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襄樊之战关羽为何会失败?真相是什么?

襄樊之战关羽为何会失败?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9 更新时间:2024/1/1 16:36:44

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关羽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战事,不过堪与他作为对手的将领却只有寥寥几人。在这些将领中,庞德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襄樊之战中,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还射中关羽的左臂,给关羽以沉重的打击。那么,威震华夏的关羽,为何打不过区区一个庞德呢?

一、双方的名声不同。

关羽在襄樊之战时,已经成名许久了。早在诸侯联军讨董之时,关羽就已经崭露头角。他在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让诸侯都大惊失色。虽然此时袁绍、袁术兄弟还因为关羽的出身贬低他,但是在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的战斗,狠狠地给了他们一记耳光。从此之后,天下人都知道了关羽的大名。

在此后的战争中,关羽在白马之战中斩颜良文丑,威震曹营。整个曹营都知道关羽的厉害,谁都不敢单独挑战关羽。在和关羽交锋时,曹军将士一般都是选择退避三舍。在襄樊之战中,曹仁和他的部下,在关羽面前死的死,逃的逃,狼狈不堪。可以说,关羽的威名让天下人都望而生畏。

相比起关羽来,庞德的名声就差得多了。庞德虽然也是一员猛将,在关陇一带的战争中表现出色。但是他一直是一员偏将,先是跟随马腾,后来跟随马腾的儿子马超。以马超对他的态度来看,对他并不是那么重视。在离开汉中的时候,轻易地就把庞德丢到了张鲁那里,使得庞德对马超死了心。

庞德在加入曹操阵营后,因为感激曹操对他的重视,为了区区三百户的封邑就死心塌地为曹操效力。他口口声声说身受国恩,义在效死,可是曹操并不看好他。在得知庞德的死讯时,曹操才发出感叹,没有想到在生死关头,庞德竟然表现得超过了于禁

庞德以一个曹营中不甚知名的将领,来挑战关羽这种名满天下的大将,怎么看都是一种不对等的战斗。用庞德的话来说,此次作战就是为了挫败关羽三十年的声价。从这一方面来看,关羽在出战庞德的时候就已经吃了暗亏。不过关羽是个自傲的人,他不甘心受到庞德的侮辱,这才毅然出战庞德。

二、双方的士气不同。

在庞德请求出征襄樊的时候,遭到了曹操手下的质疑。他们认为庞德的故主马超和兄长都在益州,为刘备服务。如今派庞德去增援襄樊,万一发生意外情况,会对战局产生不利的后果。曹操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拒绝了庞德的请求。

庞德在得知曹操的决定后,马上向曹操解释这一切的缘由,并且表达了自己对曹操的忠心。因为庞德知道,如果此次自己不把一切解释清楚,被曹操怀疑的自己,将在曹营中永无出头之日。曹操在了解庞德的心意后,决定接受庞德的请求,将他派往襄樊前线。

此战对于庞德而言,就成为了对他生死攸关的战斗。他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特地打造了一口棺材,带着前往战场。他说如果杀了关羽,就用这口棺材装殓关羽,如果自己杀不了关羽,就用这口棺材装殓自己。因此,庞德参加襄樊之战,就是和关羽拼命来了,自然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相比庞德而言,关羽的态度就轻松许多。他对庞德的拼命心理了解不够,只是把这场厮杀当成一场普通的战斗。他在取得战役初期的优势后,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在得知庞德的情况后,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立刻前来迎敌。这样在士气上,关羽便落入了下风。

三、双方的地位不同。

庞德之所以敢于挑战关羽,主要是为了向曹营上下表明自己的心迹。同时,他也觊觎关羽的声望,企图用一场胜仗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在出征的时候就说,自己此去要挫关羽三十年的声价。直到与关羽交手之后,庞德才感到关羽名不虚传,但是依然没有放弃。

这是因为庞德的身份地位本来就低,为了建功立业,他把关羽当成了成功的垫脚石。一个曹营的偏将,一旦将对方的主将,尤其是关羽这样的将领击败斩杀,那么庞德立刻就能建立不世奇功,名满天下。这种诱惑让庞德抛弃了一切顾虑,与关羽死命相拼。

和庞德不同,此时的关羽已经是刘备阵营中首席武将,还是独当一面镇守荆州的主将。在关羽的身上,关系到刘备集团的前途命运。因此,关羽是不会与庞德这样的将领死拼的。如果胜了,对关羽已有的名望没有增加。如果战败,自己有了闪失,就会对刘备的事业造成危害。

四、双方的战术不同。

由于以上双方的各种不同,我们就会知道,关羽和庞德的战斗,是一边倒不平等的战斗。这一切也注定了双方的战术,也是完全不同的。再加上关羽自傲的性格,将这种不公平变得更加严重,以至于影响了战斗的结局。

庞德虽然口出狂言,但是对关羽还是很重视的。他在与关羽交手前,先与关平交手。在这一次交手的时候,庞德并没有用全力,在三十回合中与关平打得不分胜负。这是因为庞德要养精蓄锐,把主要的精力用来对付关羽。

关羽在得知庞德的言行后,出于他自傲的性格,便赶到前线与庞德交手。关羽对庞德十分轻视,根本懒得了解他的实力,只想一鼓作气击败他。于是关羽在到达前线后,没有休息就马上投入战斗,从一开始就吃了亏。在随后的战斗中,这种情况一直伴随着关羽的行动,给战斗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在两天的战斗中,第一天关羽与庞德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天庞德在战了五十余合后,诈败而走。关羽以为庞德要使用拖刀计,便在追赶中叫破了庞德。谁知道庞德实际上是暗施冷箭,猝不及防的关羽虽有关平提醒,左臂还是受了伤。在关平的接应下,关羽方才撤回自己的营寨。

我们从双方的战斗情况可以看出,关羽在这两次交手中,一直是中规中矩的交手,完全没有往昔那种生龙活虎的气势,随机应变的招式。而庞德则恰恰相反,他不但处处主动攻击,还天马行空,使出关羽没有想到的招式,击败了关羽。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双方各种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作为一位功成名就、肩负重任的大将,关羽已经不是当年斩华雄、颜良、文丑的关羽了。他在战斗中不得不以自保为先,不敢轻易以身试险。这就使得在战斗中,关羽采取以稳为主的战术,庞德则采取以命相搏的战术,造成了战斗形势的不同。

我们从双方的交手情况来看,如果双方公平交手的话,庞德不是关羽的对手。在第一天的交手中,关羽远道而来,没有休息就投入战斗,让以逸待劳的庞德占了便宜。在百余合的战斗中,先支持不住的是曹军,看到庞德处境不妙便鸣金收兵。在回营后,庞德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占了上风的样子,反而夸奖关羽英雄。

由此可见,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关羽是占了上风的,因此在第二天,关羽决心以自己真正的实力打败庞德。这也是庞德为什么要在第二天的战斗中,以诈败计对付关羽的原因。由于关羽自傲的原因,使得他轻易中了庞德的计谋。如果双方公平决斗的话,关羽完全是可以击败庞德的。

结语:

在襄樊之战中,关羽与庞德交手。在战斗中关羽被庞德用冷箭射中左臂,败下阵来。关羽作为一位威震华夏的名将,败给庞德是有着多种因素的,这些因素使得关羽和庞德的战斗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影响了双方战斗的结局。

庞德与关羽相比,他们由于经历不同,造成了名声不同。再加上庞德有备而来,为了自己的前途抱定拼死一搏的决心。关羽为名声、地位所累,在战斗中不得不采取相对保守的战术。再加上关羽自傲的性格,使得他轻易中了庞德的暗算而导致了战败。如果没有这些外在的影响,双方公平战斗,关羽还是能够战胜庞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杨坚用了不到三年就结束了300年乱世 杨坚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坚的儿子杨广的真实历史,感觉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杨坚平定三方之乱

    对杨坚一统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乱了300多年,为何杨坚用不足3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一统。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和平美好,而是处于长时间的战乱当中,直至近代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的发展才变得越来越好。

  • 杨坚作为隋朝开国皇帝 杨坚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坚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杨坚是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杨坚称帝

    还不了解:隋朝杨坚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真实的杨坚,是一个怎样的皇帝?杨氏出身公元前五四一年七月二十一日,杨坚生在陕西华阴的名门望族,祖上是“弘农杨氏”。在河南和陕西交界处的弘农,位于黄河南岸长安和洛阳之间,历来是军事政治中心。杨震作为“弘农杨氏”的开基

  • 汉末时期董卓撤往关中后,十八路诸侯为何乘胜追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时期的关中本位政策,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失败的原因,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故事

    董卓,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董卓死后,他的旧部对长安进行了疯狂的反扑。在长安城破之时,王允对吕布嘱托,让他与关东豪杰们联合,重新扶保汉献帝。可是王允就没有想一想,当初董卓撤往长安的时候,关东豪杰们都不愿意追击,现在怎么可能扶

  • 有哪些与平阳昭公主先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平阳昭公主有孩子吗,昭华公主11岁发生了什么事,历史昭华公主

    平阳公主(?~623年),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才识胆略过人,早年嫁给千牛备身柴绍。大业末年,为了策应晋阳起兵,聚拢关中豪杰,发动司竹起兵,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挑选精兵与李

  • 平阳昭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是唐朝第一位死后赐予谥号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叫什么名字,平阳昭公主墓,李渊女儿平阳昭公主

    平阳公主(?~623年),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才识胆略过人,早年嫁给千牛备身柴绍。大业末年,为了策应晋阳起兵,聚拢关中豪杰,发动司竹起兵,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挑选精兵与李

  • 孝昭仁皇后是什么身份?她与康熙帝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和太后的关系怎样,康熙和孝庄太皇太后关系,孝昭仁皇后的孩子

    康熙帝,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清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女人,她出身高贵,原本有资格角逐后位,但因为受义父和父亲所累,没有当上皇后,后来皇后去世,她因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当然更多的是与皇帝丈夫的感情而被封后,她就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

  • 襄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二子,下嫁窦抗之子窦诞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渊是哪里人,绛邑公主的母亲,襄阳公主

    襄阳公主,本姓李氏,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二女,生母不详,义宁初年,嫁给窦诞。 公主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前去世,驸马窦诞后来合葬于公主旧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襄阳公主,这位应该是唐高祖第二女,生年不详。公主于义宁初

  • 在绘画方面,李元婴有哪些成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的绘画成就,中国绘画脱胎于中国的雕塑,苏轼在绘画上的重大成就

    李元婴(628年-684年),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之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二年(628年),生于太极宫,贞观十三年(639年),封为滕王,封地滕地(今山东滕州),李元婴在滕州建立行宫,命名滕王阁,也是

  • 历史上班婕妤是什么出身?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婕妤的结局,刘骜和班婕妤,班婕妤作品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人有善恶之分,但是有些时候,善恶并不能成为判断一个人一生是否幸福的标准,这和运气也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善良的人,下场悲惨,而一些作恶之人,却笑到了最后。不过,或许他们的人生已经没法改变,但是后世之人会给他们一个公道,善良的人终将被人们

  • 李元晓: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一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是李渊的第几个皇子,李渊和李世民有什么关系,李渊之子有几位

    李元晓(?—678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一子,母为鲁才人。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五年(631年),册封密王,历任虢泽二州刺史。永徽四年,除宣州刺史,迁徐州刺史。678年去世,追赠司徒、扬州大都督,谥号为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