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对一代贤相魏相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上对一代贤相魏相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78 更新时间:2024/1/19 17:10:21

魏相,西汉名相,出生年月不详,去世于公元前59年4月20日,是能和汉高祖时期的丞相萧何曹参相提并论的一位贤相,历任茂陵令、河南太守、扬州刺史、大司农、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职,在汉宣帝时官至丞相,被封高平侯,去世后,获赐谥号宪侯。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相为人刚正不阿,严峻律已,做事守规合理,才能卓著,非常受当时人们的尊敬。魏相在没有担任丞相之前,就已经在地方历练多年,因为治郡有方,为人公正,不畏权贵,很是深得民心,公元前74年,汉宣帝即位,魏相担任大司农,负责西汉王朝的中央财政,稍后升迁任职御史大夫,在此期间,长期把持朝政的大将军霍光去世,汉宣帝感念霍光功绩,就把霍氏的族人都调任要职,魏相敏锐觉得这样做法的危害,魏相通过平恩侯许伯的关系,避开霍氏势力的眼线,向汉宣帝进言,霍氏一族担任要职的危害,汉宣帝悄然大悟,任命魏相为给事中,削去了霍氏一族的兵权。

公元前66年,汉宣帝任命魏相为丞相,封魏相为高平侯,位高权重又刚正不阿的魏相,使霍氏一族感到威胁,他们合谋意图谋害魏相,先杀后废,阴谋败露后,霍氏一族不是自杀,就是被诛连,势力被消灭殆尽,汉宣帝从此开始亲理朝政,在魏相的忠心尽心辅佐下,西汉王朝越来越强盛。担任丞相期间,魏相重农仰商,整顿吏治,选人唯贤,在魏相的带领与示范下,百官称服,百姓称心。

魏相的成就

魏相,字弱翁,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担任汉宣帝时期的丞相之职,是西汉王朝历史上堪比萧何,曹参的贤相。历任茂陵令、河南太守、扬州刺史、大司农、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职,被封高平侯,去世后,获赐谥号宪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史书记载,魏相的成就主要是成功削弱了当时三朝元老重臣霍光一族的权力,稳固了西汉王朝的统治,魏相担任丞相后,励精图治,平冤昭狱,整顿吏治,让汉宣帝时期整个朝政充满了一股清明之气,魏相所做的利国利民之事,都被后世史学家记入史册,在《汉书》中班固写道“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可见对魏相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魏相的成就,取决于个人优良的品德和不断努力奋斗,魏相早年精通《易经》,认为阴阳调和是百姓的命脉,施政者要注意阴阳平衡,魏相还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然规律,要遵从天道行事,这种理念一直贯穿魏相的为官之道。魏相还精通《孙子兵法》,在汉宣帝因为匈奴攻打西域屯田的汉朝驻军,而愤然出兵报复时,被魏相用孙子兵法中五兵理论说服,顾及大局,不要冲动发兵,伤害无辜的边境百姓。魏相在铲除霍光一族的势力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汉宣帝对魏相很是敬重,常常就国家大事咨询魏相的意见,而魏想也能凭借自己的深厚学问和高尚的品德,为汉宣帝作出合理的决策建议,君臣之间非常和睦,在魏相死后,汉宣帝赐谥号宪侯,以示表彰其功绩。

魏相的评价

魏相,西汉名相,出生年月也不可考,逝世于公元前59年4月20日,生前封为高平侯,死后被汉宣帝追谥宪侯,魏相和汉高祖时期的丞相萧何、曹参并列为汉唐八相,这对魏相来说是名符其实的评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相精通《易经》,熟悉阴阳八卦,早年被举为贤良为官,在汉昭帝时期因为智谋过人被任命为茂陵令,因为不畏权贵,守法如山,再次被晋升为河南太守,任内治郡有方,声名远播。

后世对魏相的评价,可见史书记载,在《汉书》班固写道“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对魏相的才能十分认可,堪比萧何,曹参,还有解缙“汉朝好宰相,以前数萧何、曹参、以后,只数魏相、丙吉。”可见,史学家们对魏相的评价都很高,是一个公认的好丞相,魏相具有一个好丞相所有的品格和才能,为刚正不阿,严峻律已,不畏权贵,公正仁义,而且魏相在治理国家事务上,墨守成规,行事有据,敢于直谏,这些都是难得可贵的品质。

汉宣帝时期,朝廷重臣霍光去世,霍氏一族被恩赐很多官位,一时间,朝廷有霍氏专权嫌疑,眼见如此,魏相通过关系避开霍氏眼线,成功向汉宣帝表面霍氏专权的危害,后来魏相担任给事中,削去霍氏一族的兵权,汉宣帝时期,担任丞相的魏相和时任光禄大夫的丙吉,共同尽心尽力的辅佐汉宣帝,魏相汉宣帝,君臣和睦,朝政清明,一时传为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以贤而出名的楚相孙叔敖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孙叔敖是楚国隐士,为人处世高明,以贤而出名。楚庄王时期他担任楚国的宰相,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气十分良好,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壮大了楚国的国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小时候的孙叔敖就是个善良有德的孩子。有一次,年纪小小的孙叔敖外出游玩时,看见了一条长了两个头的蛇,他担心这条蛇会伤害到

  • 韩信: 西汉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的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淮阴侯韩信,约前231年左右出生,江苏淮阴(今淮安)人,他曾投奔项梁,但没有得到任何重用。项梁失败后,归附项羽,做了郎中,但不被重视。于是逃离楚军,投靠刘邦,初期颇多失意,后来受到重用,逐渐显示其杰出的才能。被拜为大将后,韩信率军俘虏了魏王魏豹,平定魏国;与张耳一起带兵东进,在阏与擒获了代国丞

  • 霍去病: 西汉武帝刘彻的冠军侯霍去病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怀孕后发生了馆陶公主绑架且欲杀卫青一事,事情败露后卫子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卫青被任命为建章监,与长兄

  • 史上婚姻失败才是刘禅乐不思蜀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由于刘备弥留之际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成为名正言顺的辅弼大臣,因此刘禅初为皇帝时,对诸葛亮充分信任,军国大事全权委任于这位赤胆忠心的蜀国丞相。诸葛亮虽然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为国操劳,鞠躬尽瘁,但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网络配图 诸葛亮、蒋琬等朝廷重臣贤相相继去世后,刘禅自身无力把持国政

  • 蜀国的千古丞相托孤大臣诸葛亮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刘备所建蜀国之丞相,他的一生可谓智慧卓绝,在历史浩瀚星空里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图片来源于网络诸葛亮公元181年出生官吏之家,琅琊阳都人,诸葛氏属于当地大族,然而年幼父母接连过世,与姐姐弟弟相互照应,艰难度日,之后跟随叔父生活。叔父病故后,诸葛亮十六七岁移居南阳,开始过隐居生活。这十年期间广

  • 西汉权利最大的女人吕雉为何嫁给小混混刘邦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少年时随父亲吕太公因避仇来到沛县,县令本与吕太公是朋友,当即招待他们全家饮宴,并请了县中一些头面人士相陪作客。自然,赴宴者也不会空手而来,总是带了一些贺礼的,而酒宴上的座次,也按照送礼的多少而进行排列。酒宴正进行到一半,忽然一阵喧闹之声,过了一会儿,县令来道歉说,他手下的一名泗水亭长刘季(或叫刘

  • 宋高宗赵构亲近大奸臣秦桧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是宋代的第十任皇帝,字德基。他一共在位三十五年,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的父亲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母亲是显仁皇后韦氏,宋钦宗赵桓是他的异母哥哥。图片来源于网络赵构于大观元年五月出生,同年八月被赐名赵构,并且被授予定武军节度使以及检校太尉,被封蜀国公爵位。大观二年的正月里,赵构又被封

  • 刘彻:奠定中华疆域版图的汉武帝刘彻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出生于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七月初七,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刘恒的孙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他出生这年,碰巧这年又是景帝登基之年。武帝的母亲是王美人,美人是嫔妃的一种等级。刘彻的母亲王娡进宫前曾嫁作金家妇,生有一女。刘彻的外祖母听了算命的话,将她从金家带走,进与皇太子,也就是

  • 刘协: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刘协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献帝刘协,181生,字伯和,又字合。汉族,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汉灵帝汉灵帝和王美人的儿子。刘协在幼年时母亲王美人被何皇后杀死,灵帝怕将他受到暗害,于是将他交予董太后抚养成人。汉灵帝在世时认为何皇后之子刘辩轻佻无威仪,其母董太后也数次劝灵帝立刘协为太子,故想传位于刘协,但

  • 秦始皇不立扶苏为太子 可能与这件事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进帝号,称始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然而,称帝后的秦始皇直至病逝都未册立太子,给秦帝国的权力继承留下了巨大隐患,最终导致长子扶苏被赵高、李斯合谋赐死,其他子女也都被二世诛杀。在始皇去世仅4年零3个月后,秦帝国大厦轰然倒塌。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秦始皇不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