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世宗朱厚熜简介 明朝嘉靖皇帝的名字是什么?

明世宗朱厚熜简介 明朝嘉靖皇帝的名字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51 更新时间:2023/12/12 2:42:48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年号嘉靖。嘉靖皇帝并不是武宗的儿子,也不是孝宗的孙子。由于武宗荒淫,没有留下子嗣,孝宗则是单传,只有武宗一个孩子,因此,孝宗一脉到了武宗驾崩也就断了香火,皇位继承人就要从最近支的皇族中选出。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次子兴王朱佑沅被确定为最近支的皇室,当时兴王已经去世,因此就又他唯一的儿子朱厚骢来继承皇位,他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明世宗嘉靖皇帝简介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壬寅宫变”,从此不再理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驾崩,终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就爆发了“议礼之争”,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生母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

这两件事可是说是议礼之争的导火索,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入继大统,因此他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这一点标榜尊崇先师孔子礼教的大臣门是无法同意的,众大臣表现的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世宗喘不过气来,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站了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一个忙。他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当时的反对大臣们称为护礼派)。

朝中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立,由于嘉靖皇帝的支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双方的斗争也日趋激烈,经过几回合的你来我往,终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护礼派群臣决定集体向皇帝进谏,于是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给事中二十一人,御使三十人等共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哭声,喊声震天。嘉靖皇帝派人将为首的几为大臣押入监狱,群臣情绪更加激愤,左顺门前出现骚动,世宗皇帝杀心顿起,将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八十六人待罪,一时间锦衣卫从四面八方围来,左顺门前血迹斑斑。左顺门事件以皇帝的胜利,护礼诸臣的失败告终,通过这件事,嘉靖皇帝不仅实现了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的愿望,而且树立了新皇的威信,开始了他的专制统治。嘉靖统治时期的另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壬寅宫变”由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好烧炼,求长生,因此凡是能够延长寿命的方法他都喜欢尝试,有人告诉嘉靖皇帝用每天早上的露水炼丹效果很好,可以长生,于是,嘉靖皇帝组织了许多宫女清早为他去采露,采露工作非常辛苦,宫女们实在忍受不了,决定杀死嘉靖皇帝。

一天清晨,宫女们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潜入干清宫,众人按住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由于紧张宫女将绳子系成了死扣,怎么也收不紧,一个宫女害怕起来,他跑出干清宫呼救,方皇后马上领人来救架,嘉靖皇帝大难不死,宫女们全部被捕,几天后被凌迟处死。这就是震惊中国的“壬寅宫变”。嘉靖皇帝对道教的崇拜并没有因此而减弱,他到处搜罗方士,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许多文人也因为给嘉靖皇帝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入阁成为宰相,当时民间就有“青词宰相”的说法。严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善于写青词,善于揣测皇帝的心思,因此尽管嘉靖皇帝对他的贪赃枉法了然于心,但就是不舍得处理他,嘉靖后期,皇帝专心烧炼,长时间不上朝,朝政把握在严嵩手中,他立朋党,除异己,威风八面,后来由于年老,思维缓慢,不能再为嘉靖皇帝撰写青词,才被嘉靖皇帝找借口罢黜了。嘉靖朝的军事可谓喜忧参半,北边蒙古不断侵扰,一次竟打入京畿(史称庚戌之乱),另外驻在边关的兵卒一方面忍受不了将领们克扣军粮,另一方面厌恶了频繁的战斗,因此经常爆发边卒的叛乱。搅的明朝的北边几乎没有安宁过。

与此相反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涌现了像戚继光、于大猷等著名抗倭将领,总督胡宗宪采取剿抚并重的办法,几乎彻底解决了长达百余年倭寇问题。这也算嘉靖皇帝不多的功绩吧。

时间流到了嘉靖皇帝生命的最后几年,由于长期服用丹药,嘉靖皇帝不光身体越来越差,而且脾气越来越坏,许多大臣动辄被杀头或廷杖,人人自危。嘉靖皇帝为了修炼,又大肆建造宫殿,国库极度空虚。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嘉靖皇帝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将皇位传给了他的三子裕王朱载后。

后妃子女

基本介绍

明世宗是明朝皇帝中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又非常好色,因此他是明朝妃嫔最多的皇帝,仅仅留下封号的后妃就达80多位,这还不算曾受临幸而未得封号的宫人。

四位皇后《明史》有传,曹端妃、阎贵妃、王贵妃等人在《明史》、《明实录--明世宗实录》有记载。其它绝大部分妃嫔的名号和生育情况散见于《明书》、《国榷》、《宛署杂记》,有的来自于考古发掘。文贵妃的资料来源于《万历野获编》,马贞妃的资料来自《昌平山水记》。

皇后(4位)

陈皇后,即孝洁皇后,原配妻,流产血崩而死,年20岁。初谥悼灵,后改谥曰“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合葬永陵,祔庙;

张皇后,即废后张氏,初为顺妃,陈皇后死,继立为皇后。后来废死冷宫。无谥号;

方皇后,即孝烈皇后。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德嫔,晋德妃。嘉靖二十七年在坤宁宫大火中遇难。谥曰“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世宗遗命祔庙,但穆宗以孝洁元配故,未祔太庙,移主弘孝殿,葬永陵;

杜皇后,即孝恪皇后,明穆宗生母,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康嫔。晋康妃。崩,谥荣淑康妃。穆宗即位,尊谥曰“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后”,迁葬永陵,祀主神霄殿。

皇贵妃(3位)

阎贵妃(?--1541年),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丽嫔。嘉靖十二年(1533年)八月生皇长子“哀冲太子”,十三年晋丽妃,十五年晋贵妃,十九年病死推测年20多岁。赠皇贵妃,谥曰荣安惠顺端僖皇贵妃。世宗对她母子二人的去世颇为伤感,在当年晋封了所有为他生育子女的后宫妃嫔。与王贵妃、郑贤妃等六位妃子、二位太子合葬于明十三陵的“世宗贤妃墓”。

王贵妃(?--1553年),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庄嫔,十五年生皇次子“庄敬太子”,晋昭妃。十八年因儿子立为皇太子,次年正月晋为皇贵妃。三十一年太子病故,次年她亦死,推测年40岁上下。谥曰端和恭荣顺温僖皇贵妃;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即“世宗贤妃墓”。

沈贵妃(?--1581年),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僖嫔。晋宸妃、晋贵妃,十九年正月封皇贵妃。未生育,抚养曹端妃的第二个女儿宁安公主。万历九年病死,年60多岁,谥曰庄顺安荣贞静皇贵妃。葬于悼陵。

贵妃(3位)

马贵妃,谥曰荣安贵妃。生平不详,封号见于《明书》;

文贵妃,入宫时间不详,初封敬妃,后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世宗六十大寿前二日(一说前三日)晋封贵妃,与尚寿妃同时册封。其父加封指挥同知。于万历年间去世,谥曰恭僖贞靖贵妃,葬悼陵。资料见《万历野获编卷29、卷30》。

周贵妃,生平不详。《世宗嘉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载:嘉靖十九年九月甲寅"葬贵妃周氏于孝洁皇后陵次",推测她最迟在嘉靖十九年就已经去世。葬于明十三陵“世宗贤妃墓”。

妃(41位)

(一)以下17位妃,见《明史》、《明书》、《国榷》、《世宗嘉靖实录》、《昌平山水记》、《宛署杂记》等史料:

文恭妃(?--1532年),她是嘉靖元年(1521年)朝廷为世宗皇帝大婚、在民间大规模选美时的前三名,封恭妃。后因罪被软禁。十一年忧伤而死,世宗下令葬礼一切从简。谥曰悼隐恭妃。

曹端妃(?--1542年),生常安公主、宁安公主,宠妃之一。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发生“壬寅宫变”,她受诬陷,被方皇后借机以凌迟酷刑处死,推测年不满30岁。

尚寿妃(1549年--1610年),本为宫女。嘉靖四十年(1561年),13岁的她皇帝被临幸,封美人、寿妃,住毓德宫(万历年间改名永寿宫),是世宗晚年很得宠的妃子之一。嘉靖四十五年,世宗和她玩过家家,在帐子里放焰火,结果引起火灾,把毓德宫给烧了,但皇帝没有怪罪她,还于当年八月册封她为寿妃。几月后世宗亦病死,舆论因此把皇帝的死归罪于她。她死于万历三十八年,年62岁。

杨荣妃(?--1566年),原为宫女,得世宗临幸,还未及册封,她就在嘉靖四十五年的大火中为保护皇帝和尚寿妃遇难。追赠为荣妃,谥曰恭淑安僖荣妃,葬礼按皇贵妃的规格办理,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的“世宗贤妃墓”。同时赠其父杨朝宗为“骠骑将军锦衣卫指挥史”,恩赏其兄杨延美为“锦衣卫指挥俭事”。

郑贤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首,封贤嫔。十五年死,约20岁出头。谥曰怀荣贤妃。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即“世宗贤妃墓”。

沈安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为安嫔。十五年进封为安妃,无出,卒年不详。(参见《明书》、《宛署杂记》);

卢靖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为和嫔。十六年(1537年)生景恭王朱载圳,晋靖妃。她在万历年间以高龄去世,葬于悼陵;

江肃妃,嘉靖十五年封恭嫔,次年生颍殇王朱载(土啇),十九年晋肃妃。

宜妃,生平不详。《明穆宗实录》隆庆三年九月记载“己卯,世庙懿妃赵氏薨,命治丧礼仪杀宜妃包氏三之二。”据此推测她最迟在隆庆三年(1569年)已经去世。

赵懿妃(?--1569年),嘉靖十六年生皇六子戚怀王朱载沴,十九年晋懿妃。隆庆三年九月病死,不知何故,明穆宗严令她的葬礼从简,其规模只有包宜妃的三分之一;

陈雍妃(?--1586年),嘉靖十六年封雍嫔,八个月后生蓟哀王朱载。十九年晋雍妃,次年生归善公主。万历十四年以高龄去世。

马贞妃,嘉靖四十五年六月薨,赐谥曰荣安。葬天寿山之陵次,丧葬礼仪同阎贵妃。史料见《昌平山水记》。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的“世宗贤妃墓”。

赵荣妃,生皇八子均思王朱载(土夙),其他事迹不详;

张德妃,生嘉善公主,谥曰荣昭德妃;

杨淑妃,谥曰端静恭惠淑妃。

王丽妃,谥曰恭僖丽妃。

徐永妃,谥曰端惠永妃。

(二)以下24位妃子的名号见《宛署杂记》或《明书》,葬于北京西郊的金山妃子墓,生平谥号不详:王靖妃、于宜妃、宋宜妃、王宸妃、褚晏妃、褚静妃、张常妃、王庄妃、彭安妃、杜庄妃、王康妃、张和妃、高和妃、高安妃、张安妃、王徽妃、张淑妃、王贞妃、陈静妃、王怀妃、何睦妃、耿平妃、吴定妃、李顺妃。

嫔(31位)

(一)嘉靖十年三月二日,嘉靖帝欲仿古礼为九嫔之选,在民间选美,册选如下九嫔:郑氏为贤嫔、方氏为德嫔、王氏为庄嫔、阎氏为丽嫔、韦氏为惠嫔、沈氏为安嫔、卢氏为和嫔、沈氏为僖嫔、杜氏为康嫔,时年在14-18岁之间。其中的7人后来分别晋为皇后、皇贵妃、妃,只有1人未得晋封。

韦惠嫔,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事迹不详。

(二)如下6个嫔女,不是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名号见《国榷》:

王宁嫔(?--1542年),入宫途径、封嫔时间不详。据说她是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的主谋之人(待考证),被方皇后下令凌迟处死。

李敬嫔,嘉靖十四年十月由其父自荐、未经挑选而直接入宫,册为敬嫔,无出,事迹参见“敬嫔”词条。

赵荣嫔;卢靖嫔;江恭嫔;任顺嫔。

(三)如下25位嫔女,俱葬金山。名号见《宛署杂记》县始坟墓:庄嫔王氏、惠嫔韦氏、常嫔陈氏、常嫔李氏、裕嫔王氏、怀嫔王氏、御嫔黄氏、宛嫔赵氏、常嫔马氏、常嫔刘氏、常嫔杨氏、常嫔张氏、康嫔刘氏、常嫔傅氏、常嫔张氏、常嫔刘氏、昭嫔张氏、常嫔武氏、宁嫔郭氏、静嫔田氏、安嫔孟氏、丽嫔宋氏、和嫔任氏、常嫔高氏、常嫔王氏。

皇子

长子朱载基,生二月即死,追封哀冲太子,阎贵妃所出。

二子朱载壑,母王贵妃,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立为太子,十七岁时夭折,谥庄敬太子;

三子朱载垕,母杜皇后,封裕王,后继位为皇,即明穆宗;

四子朱载圳,母卢靖妃,封景王,嘉靖四十五年去世,无子废封,谥景恭王;

五子朱载墒,母江肃妃,封颍王,谥颍殇王。

六子朱载?,母赵懿妃,封戚王,谥戚怀王。

七子朱载?,母陈雍妃,封蓟王,谥蓟哀王。

八子朱载堸,母赵荣妃,封均王,谥均思王。

公主

常安公主,名朱寿媖,母曹端妃,嘉靖十五年八月生,未下嫁。嘉靖二十八年七月薨,年十四。追册。

思柔公主,名朱福媛,母王徽妃,后常安公主二月薨,年十二,追册。

宁安公主,名朱禄媜,母曹端妃。嘉靖三十四年下嫁李和。万历三十五年薨。

归善公主,名朱瑞嬫,母陈雍妃。嘉靖二十年正月六日生,二十三年薨,年四岁。追册,葬祭视太康公主(朱秀荣)。

嘉善公主,名朱素嫃,母张德妃,嘉靖三十六年下嫁许从诚。四十三年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武宗朱厚照简介 揭秘明武宗朱厚照的豹房秘史?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一生。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共16年。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

  • 明孝宗朱佑樘简介 明孝宗一生只有张皇后一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1470年7月3日—1505年5月7日),明宪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在位期间,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弘治中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庙号

  • 明代宗朱祁钰简介 朱祁钰为何没被葬入十三陵?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皇帝简介,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继位,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城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入侵。即位后整顿吏制,使吏治为之一新。英宗放回后被其冷落对待,这是他政治上的一大败笔。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

  • 明英宗朱祁镇简介 朱祁镇和钱皇后有没有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六位皇帝:明朝皇帝朱祁镇生平简介,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11日—1464年2月23日),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年号正统。即位初大事权归太皇太后张氏,以三杨主持政务,继续推行仁宣朝各项政策,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十四年,瓦剌

  • 明朝皇帝宣宗朱瞻基简介 明宣宗皇后及儿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使用10年,是其代号。明宣宗又称宣德皇帝,其文化代表为宣德炉。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

  • 明仁宗朱高炽简介及其死因 朱高炽传位给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四个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时期,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靖难之役爆发以后,

  • 明成祖朱棣简介 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

  • 明惠帝朱允炆简介及在位时间 朱允炆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二个皇帝: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称其为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一直是个迷:建文帝继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在当时的中国大地吹过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方孝孺等文人,对当时的政治实行改革,实行惠民政策,重视农桑。但明惠帝其人由于性格软弱,也最终在削藩的斗争中为人所逼,遂不知去向。

  • 同治皇帝简介 历史上清穆宗同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同治皇帝名载淳,六岁登基,在位十三年,十九岁病死,十三年皇帝,十九年的人生,是有幸啊?还是不幸啊?说同治他有幸的,怎么说他有幸呢?出生在帝王之家,享受着“普天之下莫

  • 咸丰皇帝简介 咸丰帝的母亲是谁?咸丰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帝(1850~1861在位):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帝第四子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笔,立其为皇太子。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颁诏覃恩,以第二年为