担心会没法做到呢。”

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一说自古以来都十分有道理,太多的人身至高位以后就纵情傲物,最终导致恶果,而孙叔敖却能持有一颗清醒的从政之心,实在难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信: 西汉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的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淮阴侯韩信,约前231年左右出生,江苏淮阴(今淮安)人,他曾投奔项梁,但没有得到任何重用。项梁失败后,归附项羽,做了郎中,但不被重视。于是逃离楚军,投靠刘邦,初期颇多失意,后来受到重用,逐渐显示其杰出的才能。被拜为大将后,韩信率军俘虏了魏王魏豹,平定魏国;与张耳一起带兵东进,在阏与擒获了代国丞

  • 霍去病: 西汉武帝刘彻的冠军侯霍去病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怀孕后发生了馆陶公主绑架且欲杀卫青一事,事情败露后卫子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卫青被任命为建章监,与长兄

  • 史上婚姻失败才是刘禅乐不思蜀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由于刘备弥留之际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成为名正言顺的辅弼大臣,因此刘禅初为皇帝时,对诸葛亮充分信任,军国大事全权委任于这位赤胆忠心的蜀国丞相。诸葛亮虽然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为国操劳,鞠躬尽瘁,但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网络配图 诸葛亮、蒋琬等朝廷重臣贤相相继去世后,刘禅自身无力把持国政

  • 蜀国的千古丞相托孤大臣诸葛亮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刘备所建蜀国之丞相,他的一生可谓智慧卓绝,在历史浩瀚星空里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图片来源于网络诸葛亮公元181年出生官吏之家,琅琊阳都人,诸葛氏属于当地大族,然而年幼父母接连过世,与姐姐弟弟相互照应,艰难度日,之后跟随叔父生活。叔父病故后,诸葛亮十六七岁移居南阳,开始过隐居生活。这十年期间广

  • 西汉权利最大的女人吕雉为何嫁给小混混刘邦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少年时随父亲吕太公因避仇来到沛县,县令本与吕太公是朋友,当即招待他们全家饮宴,并请了县中一些头面人士相陪作客。自然,赴宴者也不会空手而来,总是带了一些贺礼的,而酒宴上的座次,也按照送礼的多少而进行排列。酒宴正进行到一半,忽然一阵喧闹之声,过了一会儿,县令来道歉说,他手下的一名泗水亭长刘季(或叫刘

  • 宋高宗赵构亲近大奸臣秦桧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是宋代的第十任皇帝,字德基。他一共在位三十五年,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的父亲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母亲是显仁皇后韦氏,宋钦宗赵桓是他的异母哥哥。图片来源于网络赵构于大观元年五月出生,同年八月被赐名赵构,并且被授予定武军节度使以及检校太尉,被封蜀国公爵位。大观二年的正月里,赵构又被封

  • 刘彻:奠定中华疆域版图的汉武帝刘彻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出生于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七月初七,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刘恒的孙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他出生这年,碰巧这年又是景帝登基之年。武帝的母亲是王美人,美人是嫔妃的一种等级。刘彻的母亲王娡进宫前曾嫁作金家妇,生有一女。刘彻的外祖母听了算命的话,将她从金家带走,进与皇太子,也就是

  • 刘协: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刘协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献帝刘协,181生,字伯和,又字合。汉族,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汉灵帝汉灵帝和王美人的儿子。刘协在幼年时母亲王美人被何皇后杀死,灵帝怕将他受到暗害,于是将他交予董太后抚养成人。汉灵帝在世时认为何皇后之子刘辩轻佻无威仪,其母董太后也数次劝灵帝立刘协为太子,故想传位于刘协,但

  • 秦始皇不立扶苏为太子 可能与这件事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进帝号,称始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然而,称帝后的秦始皇直至病逝都未册立太子,给秦帝国的权力继承留下了巨大隐患,最终导致长子扶苏被赵高、李斯合谋赐死,其他子女也都被二世诛杀。在始皇去世仅4年零3个月后,秦帝国大厦轰然倒塌。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秦始皇不可能不知道

  • 宋太宗这一逼真谎言 最终居然逼疯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76年,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过世,其弟赵光义宋太宗即位。而历来史家都怀疑者赵光义是阴谋篡位称帝,但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这一想法长期以来只能作为猜测。反倒是宋太宗自己,声称兄终弟及是他们家族内部达成的协议,并且搞出了一个金匮之盟,里面是一份多年前的盟书,写明了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即位,赵光义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